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

作者&投稿:钞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问题~

威尼斯只有水道的。没有河湖风光。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

(1)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②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③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①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③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3)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①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②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③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④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晏婴(-前500),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维邑(今高密)人,公元前556年(齐灵公二十六年)任齐国国卿。先侍奉灵公3年,竭力建树新政,继之辅佐庄公,很受重用。后因谏阴伐晋,庄公不听,遂辞官耕于海滨。及庄公被杀,景公即位,又被起用,长任相国。他为国为民,直言敢谏。一年夏,齐国阴雨成灾,百姓墙倒屋塌,缺吃少穿,景公却充耳不闻,日夜酗酒。他再三请求发粟赈济,景公不允。他气愤难平,往见景公,曰“国家重灾,百姓饥寒,君不体恤,却恋酒色。婴身为相国,实感罪深。”言毕叩头辞职而去。景公愧悔,乘车追至其家,见其存粟已尽给百姓,深为感动,遂立即赈灾,并请他复职。他性机敏,善辞令,属尽职守。一次出使楚国,楚灵王欲加侮辱.因他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另辟小门“迎接”。他拒不进入,并说:“出使狗国,方入狗门,今臣出使楚国,不应从此门入。迎宾者只好请其从大门而入。见灵王,王口出不逊,他仄然邓以批驳。灵王讨得没趣,又设筵“招待”他。酒兴正浓时,有小吏两名缚一人来。灵王动问原由,小吏禀告:系齐国人,犯盗窃罪。王故意讥讽道:“原来齐人爱偷盗!”他立即起座,正色对曰:“吾闻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枝叶相似而果味截然不同,系水土不一所致。齐人在国内不为盗,至楚国则变为盗,岂非楚之水使其然乎!”王再次碰壁,只好自己解嘲。晏婴一生崇尚节俭,反对奢华,过着艰苦的生活,住的是低矮的房屋,吃的是粗茶淡饭,表现出很高的道德情操,孔子与司马迁都给于他很高评价。 左思: (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时著名文学家。他家世业儒学。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泰始八年(272)前后,因其妹左□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元康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太安二年(303),河间王□部将张方纵暴洛阳,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
  包拯:近千年来,包公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包青天。今天,包公的形象仍然活跃于戏曲、小说和民间传说里。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 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 合历史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 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 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水修)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这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广东肇庆)。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或许由于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性格,被大臣们赏识,所以朝廷于庆历三年(1043年)将包拯调到首都开封。这是自从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监察御史虽然没有多大实权,但对包拯来讲,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并且可以对于朝廷各个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实际上,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当时的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在河北,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出色的工作,利国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任地方官。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但是,年过六旬的包拯,这时已经夕阳西下。嘉柏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他晚年在家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戒廉家训》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过去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以后流传日广,形成丰富的传说。遗著有《包孝肃奏议》。
  1.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

  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这些作品总体上都表现了墨色浓厚,笔势浓肥,线条轻重粗细变化随心所欲的笔画特征。他的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年学习董其昌,字体秀媚妍润;中年,学习颜真卿、苏轼各家,笔力雄健,丰泽厚实;晚年则锋芒内敛,造诣达到了高峰。

  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监生员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人直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撅,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刘墉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一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无私,足智多谋,与钱沣一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挠而成功地执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了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坤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四年底,刘墉上疏陈述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六年(1801),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七年(1802),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关于一些中国古代历史问题
1、唐朝号称万邦来朝,各国使节云集长安,各国歌舞和饮食在长安都能看到,这两点应该可以表明其繁荣和开放。2、其政治开明,主要还是受君主的影响,初唐时期的君主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而且善于纳谏,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3、古代重心南移是从中唐开放江南开始,当时关中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日益增多,为了...

具有历史争论的历史问题有那些?
“狸猫换太子”之谜 国母为何削发为尼?清初大福晋殉葬疑案 大玉儿为何下嫁多尔衮?董鄂妃身世之谜 董鄂妃人宫疑案 香妃是否实有其人?珍妃坠 井之谜 慈禧出生地究竟在何处?东太后慈安死 因之谜 三名人追踪 孔子是“梦生”还是“野合”?墨子是否姓墨?“孔明择妇”探秘 一代名将赵云真的是女子吗...

一些中国历史问题
1. 【中原】--中国? 【关中】--塞外?(唔知呀) 2. 【燕云十六州】--位今河北,山西二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 参考: 中史

提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回答的简洁一点)
是从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诠释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3.在这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分封制瓦解”,因为在“分封制”稳固时,天下都唯周天子是从,诸侯是不能也不敢争霸的,春秋时期能够起来诸侯争霸,就是“周王室衰微”了,从制度上说就是“分封制瓦解”了,这是...

你认为在回答历史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原则方面的问题呢?
解答历史问题必须掌握的几点原则 1. 回答历史事件背景、条件、原因时,一般包括经济(科技)、政治(阶级)、思想几方面。2. 回答涉及国际历史事件背景、条件、原因时,一般包括双方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因素。3. 回答具体人物思想出现或形成背景、条件、原因时,一般包括时代特征和社会的需求、他所代表力量...

几个中国近代史问题
几个中国近代史问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4、如何认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族资产...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3、如何理解近代...

历史问题
第一,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如果说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背道”之事,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都是第一批自觉地向...

历史问题?
原因:1 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强大起来 2 军功授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二孔子教育思想 1 有教无类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 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人的天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 3 学思并重 学习和思想一样重要,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水平 三“大一统”就是国家是个完整的国家,中央...

提几个历史问题。
1.目的:救亡图存。改变政体,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体系,建立君主立宪制。不一样!洋务运动是洋务派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前提是不改变政治制度。而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其根本目的...

历史问题
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南宋时浙东学派中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提倡...

石龙区18860314606: 历史问题 -
郯贫珍德: 政治上:欧美资产阶级形成并发展壮大,英、美、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若干基本准则,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国家建立.中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

石龙区18860314606: 初中教材历史问题集锦!! -
郯贫珍德: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2.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南北方经济、政治的交流和沟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历史上对于维护中国的南北统一、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3.政治方面:日本派“谴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回国后改造自己的国家,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文化方面:中国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把唐朝的佛教传到了那里,使佛教在日本得以扎根、传播,对日本的古代乃至现代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74年.田中角荣. 5.彻底的反思、真诚的道歉,从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等一切方面面向未来,保证永远不重蹈覆辙.

石龙区18860314606: 一些历史问题 -
郯贫珍德: 汉武帝具有着明确的人才规划,他在重用卫青时就着手锻炼霍去病,“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断更新和提高人才的战略思维和整体素质.同时,汉武帝还注重引进外部人才,正是原匈奴小王赵信给汉朝骑军带来了先进的战术.足见其...

石龙区18860314606: 有关历史问题 -
郯贫珍德: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石龙区18860314606: 通过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认识? -
郯贫珍德:[答案] 历史问题,主要是其历史事件对人民或者是后代后人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分析历史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影响、文化影响(思想)、政治影响这三大类.一定要均衡三方面的因素、成因、效果.生活的改善、思维的开阔、国力的强盛、人民的信仰、...

石龙区18860314606: 有关历史的问题
郯贫珍德: 可以结合从古猿进化为先民社会来理解这个论断.可知古猿在当时他们的生活劳做中通过慢慢地进化,逐渐可以站立起来,直立行走.使得它们的上肢解放出来,这就为从上肢进化为手提供了前提,在又一个漫长的生活劳作之后,双手进化完成...

石龙区18860314606: 历史问题. -
郯贫珍德: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2.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迫使人们去思索3.战争的需要和政治上的要求.养士蔚然成风..形成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地位4.私学兴起和讲学之风.(敢于发表见解)5.夏商周的文化成果奠定基础6.民族融合的加强7.思想家个人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

石龙区18860314606: 历史问题~~ -
郯贫珍德: 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德国,内阁制民主共和制法国,有点混乱,历史上多次改变政体,搞得现在也独树一帜,“左右共治”就是总统议会参半的方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