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土地复垦和整理中的应用

作者&投稿:幸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中的应用~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作,分等是定级估价的基础。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目的是为农用地转用过程中制定土地征用与征购补偿标准,为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为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培育土地市场,为依法、科学、合理、统一管理农用地,提供完整、科学的土地等级标准体系。
农用地定级是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工作,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质量的优劣进行综合、定量评定,并划分出级别。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建立定级因素体系和评分准则、建立因素分值图和属性库、划定定级单元、计算定级指数、划分农用地级别。
农用地估价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进行的,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农用地收益状况的差异,是各级别农用地在现时土地利用条件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价值表现,而不是某一地块的具体价格,同时,所评估的农用地基准地价,是农用地的使用权价格,是统一级别农用地使用权的平均水平。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延伸,是对农用地质量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通过农用地定级与估价,可以科学量化区域内农用地的质量及其分布,为土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征地补偿及相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甘肃省已经完成崆峒区、嘉峪关市、合作市、平川区、榆中县 5 个县(市、区)的农用地定级与估价试点工作。甘肃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农用地定级与估价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建立定级因素体系和评分准则两个方面。
定级因素包括自然质量因素和区位因素两部分。自然质量因素直接应用农用地因素法分等中的地形坡度、表层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土壤 pH 值等因素;区位因素用中心城镇影响度和交通条件共同体现,其中,交通条件又通过交通通达度、交通枢纽便利度及区域内路网密度三方面来体现。
对于所采用的各分等因素,仍然采用因素法分等时的分级分值标准。在因素法定级时,考虑的是区域内农用地级别的可比性,所以不再针对指定作物来给各因素赋分,这样可以避免因作物间赋分的不平衡而导致农用地级别的不可比。
对于区位因素(中心城镇影响度、交通通达度、交通枢纽便利度和区域内路网密度)的分值直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量算距离功能取得各耕地单元到各级城镇、车站以及各等级公路、农村道路的距离,然后通过中心城镇影响度、交通通达度和交通枢纽便利度的计算方法在Excel里自动求出其分值。以交通现状图为依据,利用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库管理模块的属性库管理子模块导出各级公路、农村道路的长度和宽度,在 Excel 里自动求出区域内道路的总面积。通过区域内路网密度分值计算方法可求得区域内路网密度分值。

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同地同价补偿标准,这项工作必须以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为基础。
(一)应用分等成果进行农用地定级
农用地级别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在行政区内主要考虑定级目的,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而划分出的农用地级别。农用地级别侧重反映因农用地现实的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农用地定级成果要求在县域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农用地定级主要采用修正法。定级过程包括农用地分等成果整理、选择修正因素与确定权重、修正因素量化、划分定级单元、计算单元修正因素质量分、计算修正系数、计算定级指数、级别划分与校验等步骤。
1. 分等成果整理
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TD/T 1005-2003)的规定,采用修正法定级需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分等单元及分等指数、农用地等别图等分等成果。因此,在进行农用地定级时,对分等成果中的图件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核实整理,为农用地定级做好准备。
2. 选择修正因素与确定权重
修正因素是指分等因素之外对农用地等别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修正因素包括:
(1)土地区位条件:包括农贸中心和交通状况等。具体可用中心城市影响度、农贸市场影响度、道路通达度 3 个因素来衡量。
(2)耕作便利条件:包括耕作距离、田间道路和田块形状等。
(3)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利用方式、经营效益、利用集约度等。
(4)其他因素。
基于上述因素因子选取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运用特尔菲法等对各种因素和因子进行筛选,构建出农用地价格影响因素因子评价体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3. 修正因素量化
农用地定级修正因素的作用分值的计算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因素质量分与土地质量优劣成正相关,即土地质量越好,质量分值越高;反之,质量分值越低。
(2)质量分值体系采用百分制,分值范围采用 0 ~ 100 分的封闭区间,即指标优劣均在0 ~ 100 分内。
(3)作用分值与因素的显著作用区间相对应,距影响因素越远,其影响作用越弱化,分值差距越小。
4. 划分定级单元
定级单元是定级指数测算的基本空间单位。其划分要求是单元内土地质量相对均一,单元之间有较大差异。单元界线一般由线状地物或权属界线封闭构成,且实地明显可辨。
5. 计算单元修正因素质量分
将定级单元图叠置在定级修正因素分值图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单元内定级因素分值进行取值和计算:
(1)以定级单元所包含的因素等分线平均值代表单元分值。
(2)以定级单元跨越的不同分值区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代表单元分值。
(3)以定级单元几何中心点的分值代表单元分值。
(4)以定级单元各转折点、明显变化点的平均值代表单元分值。
(5)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计算分值。
6. 计算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反映了修正因素在定级范围内相对变化的程度,用单元的修正因素指标值与单元所属级别内所有单元的修正因素指标平均值进行比较计算。
7. 计算定级指数
定级指数由单元的农用地分等指数与单元的修正系数相乘获得。
8. 级别划分与校验
根据单元定级指数,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初步划分农用地级别。确定各级别分值界线后,根据各单元总分值高低,将各单元进行归并,对归并后的边界进行调整,划分出不同的土地级别。并采用实地调查及专家论证法和级差收益验证法对初步划分的农用地级别进行校验,以保证定级结果的正确性。
(二)根据定级结果进行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由于农用地的特殊性,考虑其资料的可获取性、政策法规的控制性和评估结果的应用性,在评估农用地价格时,以收益还原法为主,以征地资料为参考,以样点地价平均法计算基准地价。
1. 确定基准地价内涵
农用地基准地价是指县(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针对农用地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按照不同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期日的平均价格。
2. 资料调查与整理
农用地地价资料调查以基准地价区片为单位进行,并按照土地级别、用地类型进行归类整理后,按实地位置标注到工作底图上,建立样本资料数据表。
(1)投入产出资料调查。投入产出样本以村为单位,选择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调查,每村调查 1 ~ 3 个地块。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出情况、物化投入情况、活劳动投入情况和管理投入情况等。
(2)土地交易资料调查。土地交易资料主要包括农用地转包、农用地开发等交易样本资料。土地交易资料调查为全面调查。
(3)其他地价评估相关资料调查。其他地价评估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各种利率、利息、税费、开发成本、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法规等资料,主要从农业开发办、农业局、统计局、国土资源局、银行等部门收集。
在资料分类基础上,将审查合格的样本资料,按土地用途、交易方式和地价计算的方法进行归类、编号,绘制以村为单位的样点分布图,然后再将样点按实地位置标注到工作底图上。
3.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将农用地在未来使用年限内可能获得的年收益折算为现在价值的总和,即为地价。应用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求算农用地经营纯收益和确定还原利率。
1)样点地价计算
农用地基准地价测算中样点地价计算采用收益还原法。
2)土地年纯收益计算
土地年纯收益为农用地生产经营年总收入减去年总费用后得到的农用地的年纯收益(年地租)。
(1)农用地生产经营总收入的分析计算。年总收益是农用地按现用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所取得的持续而稳定的客观正常年收入。
(2)年总费用的计算。年总费用是指农用地的使用者在进行生产中所支付的年平均客观总费用。
(3)土地年纯收益。土地年纯收益为年总收益与年总费用之差,即纯收益 = 年总收益-年总费用。
3)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
根据《农用地估价规程》(TD/T 1006-2003)的规定,土地还原利率采用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确定,即土地还原率 = 安全利率 + 风险调整值。其中,安全利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风险调整值根据农业生产所遇到的灾害性天气、评估对象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用地市场等状况对其影响程度确定。
4)期日修正
调查的样点的投入产出地价应该均为近几年数值,距评估基准日较近,农用地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化,期日修正系数为 1。
5)样点地价计算
根据收益还原法计算公式计算出调查的样点地价,并进行期日修正。
6)农用地基准地价测算
将在标准差范围内的有效样点进行算术平均,得到各级别内各具体地类的平均地价,即各级别内各地类的基准地价。
(三)定级和基准地价测算成果在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中的应用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城镇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制订征地区片价的目的是为征地补偿提供依据,直接为征地服务,是依法、合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本项工作的开展,能够科学地建立起以征地区片价为核心的计算征地安置补偿费用的新方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建设征收土地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制订区片综合地价的指导原则主要有四个:一是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并体现长远生计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二是同地同价原则,相邻区域的征地项目,征地补偿标准不因征地目的及土地用途不同而有差异;三是协调平衡原则,在同一个区域,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确定的补偿标准与区片综合地价应相衔接,新标准应与原征地补偿标准相衔接,不得低于当地原征地补偿标准;四是公开听证原则,征地区片价要依法组织听证,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 征地区片价测算总体技术路线
征地区片价测算的总体技术路线确定为:划分征地区片,并针对征地区片,采用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测算法和年产值倍数测算法两种方法测算征地区片价,并对测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确定最终的征地区片价。
2. 资料收集、调查与整理
主要是收集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所需要的图件、报告、统计等资料,调查农用地投入产出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
3. 征地区片的划分
在遵循相对一致性原则、多因素综合评价原则和与行政界线相一致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农用地级别调整法划分征地区片。
农用地级别调整法是在村行政界线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级别界线并考虑其他相关情况,适当调整划分征地区片的方法。
4. 征地区片价的测算
征地区片价测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法、征地案例比较法和年产值倍数法等,应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法测算。实际操作时,在开展完成的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基础上,首选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测算法进行测算。为做好不同市(县)、不同区片的平衡工作,同时选用年产值倍数测算法、征地案例比较测算法作为辅助方法进行验证。
1)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法
(1)计算区片农地价格。区片内耕地价格可直接采用基准地价测算成果确定。除耕地外,其他农用地等可通过样点补充调查,采用收益还原法等地价评估方法确定。具体方法参照《农用地估价规程》(TD/T 1006-2003)的有关规定,也可以通过类比或推算法确定区片内其他地类价格。
区片农用地价格确定主要有两种方式:区片内土地利用类型单一的,以单一利用类型农地价格确定为最终区片农地价格;区片内土地利用类型复杂的,以区片内各类型农地价格的面积加权平均或其他方法的评定结果作为最终区片农地价格。
(2)确定修正因素和系数。修正因素主要考虑土地区位、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
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因素修正系数,因素修正幅度大小要适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修正系数最小为零,并以零为基础向上修正。修正系数参照下面的方法确定:
①土地区位:将测算范围内的区片,根据距离市(县)中心的距离划分档次并确定修正系数。距离越近,档次越高,修正系数越大。
②人均耕地数量:将测算范围内的区片人均耕地数量进行比较,划分为不同档次并确定修正系数。人均耕地数量越小,档次越高,修正系数越大。
③土地供求关系:将测算范围内的区片一定时间段的土地征收数量进行比较,划分为不同档次并确定修正系数。土地征收数量越多,档次越高,修正系数越大。
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将测算范围内的区片一定时间段的经济收入水平进行比较,划分为不同档次并确定修正系数。经济收入水平越高,档次越高,修正系数越大。
⑤生活保障水平:将测算范围内的区片一定时间段的生活保障水平进行比较,划分为不同档次并确定修正系数。生活保障水平越高,档次越高,修正系数越大。
(3)计算征地区片价。将各区片农地价格和所对应的修正系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各区片的征地区片价。
2)年产值倍数法
年产值倍数法是以土地年产值为基础,按照一定倍数测算征地区片价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区片土地年产值。区片土地年产值应为区片土地综合年产值,可在第一阶段已调查主要农作物投入产出样点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土地附加收益情况(其他种植、养殖等多种经营)适当向上修正后确定。
(2)确定土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倍数确定可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分别确定,一种是统一确定。
确定补偿倍数应主要遵循多因素综合分析及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原则。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并体现长远生计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应在综合分析土地区位、当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耕地水平、原有征地补偿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补偿倍数,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确定。
(3)计算征地区片价。将各区片土地年产值、土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费倍数或统一倍数按公式计算,得到各征地区片价。
3)征地区片价结果确定
在对各种测算方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其中一种方法的结果或多种方法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征地区片价结果。平均值确定可以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或者加权算术平均法。
从以上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过程可以看出,每一步骤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着农用地分等成果,足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征地补偿中的重要转化应用价值。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评估成果可以直接反映土地复垦和整理的成本与收益,利用该成果可以在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前对土地的复垦和整理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如何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工作。这样有力地推动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评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符合实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得到逐步完善,从而使决策层在解决农村和农业的实际问题时,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更好地体现了公平、公正、合理原则。

1 农用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相关法律政策。尽管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并不尽完善,操作性较差,漏洞较多。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比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落后近三十年,在执行过程中也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当然,法律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2)资金保障问题。土地的复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需资金因各地的情况不同而各异。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造一亩水浇地的成本一般为2400元(其中包括水利道路等配套设施),这部分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但面对日益紧张的财政状况,复垦土地的资金往往难以保证。另外,在造地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资金缺口时期,即在用地单位的补偿资金还没有到位以前要求先造出同质量同数量的耕地,而这一资金缺口要由当地政府垫付,这对于地方财政来讲无疑是很重的负担。

(3)自然差异。土地复垦工作因自然差异性而具有地域性,以咸阳市为例:南部地区复垦的对象主要是滩涂和废旧的砖瓦厂;在中部地区复垦工作的对象为空心村、地坑院以及坡度小于25度的荒山地带;北部地区的复垦面积较大,一般为基窑、地坑院和荒山。由此也导致了复垦费用和农民复垦积极性方面的差异。

(4)产权问题。很多复垦土地由于原有土地产权的多样性而无法保证复垦投入者获得稳定的经营收益权。如滩涂、废旧的砖瓦厂、空心村、地坑院、基窑和荒山等,都可能由于原单位所有权问题而牵涉产权纠纷。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很难调动农民开发复垦土地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法律在产权问题上加以明确,长期不使用的土地要及时收回产权并保证复垦者的实际产权,真正体现“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

2 农用地复垦和整理的经济学分析

土地复垦和耕地后备资源整理,其实质是将现状不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地进行某种处理,使之成为能够进行农业耕作的土地的过程。究其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一种投入和产出(收益)的关系。

复垦土地的收益为各年预期收益的折现值,只有土地预期收益的折现值大于复垦成本时,复垦项目在经济上才是可行的,否则应当重新选择复垦项目。设复垦土地需要一次性投入资金C,在复垦的第二年开始投入生产,预计复垦土地在前五年的纯收益分别是R1、R2、R3、R4、R5,且逐年增加,从第六年开始获得稳定的收益R(该收益由定级定产成果反映),设土地还原利率为i,则从复垦土地可获得的总收益为: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论文集[2]

当∏>C时,该复垦项目在经济上才是可行的。反之,当∏<C时,复垦工程在经济上的净收益为负,这种情况下的复垦行为难以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

3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土地复垦和整理中的应用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是对农用土地的地貌条件、土壤条件、农田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它可以起到反映土地复垦和整理的成本与收益等作用。

3.1 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可以明确土地复垦和整理所需的成本费用

《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占用农业用地必须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实现耕地数量的稳定。因此从理论上讲复垦成本的高低与占用土地的产量级别有关,即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复垦土地的质量要求越高,投入的就越多,造地成本也就越高。由于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很大,《土地管理法》与《土地复垦规定》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复垦后或者整理后的土地应该具备的具体条件,而只是给出了一个总的原则:“复垦标准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确定”。这样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规定的条件对破坏土地或者未利用土地进行复垦和整理,就可以方便地确定进行复垦或者整理所需的工作量,结合当地的人工费、机械费用标准进行成本的测算。但在实践中以占用土地的等级和产量来确定复垦土地的目标质量和造地成本,操作性不是很强,因为复垦土地的等级和产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力的作用过程逐渐变化,而且通常情况下新造复垦土地的产量在短期内与被占土地的产量是无法相比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往往实施的是造出与复垦当地普通质量的耕地相等的标准。但这样就可能在被占和复垦的土地中产生收益的差距,我们应当以收益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就是说如果复垦后的土地等级较低,就应该增大复垦面积以达到收益相同的目标。

3.2 利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可以明确土地复垦和整理的直接产出(收益)

如前所述,一项经济行为之所以能够进行,其收益应当大于成本。但是对破坏后土地进行复垦和对未利用土地进行整理的投入往往大于土地在短期内的直接产出。对于复垦土地的成本大于预计收益折现值的情况,可以通过明确复垦土地的经营权和收益权来鼓励和带动社会上其他有能力参与复垦工作的人的积极性,对于参与复垦的人员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将政策性的复垦计划和社会中其他复垦参与者的复垦行为结合起来,做到占用者支付一部分、未来的复垦土地经营者和受益者支付一部分。当这两部分资金总和仍不足以满足复垦要求时,这个资金缺口就需要由地方财政进行补贴。当然,如果此缺口过大,那么该土地就属于目前不适合复垦或整理的土地。

利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可以预先测定此缺口的大小。设预计需复垦一块S亩的土地,造地成本为C,而占地单位为此支付的耕地复垦费用为C1,预计这块地的产出净收益折现值为V,经营者要求的利润率为i,则当C1+V÷(1+i)<C时,政府部门就必须动用其他的资金来源以保证复垦计划的顺利实施。

3.3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复垦和整理的法律规定中的应用

依据目前的《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在复垦中,“占一补一”的政策过于死板,复垦土地必须“大小质量都相同”,此项政策如何操作是个问题,绝对的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土地,大小相同都不容易做到,质量就更难了,所以说这一条的可操作性较差。建议将“占一补一,占补平衡”解释为:用土地评级后的土地级别做比较,计算平均差价,实行“多退少补”的政策,或以“用面积换质量”的方法进行操作。

3.4 成果在土地复垦和整理中的应用举例———以陕西省咸阳市农用地复垦和理方案为例

3.4.1 制定方案的依据

土地分等定级成果;《耕地复垦规定》;咸阳市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案例。

3.4.2 确定标准的具体方法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论文集[2]

复垦土地收益损失补偿=(平均复垦土地产量×粮食单价-投入的成本)×5……(补偿年限为五年的情况)

咸阳市三原县某村将某块农用地共2亩转作建设用地,而根据分等定级成果可知被占耕地属于旱地中的三等5级地,每年产量为350~380千克。而在当地建造一亩同等水平的地需要2400元,因此建设单位应缴纳复垦和整理费共2400×2=4800元,在没有其他的土地经营者介入的时候,新建复垦土地未来的使用权单位不变,对土地的原有单位来说,复垦费还应包括对未来土地收益减少的补偿部分,假定复垦后的土地在五年内每年的平均产量只有原来的一半,则建设单位还应支付未来五年中的收益损失部分。

即: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论文集[2]

总的复垦赔偿费用为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论文集[2]

3.4.3 咸阳市土地复垦和整理方案可行性分析

利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可以在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前对土地复垦和整理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如何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工作。

在进行土地复垦工作之前,应当按照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结合当地土地现状,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开发、复垦或整理的标准,按照此标准,估算成本费用,同时按照该等级土地的定产成果预测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后的直接收益。如果成本与直接收益之间产生较大的缺口,就需要会同政府财政部门重新确定开发、复垦和整理标准。

《耕地复垦规定》中第四条:“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但是,如果破坏土地的单位无能力进行土地复垦,可以通过缴纳土地开垦费的方式解决土地复垦成本来源的问题。土地开发费的计算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到被占用耕地的等级和复垦耕地的造地成本。对于复垦土地费用的收取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过高的费用会增加用地单位的成本,不利于本地企业的竞争,同时还会影响到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而过低的耕地开发费用不足以完成开垦任务,也难以完成耕地保护的任务,地方复垦资金的长期短缺势必加重日益紧张的财政负担。

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中的应用应着重于对土地复垦和整理工作中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评价中,结合社会中的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力量走政府扶持的市场道路,做到开发、复垦和整理资金由占用单位、复垦土地的经营者和使用者以及地方政府适度的分摊,形成良性的循环。




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城镇土地估价的关系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土地估价紧密相连。分等定级关注的是土地的使用价值等级,而估价则是这种价值在市场上的体现。优质和高等级的土地通常对应较高的地价,反之亦然。土地分等定级为估价提供了基础,因为土地的价值优劣直接决定了其基本地价水平。反过来,土地估价则是土地分等定级的外在表现,它考虑了市场供...

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估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镇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的过程。”土地估价:“土地估价就是估价人员依据土地估价的原则、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掌握土地市场交易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经济和自然属性,按地产的质量、...

简述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城镇土地估价的关系。
【答案】: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估价是从不同角度对土地特性的评定,前者评定的是土地使用价值,后者是评定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反映出的价格。在理想的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中,仅从发挥土地经济效益的原则出发,土地的使用价值优,等级高,地价就应该高;相反,地价就低。但是,在现实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市场条件...

什么是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回答: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镇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的过程。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包括两个方面,即城镇土地分等和城镇土地定级。 城镇土地分等是通过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城镇之间土地...

农用地是指什么?分等定级有哪些
1. 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2.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对农用地质量进行评估和分类的过程。分等侧重于反映因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3. 农用地定级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依据土地质量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按照一定方法和...

林地、草地和园地估价规程及林地、草地分等定级规程
三、园地估价规程(报批稿)这份规程聚焦于城市和乡村的园地,涵盖了果蔬种植、景观美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为绿色农业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精准的定价依据。四、林地与草地分等定级规程(报批稿)无论是原始森林的分级,还是改良草地的等级划分,这套规程都提供了细致的等级划分标准,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

土地分等定级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城镇土地估价的关系
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城镇土地估价是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土地的特性作出的评定,前者评定的是土地使用价值,后者是评定土地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反映出的价格。一般来说,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优、等级高,地价就高,相反,地价就低。2、对于城镇土地估价来说,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基础,评出的等级是土地价格稳定的...

土地分等与土地评估的依据不包括
主要划分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用途:根据等级来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出让基准地价。影响土地分等定级的因素:1)繁华程度2)交通条件3)基础设施4)人口状况。土地评估的方法:(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估价方法之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基本估价方法。市场比较法是...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土地复垦和整理中的应用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评估成果可以直接反映土地复垦和整理的成本与收益,利用该成果可以在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前对土地的复垦和整理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如何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工作。这样有力地推动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评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符合实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得到逐步完善,从而使决策层在解决农村和农业的实...

土地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每个地方国土资源部门都会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对土地划分等级,并根据等级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综合用地、工业用地)的出让基准地价;一级用地范围:县城北至长虹路、西至环城西路、南至松阴溪、东至古湖坑及长松路与长虹路十字路口为界组成的范围内生产经营用地,其中道路含...

仁化县187824871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怎么管理的 -
暨蒲复方: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全程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2011年9月24日...

仁化县18782487133: 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估价的概念是什么?
暨蒲复方: 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 土地估价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根据土地的权利状况和经济、自然属性,按土地在经济活动中的一般收益能力,综合评定出在某一时点某宗土地或某一等级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的价格.

仁化县18782487133: 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估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
暨蒲复方: 先来明确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估价的概念. 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镇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的过程.” 土地估价:“土地估价就是估...

仁化县18782487133: 农用地分等定级哪个等别越低越好 -
暨蒲复方: 国家等最高等15等,至于利用等要看你所在省占了多少等...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是以构成基础地力要素的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及培肥水平、作物熟制为依据.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将这些依据分成12个要素,即:地形部位、成土母质、剖面构型、水型、冬季地下水位、耕层厚度、耕层质地、物理性障碍层次、排灌条件、耕层理化性状、熟制、产量水平.对每个评价要素的特征和指标值进行综合分析,划出土种的地力等级.

仁化县18782487133: 关于基本农田.一般耕地.是以什么划分 出来的
暨蒲复方: 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与各类规划相结合.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科学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专项规划等规划成果,在各类规划协调统一的基础...

仁化县18782487133: 土地复垦条例的实施办法 -
暨蒲复方: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天诚国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

仁化县18782487133: 如何加强甚本农田保护?
暨蒲复方: 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依据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 定和标准,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规定期限内调整划定基本农田,并落实 到地块和农户,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严 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 田;确需占用的,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 量相当的基本农田.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基 本农田质量.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积极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