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西湖这首诗写的是月落之时的西湖夜色吗?

作者&投稿:牢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夜泛西湖这首诗的哪一句可以看出船正在行进之中,请写在下面?~

从夜泛西湖这首诗的“渐见灯明出远寺”,可以看出船正在行进之中。
原文: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第四首的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
诗中的“渐见灯明出远寺”即写此,“渐”、“出”二字,正暗示了船在行进中。以上所写都是月下湖光景色。“更待月黑看湖光”,提示组诗中的后文写月落之后的湖光景色。此诗山水意象所含有的哲理内容是极不明的,确诗人取“月黑”才好“看湖光”这一充满理趣的现象,提供了可供读者深掘的哲理境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此时正与任察推的吕仲甫携妓夜游。这组诗就是为这次夜游而作。
在风格上,这首一组诗与苏轼其他描写西湖的诗篇如《有美堂暴雨》《望湖楼醉书》很不同。那些诗以气势磅礴胜,而这一组诗却给人以清新、雅淡、恬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泛西湖五绝

《夜泛西湖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之时。
这组诗是作者应邀陪同朝廷监察要员携妓夜游同宿湖上时所作。第一首的隐喻之迹非常明显,“新月”之“未安”,实为人的履迹和心情不安的映衬,月之“盘桓”,是游历者心境的折射。初五、初六的新月,不到二更便已沉下西山,如何在湖上继续“吐艳”?而“半璧”实为“破璧”之隐语,这两个所谓“游人”三更时候还要看“半璧吐艳”,意在何为,不言自明。
第二首诗通过山水意象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充满对人生之谜的怅惘。诗人被“欲落未落”的月景所倾倒,但是,却不能忘怀尘世,想到变幻莫测的“明朝人事”,诗人痴迷怅惘,直至天明。对社会、人生深沉的思考,哲理性的思辨,尽在不言之中了。诗人以哲人的目光审视大自然,于是,日月星辰、山河草木就无不具有了深刻的哲学内容。当它们被作为意象摄入诗中,也就含有了永久的哲理:我是谁?世界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首写深夜西湖渔人盗鱼。王十朋《分类东坡先生诗集注》引:“苍龙,角、亢之宿,夜半而没。”因此,“苍龙已没”表明夜已深。曹植《善哉行》说:“月没参横,北斗阑干。”阑干,横斜貌。刘方平《月夜》诗:“更深月色半入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可见“牛斗横”亦写“更深”。长庚星有芒,李渷《酬词》:“长庚冷有芒,文曲淡无气。”故长庚升指天将明。一二句都是通过星宿的升没来写夜已深,天将晓。三四句写渔人赶在未晓之前盗鱼。“船过惟有菰蒲声”是以有衬无,一个“唯”字,说明除船穿行于菰蒲之中发出的声响外,已没有任何声音,进一步写出了夜深人静。苏轼自注说:“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苏轼作为杭州通判,地方上的副长官,夜泛西湖,碰上渔人“盗钓”,违反“禁渔”规定,却不予过问,这是因为他本来就反对官府与民争利。这组诗主要是写夜泛西湖所见之景,但这后两句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人”同官府的矛盾。
第四首的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周密《癸辛杂识》载:“西湖四圣观前有一灯浮水上,其色青红,自施食亭南至西冷桥复回。风雨中光愈盛,月明则稍淡。雷电之时,则与电光争闪烁。”诗中的“渐见灯明出远寺”即写此,“渐”、“出”二字,正暗示了船在行进中。以上所写都是月下湖光景色。“更待月黑看湖光”,提示组诗中的后文写月落之后的湖光景色。此诗山水意象所含有的哲理内容是极不明的,确诗人取“月黑”才好“看湖光”这一充满理趣的现象,提供了可供读者深掘的哲理境界。
第五首描写月落之后的湖光,给人以变幻多端、神秘莫测之感,《岭南异物志》说:“海中遇阴晦,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这是说海波似火。江波也有类似景色:“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苏轼《游金山寺》)这几句几乎可作这一首的注脚,说明湖光也是如此。第一句“非鬼亦非仙”,是总写湖光的奇异;第二句是写“月黑”之后,风平浪静之时,湖光清晰可见;第三句写随着船行,湖光如同也在移动,然后跟着进入了寺中;第四句是说船来到寺庙之下,却根本看不见刚才仿佛“两两入寺”的湖光;烘托出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在风格上,这首一组诗与苏轼其他描写西湖的诗篇如《有美堂暴雨》《望湖楼醉书》很不同。那些诗以气势磅礴胜,而这一组诗却给人以清新、雅淡、恬静的美感。

夜泛西湖这首诗写的是月落之时的西湖夜色。

《夜泛西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

作者应邀陪同朝廷监察要员携妓夜游同宿湖上时所作。隐喻之迹非常明显,“新月”之“未安”,实为人的履迹和心情不安的映衬,月之“盘桓”,是游历者心境的折射。

初五、初六的新月,不到二更便已沉下西山,如何在湖上继续“吐艳”?而“半璧”实为“破璧”之隐语,这两个所谓“游人”三更时候还要看“半璧吐艳”,意在何为,不言自明。



扩展资料: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

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在风格上,这首一组诗与苏轼其他描写西湖的诗篇如《有美堂暴雨》《望湖楼醉书》很不同。那些诗以气势磅礴胜,而这一组诗却给人以清新、雅淡、恬静的美感。



《夜泛西湖》是宋代苏轼创作的组诗,一共有五首,前两首描写的是月下泛西湖,第五首描写的是月落之后的景象,只有第三首和第四首描写的是月落之时西湖的景色。


夜泛西湖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夜泛西湖这首诗写的是月落之时的西湖夜色。《夜泛西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作者应邀陪同朝廷监察要员携妓夜游同宿湖上时所作。隐喻之迹非常明显,“新月”之“未安”,实为人的履迹和心情不安的映衬,月之“盘桓”,是游历者心境的折射。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

苏轼的《夜泛西湖》全诗是什么?
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全诗写的就是作者夜泛西湖所见的美景。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第三句中写的是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而最后一句写的是作者接下来的准备要做的事,他希望在夜更深的...

夜泛西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这首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此时正与任察推的吕仲甫携妓夜游。这首诗就是为这次夜游而作。《夜泛西湖》翻译 湖泊一望无垠,漂泊渺然,一片白茫茫的样子,荷花的幽香慢慢飘来,在夜间迎风绽放。我悄然看到远处的寺庙里灯火明亮,啊…正在等待淡得秽暗是欣赏秀丽的湖光山...

<<夜泛西湖>>的大概意思
宋·苏轼《夜泛西湖》原文: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夜泛西湖 其四
古诗《夜泛西湖其四》是苏轼的作品,详细介绍如下:一、诗词简介:古诗《夜泛西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之时。前两首写月下泛西湖,后三首写月将落及月落之后的西湖景色。后三首特别是最后一首给人以迷离神秘之感。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夜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闲适与惬意之情,这首诗的内容为,“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意思是菰蒲无边无际,湖水浩浩荡荡,荷花在夜间开放,风露中传来阵阵清香,远处的寺塔已经渐渐显露出灯光,再...

夜泛西湖五绝的译文及赏析
第四首的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更待月黑看湖光”,提示组诗中的后文写月落之后的湖光景色。诗人取“月黑”才好“看湖光”这一充满理趣的现象,提供了可供读者深掘的哲理境界。三、出处 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苏轼写西湖的诗
2、《夜泛西湖》——宋代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译文: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希望在夜更深的时候来欣赏西湖。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代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苏轼写过几首关于西湖的诗句
1.苏轼写西湖的诗五首 1、《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开西湖》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夜泛西湖五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周密《癸辛杂识》载:“西湖四圣观前有一灯浮水上,其色青红,自施食亭南至西冷桥复回。风雨中光愈盛,月明则稍淡。雷电之时,则与电光争闪烁。”诗中的“渐见灯明出远寺”即写此,“渐...

盐亭县17559871310: 【夜泛西湖】的意思 -
彘该拉氧: 夜泛西湖 【宋】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全诗写的就是作者夜泛西湖所见的美景.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第三句中写的是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而最后一句写的是作者接下来的准备要做的事,他希望在夜更深的时候来欣赏西湖.其实全诗都是在写夜晚西湖的景色,但在句与句之间,仿佛暗藏着淡淡的悲伤,皎洁的月光、平静的湖水、被桨激起的一圈圈的波纹和那昏昏的灯光,似乎都是作者当时心情的写照.

盐亭县17559871310: 苏轼《夜泛西湖》解词 -
彘该拉氧: http://wenwen.sogou.com/z/q656906771.htm?an=0&si=1

盐亭县17559871310: <<夜泛西湖>>的大概意思 -
彘该拉氧: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晚上在西湖上划船游玩,明月皎洁,银白的月光洒在了身上,整个人都笼罩在月光中.远处近处的碧绿的群山都笼罩着淡淡的月亮光晕(光辉),秋夜晚间有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薄雾.已经二更时分了,但是湖边的水鸟却仍然没有睡觉.还在向着湖中的望湖亭飞.该诗是描写了西湖夜晚的迷人夜景,景色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光影绰绰.雾气朦朦,亦幻亦真,虚无缥缈的意境更让感受到了西湖仙境一般的美.

盐亭县17559871310: 苏轼《开西湖》诗 描写的是什么?什么意思?
彘该拉氧: 全诗写的就是作者夜泛西湖所见的美景.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第三句中写的是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而最后一句写的是作者接下来的准备要做的事,他希望在夜更深的时候来欣赏西湖.其实全诗都是在写夜晚西湖的景色,但在句与句之间,仿佛暗藏着淡淡的悲伤,皎洁的月光、平静的湖水、被桨激起的一圈圈的波纹和那昏昏的灯光,似乎都是作者当时心情的写照.

盐亭县17559871310: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写出西湖的什么特点 -
彘该拉氧: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语出苏轼的《夜泛西湖》一诗,写出了夜晚西湖的景色特点,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让人销魂.苏轼的《夜泛西湖》全诗如下: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盐亭县17559871310: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1)本诗前两句是如何写... -
彘该拉氧:[答案]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写景的手法通常可以从修... 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夜泛西湖,“过”和“泛”已然是不同.过,经过,是途中.泛,游玩赏景,时间充...

盐亭县17559871310: 夜泛西湖五绝 赏析 -
彘该拉氧: 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周密《癸辛杂识》载:“西湖四圣观前有一灯浮水上,其色青红,自施食亭南至西冷桥复回.风雨中光愈盛,月明则稍淡.雷电之时...

盐亭县17559871310: 《夜乏西湖》 -
彘该拉氧: 就是在夜间在西湖上泛舟划船,欣赏西湖的夜色月色和景色. 著名的是苏轼所作的夜泛西湖五绝: 夜泛西湖五绝 苏轼 (宋)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盐亭县17559871310: 夜泛西湖五绝这首诗开头两句写景,写出了夜西湖的什么特点? -
彘该拉氧:[答案] 诗词小筑为您 开头两句概述了西湖夜景的美丽,写出了月夜下的西湖景致独特,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唯美的特点.

盐亭县17559871310: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 -
彘该拉氧: (1)西湖湖边无边无际的菰蒲,映着茫茫的湖水;淡淡的清香从夜晚开放的荷花丛中慢慢地飘散出来…… 给人一种舒服的感受.唯美!(2)“渐”与“更”两字都含有“等”的意思,但是没“等”那样的直接,含蓄更能表达出诗人所表达的意境!(以上是本人自己的拙见,或许并不是诗的本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