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君臣原文及译文

作者&投稿:邢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君臣

  作者:商鞅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不从令,而求君之尊也,虽尧、舜之知,不能以治。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

  今世君不然,释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誉。故军士不战,而农民流徙。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四旁无择也。民徒可以得利而为之者,上与之也。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民去农战而为之,或谈议而索之,或事便辟而请之,或以勇争之。故农战之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则国乱而地削,兵弱而主卑。此其所以然者,释法制而任名誉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辩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人君者不可不察也。

  译文

  古时没有君臣上下的时候,人民纷乱无序。所以圣人划分贵贱,制定爵位,建立名号来区别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由于国土广阔,人民众多,物产丰富,所以分设五官来管理。人民中多就会产生奸邪之事,所以创立法制作为行为标准来限止奸邪产生。所以有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五官的分职、法律的限制,(行事)不能不慎重。处在君位而命令行不通,那就危险了;五官已经分职,却没有常规,那就乱套了;法度已经建立,而私惠风行,那么人民就不惧怕刑罚了。只有国君尊严,法令才能行通;官吏清明,政事才有常规;法度分明,人民才惧怕刑罚。法度不明,而要求人民服从法令,那是不可能的。民众不服从法令而希望国君的尊严,即使国君有尧舜那样的智慧,也不能统治。明君治理天下,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按照功劳行赏。凡是人民奋勇作战,不畏死亡的,是为了求得爵禄,明君治理国家,战士有斩得敌首、捉得俘虏的功劳,一定让他的爵位足以荣耀,俸禄足够食用。农民不离开乡村,足够奉养双亲、供给军需。因此士兵才肯殊死战斗,农民才不惰怠。

  今天的国君却不是这样,他们抛开法度而以个人的智慧治国,舍弃功劳而以其人的声誉封赐。所以军士不肯作战而农民外迁。我听说疏导百姓的关键在于国君的倡导。农民,可以使他们务农作战,也可以使他们游走求官,还可以使他们致力学问。这些都在国君的赏赐(因何而行)。国君依照战功行赏,人民就奋勇作战;国君依照人民所读《诗》、《书》赐予爵禄,人民就致力学问。人民趋利而行,好比水向低处流一样,是没有选择的。人民可以获利而乐于作的事,取决于君主的赐予。凭瞪眼睛、撸胳膊而表现勇武的人获利,垂拱无为而只知高谈阔论的人得利,成年累月依附权贵的人得利。尊崇以上三种人,他们没有功劳而得到好处,那么,人民就要放弃农战而搞这些事情了,或者用空谈去求得爵禄,或者依附权贵而祈求好处,或者用悍勇去争得利益。所以从事农战的人民日益减少,而游荡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那样,就会国家混乱,国土割削,兵力弱而国君地位卑微。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君抛开法度,而相信虚名。

  所以,明主重视法度,不合法度的言论不听,不合法度的行为不推崇,不合法度的事情不做。言论合乎法制,就听从;行为合乎法度,就推崇;事情合乎法度,就做。所以国家政治清明,国土扩大,兵力强大,国君地位提高。这就是政治清明的最高境界。做国君的不能不加以明辨呀。




商君书原文及译文
《商君书》原文: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

“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
主题词或关键字: 商君书·君臣 正文 原文 原文 君臣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处君位而令...

卫鞅商君书原文及翻译
卫鞅(1)亡魏入秦,孝公(2)以为相。封之于商(3),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4),公平无私,罚不讳(5)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6)。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

《商君书》卷14修权诗解1立法明分权信非私
劳臣不怨;不以刑罚,埋隐疏远,则下亲上.【原文】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则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

《商君书》境内原文及译文
境内 作者:商鞅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其战也,五人来簿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

商君书的相关诗文
商君书·更法第一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商君书》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商君书》原文鉴赏 [原文] (节选) 卷一 农战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 *** 朴。民朴则不淫,...

勉之以商君书意思
意思:有空时系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刘备敕刘禅遗诏”。原文: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

文言文商君书
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译文】 孝公已经任命了...

商君书.更法篇
《商君书》更法篇是详述秦孝公君臣议是决策变法的过程。原文:“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絷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时间 据《史 记·秦本纪》记载:(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

临川区14761058635: 翻译一下!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书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 -
慕牵百科:[答案] 口语化翻译: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你...

临川区14761058635: 文言文翻译 -
慕牵百科: 这应该是刘备临死前对阿斗说的话“朕初疾但下痢耳(我当初得的病不过就是拉肚子罢了), 后转杂他病(后来转而感染上了别的病症), 殆不自济(终于知道自己不中用了). 人五十不称夭(人嘛,只要到了五十,即使死了也不叫夭折),...

临川区14761058635: 商君书 更法(节选)的翻译 -
慕牵百科: 公孙鞅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下定变法的决心,不要顾用天下人怎么议论您.何况具有超出普通人的高明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也...

临川区14761058635: 商君书更法中从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到君无疑矣的翻译 -
慕牵百科:[答案] 公孙鞅说:"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

临川区14761058635: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 被石矢 ——句子翻译.(商君书·慎法) -
慕牵百科:[答案] 原文出自于《商君书·慎法第二十五》,即: 原文内容:且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 原文大意:尚且从前有作为的帝王能让他的臣民脚踩刀刃,身受乱箭、石块.

临川区14761058635: 《商君书》txt全集下载 -
慕牵百科: 商君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 《商君书》白话译文 更法第一 原文: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君曰:“代立...

临川区14761058635: 《商君书》讲的是什么?
慕牵百科: 《商君书》,又称《商君》、《商子》,是记载商鞅言论思想的资料汇编.商鞅,也叫卫鞅,战国 时卫国人.商鞅本姓公孙,名鞅,因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所以被称为商鞅.他是战国 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他著名的政治活动是“商鞅变法”. 今本《商君书》为24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商鞅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书中以历史发展变 化的观点为指导思想,提倡推行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发展耕织、奖励军功、明定法令等变 法主张,同时还对法的起源和作用有所论述.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有关商鞅变法的一些史实,故 而其成为后世研究商鞅思想的主要资料.《商君书》中以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历史现象的 历史观,对荀子、韩非等进步思想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临川区14761058635: 求商君书开塞篇中“夫正民者,以其所恶,必终其所好,以其所好,必败其所恶”的翻译 -
慕牵百科: 治理民众的君主,如果用民众所憎恶的东西(刑法)去治理,民众必然会得到他们所喜爱的东西;以他们所喜爱的东西去(过度的自由)治理,反而会使民众被他们所憎恶的东西毁坏.

临川区14761058635: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是什么意思? -
慕牵百科: 意思是国家用所谓善良的人来统治,国家就一定会以生动乱直至被削弱;国家用提倡改革的人来统治,就一定会治理好,一直到强大.原文出自于先秦商鞅的《商君书·去强》. 原文: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