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与匈奴的关系?

作者&投稿:曾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上有什么贡献~

汉武帝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主要是战争(设置西域都护府是公元前60年的事,汉武帝早死了)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 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 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 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 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现将它们介绍如下: 河南、漠南之战。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 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 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 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设置朔方、五 原两郡,并筑朔方城,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汉军收复河南地,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 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 攻的基地。 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 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 骑将军,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 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 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归师。 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 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 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 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河西之战。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 河西,又称河西走廊。它为内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时它仍在匈奴 的控制之下,对汉朝的侧翼构成威胁。汉廷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部地区,遂 决定展开河西之役,为此,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 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 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 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 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 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 这一次,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 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一路狂飙猛进,追忘逐北,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 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 胜利。是役,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 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 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 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 了可能。 漠北之战。经过漠南、河西两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 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 动。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 能度幕(沙漠)轻留(轻入久留)的心理,将计就计,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 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且因势利导,乘敌不备,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 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略集团,分 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骑兵主力的 行动。卫青、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骑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 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 匈奴单于闻报汉兵将至,采纳赵信建议,将部众、牲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 “以精兵待于幕北”。卫青出塞后,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 横渡大沙漠,北进几百公里,寻歼单于本部。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 策应。不久,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军 的袭击,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 双方鏖战至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 回包抄。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自度无法取胜,遂带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遁。卫青 发现单于潜逃,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随后跟进。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但一 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挺进到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尽烧其城和匈 奴积粟而还。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 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 逃逸,霍去病乘胜追杀,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然后凯旋班师。 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是役,汉 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 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 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 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 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胜利,也为汉王朝 加强和巩固边防建设,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道路。汉武帝 在反击匈奴的同时,移民垦边,加强了北部的边防。在对匈奴作战过程中,汉朝为了争 取与国,曾派遣张骞等人通西域,扩大了中外交流。而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则帮助解除 了东北、西北各少数民族所受匈奴的威胁,送去了汉族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文化 成就,促进各族人民的通商和友好往来,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 也使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通畅地开展起来。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的胜利,在军事领域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推动了骑兵队伍的建设,积累了大规模骑 兵作战的经验,促进了战术的革新。对于古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发展均具有 深远的影响。当然,战争也带来一定的后遗症,如严重损耗了军队的实力;财力、物力 损失惨重:“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书·昭帝纪》);阶级矛盾尖锐,即所谓 “盗贼滋起”等等。但所有这些与这次战争的正面意义相比较,无疑是次要的问题。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进行充分 的战争准备,做到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根据对匈奴作战 特点,大量建设骑兵,选用青年将领;军事和外交密切配合,以孤立匈奴;实施战时经 济体制,保障对匈奴作战的后勤供应。第二,高明运用骑兵战术,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 汉军在几次重大战役中都充分发挥了骑兵快速机动的特点,实施远距离迂回、包抄、突袭,连续进攻,不给敌手以喘息的机会,既能出其不意,又能威加于敌,给匈奴军以大 创聚歼,取得了巨大的战果。第三,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汉军先弱后强,循序推进, 切断匈奴各部之间的联系,分而制之,始终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同时,还能注意主力 与偏师之间的战略配合,以偏师牵制敌人,以主力重创敌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后,在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的六七十年间,汉代都对匈奴都采取和亲政策。
同时,在汉代文帝和景帝的治理期间,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变得一天比一天强大。但是,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势力也越来越强大,常侵犯汉朝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这让汉朝子民很生气。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列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北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帝国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几乎在秦王扫六合的同时,匈奴的杰出领袖冒顿单于率领部族击败强大的东胡和月氏, 使弱小的匈奴成为大漠的王者,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匈奴这两个字成为中原农业帝国的梦魇。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挟楚汉争胜之余威,率32万步兵征讨骚扰长城一线的匈 奴,此时匈奴刚刚崛起,中原军队还不知其实力,冒顿每日以百千老弱士卒诱敌,刘邦信以为 真,“宜将余勇追穷寇”,一路追杀下去,结果到了白登山,匈奴40万精锐骑兵一夜之间将 汉军团团包围,老刘天亮一看四周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骑兵,连打的胆子也没了,只好派陈平 偷偷跑到冒顿正室夫人那儿走后门,送上厚礼,又使了一招“反美人”,这才换得冒顿网开 一面。

  白登一战,匈奴威名远播,而中原经过秦末连年战乱,元气大伤,连刘邦上朝想找四匹 毛色相同的马拉都无法办到,拿什么去跟匈奴对抗?于是汉朝只好采用和亲政策换得一个休 养生息的机会。

  但是这种和亲政策毕竟不是平等条件下形成的,无法与盛唐强汉时期的和亲相比,所以 匈奴人并未停止骚扰汉朝北部边界。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70年,其间匈奴年年小犯,时有大 犯,如:文帝十四年匈奴14万骑兵入寇,击杀北地郡都尉(相当现在的军区司令),焚汉皇 行宫,京师震动,文帝急招周舍等率10万骑拱卫长安。基于实力悬殊,汉朝一直忍而不发, 暗地做军事准备,最主要的就是全民养马,整个汉军由步向骑转化。

  到文景末期,汉朝元气大增,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因为长时间不用,连串钱的绳子都 腐烂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北方,家家有马,人人善骑。这样,汉朝等待了70年的时机终于 来到了。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寇上谷、渔阳一线,汉车骑将军卫青率汉骑 数万出云中,击杀匈奴数千,收复河套地区,设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此 为第一次汉征匈奴,属试探性质,匈奴未受重大打击,不久又以数万骑入寇代郡,杀太守。

  元朔五年、六年,卫青连率大军出塞,颇有斩获,匈奴逐渐意识到今日之汉已非过去的 弱汉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年仅19岁的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过焉支 山千里与匈奴主力遭遇,铁骑互冲,白刃相接,匈奴大败,汉斩虏首一万八千。同年夏,霍再 率数万铁骑攻祁连,杀无数,俘三万,得匈奴王祭天金人。

  这两仗打下来,匈奴才算开始真正吃到汉军的苦头。于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浑邪 王率四万部属来降。因为这种事在汉匈关系史上从未有过,汉朝臣纷纷议论可能是诈降,不受 上,霍去病力排众议,率万骑前去受降。及至两军相会,休屠王见汉军军容强健,生怕降后 受戮,开始反悔,浑邪王不允,二王相争,匈奴阵中顿起骚乱,霍去病一见,虽情况不明但当 机立断,率千余精锐直扑匈奴阵中,当场格杀休屠王及二心者数千人,余者皆降。

  此战之后,汉在新收之地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金城、河西并南山(祁连 山)至盐泽(罗布泊),空无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对匈奴发动了决定性打击!

  大汉铁骑10万、步兵及辎重数十万,兵分两路,由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东西并进
,横渡大漠。卫青一路过大漠千里,在今外蒙古中北部与匈奴大单于直属主力部队相遇。汉军
以车结阵,出精骑与匈奴主力正面对冲,战正酣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卫青借机派万余精
骑左右包抄,乘风而进,一举将匈奴包围。汉军铁骑本就彪悍过人,再加上于飞沙走石、昏天
黑地之际乘风而来,一时有如天兵下凡、匈奴见皆胆裂。战至此时,胜负已定,匈奴被斩首级
一万九千级,大单于仅率百骑远遁,连大印和夫人都没顾上带。

  霍去病一路更是显赫。其军入匈奴境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战,斩首七万余,然后乘
胜追杀,一直到大漠极北的狼居胥山(今外蒙北端),数日不见匈奴踪迹而返。在归国之前,
英姿勃发的年青统帅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南面中原,设坛拜祭,并立战胜碑于山上以兹纪念
。从此,中国成语里多了一条“封狼居胥”。

  此战之后,匈奴胆寒,几年后赵破奴率大军再出塞竟然出现了千里不见匈奴踪迹的怪事


  至此,汉之天威四海远扬,元封元年,汉武帝亲率铁骑十八万出塞,在单于台驻扎,昼
则旌旗千里,夜则篝火如星,军威赫赫,匈奴竟不敢战。汉武帝干脆派使节去大单于那儿送战
书,叫他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降,莫要不战不降,在极北之地受罪。单于大怒,但怒归怒,打
还是不敢打,最后只好灰溜溜地迁到贝加尔湖“受罪”去了。

  汉武登单于台标志着汉之天威的鼎盛之时,从这时起数百年间,中国周边再也没有能与
中国抗衡的力量,总体和平,在强有力的武装和打击的保证之下,终于来到神州大地。

  对匈奴之战是汉代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最具重要意义的战争。在同时代,还
有汉征大宛,汉征南越等一系列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持久的和平和丝绸之路的开通。而汉朝子
民也可以自豪地对无法无天的外族宣称“俺是大汉子民,俺是汉人!”(潜台词,看你敢不敢
动我,别忘了俺陈都尉说过“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发动对匈奴战争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派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战争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扩充疆土
  在东北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帝国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
  同时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市,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
·后果  
  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武帝3次攻打匈奴
所以是敌对的

敌对关系呐,要么是无聊没事做

去看汉武大帝,比较好看


汉武帝与匈奴的关系?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列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

在位54年的汉武帝,打了44年的匈奴,他和匈奴有什么恩怨?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秦朝对匈奴也没少发难,只是在西汉初年,极为强盛,这主要是与匈奴 "乱 "完秦朝后,有机会抢到了不少地盘,加上西汉初年的各州,也没有闲工夫去惩治外族入侵,所以匈奴有很长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直到 "武帝 "时,当时的西汉王朝政局已经稳定,而且经历了统治的拥护和繁荣时期...

秦始皇与汉武帝时与匈奴的关系如何?采取了措施?
关系是时战时和 秦始皇是派蒙恬北击匈奴 汉高祖在“白登之围”后采取和亲政策 性质:屈辱,被迫的 汉武帝3次攻打匈奴 汉宣帝匈奴归附西汉 汉元帝和亲政策 王昭君出塞

...彻底打败了匈奴,但是为什么汉武帝之后还要跟匈奴和亲?
个人认为,汉武帝彻底打败了匈奴,却还要跟匈奴和亲是因为汉武帝认为汉朝击退匈奴,强大后,和亲才能够真正起到预期的作用。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也是匈奴的鼎盛时期。总司令费敦山玉建立了匈奴帝国,统治了北方草原。当时有30多万人控制着琴弦。有一个反对汉朝的案例。然而,在和平亲情政策的指导下,汉朝...

汉武帝时期,西汉是如何对待匈奴的?相对于前代,其政策有何变化?
对于武帝而言,他显然是倾向于听从大行令王恢的建议,就是拒绝匈奴和亲的要求,并寻机发动战争。但是,因当时朝中窦太后一系和王太后一系皆支持御史大夫韩安国的主张,同意与匈奴和亲,以此来获得汉匈之间的和平。而当时武帝又并未掌权,因此,武帝虽倾向于战争,但却只能是被迫遵从韩安国的意见,维持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总得...

汉武帝终止了与匈奴的和亲,到汉昭帝时期又开始了和亲,这是为什么呢?
自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称帝以后没多久,就终止了与匈奴的和亲,并开始了对匈奴的战争,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战斗之下,出现了“匈奴远遁,幕(漠)南无王庭”的局势,但是从武帝驾崩,昭帝刘弗陵登基后,在辅政大臣霍光的影响下,再次开始了和亲。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被驱逐到苦寒之地的匈奴...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处理匈奴问题的?最终结果如何?
我以为是秦始皇汉武帝和匈奴三方联合处理掉了 ~杰Ψ 。关系是时战时和,修长城,御匈奴。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大将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汉高祖在[白登之围后采取和亲政策 性质:屈辱.被迫的汉武帝3次攻打匈奴,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卫青霍去病击破匈奴左贤王,败...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期间,为什么要恢复和匈奴的和亲制度?
尤其是大将李广利战败之后,汉朝失去了大将军和士卒总计好几万人,在军事上出现了更大的亏损。为了让战士们得以喘息,武帝自此之后彻底不再主动出兵匈奴。也就是说,与匈奴休战并不是汉昭帝依靠女人换和平的一种举措,而是在继承武帝晚年休整军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新政策。2、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连年...

武帝时期西汉是如何对待匈奴的?相对前代有何变化?
对于武帝而言,他显然是倾向于听从大行令王恢的建议,就是拒绝匈奴和亲的要求,并寻机发动战争。但是,因当时朝中窦太后一系和王太后一系皆支持御史大夫韩安国的主张,同意与匈奴和亲,以此来获得汉匈之间的和平。而当时武帝又并未掌权,因此,武帝虽倾向于战争,但却只能是被迫遵从韩安国的意见,维持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总得...

武帝时期西汉是如何对待匈奴的?相对前代有何变化?
武帝时期,汉廷对匈奴的政策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改变,由曾经的“安抚为主,战争为辅”的“求和”政策变成了“战争为主,安抚为辅”的“逼臣”政策。武帝对匈奴发动了十数场较大规模的战役,包括高阙之战、越阴山之战、漠南之战等,其中富有决定性的战役共有三次,分别是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

舒兰市18670137173: 汉武帝是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的??急急急 -
主忠食母: 总体上有俩个方面,有战有和.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列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消灭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北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帝国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

舒兰市18670137173: 汉武帝是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的?急 -
主忠食母:[答案] 总体上有俩个方面,有战有和.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列于被...

舒兰市18670137173: 秦始皇、汉元帝、汉武帝各是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的? -
主忠食母:[答案] 秦始皇: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汉武帝:昭君出塞

舒兰市18670137173: 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时,汉匈关系处于怎样的状态?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主忠食母: 当时处于一个匈奴经常到边关骚扰, 掠夺边关百姓的状态.汉朝又没办法完全抑制.因为汉武帝以前都是以和亲政策和匈奴处理关系.苏武出使匈奴一方面是缓和当时状态,一方面是探实匈奴实情.为以后的远征奠定基础.只不过苏武一去就给扣押了.后来就有卫青,霍去病等大将据全国之力远征.终于彻底击败匈奴.但是东汉也就此一句不振.走向了下坡路.

舒兰市18670137173: 汉武帝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上有什么贡献 -
主忠食母: 具体的前面的就写的比较详细了,主要也就是使汉朝免于匈奴的战争,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边界和平,为后面的“昭宣中兴”奠定了一定的条件,但是由于其战争消耗较大,史记记载户籍减半,也使得人民负担深重

舒兰市18670137173: 汉武帝时期,中原与匈奴的交往? -
主忠食母:[答案] 1.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2.苏武牧羊 3.南宫公主被派出和亲 总的来说汉武帝依靠文景之治时期留下的经济基础,任用霍去病,卫青等武将,一改原先汉朝休养生息与和亲的政策,通过一系列外交与军事措施,使汉朝的将于版图达到了极致.

舒兰市18670137173: 汉武帝时期,中原与匈奴的关系! -
主忠食母: 景帝的时候还是和亲 到汉武帝的时候开始也是以和亲暂时换取安定,刘彻一直是想打匈奴的,后来卫青第一站取胜就让刘彻高兴的不得了,后来就拉开打匈奴的帷幕了,刘彻这一期间扩大疆域,打匈奴比较凶.

舒兰市18670137173: 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 -
主忠食母: 汉初刘邦和冒顿单于战争失败;开始和亲,延续至文景朝;汉武帝时期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将领在充足国力的支持下数次击败匈奴;以后汉匈之间和战的主动权掌握在汉朝手中;东汉窦武再次击败匈奴,匈奴基本无力与汉为敌

舒兰市18670137173: 秦汉与匈奴有什么么样的关系秦汉与匈奴的关系秦朝西汉初汉武帝汉元帝 -
主忠食母:[答案] [编辑本段]秦朝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蒙恬北击匈...

舒兰市18670137173: 秦皇汉武如何处理和匈奴的关系
主忠食母: 秦始皇修长城,命蒙恬率领大军驻守边疆,“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汉武帝举全国之兵伐匈奴,匈奴由盛转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