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中文中的实词

作者&投稿:锺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实词如下:

环:环绕。

滁: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壑: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陈:摆开,陈列。

酣:尽情地喝酒。

丝: 弦乐器的代称。

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白话释义: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

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文章简介: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环滁皆山也中文中的实词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

环滁皆山也的全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

醉翁亭记翻译
是 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 ②山之僧智仙也:表判断 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 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 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②临溪而渔:来到 乎:①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②颓然乎其间者:在 而: 1...

诗词赏析: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这是因为写四季尤可开拓意境之时间深度,从而与上文环滁皆山的空间广度相副,境界遂愈感阔大遥深,此类笔法,深得造境之理。只言景无穷,而乐无穷实已寓于其中,这又深得融情之法。词人运思之自由灵活由此可见一斑。 过片,将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翻译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原文
环绕滁州的皆是连绵的山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苍翠深邃的琅琊山。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了大约六七里,你会在泉边看到一座飞檐翘角的亭子,那就是醉翁亭,那是太守的乐土。太守的乐趣源自于内心的感悟,也寄托于杯中的美酒。山间的野花与佳木,配上清风拂面,阳光洒落,构成了一幅无尽的美景画卷。游...

翻译古文: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流而下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在泉水之上的,...

环滁皆山也句式
环滁皆山也句式如下:环滁皆山也”是一个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注意判断句与叙述句的区别。句式定义 判断句分为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古汉语判断句和近代汉语判断句...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赏析
"环滁皆山也",起笔以《醉翁亭记》开篇,描绘滁州(今安徽滁州市)环绕的群山,给人以大自然怀抱的宁静之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蔚然深秀,琅琊山也",紧接引用原句,以简练的词句指向琅琊山的秀美。"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则如同原文般,通过精炼的表达,点出醉翁亭的意境核心...

铜山县19222906345: 《醉翁亭记》中连用21个“也”字,它们分别有什么意思和作用? -
百泼瑞科: 1、环滁皆山也(助词,表判断)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助词,表判断)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助词,表判断)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助词,表判断)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助词,表...

铜山县19222906345: 醉翁亭记的全部解词 -
百泼瑞科: 1.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省东部.环:环绕. 2. 皆:全、都. 3. 林:树林. 4. 壑:山谷. 5. 尤:格外. 6. 蔚然:茂盛的样子. 7. 深秀:幽深秀丽. 8. 山:名词作状语,沿山路. 9. 行:走. 10.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

铜山县19222906345: 请教--<<醉翁亭记>>中”也”的用法”也”字作为语气词,有三种用法A,表判断(肯定)B,表陈述(解释)C,表感叹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百泼瑞科:[答案] A,表判断(肯定)B,表陈述(解释)C,表感叹 1.环滁皆山也 A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A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A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A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A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 7.故自号...

铜山县19222906345: 《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的“也”是什么意思 -
百泼瑞科: 环滁皆山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为: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铜山县19222906345: 醉翁亭记 21个 也 字的用法分两类 表示判断 表示舒缓语气 -
百泼瑞科:[答案] 本文共用21个“也”字,语气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3... 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原说是陈...

铜山县19222906345: 《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的“也”是什么意思 -
百泼瑞科:[答案] 环滁皆山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为: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铜山县19222906345: 醉翁亭记解释"环滁皆山也"和"在乎山水之间也"两个也的意思 -
百泼瑞科:[答案] 环滁皆山也 也:表陈述,舒缓语气,不译. 在乎山水之间也 也:语气助词,无实意.

铜山县19222906345: “环滁皆山也”中的“也”是什么意思?“山之僧智仙也”中的“也”又是什么意思?——醉翁亭记 -
百泼瑞科:[答案] 意思是: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表判断语气!语气助词

铜山县19222906345: 文言文问题!请问,“环滁皆山也”和“四面竹树环合”的“环”字,用法一样吗?不胜感激!四面竹树环合 环是名词做状语 那环滁皆山也呢 -
百泼瑞科:[答案] 两句中的“环”用法不一样.“环滁”的“环”是动词,与“滁”组成动宾短语,“环滁”这一动宾短语在句中作主语.“环合”的“环”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呈环状”、“像环那样”.“环合”按字面直译,就是“像圆环那样围...

铜山县19222906345: 文言文问题!
百泼瑞科: 两句中的“环”用法不一样. “环滁”的“环”是动词,与“滁”组成动宾短语,“环滁”这一动宾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环合”的“环”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呈环状”、“像环那样”.“环合”按字面直译,就是“像圆环那样围合”. [第一句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看下面详细说明: “环滁”意思是“环绕滁州”或“围绕滁州”,“环”是动词,“滁”是“环”的宾语.“环滁”这一动宾短语在句中作主语,“皆山”是谓语部分.在这里,不要把“环”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因为它早已变为(引申为)动词了,例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孟子》) 秦王环柱而走.(秦王围绕着柱子跑.——《史记》)句中的“环”都应视为动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