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佐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民无信不立”,这是治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立信如何才能产生效果呢?必须言出行,行必果,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1、原文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2、译文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

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百姓听到后多数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

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也不再有所怀疑了。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

扩展资料: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徒木偾表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民无信不立”,这是治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立信如何才能产生效果呢?必须言出行,行必果,才能真正取信于民。1、原文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民无信不立”,这是治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立信如何才能产生效果呢?必须言出行,行必果,才能真正取信于民。1、原文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

平度市15387695603: ...而 予五十金 择其善者 而 从之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试 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译文: 5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 -
蓍悦里亚:[答案] 1 .吴起治西河 / 欲谕其信于民 / 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2 .( 1 )就,便 ( 2 )拜见,拜访 ( 3 )认为 3 . D 4 .(我)去放倒标帜看看,最多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 ...

平度市15387695603: ...①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②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4)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蓍悦里亚:[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来拜见吴起.谒:拜见,拜访; ②我认为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谓:认为; ③就赏给银子.辄:就;...

平度市15387695603: 徙一木棍而赏重金的故事 -
蓍悦里亚: 战国时的商鞅,“徙一木棍而赏重金,”他的诚信之举为变法革新鸣锣开道,打下了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基础.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口树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有一个人却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赏给他五十两银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在推行他所立的新法的时候人们就遵守了.

平度市15387695603: 什么是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 -
蓍悦里亚: 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就是商鞅立木取信. 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

平度市15387695603: 有谁知道这个典故具体是怎么样的?有一个人变法,为了取得大家的信任
蓍悦里亚: 这个典故“南门徙木”,出自商鞅变法的故事. 秦孝公下定决心,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商鞅得到孝公的指示后,商鞅立即着手制定改革秦国旧制度的法令.为了使法令能...

平度市15387695603: 商鞅变法,木头的故事 -
蓍悦里亚: 商鞅南门立木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平度市15387695603: 商鞅南门立木读后感500字写出真情实感 -
蓍悦里亚: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为顺利变法,首先解决百姓的信任问题,于是商鞅想出了南门立木的办法.这就是有名的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今天我读了《商鞅南门立木》,讲的是秦国时,有一天早晨,商鞅在都城雍城的南门立了一根木头,上面有一张告示写着“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能得到五十两金子”落款是左庶长商鞅.大家都有点不相信谁也没去扛木头,后来有一个庄稼汉把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真的得到了商鞅给的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大家才相信商鞅真的是说话算数的人.后来商鞅推行了很多新的法令,让秦国强大了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别人的信任,就要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商鞅南门立木读后感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平度市15387695603: 商鞅变法 -
蓍悦里亚: 1.改革要做好必要的牺牲准备.2.改革要彻底.3.要任人唯贤,有能力的人一定要上.成功的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意义.它摆脱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战国那个群雄逐鹿,战乱频...

平度市15387695603: 商鞅南门立木变法过程 -
蓍悦里亚: 商鞅开始推行革新时,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 变法只是为了取信于民,这样改革的难度会缩小很多.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全国轰动,老百信就十分信任商鞅.于是商鞅把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平度市15387695603: 通过商鞅南门立木,告诉我们什么和什么的重要性 -
蓍悦里亚: 当时的秦国比较乱,人们不太相信政府.特别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对当时秦国的人民来说,太惊骇了.人们就更不相信了,怕他只是说说做不到.商鞅要变法,就必须人们的配合,必须说到做到.所以才想出这样的办法以示诚信.这个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件大事,没有诚信是不行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