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北魏孝文帝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改革

作者&投稿:柞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

1.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法、学汉礼。意义:促进民族融合。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非处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意义:加强了统治。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加强统治,北魏孝文帝吸取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于494年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颁布均田令,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为接受汉族文化,迁都洛阳;改革鲜卑旧俗,着汉服,学说汉语,采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要内容:(1)迁都洛阳(2)学汉语(3)穿汉服(4)改汉姓(5)与汉人通婚(6)采用汉族官制律令(7)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封建化进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请回答:(1).北魏孝文帝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改革
主要内容:(1)迁都洛阳(2)学汉语(3)穿汉服(4)改汉姓(5)与汉人通婚(6)采用汉族官制律令(7)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

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北魏政治生活中的哪一特点
北魏陶俑是这一历史阶段艺术的代表,显示了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大汇流,以及在盛极一时的佛教造像雕塑影响下所出现的陶塑艺术的崭新面貌。北魏骑马武士俑能反映出北魏崇尚武力,注重军事征伐的政治特点。——常识艺术篇。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
(1)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汉人使用叉子吃肉。(2)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并融为一体。(3)盖世英雄。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同点:都顺应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改革应当顺...

拓拔氏建立北魏政权是公元几几年?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因此上北魏并没有统一全国,所以不存在全国划分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2 5 其他回答 北魏建立于公元386年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3-09-01 举报| 评论 1 0 北魏公元386年-53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建立。

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北魏怎样的民族特点
北魏鲜卑族骑马、穿短装、善骑射,过着游牧生活。

读下图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①推动民族融合的进程;②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①迁都洛阳;②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釆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
(1)理由:平城地处中原之外,作为帝王的都城不合适;北魏有迁都的先例。(2分)内涵:统治中原,表达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愿望。(1分)(2)关系:继承与发展(1分)共同作用:都打击了旧的势力;(2分)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2分)。(3)因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其它言...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导练答案 (发第11课-第16课的选择题答案)
三、1、(1)北魏孝文帝。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3)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2、(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2)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工;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
1.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法、学汉礼。意义:促进民族融合。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非处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意义:加强了统治。

北魏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时期...
(1)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 播,石窟艺术在北方地区由西向 东发展起来。(2)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山西省和河南省。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住尝摄护: 【答案】主要内容(1)迁都洛阳(2)学汉语(3)穿汉服(4)改汉姓(5)与汉人通婚(6)采用汉族官制律令(7)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封建化进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孝文帝主要成就、鼎盛时期、灭亡原因 -
住尝摄护: 1、主要成就:迁洛阳,实现汉化改革.2、鼎盛时期:494年-499年3、灭亡原因:孝文帝本人没有灭亡.北魏后来分裂分东魏和西魏,分别被权臣取代.资料延伸: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孝文帝改革典型事例 -
住尝摄护: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但国家政要掌握在他的祖母文明太后的手里.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指在北魏统...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改革的影响如何?
住尝摄护: 内容: 前期(471---490)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后期(490---499)主要由孝文帝主持 1、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时期孝文帝建立了什么政权 -
住尝摄护: 孝文帝没有建立政权,他是北魏的皇帝之一,最著名的就是孝文帝改革. 北魏(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1] 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孝文帝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
住尝摄护: 孝文帝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动采取汉化措施,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他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

甘泉县13245493322: 初一知识 北魏孝文帝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住尝摄护: 1.迁都到洛阳.2.改姓氏为汉族的姓氏.3.说汉语,凡是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使用汉族语言,30岁以上可以用回鲜卑语.4.穿汉族服装.5.使用汉族的律例.6.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7.以孝治国,尊崇孔子. 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

甘泉县13245493322: 请叙述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
住尝摄护: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1)迁都洛阳;(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甘泉县13245493322: 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住尝摄护: 内容:1,在朝廷必须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官员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拔氏改为姓元; 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校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原因:1,自然条件充沛优越. 2,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社会环境稳定. 4,政府注重开发,劳动人民的勤劳望采纳,谢谢

甘泉县13245493322: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主要有那些?这次改革有什么进步意义 -
住尝摄护: 措施 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意义: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是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