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华王优劣》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越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与历史学有何区别与联系,请举例分析~

1、定义不同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2、广义方面不同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
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3、史学沿革不同
历史:“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
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
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
历史学:历史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著作。到汉朝司马迁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历史学体系和创作形式,历史学已经开始成为官方研究重点。东汉的班固就是在专门保存书籍的兰台(御史台)修史,开始官方对史学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随着封建民主制度发展,到晋朝不仅设立官方专业的著作省,也有了专门负责著作、修史的高级官员,同时允许民间修史。官史和私史并存,体现官方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史学观也逐渐形成。后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间都认可的相对客观、准确的历史著作作为正史,代表官方史学。

历史与历史学的联系:
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学

历史上的古都有洛阳、南京、西安、安阳、郑州等。
1、洛阳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
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2、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3、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

4、安阳
安阳,河南省地级市,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
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安阳建都。安阳名人中,有盘庚、商王武丁、奴隶傅说、女将军妇好、文王、西门豹、蔺相如、信陵君、项羽、曹操、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将领岳飞等。
安阳人文景观和山水风光较为丰富,拥有殷墟和大运河2项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2项3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羑里城、曹操高陵、岳飞庙等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郑州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六大遗址片区之一 。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

大概时间:汉末至三国曹魏
两人因什么事避难:记载于《世说新语?德行》,但此事的可信度却遭后世质疑。《世说新语》又名《世语》 ,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它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也就无从考证故事的真实性,两人因什么事避难也就无从谈起。就像你和别人说故事: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和尚。别人问你是什么山,你能确定是什么山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
魏晋之际人物月旦之风特甚,其时的士人往往饰容止而盛言谈,通过小廉曲谨以邀时誉。华歆和王朗都是汉末魏初的名士,二人在改朝换代时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在疾风聚雨中都是随风转舵的高手,都从汉朝的“忠臣”摇身一变就成了魏国的“元老”,华歆入魏官至太尉,王朗仕魏官至司徒。虽然无耻地卖身投靠他们并无二样,但在矫情伪饰方面华歆比王朗更技高一筹。《世说新语?德行》篇载,“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对待自己的子侄晚辈也十分严谨端庄,即使在自己家里也像上朝一样严肃,华歆这些“行为艺术”不仅赢得了社会的掌声,连王朗也对他有样学样:“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倒是阮籍眼光敏锐,他看不惯华歆之流矫揉造作的丑态,他在《咏怀》之六十七首中揭露他们的伪善面目:“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中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华歆和王朗都以彬彬有礼的外表掩饰着肮脏的灵魂,他们每个人的为官之道各有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见“高名”就争,见“重利”就抢,至亲好友也各怀鬼胎,亲人骨肉也彼此反目,“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谁见了他们这幅虚伪的丑态能不恶心?
本文记述华、王乘船避难途中,有一人请求他们搭救,几次要求都被华歆拒绝,王朗则一开始就同意他上船一块逃走:“正好船舱中还有空位置,叫他上船有什么不行呢?”华歆在他人有难时不肯援手相救,落难人几次肯求都被他挡回,看起来王朗比他似乎要宽厚仗义得多。“歆辄难之”四字给人的印象简直糟透了。
遇难者上船不久,后面贼兵很快就追了上来,见此情景,王朗想尽快甩掉自己刚才同意上船的搭乘者,此时华歆却不同意甩他:“起先我不同意搭乘他,正是考虑到后面可能有追兵,现在既已让他上了船,我们就不能急而相弃。”于是,还像开始一样携带他,搭救他,做好事算是做到了头。社会以此判定了华、王的优劣。
为什么仅凭这件小事就能定二人优劣呢?
当不需要自己付出代价时,一般人都会显得慷慨仁慈,但一旦有损自己的利益时,许多人就可能表现得冷漠甚至冷酷。把自己餐后的残茶剩饭施舍给乞丐,算不上什么慈爱之举,将自己仅有的面包让给饥肠辘辘的孤寡残疾,那才算是真正富有同情心。至此,人们又推翻了早先形成的印象:其实华歆比王朗不仅更有先见之明,也比王朗为人更要无私仗义。
通过一件小事来定人品的优劣,使人想起“见微知著”那句名言,故事很富于戏剧性,行文更是跌宕起伏。


求《华王优劣》的历史背景
德行》篇载,“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对待自己的子侄晚辈也十分严谨端庄,即使在自己家里也像上朝一样严肃,华歆这些“行为艺术”不仅赢得了社会的掌声,连王朗也对他有样学样:“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

曹魏重臣:华歆,与管宁为同门,有与王朗俱乘船避难的典故
世人便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品行优劣。 割席分坐 管宁和华歆原本是好友。刚开始,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瞥见管宁的脸色,于是又扔了金子离开。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

管宁割席中管宁和华歆是个怎样的人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86、[14]华王优劣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87、华歆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88、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89、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

华韵在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
张华:“王之学华,皆在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23] 华峤:“歆淡於财欲,前后宠赐,诸公莫及,然终不殖产业。”孙盛:“夫大雅之处世也,必先审隐显之期,以定出处之分,否则括囊以保其身,泰则行义以达其道。歆既无夷、皓韬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挠心於邪儒之说,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夺於一竖,...

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 揭秘魏国重臣华歆是怎样的人
华王优劣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华歆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全文什么意思?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 -
王面迪维: 【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答应了他...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文言文 华王优劣 具体说说华、王之优劣分别是什么? -
王面迪维: 王朗处事谨慎,但多疑,不果断. 华歆处事果断,一旦作出决定就立即执行,但操之过急,做事不三思. 华歆的孙子参与了《世说新语》的编写,故华歆的形象好一些.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文言文《急不相弃》中“文末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判断华、王优劣的原因各是什么?”怎么答? -
王面迪维:[答案] 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重守承诺,而王朗之能交好于平时,于危难时自见人心. 《急不相弃》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华歆,王郎俱乘船避难文言文中,结合文中事件简析华王之优劣(急用) -
王面迪维: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 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初中文言文 《华 王之优劣》翻译
王面迪维: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文言文 华王优劣 具体说说华、王之优劣分别是什么? -
王面迪维:[答案] 王朗处事谨慎,但多疑,不果断. 华歆处事果断,一旦作出决定就立即执行,但操之过急,做事不三思. 华歆的孙子参与了《世说新语》的编写,故华歆的形象好一些.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的以是什么意思 -
王面迪维: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的“以”是凭借,依据的意思. 出自:《世说新语》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古文《华、王之优劣》的翻译 -
王面迪维: 华歆与王朗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都很有学识,德行也受到大家的称赞,分不出谁好一些,谁差一点.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连天.华歆和王朗的家乡也遭了灾,房子都被大水冲走了,盗贼也趁火打劫,四...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急不相弃说明了什么道理 -
王面迪维: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

岫岩满族自治县18296991556: 文言文 华王优劣 译文 -
王面迪维: 借用他人的回答: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译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