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百五在中国是一个不好的数字?

作者&投稿:严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百五只是个数字~

【来历传说】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一、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四、关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五、源于nVIDIA公司的Geforce GTS250显卡  背景:IT图形公司nVIDIA在2007年底推出了核心代号为G92的8800GT显卡。G92核心有65nm和55nm两种工艺,完整的SP有128个,阉割版的型号有96SP和112SP两种,显存位宽256bit,阉割版的有192bit。G92的从发布之后就被NV套上了富有感情色彩的马甲。最开始叫8800GTS,后来改名为9800GTX,由来又多了一个“+”号,最后迫于ATI Rv770的压力,有改名为GTS250,而8800GT以相应的被改为9800GT和GTS240,8800GS被改名为9600GSO。NVIDIA计划在2009年3月3日为GTS250举行隆重的发布会。
  影响:
  1,对于GTS250,中国的显卡粉丝们有截然不同的反应,A饭们冷笑,N饭们目瞪口呆,墙头草欢声雀跃。
  2,这说明G92核心“性能强劲”,而竞争对手amd却“一直没有可以正面与之抗衡的产品”,nvidia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的更换代码的行为。所以这是一种对对手进行嘲讽的做法
  (某些激进的amd拥护者认为。这标志着nVIDIA在计算机图形界地位的没落。)
  3,N饭被自己所景仰的nVIDIA公司套上了250的名声,实为无奈,成为他人被讥笑的把柄。
  2009年6月5日,AMD公司推出了Athlon II X2 250处理器,从此N饭不再寂寞,A饭们不但有了自己的“二百五”而且还是X2的,两个二百五!双倍的二百五!加量不加价,又一次体现了AMD公司以人为本,经济实惠的销售理念。 六、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七、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滕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二百五,十三点,这些骂人数字都是怎么来的?
关于二百五这个数字的由来,有以下一些历史传说。
源于历史故事
战国说客苏秦遭刺杀身亡,齐王为了尽快捉拿凶手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四个熊孩子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年少不得志,连个孩子也没有。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
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



二百五在影视剧中也多次提及,有时候二百五不是代表的骂人。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接下来我们说十三点。


对于十三点最先想到的就是装十三这个词,因为曾经萌萌哒的问过别人为什么不是装12、11、而是13.后来才知道是英文字母B。其实B这个词是根据十三点的意思之后派生的同义词。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1922年《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


十三点也有一段因为爱情的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暗送秋天的菠菜,梁傻乎乎的无动于衷。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憨搭搭”

十三点,二百五这样的词语在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对话中有可能引起一场格斗。但是在关系好的异性间跳出来,它的意思就会变的暧昧起来。在热恋中你女盆友笑眯眯的抛一句“十三点”效果是不是跟娇羞的说一句“讨厌”效果是一样一样的。


这是个可爱版本的十三

单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庞统献连环计到底为了哪方?如果没有东风,说不定赤壁之战丞相就赢了,庞统一样能名声大震,他这计策双赢啊。

按照《三国志》记载,庞统是一个非常善于识人的人。当时他跟东吴名士交往,评价陆绩、顾劭、全琮三人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陆绩是跑得快的劣马,顾劭是驼东西的牛,全琮虚荣,智慧和能力都相当凑合,也算是不错了。

要是一般人听了这些话,肯定掀桌打起来了。但这三人听了,都心服口服。陆绩跟顾劭还依依不舍地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论四海之士。”



所以,这么一个善于识人,跟东吴关系又很好的人,跑到曹营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肯定明白知道当时的形势,曹操劳师远征,东吴与刘备以逸待劳,曹操的胜算不大。尤其是曹军刚刚吞并刘表集团,还需要巩固在当地的统治,而东吴地方大族势力根深蒂固,想要一举而下,难上加难。以庞士元的智慧,做出选择应该是很容易的吧。

为什么250是骂人的话呢?为什么其他数字不是呢?这是有个故事来由的:

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苏秦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说服朝鲜、魏、赵、齐、燕、楚六国团结起来,结成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因此,他受到刘国国王的赞赏,并被任命为丞相。在历史上,他被称为“六国丞相”。


就在苏秦在齐国游说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刺客。苏秦胸部被刺,当晚死亡。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抓获凶手。但是刺客已经逃得无影无踪,应该到哪里去抓他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聪明的计划来“引蛇出洞”。


这个名单一公布,就有几个人前来邀功。四个人来领取赏金,他们都坚持说苏秦被自己杀了。于是士兵们“邀请”他们去见齐王。齐王看到他们四个人时咬牙切齿,但他仍然振振有词地问道,“你们四个是如何分配这1000两黄金的?”这四个人并不知道这是齐王的圈套,他们很高兴的立即回答说:“这很容易,1000 ÷ 4 = 250,每人250两。”


齐王听说他们还在愉快地想着赏金,非常气愤。他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把这四个二百五,捉出去砍头!”这四个人是作为替罪羊被杀的,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了秦国。从那以后,人们留下了二百五这个词,这些词通常用来形容傻瓜、白痴和被金钱迷惑的人。



因为我们国家经常形容二百五是一个比较缺心眼的人常用数字,所以不是一个好数字。

因为二百五的典故来源于一个故事,据说是一群愚蠢的人为了二百五十两银钱送了性命,从那以后就用二百五来讽刺缺心眼的人。

和一个典故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一个叫苏秦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齐国游说的时候被人杀害了,齐王当时很愤怒,悬赏一千两来抓捕刺客,后来有4个人主动平摊,齐王气的把4个人都杀害了,从此有了4个250的典故。

因为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是用来形容那些笨头笨脑,而且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的人。


什么是二百五
二百五是指一种口语表达,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愚蠢、不聪明。以下是详细解释:1. 定义与起源:二百五这个词在中国口语中常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语愚蠢、轻率。这个词的起源并不明确,但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代的钱币计量单位。在古代中国,货币以铜钱为主,一百个铜钱为一贯,二百五十个铜钱即为...

为什么二百五是用来骂人笨的
二百五的说法源于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也就是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二百五”的由来
“二百五”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形容人行事莽撞、傻气。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与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的故事有关。苏秦曾联合六国对抗秦国,但后来因被刺身亡,其头颅被悬挂在城墙上示众,并贴出布告悬赏千两金子。四名疑犯声称是凶手,齐王询问如何分赏金,四人提议均分每人二百五,齐王怒将其斩...

“二百五”为什么是骂人的话,又从何而来?
"二百五"在现代汉语中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并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其实250在中国古代写成的是二百五,因为古代中国那是没有数字的,都是用汉字来计数,而250是根据“二百五”最后翻译过...

中国式骂街发源于哪个朝代
“二百五”是中国通用的骂人话,无论什么地方人都能听懂,意思等同于傻瓜。“二百五”一词据说来源于战国时期。六国封相后的苏秦结下了很多仇人,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以是拿不到凶手,于是想了一条计策,让人将苏秦的头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

二百五典故的由来
"二百五"这个词语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广泛用作侮辱性语言。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无知、缺乏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差和常识不足。关于这个词语的由来,流传着两种主要说法:1. 民间故事版本:据说在古代,有个卖猪肉的商贩,他习惯性地将每斤肉称为“五两”,实际上并不用秤来称重。一次,一位聪明的顾客...

中国人一般把250比喻成傻瓜等等的意思。。这个由来是什么啊?
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二百五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

笨蛋的由来?
笨蛋“二百五”的由来 中国人骂一个人傻瓜、笨蛋、缺心少肺,常用一个莫名其妙的外号是“二百五”。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二百五”,不然人家骂你“二百五”,你真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关于“二百五”的来历,有种种说法。其一,说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结成同盟,以对付...

中国人骂人的时候,为什么经常说对方是"二百五"?
二百五就是指傻头傻脑,倔强莽撞很不懂事的人。全国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大多用于口语调侃,并不是骂人的话,出自吴妍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二百五的出现是有一些来历和传说的。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说服齐、楚、燕...

为什么二百五在中国是一个不好的数字?
= 250,每人250两。”齐王听说他们还在愉快地想着赏金,非常气愤。他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把这四个二百五,捉出去砍头!”这四个人是作为替罪羊被杀的,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了秦国。从那以后,人们留下了二百五这个词,这些词通常用来形容傻瓜、白痴和被金钱迷惑的人。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人们为何忌讳250这个数字 有来源吗 -
凤古黑豆: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脑袋很笨的人叫做“二百五”.是用来骂人的话,但这个称呼从何而来,却有多种说法.● 说法Ⅰ:源于 战国 故事.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为什么是脏话? -
凤古黑豆: 因为有句话说 猪头250 .猪头是骂人的话,250就暗指猪头 望采纳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为何成为骂人的话? -
凤古黑豆: 说法ⅰ: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为什么会成为骂人一词? -
凤古黑豆: 说法的一种:源于战国故事^_^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为什么是骂人的 -
凤古黑豆: 是有个典故 相传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苏秦的说客,身佩六国相印,是几朝元老,虽然威风,却也结下了众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十分震怒,下决心要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但经多方侦捕都没有结...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个不礼貌的称呼?为什么? -
凤古黑豆: 典故一 战国时期,苏秦为说客,身佩六国相印,是几朝元老,虽然威风,却也结下了众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十分震怒,决心要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但经多方侦捕都没有结果.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为什么被当作骂人的话 -
凤古黑豆: 相传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名叫苏秦,他曾身挂六国的相印,是几朝的元老,可是却不知为什么突然被人杀害了. 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十分震怒,他下决心要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可是他的手下多方侦捕都没有什么...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为什么说二百五是骂人的呢?? -
凤古黑豆: 古中国,人们用的是铜钱,它的面值不是很高,为了方便,人们用绳把他们穿起来,以500枚为一吊.而人们有时形容人不太聪敏,就用半吊了.当然半吊是250枚了.后来不用铜钱了,用半吊就不形象了,而改用二百五.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为什么二百五是骂人的?那么西西是什么意思? -
凤古黑豆: 古时候中国最普及的货币是银子.银子封起来,每五百两是一封,五百两的一半是二百五十两,那么五百两既然是一封,它的一半,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了.封和发疯的疯谐音,所以二百五就成了骂人的话. 西西=嘻嘻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487676787: 二百五是骂人话,还是不吉利话,有详细含义或来原说法
凤古黑豆: 日常生活中,“二百五”往往指那些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但“二百五”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在城内外贴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 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