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兵权,为什么不趁机自立为王反而叫刘邦封王?

作者&投稿:邸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秦腔朱春登放饭里有个说法,早饭已过,午饭未到,你来得不是时候。韩信向刘邦求封齐王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有兵有地盘就能自己称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称王也必须依照基本法了。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攻占了陈郡,陈郡父老劝陈胜称王的时候,理由是陈胜起兵反对暴秦,对天下有功有德,所以可以自立为王。也就是说,陈胜称王是陈郡老百姓推举的。陈胜也是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唯一一个以这种方式称王的人。

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之后,战国七国中被秦国灭了的各国纷纷复国,称王的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刘邦派出去掠地的大将,被陈胜册立为王,比如武臣韩广,另一种就是六国贵族遗民起兵杀死秦朝的地方官,自立为王。

但这两种诸侯王的下场完全不同。秦派章邯率骊山囚徒出关东镇压起义,陈胜很快就兵败身死了,而受益于他起义才起兵复国的六国贵族建立的诸侯王都作壁上观,并未积极救援陈胜。而陈胜册立的两个诸侯王也很快就被消灭了,取代他们的是六国贵族。

但这时候的大形势仍然是六国合纵反秦,楚国是盟主。张楚也是楚,陈胜起兵后就是以六国盟主的身份主持反秦。陈胜死后,楚国仍然是盟主,只是这时候的楚国变成了楚国老贵族项梁找来的楚王景驹,后来又变成了从民间找来的楚怀王。

后来在灭秦过程中充当主力的刘邦和项羽,都是在楚国的旗帜下战斗的。甚至包括刘邦起兵后称沛公,也是按照楚国制度做出的决定。因为秦朝的县令叫县令,而楚国的县级长官就是称公的。刘邦起兵是在沛县,杀死秦朝的县令之后,沛县父老就推举刘邦做了沛县的县令,按照楚国的制度称为沛公。

项羽和刘邦率军灭秦之后,项羽对原来的诸侯王进行了调整,将各国的地盘拆分为三四个诸侯国,比如赵国分为常山国和赵国、代国,秦国故地分为汉国、雍国、塞国和翟国。除了保留原来的六国贵族之外,新增加的诸侯国基本上都是军功封王。

项羽对诸侯国的调整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加上项羽杀死了反秦时的盟主楚怀王,所以刘邦趁机从汉中杀回关中秦国故地,很快就基本上占领了秦国全部故地,并为楚怀王发丧,号召诸侯联合起来反对项羽。也就是说,刘邦通过这个方式,把楚怀王的盟主身份接过来了,他成了新形势下的反项羽联盟的盟主。

就是在这个形势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率兵东征,先后灭了赵国、魏国,又迫使燕国向刘邦投降,然后转兵南下,攻占了齐国故地,为刘邦灭项羽的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时候因为留下来的诸侯基本上都是六国贵族,已经没有平民出身的诸侯了,刘邦也是按照楚怀王的许诺和项羽的分封建立的汉国。

所以,韩信这时候想成为诸侯王,就只能援引项羽调整诸侯王封地时候的做法,也就是军功封王。而在此之前,刘邦还没有采用过这个做法。因为项羽是在灭秦的任务已经完成之后,才像周初的分封一样,是在成功之后的分赃,而刘邦认为自己这时候还没完成灭项羽的任务,当然不能这么早就封王。

所以,刘邦的第一反应觉得韩信这是在关键时刻要挟他,不同意。而在张良暗示之后,刘邦瞬间回过神来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灭项羽,这是大局,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就同意了韩信的要求,封韩信为齐王。

这之后,刘邦就开始为了联合更多人一起反项羽,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为了灭魏,又封了彭越为梁王。但到封卢绾为燕王之后,就没有再封异姓王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天下大定,刘邦已经开始筹划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以夹辅王室。

总结起来就是,虽然韩信封齐王的时候坐拥三十万强兵,又占据着齐国故地,却仍然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就是因为他已经错过了有兵有地盘就可以自己称王的时期,也错过了项羽以军功封王的机会,现在还想封王,又不愿意等到灭项羽之后再封王,就只能求刘邦先封自己为齐王,而且是假齐王,也就是代理齐王。



虽然韩信有几十万大军,但是手下领兵的将军们大多都是刘邦的亲信,不会听从号令,并且韩信此人只知道打仗,其他人情世故一窍不通,所以从没有自立为王的举动。

在韩信落魄的时候,只有刘邦看得起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才没有趁机起兵。

因为他没有造反的资本,军饷和粮草都不在他的掌握之中,造反不会成功。

因为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要不是刘邦韩信就是一介布衣。无权无势,所以他没有理由背叛刘邦。


项羽和刘邦争霸时韩信有三十万大军,他为何不自立为王?
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和项羽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军事家,当时都手握重兵,决定一起推翻秦朝,但是项羽最后还是遭到了刘邦的背叛和埋伏,在乌江自刎。其实当时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韩信的手上就有30万大军韩信,当时也是非常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又有这么多军队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之所以不这么做,主要是...

楚汉之争时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自立为王?
按照太史公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的记载,刘邦和诸侯军会于垓下的时候,韩信手里有三十万兵马。这是刘邦和诸侯军跟项羽大决战的时刻,韩信、彭越等诸侯,自然要押上全部家底儿,所以,这三十万兵马,应当是韩信全部的家底儿了。那为什么韩信有这么大的家底儿,同时还背靠着一个七十城的齐地,竟然没有...

韩信手握30万大军,掌握天下实权,为何拒绝三分天下?
第二、刘邦不可信,刘邦之前好几次差点死于项羽之手,项羽可怜他把他放了。结果他恩将仇报,反过来攻打项羽。所以刘邦不值得信赖,就算韩信现在与他是好兄弟,将来他一定会抓捕韩信。第三、韩信之所以能够活得今天,是因为有项羽,项羽要是死了,那么韩信离死也不远了。如果是聪明人,自己拥兵30万,就...

手握三十万大军的韩信,他为什么没有另起炉灶选择单干?
所以单纯靠武将,只能说冲锋陷阵还是可以的,那打下的江山呢,还是得靠文臣管理,自己的臭脾气自己还是知道的,所以纵观这几点看出,韩信即使手握三十万兵权,也没有起兵造刘邦的反也就不奇怪了。

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兵权,为什么不趁机自立为王反而叫刘邦封王?_百度...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攻占了陈郡,陈郡父老劝陈胜称王的时候,理由是陈胜起兵反对暴秦,对天下有功有德,所以可以自立为王。也就是说,陈胜称王是陈郡老百姓推举的。陈胜也是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唯一一个以这种方式称王的人。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之后,战国七国中被秦国灭了的各国纷纷复国,称王的包括两种...

韩信当初手握三十万大军 韩信为何没有能两人平分天下
其一,这和韩信成长经历有所关联,正所谓不同环境塑造不同人,决定了他们的道路,所以,韩信成长经历促使韩信即使手握重兵,但从未想过与刘邦为敌,这对于韩信来说就是他自己心理在作祟;其二,刘邦其人拥有独特人格魅力,外表看似懒散,实则不然,此人一步步从底层走到了高位,下至黎明百姓,上至达官贵人,统统见识过。其次,...

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他没有选择自立为王?
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控制着北方广大领土的大将,他的态度,对整个天下形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那时韩信领兵在外,根本不受刘邦的控制,却乖乖地协助刘邦击败项羽,成就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史书上对此的解释是,韩信当初只不过是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当官当不了、赚钱赚...

楚汉之争时韩信手握数十万大军为何不自立为王?
”其实早在几年前,韩信就已经被剥夺了兵权。从原来的齐王,贬为淮阴侯,迁到长安,受到严密监视。楚汉之战告一段落的时候,韩信还是一个将军,手里有几十万军队,控制着北方的大片领土。他的态度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当时韩信在外领兵,根本不受刘邦控制,却乖乖的辅佐刘邦打败项羽,从而...

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尉迟迥,如何被韦孝宽打败的?
尉迟迥可是百战老将,深刻的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自古以来地方要是反叛中央,要想胜利秘诀就一个字——快!因为一旦让中央动员起来,那将是毫无胜算的。所以尉迟迥就带着数十万大军在邺城誓师讨伐杨坚,然后大军迅速的攻陷建州和璐州,前锋逼近今天的山西永济。但是这个时候尉迟迥不敢走了,因为自己的侧翼...

韩信手握30万大军为何到死都没反叛?
韩信手握大军的时候,的确是没有起兵反叛,但韩信手里没兵的时候,反而积极准备造反。正因为韩信准备造反的事情泄露了,韩信才被吕雉和萧何联手诛杀了,所以,你怎么能说韩信到死都没有反叛呢?我很想知道,你是从什么史书上知道韩信没有反叛的,我也不知道你说的韩信没有反叛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我...

焦作市15359136062: 韩信这么聪明,而且手上的兵权大于当时的项羽和刘邦!怎么不杀死刘邦呢 -
太修清热: 这个得从韩信本人的性格谈起:1. 韩信打仗是超一流,战术水准相当高,是将才,但可惜的是非帅才,韩信并无并吞天下之心,他的一生奋斗其实就只是想出人头地,可以说韩信身上的野心不足,是最后限制他发展的重要原因.2. 韩信在关键问...

焦作市15359136062: 简略说说背水一战的故事 -
太修清热: 背水一战 ;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背水一战: 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死战斗.指最后决一死战.

焦作市15359136062: 为何古代名将都不能善终? -
太修清热: 名将之所以不得善终,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名将“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不被君王猜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办法消除君王的猜疑,必然会惹祸上身.另外,正如范蠡所说的:“飞鸟尽,良弓...

焦作市15359136062: 背水一战故事: -
太修清热: 一、故事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径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焦作市15359136062: 韩信为什么当时不把刘帮、项羽干掉呢? -
太修清热: 1、刘邦把韩信从小兵提拔成大将军、齐王,也没有什么对不起韩信的地方,韩信感恩戴德.2、最重要的一点,韩信身边除了纸上谈兵的蒯通,其他主要将领全是刘邦的人,他敢打刘邦立马被手下人哗变杀死

焦作市15359136062: 为什么刘邦最后杀了韩信? -
太修清热: 鸟尽弓藏,君心不可测,你我都是没到那个层次.个人理解,韩信可以帮刘邦谋划天下,那么、、、、、、也可以帮别人.还有就是平衡之道

焦作市15359136062: 韩信能指挥多少兵马 -
太修清热: 历史上韩信就是指挥着七十万大军把项羽给灭了的,读者说什么传令太远或者几十万人的间隔,那是拿现代的事情来说古代,而且要我说,各位读者的头脑智商恐怕难以和韩信相比,你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韩信却可能做到!所以不要乱批评剑客,韩信有这个能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说的就是他能够指挥百万大军如臂一般的作战啊

焦作市15359136062: 《多多益善》的启示及韩信是怎样的人 -
太修清热: 《多多益善》的典故说明了,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韩信:韩信虽然有过人的才能,却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过于自负,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司马迁曾经说过,假如韩信能够学道,学会谦让,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不矜夸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对汉朝的功勋,就可以跟周公、召公、姜太公这些人所建的功勋相比,享用后代的祭祀.可是他不这样做,而在天下已经安定的时候去图谋叛乱,他的宗族被诛杀,不也是应该的吗?”)

焦作市15359136062: 吕后为什么杀死韩信 -
太修清热: 他居功自傲,又功高震主.显然会对统治者构成威胁,不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似乎是开国功臣的一致命运.也或许是他政治智慧太差了,不知道急流勇退,反而在天下太平之后还不知道放权,和皇帝争兵权是为将者的大忌,可惜他不懂,也就注定了会有这样的命运.

焦作市15359136062: 韩信的下场 - 韩信因为什么事得罪了吕后,后被吕杀害?
太修清热: 韩信的被杀,并不是得罪了吕后的结果,虽然不无吕后因韩信语言中得罪过其妹夫樊哙,假公济私,挟嫌报复的原因,但总体看这是一个长期政治斗争的必然选择. 高祖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