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顿悟的概念

作者&投稿:威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心理学中的顿悟指的是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

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原子心理学相对立。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

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由于这个体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故有时又称为柏林学派。

主要领导人是韦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格式塔学派是以似动现象的实验起家的。

主持这个实验的是韦特海默,观察者是克勒和科夫卡。实验借助于速示器,将a、b两条发亮的直线先后投射在黑色的背景上。

如果放映两条线的时间相隔过长,例如2000或200毫秒时,观察者可先见a线,后见b线,没有看见运动;如果时间相隔缩短,例如30毫秒,便可见两线同时呈现,也没有看见运动;如果时间相隔介于两者之间,例如60毫秒,便可见 a线向 b线移动,或只看见运动,没有看见线,这便称作似动现象。这与看电影时所见的相同,电影的相片是静止的,但放映时观众却看见人物形象的活动。

前人早已发现这种似动现象,但韦特海默对于它的解释则是新颖的。以前的心理学家在解释运动知觉时,或采取眼球运动说,或采取后象混合说,或采取联想说,以为先有某些感觉元素,然后这些元素综合起来,构成了运动知觉。

但是韦特海默对这些解释一一加以排除。 实验证明,眼球运动至少需要130毫秒以上,60毫秒时间是不可能产生眼动的 ;其次,后象混合说也难以成立,因为在产生似动现象时,眼球没有移动,如何能有后象的混合呢?另外,联想说也得不到支持,因为据似动现象观察者的报告,他们所看见的现象是一条线在移动着,或仅见运动而不见线。

因此,运动知觉是一个格式塔,不能解释为感觉元素的联合。 韦特海默以前的心理学也有少数人认为一个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

马赫认为一个圆周的颜色和大小可以改变,但其圆周性不因之而变;一支曲调的连续的音符可以改变,但听来还是同样的曲调。马赫把圆周称为空间形式的感觉,曲调称为时间形式的感觉。

埃伦费尔期把这些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称为“形质”,并于1890年在一篇论文内提出形质的概念。他提问,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是一种新的元素还是旧的元素的 *** 呢?他的结论是一种新的元素。

他认为一个正方形是四条直线构成的,但是“正方形”可不是这四条线的 *** 体,它是一种新的形式、性质或元素。所以马赫和埃伦费尔斯的研究只是要在旧有的元素外增加一个新的元素,并没有根本否定元素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则认为,现象的经验就是整体或格式塔,所谓感觉等元素乃是 进行了不自然分析的产物。现实的经验只能证明“感性的组织”。

克勒说:“当我眼看面前的书桌时,我便看到许多界线分明的整体在视野内各别分开,桌面上有一张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条香烟等。”他为了证明这些分离整体的现实性,认为不妨试行将这些物体的部分与背景的部分合成另外一些整体,结果就可以有时失败,有时有较好的成就,但其所造成的新整体与自然的整体相形之下,就不免离奇古怪了,读者也许以为这是由于人们日常应用过这些东西,习惯于把它们看成分离的整体。

克勒说:“谁能否认一张纸、一支笔是大家熟悉的物体呢?我由于过去的经验知道它的用处和名称,因此,毫无犹豫地应当承认它们有充足的‘意义’。但是根据这些事实,可不能立即断言,如果不知道它们实际的功用,一张纸或一支笔就将在我们的视野内不能成为分离的整体。

可能在我们具有那种知识之前,这同样的实物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也不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但是它们在视野内仍旧出现为个别的单元,分离的整体。”克勒还举出许多其他实例为证。

总之,在克勒看来,现象的经验是整体,是单元,不是感觉元素。 韦特海默认为,很久以来,欧洲科学的特点是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将复杂的东西破成元素。

现在“如果以活生生的经验请教于科学,问它对这些经验能够讲些什么,它便给你一大堆的元素如感觉、意象、感情、意志、动作和与这些元素有关的定律等 。它对你说,请吧!你就用它们重新组成你的经验吧。

这就使我们在具体的研究上陷入困难,引起了传统分析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很明显,这个批评的矛头不仅针对感觉论,而且也针对联想主义。

韦特海默把这些学说,讥评为镶嵌说或包扎说。冯特认为心灵有将元素主动地综合为整体的统觉,但在韦特海默看来,这个统觉说还是让感觉元素占据重要的地位。

至于格式塔则“不是用主观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结合起来的内容的总和,或主观随意决定的结构。它们不单纯是盲目地相加起来的、基本上是散乱的难于处理的元素般的‘形质’,也不仅仅是附加于已经存在的资料之上的形式的东西。

相反,这里要研究的是整体,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所考虑的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这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主张。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
教育学顿悟说的解释
顿悟说,即指顿悟,佛教教义。

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

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即有“速疾解脱顿悟涅槃”之语。

《菩萨珞璎本业经》卷下“佛母品”也称“听等觉如来说珞璎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中国佛教不同派别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理论各有差别。

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侧重于数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后被看成是主张渐悟的一派;支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侧重于义解,直探实相本体,后来被看成是近于顿悟的一派。东晋时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骤、方法与所谓菩萨修行的“十住”阶次相联系,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无生”(实相、真理)法有了坚定的识,已证得“无生法忍”,虽非究竟,但已可有顿悟。

这种顿悟,还承认“一住”至“七住”是渐修过程,是一种渐进的顿悟,被称为“小顿悟”。 顿悟说的创立 顿悟之说由来已久,但真正创立学说的是东晋、南北朝的道生。

他认为,在“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才有一种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顿将一切妄惑(“愚昧无知”)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真正的觉悟),即顿悟成佛。相传道生著有《顿悟成佛义》,已佚。

在慧达的《肇论疏》中引有道生语:“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

意谓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亦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他还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见性即可成佛。

无须按次第修习。这种顿悟成佛说,在当时佛教中是骇俗之论,反响强烈。

先有慧观撰《渐悟论》,主张渐次悟入而成佛,反对道生的顿悟说。后有昙无成作《明渐论》,阐述渐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顿悟见解。

南朝名士谢灵运则支持道生的顿悟理论,并有所发挥。他著《与诸道人辩宗论》,与许多对顿悟之说有疑问的法勖、僧维、慧( ) 、法纲、王体元等人问答与辩难。

认为渐悟只是一种引导愚昧者的方便说法,只有顿悟才能得到佛教真谛。另有慧睿著《喻疑论》,也赞成道生的顿悟说。

道生的顿悟说,由于其弟子道攸、法瑗等人的弘传,影响极大。直至南齐时,荆州隐士刘虬,作《无量义经序》,宣扬“入空必顿”的观点,也主张顿悟成佛。

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对道生也都甚为赞扬,并召请顿悟论者入京宣讲顿悟说。 顿渐相争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对顿悟、渐悟也有了新的理解。

到了隋唐时间,顿悟、渐悟之争尤烈。禅宗主张顿悟说,其余各宗大都主张渐修。

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惠能提倡顿悟。

惠能认为,“凡夫”和“佛”,并无多大差别,关键在于“迷”和“悟”。而由迷到悟,又只是“一念”之间。

所谓“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后来这种顿悟说还发展成为所谓“棒喝”和“机锋”,用一顿棒打或大喝一声以破除对方的迷执,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

影响 禅宗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理论,在佛教中影响颇大。而且对中国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也产生很大影响。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倡导的“一旦豁然贯通”的工夫,就脱胎于禅宗的“一悟即至佛地”的顿悟说。陆九渊提出直接“发明本心”以达到“知”的认识论,也源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理论。

(语自高振农)。
顿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顿悟说的创立 顿悟之说由来已久,但真正创立学说的是东晋、南北朝的道生。他认为,在“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才有一种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顿将一切妄惑(“愚昧无知”)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真正的觉悟),即顿悟成佛。相传道生著有《顿悟成佛义》,已佚。在慧达的《肇论疏》中引有道生语:“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意谓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亦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他还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见性即可成佛。无须按次第修习。这种顿悟成佛说,在当时佛教中是骇俗之论,反响强烈。先有慧观撰《渐悟论》,主张渐次悟入而成佛,反对道生的顿悟说。后有昙无成作《明渐论》,阐述渐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顿悟见解。南朝名士谢灵运则支持道生的顿悟理论,并有所发挥。他著《与诸道人辩宗论》,与许多对顿悟之说有疑问的法勖、僧维、慧、法纲、王体元等人问答与辩难。认为渐悟只是一种引导愚昧者的方便说法,只有顿悟才能得到佛教真谛。另有慧睿著《喻疑论》,也赞成道生的顿悟说。道生的顿悟说,由于其弟子道攸、法瑗等人的弘传,影响极大。直至南齐时,荆州隐士刘虬,作《无量义经序》,宣扬“入空必顿”的观点,也主张顿悟成佛。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对道生也都甚为赞扬,并召请顿悟论者入京宣讲顿悟说。

1913~1917年,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比较多,以下有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差异性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

(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婴儿期)(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学前期)(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学龄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初中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岁以后)(成年晚期)学习理论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分类:(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2)学习结果加涅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3)学习意识阿瑟雷伯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4)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5)我国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三类。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接派学习理论)(1)经典型条件作用(小狗):巴普诺夫和华生,通过条件作用建立 *** —反应(S—R),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学习的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迷箱):人和动物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有特定 *** 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人任何特定 *** 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性反应。

正强化: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 *** 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 *** 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 *** 或事件。程序教学: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教育启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L)提供理论支持。(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复现(产生动作)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3.认知派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科勒的黑猩猩实验。

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 *** —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首先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期望是托尔曼的核心概念)(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目的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学习法:发现法(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是对立的):学习的分类:在学习方式上分接受学习和发现。


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解释顿悟怎么样?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有结构的逐步改组和新的结构的豁然形成,顿悟是以对 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途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2、学习的实质是...

科勒提出的顿悟学说属于什么?
科勒的顿悟学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顿悟,是一种突然的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过程。科勒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一过程并不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突然的、瞬间的领悟过程。该学说强调了思维过程中的直觉和创造性,认为个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经历一个长期的思考过程,然后突然达到对问题的深...

教育心理学顿悟的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 教育学顿悟说的解释 顿悟说,即指顿悟,佛教教义。 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 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即有“速疾解脱顿悟涅槃”之语。

心理学中的顿悟指的是什么??
展开全部 心理学中的顿悟是指一下子明白、突然出现认识层次的飞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2015-11-19 顿悟学说,是属于哪个学派的理论 2 2016-06-17 格塔式心理学的苛勒的顿悟说 2012-02-07 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心理学家是谁,苛勒 还是布鲁纳 14 2010-04-...

顿悟是什么概念?
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顿悟说是谁提出的
中文名 顿悟说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快速 导航 顿悟教育 起源 1913~1917年,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1]苛勒认为桑代克的实验情况太复杂,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重新设计了动物的...

完型顿悟理论谁提出的
完型顿悟理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一组材料的完形填空,快速阅读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种突然的领悟或洞察。这个理论最初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林·怀特(Jerome Bruner)提出,并在他的著作《创造性过程》中详细阐述。根据完型顿悟理论,学习者在面对一组相关的信息时,会通过先行阅读、理...

顿悟是什么意思
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与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关于顿悟概念,在佛学里似乎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三、顿悟的用法示例:1、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2、人生不在于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发热。

教育心理学灵感是由于偶然因素触发而突然出现的是什么思维
灵感是一种顿悟,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人先天性的,无师自通的。

提出顿悟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因此,B项正确。A项:桑代克,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上。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应的习得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

凌海市17595296720: 教育心理学灵感是由于偶然因素触发而突然出现的是什么思维 -
呼狐代文: 灵感是一种顿悟,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人先天性的,无师自通的.

凌海市17595296720: 教育心理学中苛勒道德学习理论称为什% -
呼狐代文: 苛勒的“顿悟”学习理论 苛勒(1887-1967),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完形——顿悟”说.苛勒指出:“真正的解决行为,...

凌海市17595296720: 佛家的顿悟需要什么为条件
呼狐代文: 离一切相的真实知道和真实看见就是涅磐,顿悟应该对受、想、行、识的自我性已经有深刻的知道,才可以发生.

凌海市17595296720: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顿悟说的实验基础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 -
呼狐代文: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顿悟说的实验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顿悟说的实验基础是: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但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使它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便可以知道它所能得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

凌海市17595296720: 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
呼狐代文: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个的大分类,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

凌海市17595296720: 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顿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对旅游企业 -
呼狐代文: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由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创立. 经典性条件反射即: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本就能引起有机体特定反应的刺激在时间上结合,而使有机体对中性刺激作出特定反应. 而经典性条件反应学习理论则是...

凌海市17595296720: 分享教学或管理的案例,并分析其反思符合什么理论 -
呼狐代文: 分享是交流经验、借鉴经验,人成功的捷径就是学习他人的经验.反思是人们进步阶梯!符合心理学的顿悟学说.

凌海市17595296720: 教育心理学 顺化是什么意思 -
呼狐代文: 顺化(accommodating)是20世纪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核心概念之一.所谓顺化,就是指儿童在习得新的知识之后,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

凌海市17595296720: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 -
呼狐代文: 1.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集中在: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3.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