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孔子思想的进步因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用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主张:
1、孔子:“礼”与“仁”。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不同结局:
1、孔子: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2、董仲舒: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
三、原因:
1、孔子: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2、董仲舒: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

扩展资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适应西汉政治、思想和社会转轨变型需要的重大举措,先后以十一年之久,历经罢黜刑法、议立明堂、增置博士、绌抑黄老,制策贤良和任用儒吏六个阶段,由政治开路到理论完成继而组织实现,构成一个险象环生、波澜迭出的历史过程。
此举对后世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一方面,使汉代儒家经学得到重大发展,并从此成为后世历代的正统思想。
另一方面,它又桎梏民族思维,使学术自由从此成为后代士子的奢望,中华民族为此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学派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主张以儒家思想代替其他思想,结束百家争鸣的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思想界的无上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时代背静不同.孔子时期群雄逐鹿,需要有助于兼并称霸的学说,而不是安于君君臣臣儒家学说.而董仲舒时期,汉已经完成统一,需要可以稳定社会加强统治的学说,于是儒家学说开始占据主导. 2 董仲舒和孔子的学说也不完全一样,董仲舒在孔子学说基础上有所发展,使封建统治理论系统化,使孔子学说宗教化,创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理论,使之更利于君主的封建统治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的“斗争哲学”。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中国的传统),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


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
看孔子的思想主要看他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本人对孔子说的话感触颇深的一句是:朝闻道,夕可死。孔子的一生是对自己执着理想:儒家哲学思想的完善与实践,在此过程中体现了儒家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精神。

指出孔子思想的进步因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什么
解析: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有教无类”。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是什么?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要意思为无论什么人都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此该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是其主要进步。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为颜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是为了什么?
春秋晚期,私学兴起,教育垄断被彻底打破。孔子的伟大,在于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率先创办了规模宏大的私学,率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当世树立了楷模,为后代指明了方向。孔子收取学生,没有部族、地域、身份以及尊卑、贫富、贤愚等等方面要求。述而篇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思想的进步因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核心思想为“礼”和“仁”,其政治主张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和“克己服礼(既恢复周礼)” 其思想主张,虽在春秋时期未受到重视,汉代以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世界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某些重要思想有利于建设和谐...

孔子的思想为什么能传承千年,越来越受重视?
他的思想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也时时刻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步,它在每个时期都很好的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理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古代的社会发展中,孔子的思想很好的体现了仁义道德之理念,它相比于其他的学说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性以及仁义性,比如在在先秦的战乱中,法家是帮凶,道家漠...

孔子的思想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断。他还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兴趣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教师只需对学生施以引导。4、在美学方面,孔子主张“美”和“善”的统一。他提倡将文学艺术和政治...

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对于他的时代有哪些进步的方面?
1,孔夫子的思想可是很多的.不过他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儒家思想.2,儒家总体说来就是讲究:忠,孝,礼,义,节.3,忠:现阶段的表现就是忠于国家,忠于集体,忠于单位,忠于家庭.也就是爱国主义,热爱集体,热爱家庭,热爱工作等具体表现.4,孝:现阶段突出表现为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充分认识...

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有哪些进步的方面
可是,即使是这样,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你活了多少岁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度过这些岁月的。这启发了我, 别林斯基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这启发了我, 要想清楚,孔子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问题的关键究...

新华区19289803402: 指出孔子思想的进步因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
门影甲泼:[答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

新华区19289803402: 简述孔子的思想和成就
门影甲泼: 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

新华区19289803402: 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的) -
门影甲泼: 《孔子思想研究》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出版 陈科华 著 第一章 历史背景分析 “知人论世”乃是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原则,就孔子而论,即我们只有在搞清楚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之后,才可能了解孔子思想的意...

新华区19289803402: 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
门影甲泼: 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

新华区19289803402: 孔子思想的合理因素及现代意义 -
门影甲泼: 孔子的思想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是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权,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华区19289803402: 影响孔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
门影甲泼: 初,不受重视,不有“周游列国”吗,思想体系初具成型.后,孔亡,统治阶层需要,“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孔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再后,日臻完善,成型. 而其目的维护周礼.但在那个子杀父、臣弑君的大变革的时期他在政治上的追求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所以孔子在仕途郁郁不得志.

新华区19289803402: 分析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 -
门影甲泼: 结合当时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从经济,生产力的变化入手,经济决定整治,所以整治,特别是统治者的要求就是思想变化的重要原因.(当时是战争年代,所以才会发展到吸收了法家思想的新儒学.

新华区19289803402: 孔子的思想,意义,及其历史影响,大概一千字就好 -
门影甲泼: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家族衰败而逃...

新华区19289803402: 儒家思想是怎样兴起的?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
门影甲泼:[答案]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

新华区19289803402: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
门影甲泼:[答案] 孔子生平事迹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