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旧事

作者&投稿:第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全国人民一片堵,不如在家煮红薯。这个国庆深宅东莞,过了一个老年性养生型长假,绝不给祖国添堵。

主要还是因为穷。

趁假期悠闲,在家门口转悠,一不留神就一脚踏入了八百年前的古村——南社明清古村落。

古村落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国家AAA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魅力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

南社明清古村落始建于宋朝,是一个以谢氏为主的血缘村落。1275年,东晋谢安的后裔谢尚仁迁居于此,至今已繁衍28代,子孙逾8000人。

古村落以长形水塘为中心,各式祠堂庙坊傍水而立,两岸明清时期村落建筑群绕池而建,青砖瓦房掩映于绿叶老树之间,狭长的巷陌贯穿在一排排的古屋中,安静,从容。

相比较国内其它地方的古镇古村,南社古村里明末清初的原始建筑群保存较好,保留了大量的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和陶塑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据记载,古村落现存祠堂达22间,古居达200多间。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特点。在建筑方面,明清时期可以说达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高峰,明清建筑形体简练、细节繁琐,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封闭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

南社古村的民居建筑以三间两进院落设计居多,与祠堂相比,更显朴素实用。可以说,南社古村落是研究广府建筑文化的典型实例。

历史上,南社村人文荟萃,重视教育,谢氏更是名人辈出。明清时期,这里先后出了十多位进士举人,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除此之外,还出了29位秀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文化村”,谢氏大祠堂前密密麻麻的功名旗杆夹就是历史的见证。

旗杆夹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一为光宗耀祖,二为树立榜样激励后人。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南社村历史上的几位名人——南社四大进士。

谢氏先辈崇文重武,功名鼎盛,晚清时期,先后有谢遇奇、谢遇熊、谢汝镠等三人中了武进士,谢元俊一人中了文进士。

谢元俊,文进士,清朝正二品文官,被皇帝御赐为资政大夫,科举进士后,钦加礼部主事。

谢遇熊,武进士,光绪六年庚辰科武殿试,中士第六十五名进士,钦点营守府。

谢汝镠,武进士,光绪六年庚辰科武殿试,中士第二十二名进士,官至蓝翎侍卫。

谢遇奇,武进士,因作战有功,被清廷封为建威将军,荣膺一品,官至副将,总兵,为谢氏族人中地位最高的人物。谢遇奇曾祖谢汉秋、祖父谢甸禹均被封为建威将军、漳州镇总兵。

沿着池塘两岸,从西门到北门不过三百米的距离,修建了众多规格各异的祠堂。

谢氏大宗祠,南社村谢氏的“总祠堂”,南社村规模最大的祠堂,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南社村最“豪华”最“高配”的祠堂。

还有任天公祠、应洛公祠、晚节公祠、櫵谷公祠、百岁祠、晚翠公祠等等。

中国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以祠堂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祠堂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其基本功能是祭先拜祖,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

除了祠堂,还有各种庙、第、坊、铺、楼分布在池塘边和东西两岸的民居中。

资政第,又名谢元俊书院,是古村里保存最大的一间书院,园林式建筑。

所谓资政,就是帮助治理国政,即使不在皇帝身边,也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

谢遇奇家庙,朝廷为了表彰谢遇奇功绩而建,光绪皇帝御赐,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碧海号药材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南社绞寮,绞寮就是绞榨甘蔗的棚,绞蔗用耕牛做动力,带动两个石辘,将蔗汁榨出来,这是古法制糖的传统工艺。绞寮用的糖锅很大很深,三口锅为一组(生锅、中锅、熟锅),称为三星灶。

百岁坊,建筑风格独特,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前牌坊后宗祠的格局,坊内影壁、两廊围合,坊顶石雕装饰精巧,人物造型逼真,表情栩栩如生。百岁坊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20多年历史。百岁坊是为了纪念明代南社村里四位百岁老人而建的。百岁坊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传承数千年的寿文化。

还有古村的“镇村之宝”——古榕树,一棵530多年树龄的榕树,被称为南社村的风水宝树。南社村为船型的大村庄,前面是船头,这棵大榕树位于村中间位置,相当于船中的风帆,据说谢遇奇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榕树下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么说来,到了南社古村,那是一定要在这里坐一坐的了,吸一吸古树的灵气,沾一沾古人的仙气,来年一定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榕树下,一群老人,几张板凳,一壶清茶,一段故事。一个秋日的下午,就这样伴着树叶缝隙洒落下来的点点斑驳,伴着老人们的家常和回忆,怡闲又悄然地过去了。

铁打的榕树,流水的光阴。

几十米外的另一棵榕树下,可能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一块不大不小的水泥栏台挂水而建,栏台上除了一门大清康熙二十六年造的火药炮之外,更吸引人的,只怕就是这台手摇爆米花机了。

将大米装入爆米花机,加少许香油,拧紧,架上火面,一边摇一边烤,使大米均匀受热,十分钟左右,估摸着大米已经熟透,就可以开盖了。“砰”地一声响,那是孩子们心中最动听的声音,出炉的一瞬间,正是孩子们的世界里最开心的时刻。

用爆了花的大米粒,加入一些熟花生,取适量白糖先在热锅里融化,然后全部掺和在一起翻炒,片刻之后,稍微冷却,就可以用木制模具做大米花切糕了。

经营爆米花摊位的是一位大娘,一位大爷,还有一位大叔,估计是一家子,分工明确,动作娴熟,烤、爆、炒、和、压、切,一道都不能少。新鲜出炉的切糕,满满的儿时味道,淡淡的人间烟火。

吃了切糕,再慢慢步入古村深处,细细品。

柳门竹巷,野草青苔。街陌深深,石径幽幽。

古井,木楼,红岩石。青砖,破房,烂瓦。

铜锁,石狮,镂雕。斗拱,飞檐,琉璃。

杨柳在池塘边依依,兰花草在废墟中绽放。

隐藏在古村中的民宿,树丛中的文艺小酒吧。

古塘边的怡情咖啡小屋,南社的戏台。

民俗民风的点点滴滴…

漫步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仿佛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时而石雕前凝望,时而古井边沉静,偶有几个小屁孩路过,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又把我从八百年前的时空拽回到现实。

从为食巷里出来,天色已晚,爆米花的一家子早早打了烊,游人也少了许多。榕树下的老人们还在聊着人生和故事,借着夕阳的余晖,不舍得离去。

旅游真是有着对“远香近臭”的最好的诠释,我和古村同在这座小城已然二十多年,从居住的地方去古村,也不过半个钟车程,然而直到今天才有了第一次的见面。也好,或许这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最好安排吧。

人生所有的相遇和不遇,都是命中注定。

你来么?

(出行日:旧年,国庆)


西泠印社旧事拾遗内容简介
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泠印社将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名城、推动文化大省的构建,以及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南社旧事
还有古村的“镇村之宝”——古榕树,一棵530多年树龄的榕树,被称为南社村的风水宝树。南社村为船型的大村庄,前面是船头,这棵大榕树位于村中间位置,相当于船中的风帆,据说谢遇奇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榕树下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么说来,到了南社古村,那是一定要在这里坐一坐的了,吸一吸古树的...

西泠印社旧事拾遗图书信息
《西泠印社旧事拾遗》是一本由王佩智编著的书籍,详细记录了西泠印社的历史点滴。这本书在2005年10月1日由西泠印社出版,是该社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文献整理。首次发行的版本为第1版,共包含289页的内容,具体的字数虽然未在描述中提及,但可以推测内容丰富,详实记录了印社的历史文化。印刷时间与出版时间...

西泠印社旧事拾遗目录
西泠印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发展历程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从私有到公有,每一次转变都体现了文明的延续和历史的积淀。总序中提到,西泠印社的历史保存是对过往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启示,提醒我们不仅要认识历史,更要从中汲取智慧,走向更宽广的未来。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型,详细阐述了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旧事拾遗作者简介
他的艺术创作从1995年开始,书法作品曾获奖并被收藏。他的作品丰富多彩,包括文学作品《飘动的绿色》、《落雪的夜晚》以及学术研究《西泠印社旧事拾遗》和《解读西泠印泥的历史沿革》等,累计发表的文学和研究专论文字量超过100万字,充分展示了他在多个领域的深厚造诣。

城南旧事哪个出版社的好
光明日报出版社。根据豆瓣网查询显示,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这个版本属于六角丛书系列,也就是号称印刷一张纸的费用在6角钱之间,所谓低定价,高品质,这也是平装本,适合阅读。

《城南旧事》各章节主要内容概括有哪些?
《城南旧事》每一章节概括:1.惠安馆传奇: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城南旧事》简介
《城南旧事》是着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

城南旧事讽刺了什么
《城南旧事》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弱肉强食的现实。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小英子的视角,展现了旧北京城南的悲欢离合和时代变迁,其中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先,作品通过描绘小英子与周围人的互动,揭露了贫富差距的残酷现实。小英子身处的胡同里,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她亲眼目睹了...

《城南旧事》主要讲了什么?
《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

夏邑县18614195879: 问柳亚子的南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
蔡柱渴乐: 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代表人物有柳亚子、高旭等.1909成立于苏州,社名意取“操南音不忘其旧”,1923年因内部瓦解.

夏邑县18614195879: 南社村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东莞市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南社谢氏始祖于南宋为避战乱,只身逃难到南社,经过几百年的生息繁衍…... -
蔡柱渴乐:[答案] (1)由材料“明清以来有十余人中进士、举人,三十多名秀才.南社村谢姓兴旺的事实说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后,曾称其为“古代进士村”.”可知南社村的谢氏族人,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勤...

夏邑县18614195879: 辛亥革命前后南社成员创作和翻译的专题诗集 -
蔡柱渴乐: 南 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

夏邑县18614195879: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
蔡柱渴乐:1、《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2、《孽海花》 曾朴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 4、《南社丛刻》 南社编刻 5、《人境庐诗草》 黄遵宪 6、《老残游记》 洪都百炼生(刘鹗) ...

夏邑县18614195879: 南城旧事写的什么
蔡柱渴乐: 南城旧事也就是城南旧事,林海音写的

夏邑县18614195879: 城南旧事主要内容50字 -
蔡柱渴乐: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夏邑县18614195879: 城南旧事主要内容 -
蔡柱渴乐: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 — 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夏邑县18614195879: 关于《城南旧事》的内容简介45字 -
蔡柱渴乐: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夏邑县18614195879: 南社明清古村落,有知道的吗 -
蔡柱渴乐: 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是南社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社村明清时期的历史见证. 南社村四周绿树成荫、地理位置很好.全村面积6.9平方公里,现籍人口3166人.明清时期初显繁荣,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9位进士,是茶山一带乃至东莞的一大村庄.

夏邑县18614195879: 南城旧事写的什么 -
蔡柱渴乐: 是林海音写自己北京过的童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