《望岳》这首诗诗人登山望远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作者&投稿:盛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高 诗人登高望远 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赏析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 “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 “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诗人看到了高大巍峨的泰山山脉绵延辽阔,青翠的山色看不到尽头;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山上云气升腾,好像有归来的鸟儿正在回旋着进入山中。整个是一幅神奇秀丽、雄伟壮观的画面。

诗人在泰山之顶,先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俯望,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自己用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登山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登山后,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由衷的惊喜和宽慰。

《望岳》这首诗诗人登山望远看到了泰山之高、云海苍茫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的感慨...
这是杜甫登泰山时写下的千古名句,出自于他的千古名作《望岳》。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杜甫时年24岁,在洛阳科举失败后,杜甫开始了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并在漫游齐、赵故地的时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其中便有下面这一首《望岳》,这是作者早年的诗歌作品,字里行间中流露着蓬勃...

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的思想情感。出自:《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原文: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崇高的爱国情怀。相关知识如下:1、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国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泰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杰作,也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登上了哪座山发出的感慨
杜甫登上的是东岳泰山,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泰山又名岱山、岱宗,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甫曾在唐朝时期到访此处,留下了著名的诗篇《望岳》。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广为后人传颂。一、“会当凌绝...

巜望岳》中,杜甫是否登上了泰山
他没有登上泰山。因为当时写诗词的时候是没有。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二十四岁时游吴、越归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不幸落第。次年,杜甫开始了他生平第二次漫游。《望岳》就是他在山东看见泰山之后有感而作。(仅仅是看见而已)其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

杜甫写的《望岳》
望岳有杜甫的诗一贯那种豪迈的气概 ,但少了 杜甫 的大多数诗的那种悲愤 。 望岳是杜甫在哪里写的 漫游泰山途中所作。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

比较赏析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赏析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作者相同,都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2、不同点 《望岳》中的“望”指作者的游览、观看。《望岳》它体现了诗人登山泰山被所看到的美景折服而感叹,情调是快乐的。《春望》中的“望”指作者对未来的思考、感想。《春望》它体现了诗人看到国家动...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句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句:《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

杜甫的《登高》和《望岳》所表达情感有何不同
《登高》和《望岳》两首诗作于诗人创作的不同时期,其所流露的情感有很大不同。分析如下:1、《登高》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

杜甫古诗《望岳》赏析
《望岳》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下面一起来欣赏下!《望岳》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解】:1、题解: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中诗人望见了什么? -
黄克羚羊: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一诗中作者望到了什么
黄克羚羊: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望低矮的山峰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中作者望到啦什么?想象当时诗人望到了什么? -
黄克羚羊: 杜甫早期的诗以写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词调慷慨激昂,多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望岳乃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可根据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展开丰富的联想,围绕祖国山河之美、泰山之雄伟来写.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中诗人都望了什么? -
黄克羚羊: 诗人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以及云层、归鸟等景物.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作者从哪些角度望泰山,望到了什么 -
黄克羚羊: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的主要内容 -
黄克羚羊: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怎么赏析? -
黄克羚羊:[答案] 望岳》是现存杜甫诗歌中最早的一篇作品.全诗以“望”字统摄,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格调高昂,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诗人朝气蓬勃的灵气. 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诗人乍见泰山,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心中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的赏析 -
黄克羚羊: 《望 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 ,诗人...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首联写了远望泰山什么景色 -
黄克羚羊: 《望岳》首联写出了远望泰山巍峨高大、绵延辽阔的景色.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通过描绘泰...

建阳市17824749253: 《望岳》中诗人望见了什么?
黄克羚羊: 泰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