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陟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战果荀子的意思~

统治者要仁政

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拢来了

意思: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出处:出自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由荀子所作。

原文节选: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

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译文:

君子保养身心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如果能做到极其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只要守住仁德,只要奉行道义就行了。真心实意地坚持仁德,仁德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仁德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显得神明,显得神明,就能感化别人了;真心实意地奉行道义,就会变得理智,理智了,就能明察事理,明察事理,就能改造别人了。改造感化轮流起作用,这叫做天德。

上天不说话而人们都推崇它高远,大地不说话而人们都推崇它深厚,四季不说话而百姓都知道春、夏、秋、冬变换的时期。这些都是有了常规因而达到真诚的。

君子有了极高的德行,虽沉默不言,人们也都明白;没有施舍,人们却亲近他;不用发怒,就很威严。这是顺从了天道因而能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独善其身的人。

君子改造感化人之道是这样的:如果不真诚,就不能慎独;不能慎独,道义就不能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道义不能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那么即使发自内心,表现在脸色上,发表在言论中,人们仍然不会顺从他;即使顺从他,也一定迟疑不决。

天地要算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万民;父子之间要算亲密的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主要算尊贵的了,不真诚就会受到鄙视。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拢来了;保持真诚,会获得同类;丢掉真诚,会失去同类。保持真诚而获得了同类,那么感化他们就容易了;感化他们容易了,那么慎独的作风就能流行了;慎独的作风流行了再紧抓不放,那么人们的真诚就养成了。

人们的真诚养成了,他们的才能就会完全发挥出来,永远地使人们趋向于真诚而不回返到他们邪恶的本性上,那么他们就完全被感化了。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钱大昕为谢墉《荀子笺释跋》谓: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

盖自仲尼既殁,儒家以孟、荀为最醇,太史公叙列诸子,独以孟、荀标目,韩退之于荀氏虽有“大醇小疵”之讥,然其云“吐辞为经”,“优入圣域”,则与孟氏并称,无异词也。宋儒所訾议者,惟《性恶》一篇。

谢墉则一反理学家“尊孟抑荀”的做法,认为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讨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差异则缘于各自论证的视角。

荀子的思想主张

1、主要观点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2、“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

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

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

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荀子》简介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注本除唐杨倞的《荀子注》外,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订成就,内容翔实;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尤重“简易、简明、简要”;另有章诗同的《荀子简注》、熊公哲的《荀子今注今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意思是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出自——战国时期荀子《荀子》。

原文: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译文:

天地要算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万民;父子之间要算亲密的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主要算尊贵的了,不真诚就会受到鄙视。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拢来了;保持真诚,会获得同类;丢掉真诚,会失去同类。保持真诚而获得了同类,那么感化他们就容易了;感化他们容易了,那么慎独的作风就能流行了;慎独的作风流行了再紧抓不放,那么人们的真诚就养成了。

人们的真诚养成了,他们的才能就会完全发挥出来,永远地使人们趋向于真诚而不回返到他们邪恶的本性上,那么他们就完全被感化了。

扩展资料: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

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诚信诚实,是君子所必须格守的,也是处理政事之根本。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和故事,大家知道的请帮我找下,谢
28、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先泰]《荀子·不句》,《荀子诂译》2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31、轻言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3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墨子·修身》3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慎文言文含义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 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阳明王子》)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 ...

“贵气”是怎样的一种气质?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荀子•不苟》中有言:“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没有重量,也无标价,却可以使一个人轻如鸿毛或身败名裂,也可以使一个人重如泰山或名垂千史。“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慎独-话题作文
文中用高山雪峰上的雪莲作为慎独的代表,与山下平原上享尽阳光雨露、被人们追捧的牡丹进行对比。雪莲受尽冰雪严寒,但仍坚强不屈,不为牡丹优越的环境所动,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能闻到山顶那清新的空气。牡丹虽养尊处优,但无风骨,在严寒到来之前就一命呜呼。而这时,山顶上的那朵雪莲却灿烂绽放着!慎独...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
28、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先泰]《荀子·不句》,《荀子诂译》 2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1、轻言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3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墨子·修身》 3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②。君子...
②“芸”通耘 2、君子的修身之道是减少欲望,严于律己,确保修养目的的纯正性。【译文】孟子说:“言语浅显但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所操持的简约,但成效广大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谈,讲的都是眼前的事,然而道却蕴含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在于舍弃...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是什么意思?
1.原句出自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原文如下:孟子曰:“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2.译文:...

读诗|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而兰即便在这风雪中枯了,死了,它也不与荞麦争抢这样的生长空间。这是“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你若不伤,和其他人有什么两样。你感到受伤和痛苦,而这,恰是你的坚守。也正因这一份坚守,使君子成为君子,你成为你。也并非贬低荞麦——“彼荠麦故无足怪也,所谓适时各得所也。” 只不过各...

朋党论原文及翻译
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义所惜者名节的汉语意思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

王益区15646687074: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
徒元艾迪: 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拢来了

王益区15646687074: 英语翻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
徒元艾迪:[答案] 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拢来了.

王益区15646687074: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战果荀子的意思 -
徒元艾迪: 统治者要仁政

王益区15646687074: 什么是儒家的诚? -
徒元艾迪: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

王益区15646687074: "诚"这个字的由来 -
徒元艾迪: 《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王益区15646687074: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乃五常之本. -
徒元艾迪:[答案]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 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

王益区15646687074: 诚信的由来?? -
徒元艾迪: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王益区15646687074: 诚信是什么??? -
徒元艾迪: 一、何为诚信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

王益区15646687074: 诚 信什么是诚信 -
徒元艾迪: 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诚与信的统一.现代意义的诚指实事求是,信包含三种词义:信用——信的价值即应用,信义——信的道理,信誉——信的荣誉.归纳起来便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管子·枢言...

王益区15646687074: 慎独的翻译 -
徒元艾迪: 慎独“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