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满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讲的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历代的道家学者对于“自然”的认识并不是从训诂中得义,而是从老庄体系的理统中明晰,将这一形式逆转后,结合训诂,便可以说自然为“自己而然”。
罗中枢先生在重玄之思一书中说道:
“‘自’是‘自己’、‘自身’之义,‘然’是‘如此’之义,“自然”的字面意思便是‘自是’、‘自宜’、‘自成’,简而言之,“自己如此”。老子大量地运用“自化”、“自正”、“自富”、“自扑”、“自宾”、“自均”等等,都是指的自然而然,无为而成的意思。

扩展资料:
庄子指出,野鸭的脖子短,如要接长它就会给野鸭带来忧患。鹤的脖子长,如要截短它就会给鹤带来忧患。天性本来就长的不能短,天性本来就短的不能接长。或长或短,天性如此。”
道家的“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但罗中枢先生这里所使用的解法不是从训诂的角度去解“自然”一义,而是从《老》、《庄》哲学的体系中作推导。
推导的前提过于庞复,这在该书《重玄之思》中有大量佐证和辨析,但此中所用的类似训诂而非训诂的做法,似乎更多的只是从现代汉语的语境及语义中玩类比,实属一取巧的偷懒之方。
虽然如此,但这一问题应当成为对道家哲学研读者的常识性认识,而自古以来研读道家典籍的学人们也都遵循着从其体系中的推导而言,如唐时的《本际经》曾就其体系,道:
“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
唐代默希子于《通玄真经》则言:
“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
可以看到,“自然”一词于《老》、《庄》哲学中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形容词,而是壮词,但又不单纯为形容存在的状态,而是就存在的本身指语。庄子中说的最为透彻:
“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
正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存在的本身在根本上为什么会如此,所以这才是“自然”,它即没有什么,也不为了什么,为什么不是“自然”呢?就状词而言,或许可为形容存在的状态,但我们似乎更应将其归结为存在的总范畴。
因其意义表现为遵循某物本身的存在本质,而这也将表示着它的意义适用于无限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存在。
如《道教义枢》中解释道:
“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无所不然,不自之自无所不自。无所不自,故他亦成自;无所不然,故他亦成然”
物皆有自,物各有然,他物于他亦为自,他然于他岂非然?不论是可为感性能力所察觉的具象者,或为理性能力所观照到的绝对范畴,均属以自然为本的存在。
就此看来,我们对《老》、《庄》哲学中“自然”一词的看法,首先是从其语境中体会其壮词的用法,并在体系的理解中,才能就其用法而深彻的明白到“自然”一义的初建竟为《老》、《庄》哲学中基础与目的,因它既是存在意义上的总范畴,同时,“道法自然”的论调也指出了作为本体之道仍旧须遵循其自己而然的本质。
不论如何,此义不指有异于我者存于我中,反而是一切都由于自我所决定,则就“道法自然”一语而言,并不指“道”之上另有一“自然”为其依据,而是道本就自然而动。
罗中枢先生在《重玄之思》一书中说的很精确:
“道法自然,也就是指道自然如此,道是按照自然而然的形式来运转这个世界,它既没有什么,也不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这正是道最为玄妙之处。因此,道的存在是一种“自己如此”、不受任何外界意志制约的独立状态。自然与道,名号虽殊,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法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道法自然,读法是“道·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其中“法“字为动词,意为效法、遵循。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扩展资料:
哲学思想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
而我们科技的每一次的进步都以为自己看清楚了这个世界,掌握了这个世界,是绝对的真理,然受制于自身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法自然

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曹信义注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象元

太上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字解]
寥是廓大,逝是往。域是世界。王是人,人为万物只灵,所以称王。

[章解]
有个物,浑然天成,在天地以先生的。寂然不动,寥然空虚,独立无对。亘古今却不改移,遍流行到万有却不困殆,生天下一切的物,可以为天下一切物的母亲。这物我不知他的名字,强给他起个名字叫做“道”,强给他起个名叫作大。大而能化,不着形迹,名叫走了。走的远而无外,名叫远。虽远却当前即是,名叫返回来。今之航海的,走至极远处,就转回来,即是远曰返。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世界上有四大,这人占了一个。人虽小小一身,心量超乎天地以外。人就要成全起这大来,效法这地的无有不载着,再进而像天的无有不盖着。像天效法道的无不生成,像道生万物是自然的,效法自然。

[演说]
江圣云:这一章是极言道的妙,并道的作用。道虽玄妙不测,然人既为道之所生,就有道的全体,要反而求之,尽其全体。效法地的静,而厚德载物。效法天的流行不息,以生万物。地也是动的,但地是固体,其动有轨道,度数且缓。天是气体,流动不常,凡散于万物的皆是。这是以我们居住之地球大气层而言,曰天气。如往大而言之,乃宇宙真空之灵界也。大而无外,真空内有无形色真真空妙有,所以古人说天动地静。且圣人就世人所能见到的立论以显理,岂圣人学贯天人,反不知地是动的吗?效法道的生万物,而不见其生万物,皆是顺其自然。便可合称为一体,超乎天地以外,岂只和天地并称四大呢?

黄元吉真人云:道者何?即鸿蒙未判之前,天地未兆,人物未形。混混沌沌,浑然一气,无涯无际,无量无边。似有一物,由混沌而成,盘旋空际,先天地而生者,所谓无极是也。寂虚而毓,生机寥廓,而含动意,所谓太极是也。自一动而开天地,分阴阳四象五行,包含个内。人物繁衍,日月充盈,岂不生育多而太极衰乎?不知此个混成之物,视不见听不闻。无物不有,无时不在,孑然独立,浑然中处。却又生生不已,化化无穷。自混沌以迄于今,初不改其常度。且独立之中,一气流行,周通法界,开合自如,循环不已。以凡物而论,似乎其有困殆矣。孰知周流三界,充满群生。天赖之以清,地赖之以宁,谷赖之以盈,人赖之以生。无非顺其自然之运,其间生者自生,成者自成。而太极浑然完全,却不因之而稍殆。虽千变万化,迭出不穷,莫不出此而有兆有名,故可为天下母也。

夫天至高也,以高而可名。地至厚也,以厚而可名。唯此无极之极,不神之神,无声无臭,无象无形,于穆不已。吾亦不知其所名,唯字之曰道。以道为天地群生共由之路,公共之端。道可包天地,天地不能包道。道可育群生,群生不能育道。以其浩浩渊渊,靡有穷极,强名之曰大。大哉道乎!何其前者往后者续,长逝而靡底乎?大之外,又曰逝。何其超沙界充绝域,悠远而难测乎?逝之外,又曰远。凡事变极则通,穷极则反。何其宛转流通,回环而不已乎?故又名曰反。如此之名不一而称,只可稍状其大,大哉道乎!道之外,唯天为大。天之外,唯地为大。地之上,唯王为大。故东西南北之中,有四大焉,王处其一。王为庶物首出之元,以管理山河,统辖人物,可与天地并称为大。但王为地载,故王法地,以出治也。地为天覆,故地法天,以行令也。且天为道毓,故天法道,以行政也。而要皆本于自然,无俟勉强,不待安排,是道岂别有所法哉?吾亦强名之曰“道法自然”而已。学者性命交修,唯法天地之理气以为体,法天地之功效以为用。斯修性而性尽,炼命而命立矣。岂空言自然者所可比欤?那么天地间浑沦磅礴,浩薄弥纶,至显至微,最虚最实。而凡形形色色,莫不自个中生来,此何物耶?生于天地之先,宰乎天地之内,历清虚而不稍改易,周沙界而不殆危,真可为天下母也。未开劈以前,有此母气而后天地生。即开劈以后,有此母气而后人物肇。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说“大”。大则无所不包,逝则无所不到,无远莫能致。须知穷极必反,道之大不诚四大中所特出者哉?学人欲修至道,漫言自然,务须凝神调息。凝神则神不外驰,人之心正,即天地之心亦正。调息则息不乖舛,人之气顺,即天地之气亦顺。参赞乾坤经纶,天地功岂多乎哉?只在一心一身之间,咫尺呼吸而已。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其即此欤。人果时时存心,刻刻养气。除饥时食饭,困时打眠之外,随时随处,常常觉照。不许一念游移,一息间断,方免疾病之虞。否则稍纵即逝,外邪得而扰之。正气不存,邪气易入,有必然者。古人云:“人能一念不起,片欲不生,天地不能窥其隐,鬼神莫能测其机”,洵不诬也。人谓筑基乃可长生,哪知学道人就未筑基,只要神气常常纽成一团,毫不分散,则鬼神无从追魂摄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吾不惜泄露之咎,后之学者苟不照此修持,则无以对我焉耳。

震阳云:修道之士如不知道静观凝神,则人之气息难调。修道之要全在凝神调息,回光返照。静观窍妙,神亦随之定于此矣。神为一身之主,神定于此,息亦随之定此,此为神息相依者也。神不依息,息亦纷驰。息不依神,心难制伏。是以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神息依附,使归大定。但能静观凝神,即能得此效验,决非别有其法也。神息依恋,腹自温暖。自身这点先天祖炁,受此神息照定,而后可发生真气。此气一生,气机先动,机动神即觉,经所谓“时至神知”,即此时也。洗机既动,气也随之外涌,我从元神其动处,即得着气根矣,便以此为安乐窝可也。神既以此为家,息也相伴不去。神息既相合,元气受息之吸收,也要返回本根。二气相接,常指此云:“恍惚”。故《入药镜》曰:“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即指此也。神者火也,火生于木。气者水也,水生于金。意者土也。以神为体,以意为用,其实神与意一也。这就是三家相见,神气意。金水木火土,这是五行,五行相生,也就是五行攒簇。西游记内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者,老老实实地锁住心猿。锁心猿,栓意马,三家相见结婴儿。五行即合而为一,真息元神相依,两不相离,此乃伏气之真功。胎息经云:“胎从伏气中结。”气不伏而欲结圣胎,未之有也。伏气不服气,服气不伏气。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

震阳附之以诗云:

饥餐渴饮困且眠,潇潇洒洒乐悠闲。

守中静笃求食母,玄机在目照西川。

纤尘不染待阳动,皓月一轮印寒潭。

丹成九转送乾鼎,神鬼莫测证金仙。

此言神不知鬼不觉,修成大道也。

又云:

先天地生物混融,寂兮寥兮象无形。

为无极母字曰道,体乎自然贵守中。

大而曰逝逝远返,复命归根大德丰。

域中四大人居一,法天象地道自成。

当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试论老子“道法自然”http://wenku.baidu.com/link?url=1uKmQ39Fz9PELTfx2jHvcxTCVVzHelGZhq5m1QVY1QytcSjlU6csQ0dH0rlDxiMT0Fmhnc-DvQ2XR_W9ADMRAsGdp7Prcbn43eR7yAgJHVq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bO_etFAUAfROA3TxfHfWlSz0mUfiEwnKG_6SIvDg3LRFii2burJFpZjDdXYQT-3hlolOZ1FWvqSf85M7NAT6xRpwTzZU8l4sh_oghl6ShlrNJm_ITNlW-CsE5HBt0BS


<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

求《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意: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意: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3.天长...

《道德经》中的“不争”是不是一种更深远的“大争”?
《道德经》中多处(高达八处之多)提到了“不争”之德,老子真可谓不厌其烦,苦口婆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道德经》全篇共八十一篇,最后以“不争”二字结尾。原文如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到此,《道德经》全文终。这不禁让我们掩卷长思:老子为什么多处提到“...

《道德经》中有哪些关于坚持的句子?
道德经中有很多关于坚持的句子,合抱之木,生于豪未,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都是在道德经中关于坚持的句子,并且我们在书中也可以经的看到,可能在我们随随便便的一个街道上都有这些句子的展现,所以说我们如果做一件事情的话,一定要坚持。

道德经中哪些段子能代表全书
道德经全文不过寥寥几千字,可谓是严丝合缝,若非要说代表,或许只有“道德”2字可以代表全书的宗旨。“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

道德经中那些地方有不争一词
道德经中有不争一词的句子如下:1、第三篇:不尚贤,使民不争。2、第八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出现两次)3、第二十二篇: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

《道德经》中最著名的句子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
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5、时间是...

谁能帮我想几句道德经中的名句啊?
其他类似问题 2008-01-01 谁知道《道德经》中的名句!!!最好有解释!!! 140 2020-12-03 道德经 名句 2009-05-18 道德经中的名句 3 2020-12-03 道德经名句 2013-08-08 老子的道德经里的名句有什么? 62 2008-09-17 求道德经励志名句 40 2020-08-29 道德经经典名句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

老子的《道德经》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
空荡荡的山谷可以生养万物,恰好可以用来形容大道能生万物。神是指孕育万物的能力和不拘于形式的过程。谷和神合起来就是“谷神”,所以它是一个词,又不是一个词。可以理解为大道虚空生养万物,其精髓就是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玄牝”一词中,玄是指旋转变化,牝是指雌性的生殖器官,牝本来写作...

绍兴县13037315785: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 -
智国抗骨:[答案] 他是个渐进句,是人一切从事和遵循的事情和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师从于天或是宇宙的运行规律,这些都是自然存在和自然发生的.道法自然是人一切都是师从自然,尽量按照自然和天时来休息与养生.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

绍兴县13037315785: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什么意思呀?是不是也表明人、地、天、道、自然的联系呀? -
智国抗骨:[答案] 法在这里有效法的意思,也就是人要以地的规则来,地以天的规则来………… 最后道归于自然,起与自然,两者相生,同一于法 下面是详细解释: 在没有进入“人法地”阶段之前,必须有一个“我法于母”的过程.人体是由父母精血而成的后天之躯...

绍兴县13037315785: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地,天在相互制约中发展,这是一种自然性的客观规律,作为人不能... -
智国抗骨:[选项] A. 人类是大自然奴隶 B. 人类无法改变自然 C.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 D. 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绍兴县13037315785: 道德经所讲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教我们什么道理呢? -
智国抗骨:[答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则,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所谓“法”,可作为动词,是效法、学习的意思.如何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绍兴县13037315785: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
智国抗骨: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

绍兴县1303731578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的哪一章?第几章? -
智国抗骨:[答案] 二十五章(69)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绍兴县13037315785: 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 -
智国抗骨: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绍兴县13037315785: 求解《老子》“道”的含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智国抗骨:[答案] 很简单,用易经讲的话,这里的一是易经里的阳爻,孤阳不生,所以就产生了二,就是易经里的阴爻,阴阳相济组成了八卦里的卦象,这就是三,所谓三生万物是指八卦卦象能够广泛的代指世间万物 .老子一书主要还是告诫是人要用发展变换的眼光...

绍兴县13037315785: 什么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智国抗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而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绍兴县13037315785: 道德经里面那句“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喻指什么?RT那个自然到底做何解呢? -
智国抗骨:[答案] “道法自然”,意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是“自然无为”的,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庄子继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道教吸收“自然”观念后,认为“道”的本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