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每一章的标题名字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丛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寓意: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寓意: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孔子所处的年代动乱不堪,弑父犯上作乱的现象已经甚为普遍,很多人已经不重视道德的修养,传统观念出现危机,这是孔子不愿意见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寓意: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寓意: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寓意: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这则讲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
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寓意:要端正学习的态度,乐于学习、安贫乐道,无论身处那种环境都应将学习当做一种乐趣。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寓意: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才能学得更好。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寓意:贫困是常有的,但是个人道养不应该被贫困所限制,孔子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寓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寓意:时光匆匆易逝,应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寓意: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且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寓意:人应当坚定信念、广泛学习,并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多学、多思、多问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论语十二章

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每章首句的关键字词


论语十二章每一章的标题名字怎么来的?
每章首句的关键字词

论语十二章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日“呢
子曰,是孔子说的意思。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圣人很谦虚的求教。《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

概括论语十二章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概括论语十二章每一章所讲的内容如下:敏事慎言就正道;讲求仁道;矢志求道;君子与小人;见贤思齐;文质兼顾;弘毅道远;坚持不懈;智勇仁德;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兴观群怨。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

标出《论语十二章》句子的朗读节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论语十二章每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 ,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

论语十二章每一则的启示
第十二章 (一)分析文义 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句子划分停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课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么
寓意: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才能学得更好。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13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4,四十而不惑15,五十而知天命16,六十而耳顺17,七十而从心所欲18,不逾矩19。”《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20,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1,思而不学则殆22。”《为政》。子曰:“贤哉,回23也!一箪24食,一瓢饮,在...

高中课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解释
《论语》十二章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一篇课文,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句,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了解各则语录内容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层面的目标。原文及译文: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中每篇的题目,是按什么来命名 -
洪水鼠李: 为你解答,请你参考:《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每篇开头两个或三个字;因为《论语》原本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一篇第一章第一句的开头两字或者三字来做篇名.

淇县17083938115: 有没有对《论语》的每一篇都解读其含义,和其为何要编在那一章里面的解读论语的书.谁知道啊. -
洪水鼠李: 李泽厚《论语今读》.有注释,有新解,起点较高.南怀瑾《论语别裁》.有疏通,有联系社会人生做的发挥,多说到点子上.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其中讲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每一章前面两个字就是这章的名字对不对 -
洪水鼠李: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十二章为什么是十二章不是十二则 -
洪水鼠李: 以前的版本是十二则,因为改版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12章文章结构? -
洪水鼠李: 式.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 ,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洪水鼠李: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十二章的作者 -
洪水鼠李: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论...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的理解 -
洪水鼠李: 1、这一则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重点字词: “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有两种说法:复习;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 “说”通“悦”,喜悦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指的意思. “人”是别人的意思. 3、翻译: 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淇县17083938115: 《论语十二章》原文 - 译文 - 简析
洪水鼠李: 《论语十二章》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