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主席写在哪里的句子

作者&投稿:谭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主席写给谁的~

1毛主席写给抗美援朝烈士的

2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彭德怀请示毛主席是否要把爱子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脱口而出的诗句。此诗句其实是引用的,原诗为: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3意思是:只要人是忠于国家的,无论怎么个死法或者死在哪里都是可以的,不需要别人(战友)把你作为烈士用马革裹尸送回国(国都)。这写出了忠士面对为国捐躯的无畏与怅然。

表达了他老人家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

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的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家乡呢?

答网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
还"之出处2007-01-05 05:30 从网上可以搜到:
版本1“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版本2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之一 有误传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版本3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
还!(《出塞》)
版本4 人间处处有青山,何须马革裹尸还
版本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

版本6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
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
其实这首诗不是中国人写的,只是一首徘句、要叫诗也能免强哦!
那么,到底原版是怎样的哩?看官请了:
一些

的事情,原来它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读《毛泽东传》,里面讲到: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
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写的诗多了,当时也没在意“改写”两个字。后来去查《
全集》,发现了“改写”的诗《
·改
诗赠父亲》,震憾啊,震憾啊!原来改的竟然是

(1828-1877)是
时期日本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和

并称为“
”)的诗!真是很难把西乡隆盛跟老毛联系起来。以为老毛只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那西乡的原诗到底是什么?上网搜了一下,找到了西乡的原作,结果又把我震憾了!西乡的原作: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太熟悉了,初中的语文课本就学过了,印象深刻啊,这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
请示毛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说出的一句诗。原来不是毛主席的原创,也不是引自中国古人的(我还记得课本中的注释只是提到“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

),竟然是西乡隆盛的诗!在这样的情况下,
西乡的诗,可见这句诗以及西乡在老毛心目中的地位。看来西乡隆盛是毛泽东少年时崇拜的偶像是无疑了的。

由此我想到,近代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说日文学得比中文还好的周氏兄弟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留日生,连“土包子”老毛都是
的,没想到啊!看来这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啊。

借这首诗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诗词文化哦:
由于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大家都说日本是一个肤浅的民族,其实不然。具我所了解的最早的成熟的日本诗歌是出现在大约公元500--600年之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个悠久而厚实的民族哦!

村上喜代子有一首诗介绍给大家:
为何又为何,
然后复然后。
儿童询问间,
黄叶落悠悠。

稻叶京子也有一首诗介绍给大家:
花儿如雨纷纷落,

几万千。
生平长篇宏论语,
不敌心中未吐言。

(PS:另说改自我国古代一位名叫月性的和尚的<题壁诗> 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死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句意
原诗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

草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啥?
“草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有误,正确应该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这连绵的青山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都可以用来埋葬忠勇壮士们的遗骸,何必要再去用马革包裹遗体送回故乡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
意思说: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祖国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 《已亥杂诗之一》 清·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青山处处埋忠诚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全诗?
这不是来自一首诗,出处分别为:1.“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因此,此两句诗是上述典故的混合使用,因为常被大家使用及引用,而被误认为是出自一首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是什么?
《已亥杂诗之一》清·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青山处处埋忠诚骨,为什么需要战场马革裹尸还。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龚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诗句意思)?_百度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希望能帮到你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里
相关诗句:其中“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杭州岳飞墓前石柱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朝诗人徐锡麟的《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作者是: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清 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原文如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勇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敬仰和感慨。青山处处埋忠骨,意味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埋葬着忠诚于国家的英雄,因此无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什么意思
1.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中的“青山”指的是秀丽的山川,是烈士们长眠之地。“忠骨”则是指忠诚勇敢的战士遗留下来的尸骨。整句表达的意思是英勇的战士无论在哪里战死,他们的遗体都会被安置在那片绿色的山水之间。这是一种对英勇牺牲的战士的崇高敬意和纪念。2.何须马革裹尸还...

松山区1706997325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作者是谁?出自哪一首诗? -
穰省沃丽:[答案] 是龚自珍的《后汉.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毛泽东借用了了古人的名句,表明了自己...

松山区1706997325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是谁写的 -
穰省沃丽:[答案] 清朝诗人龚自珍

松山区1706997325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全诗急用! -
穰省沃丽:[答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另外,毛主席在爱子牺牲后,也曾经用这句话来激励广大解放军战士.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