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玉龙铜(钼)矿床

作者&投稿:虿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藏玉龙铜钼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玉龙铜钼矿是我国著名的斑岩型矿床,位于玉龙斑岩铜(钼)成矿带的中段,是该矿带的成矿中心部位。中等剥蚀程度。地球化学景观为干旱半干旱的高寒山区。
3.2.6.1 矿田区域地质环境
玉龙斑岩铜矿带是古地中海(特提斯)成矿域的组成部分。玉龙矿田分布于三江地槽褶皱系昌都褶皱带的青泥洞海通复背斜西翼觉拥德钦大断裂两侧。
区域上地层出露广泛,以三叠系为主(图3-2-16),主要有T3d的页岩、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T3a的海相页岩夹砂岩,T3b浅海相灰岩夹砂岩、页岩,T3j陆相砂岩、砾岩,T1m流纹岩、凝灰岩夹砂岩。其次为石炭系灰岩、泥灰岩,泥盆系碎屑岩,O1q砂岩夹板岩。含矿围岩为T3a的海相页岩夹砂岩和T3b浅海相灰岩夹碎屑岩。

图3-2-15 内蒙古布敦花铜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图3-2-16 西藏玉龙铜钼矿田区域地质简图(据西藏子多乡幅1∶20万地质图,杨孔声等〔1991〕资料缩编)

1—第四系;2—砂砾岩夹泥岩;3—三叠系未分;4—页岩、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5—页岩夹砂岩;6—灰岩夹碎屑岩;7—砂岩、砾岩;8—流纹岩、凝灰岩夹砂岩;9—灰岩、泥灰岩;10—碎屑岩;11—砂岩夹板岩;12—花岗闪长岩;13—二长花岗斑岩;14—石英脉;15—二长石英斑岩;16—断层;17—地质界线;18—矿床
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中酸性侵入岩成群成带出现,侵位于三叠系地层中,其中以二长花岗斑岩和二长石英斑岩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为含矿岩体。热液蚀变十分发育,由岩体中心向外依次有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粘土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化带和围绕岩体的夕卡岩带。
本区断裂构造发育,以NW、NNW向次级断裂为主,其次为NE向。玉龙矿田位于恒星错—甘龙拉短轴背斜轴部向南倾伏部位,同时受NNW向和NE向交叉断裂的控制。
3.2.6.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本矿田上各个元素异常发育,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多元素异常组合划分如下:
(1)成矿元素异常组合:Cu-Mo。
(2)指示元素组合:①直接指示元素异常组合:Cu-Mo-Pb-Zn-Au-Ag-Cd;②间接指示元素异常组合:As-Sb、W-Sn-Bi。
(3)成矿环境元素异常组合:Fe-Ni-Co-Cr-Mn、Si-Al-K-Nb。
1)成矿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Cu、Mo是本矿田的成矿元素,其单元素正异常在已知矿田上发育,且空间分布趋势一致,相互套合。如图3-2-17所示,Cu-Mo多元素正异常分布在含矿岩体和含矿围岩上方,包围含矿岩体和已知矿,NW走向,强度高,面积大,浓集中心明显。负异常出现在正异常周围。显示受NW向构造控制。
2)指示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1)直接指示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Cu、Mo、Pb、Zn、Ag、Au、Cd为本矿田的成矿元素和主要伴生元素,其单元素异常在矿田上均出现。它们的多元素正异常包围已知矿,受NW向构造控制而呈NW走向分布在含矿岩体及赋矿地层上方,异常范围较大,异常强度高,在矿床上方出现明显浓集中心,是成矿作用的直接指示,可作为矿田异常。多元素负异常发育且分布于矿田异常的周围。由此可见,该组多元素异常的分布受成矿作用制约,对成矿有直接指示作用(图3-2-17)。
(2)间接指示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① As-Sb
As-Sb多元素正异常分布于玉龙矿田上方,异常浓集中心与矿床位置吻合,异常面积较矿田异常大,且与矿田异常的分布叠合度高,相互套合。与矿田异常受控于同一组NW向构造。在其正异常周围有负异常出现,并与上一组元素的负异常的空间位置重叠。说明其与成矿作用相关,可作为成矿作用存在的指示元素异常(图3-2-17)。
② W-Sn-Bi
多元素正异常分布于矿田上方,与矿田异常面积相近,并与矿田异常套合,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强度较矿田异常大。有负异常出现于矿田异常周围,与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负异常重合。从区域上看,该组异常也主要分布于矿田和花岗岩体上方,说明其可作为成矿作用的指示元素(图3-2-17)。
对比直接指示元素与间接指示元素的正异常可发现有多元素异常的近似分带现象,即高温的W-Sn-Bi异常在中间,向外为Cu-Mo-Pb-Zn-Ag-Au-Cd异常,最外为As-Sb异常,与斑岩铜矿的原生晕的水平分带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从W-Sn-Bi、As-Sb异常的异常强度看,W-Sn-Bi的异常强度明显高于As-Sb,这与该矿床为中等剥蚀程度是一致的。
3)成矿环境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1)Fe-Ni-Co-Cr-Mn
这是一组铁族元素异常。由图3-2-17可知,在矿床外侧的赋矿地层内出现它们的多元素正异常,与矿田异常重叠。铁族元素正异常主体呈NW走向,与上述指示元素正异常重叠,且分布趋势一致。说明它们的形成可能与成矿作用有关。
(2)Si-Al-K-Nb
由图3-2-17可知,在矿田异常范围内含矿斑岩体上方出现了Si-Al-K-Nb的多元素负异常,面积较小,并且与Fe-Ni-Co-Cr-Mn正异常重叠,与上述指示元素正异常套合。可能说明成矿是处于一种富铁贫碱的环境。

图3-2-17 玉龙矿田多元素异常图


图3-2-18 西藏玉龙铜钼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3.2.6.3 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根据上述地质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现将玉龙矿田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概括如下:
(1)矿田地质特征结构模式
矿田受NW向深大断裂之次级NW向断裂和褶皱控制,矿床的形成与时代较新的喜马拉雅期二长花岗斑岩复式岩体密切相关。围岩为T3a的海相页岩夹砂岩和T3b浅海相灰岩夹碎屑岩。
(2)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在上述有利的地质背景下,含矿斑岩体及其围岩上方出现范围大、强度高、能直接指示成矿作用的Cu-Mo-Pb-Zn-Au-Ag-Cd多元素正异常,为矿田异常,并且在该异常内还发育有As-Sb和W-Sn-Bi等多元素正异常,与矿田异常叠合度高,在指示元素正异常周围分布有明显负异常。在含矿斑岩体和矿田异常上方还出现有一组碱性元素(Si-Al-K-Nb)的多元素负异常和一组铁族元素(Fe-Ni-Co-Cr-Mn)的多元素正异常,反映富铁贫碱的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上述几组多元素异常空间分布位置套合较好,分布态势受岩体和构造的控制,总体上构成了典型的“套合式”异常结构模式,如图3-2-18。

玉龙铜钼矿区位于西藏东部江达县青泥洞区以西、川藏公路以北8公里处,西距昌都镇140公里,东至成都市1184公里。矿区海拔4560—5120米。
矿区为一北北西向背斜,两翼由上三叠统砂岩、页岩和灰岩组成,喜马拉雅期二长花岗斑岩沿背斜轴部侵入,矿化发生在斑岩体、围岩及接触带中,总面积2.1平方公里,矿床属斑岩型,为一大型铜钼矿床。1981年西藏地质局批准铜金属储量662万吨,其中可利用铜金属储量650万吨;另外探明伴生的钼金属储量15万吨、铁矿石储量8696万吨、硫铁矿178万吨;其他伴生矿远景储量为:银3181吨、钨5.98万吨、金28吨、铋8.17吨、钴2..2万吨、锌7.23万吨、铂族金属3.4吨。
矿床由三个矿体组成。Ⅰ号矿体是由含矿花岗斑岩体及其接触带含矿角岩组成的筒状矿体,地表面积0.6平方公里,平均厚度331米,平均品位铜0.52%、钼0.028%;Ⅱ、Ⅴ号矿体是内接触带的似层状矿体,平均厚度分别为44米和69米,铜平均品位分别为1.75%和2.5%。矿床中主要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辉铜矿等,形成工业矿体的主要矿石类型是细脉浸染状硫化矿石,其中Ⅰ号矿体为浸染状矿石,铜精矿品位22.3%—23.14%,属易选矿石;Ⅰ、Ⅴ号矿体除浸染状矿石外,还有混合型矿石、氧化矿石和含铜褐铁矿石,属难选矿石。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体埋藏深度0—18米,大部分裸露地表。
“玉龙”藏语意为“孔雀石沟”。民间盛传清末年间清廷康藏大臣赵尔丰曾在此开过矿,至今玉龙矿区地表仍可见数处采坑和采矿遗迹。1971年在古采坑中发现了铁锤、锄头,推测主要开采铅、银、铜等矿石。
矿床的发现过程是曲折的,但却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早在1966年,西藏第一地质大队群众报矿组何大江、巴桑旺堆听当地牧民江参说:“玉龙沟在天气晴朗时,山沟石头五光十色,耀眼夺目。”何大江等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矿石所致,于是冒着大雪进沟踏勘,发现了多处铁帽和大量孔雀石转石,认为该矿类似大冶式铁矿,值得进一步工作。1967年西藏第一地质大队傅星宝、马振清等组成的地质组采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磁法测量和探槽、采样等方法进行矿点检查,发现磁异常强度高,铁矿体中铜含量高,且含有多种有用的金属元素,认为是以铁、铜为主的夕卡岩型矿床,估算铁矿石储量2770万吨,建议进一步开展工作。
勘查工作因故停顿,直到1971年西藏第一地质大队再次上玉龙,才拉开了玉龙普查一详查的序幕。由傅星宝担任技术负责人,运用地质、物探、测量、钻探、坑探和采样等综合手段,发现了矿区东部接触带似层状铜矿体,也发现了东部接触带深部的蚀变二长花岗岩中的铜矿化,铜含量达1.7%,在矿区南部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中也发现了铜钼矿化;对岩体北部的物探异常经平硐验证,确定为由粒状集合体和浸染状的黄铁矿、黄铜矿组成的块状硫化矿石引起,找矿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同年他们在提交的《西藏江达县玉龙铜铁矿区1971年地质普查报告及1972年地质工作意见》中提出:“玉龙铜铁矿可能是铜钼矿床的复合矿床”,建议继续工作,并提出首先对接触带的主矿体进行深部揭露。至此,玉龙矿床已被初步肯定,并首次提出存在斑岩型矿床的看法。1971年的普查工作成果和对矿床的基本认识,对玉龙矿床类型的确定和矿床的详查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2年矿区转入详查,1976年结束野外工作,1978年提交了《西藏江达县玉龙铜钼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在此期间,唐仁鲤任技术负责人,分队职工200余人,以钻探、物探、化探、地质等为主要手段,根据岩体内部所圈定的物探异常布置钻孔验证,首次在岩体中心部位打到了铜钼矿体。技术人员对已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并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进行对比,确认玉龙铜钼矿床从总体上应定为斑岩型矿床,围岩中的矿体是该矿床的一部分,具斑岩型矿化特征,很可能是比较稳定的筒状矿体。与此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宁奇生、李永生、黄崇轲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的程敦模等对矿床特征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玉龙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由于认识上的突破,促使详查工作部署的调整,把勘查工作的重心由接触带移向岩体内部,顺利完成了矿床的详查评价工作。
矿床的发现和评价过程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再认识的复杂过程。勘查工作采用了当时最有效的方法。运用电法、磁法、土壤测量等物化探方法,在岩体和接触带发现异常,指导了工程的合理布置。随着资料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使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从大冶式铁矿床——夕卡岩型铜铁矿床和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复合矿床,直至最后确立具有“玉龙”特点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这一认识过程决非朝夕之间所能完成的。认识的飞跃导致了找矿的重大突破。玉龙矿床的发现和评价是我国西南“三江”地区铜矿普查找矿的里程碑。西藏第一地质大队认真总结了玉龙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经验,及时部署了带上的找矿工作。全队职工不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经过不懈的努力,先后又发现了马拉松多等10余个大中型铜矿床和矿点。历时10年,一条长约400公里、宽约30公里的斑岩铜矿带已被完全确定,对今后这一地区的铜矿勘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表彰这一卓越成就,地质部于1980年授予西藏第一地质大队“地质找矿功勋单位”的荣誉称号。1985年玉龙铜矿勘查成果被评为地质找矿特等奖,唐仁鲤被评为一等功并被地矿部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玉龙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是我国迄今已发现最大的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中规模最大的矿床。该矿带中尚有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扎那尕、莽总等大、中型铜(钼)等矿床。

一、区域地质背景

玉龙矿带地处全球性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斑岩铜(钼)矿带的东部端缘,受羌塘-昌都微陆块(亦称三江印支褶皱带)控制。矿带位于微陆块东部或澜沧江大断裂以东,沿玉龙—徐中的陆缘山盆地带分布。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全为负值,总体趋势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玉龙矿带处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相对重力高带西部,察雅北东近南北向重力低北缘与昌都—江达近东西向重力高、低相间异常带交汇部位(图3.3.1)。对应区域磁场为以正磁异常为主的金沙江北北西向复杂磁场区与昌都—左贡宽缓平稳的负磁场区之间的低磁异常带。

区域地球化学场显示:玉龙—徐中一带为以Cu、Mo、Pb、Zn、Au、Ag元素异常为主,伴有As、W、Cd、Bi等元素异常。异常呈串珠状北北西向分布,组分复杂、含量高、变化大,形态较规则、浓集中心明显;其北段以Cu、Mo、Au、Ag异常为主,南段Cu、Mo异常减弱,Pb、Zn相对增强。土壤测量Cu、Mo、Pb、Zn元素有明显异常,Cu异常一般达n×100×10-6,且面积较大,如马拉松多异常约4.3km2

二、成矿地质环境

1.地层

矿带内出露地层比较齐全,从老到新依次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以中生界的上三叠统分布最广。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下奥陶统、泥盆系—石炭系、上三叠统及第四系。其中古生界分布于矿区的外围东部边缘,上三叠统广泛分布于整个矿区。上三叠统不仅是燕山期至喜马拉雅期斑岩体的围岩,而且是含矿斑岩体的直接围岩;并因含矿斑岩的侵入在区内发生强烈蚀变,与紧邻矿区外围地层有较大差异。

上三叠统主要有:甲丕拉组(T3j)为陆相红色碎屑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近岩体处已蚀变为石英黑云母角岩,夹角岩化石英砂岩,略远离岩体主要蚀变为青盘岩化角岩;波里拉组(T3b)为浅海相灰岩夹砂岩,区内呈大片分布,并出露于矿体两侧,已变质为大理岩、夕卡岩或具大理岩化、夕卡岩化、硅化等蚀变;阿堵拉组(T3a)为海相砂页岩分布于矿区南部,沿裂隙见绿泥石脉和碳酸盐岩充填,破碎带见角岩和夕卡岩化蚀变。

图3.3.1 西藏玉龙矿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区域场剖析图

2.构造

区域构造线北段呈NW向,南段近SN向,中部呈微向NE突出的弧形。

矿带自西向东由第三系贡觉红色断陷盆地、青泥湖—海通隆起(复背斜)、玉龙复向斜和妥坝复背斜组成;带内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其主体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较为完整的褶皱断裂体系。

矿区位于青泥湖—海通复背斜西翼,恒星错—甘龙拉NNW向短轴平缓背斜的轴部SSE倾伏端。青泥湖—海通复背斜为略向北东突出的帚状褶皱带,下奥陶统和上古生界组成褶皱基底,构成复背斜的核部;三叠系—侏罗系构成两翼。该复背斜又由一系列次级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组成;呈地垒构造形态,两侧以断裂为界。

3.岩浆岩

矿带内岩浆活动具多旋回性和继承性,并明显地受褶皱(复背斜边缘)和内部断裂

控制。印支期之前,以中—基性喷发活动为主;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以侵入活动为主,喷发次之。

喜马拉雅期侵入岩十分发育,侵入体呈带状沿NNW—SSE区域构造走向成群分布,岩体多侵位于三叠系。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正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以酸性、中酸性为主的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

含矿斑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复式岩体,属于喜马拉雅期,出露面积0.63km2;平面呈梨形,剖面呈蘑菇状。岩体大部已钾化、硅化,蚀变为黑云母花岗斑岩和钾长花岗斑岩,深部过渡为石英二长斑岩。

4.区域地球化学

区域内主要岩石及采样介质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见表3.3.1,比较可见关系如下。

(1)亲铜元素(Cu、Au、Ag、Pb、Zn)及W、Mo在上三叠统地层中明显富集,其次为泥盆系地层,表明铜、钼等多金属矿床与这两种地层关系较密切。

赋矿层位上三叠统甲丕拉组上部与波里拉组下部,其Cu、Mo、Ag等元素含量富集更为突出。

(2)喜马拉雅期花岗斑岩类较其它时代花岗岩类富Cu、Mo、Pb、Zn、Ag、Bi、Sb等,贫Cr、Ni、Co、V、Ti、Sr、Sn、Hg等,且Cu、Mo、Pb、Zn、Ag、Au的含量变化范围大,该期花岗斑岩具有成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区域地球物理场

区域内磁异常表现为:在-20~-30nT磁场背景上断续分布着10~40nT(个别高于90nT),长轴呈北北西向的椭圆形异常,含矿斑岩均位于椭圆形异常附近。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对比显示:局部重力低与强度较弱的正磁异常为中酸性岩带或规模较大的岩体反映。

三、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组合分布及产状

矿体赋存于含矿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总体形态呈蘑菇状。“蘑菇茎”由筒状矿体构成,长度大于500m,其下段截面近圆形,0.4~0.5km2;上段呈椭圆状,长轴近南北向,长约1km,面积约0.67km2。“蘑菇盖”由中心部分已剥蚀的似层状矿体构成,向外缓倾并呈楔状变薄,水平投影面积约0.67km2(周边长约6km)。

筒状(Ⅰ号)矿体:由矿化斑岩和近接触带的矿化角岩组成,地表470m以下为无矿核(矿体平均厚度331.5m),占全矿区铜金属储量38.4%,平均品位0.52%。

似层状矿体:由类型不同的上、下矿层组成,沿岩体或筒状矿体四周呈环状分布,平均宽约300m,北端矿体窄而薄。上矿层(Ⅱ、Ⅴ号矿体)为岩熔型准块状富矿,四周平均厚度19.3~90.6m,其西南部矿最富,铜平均品位4.74%;下矿层(Ⅲ、Ⅳ号矿体)由赋存于甲丕拉组角岩层顶部和波里拉组下夕卡岩层之间的细脉浸染状矿石组成,表内矿平均厚约25m。

表3.3.1 玉龙矿带及外围地区主要岩石及采样介质中微量元素含量

2.矿石构造及主要矿物组合

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占矿石总量82%),其次为块状及少量角砾状。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赤铁矿,次为铜蓝、辉铜矿、黝铜矿,及少量斑铜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为斑岩与角岩中的造岩矿物。

有益伴生组分十分丰富,主要有:Au、Ag、Re、Fe、S、W、Bi、Co、Pb、Zn及Pt族元素等。

3.矿化阶段及分带性

成矿活动具有时间长即从岩浆晚期到低温热液期,规模大即矿化分布范围约 2km2,成矿类型多即可划分为斑岩(细脉浸染)亚型、斑岩-岩熔亚型和斑岩-夕卡岩亚型。

由于各期矿化相互穿插叠加,同期矿化形成的各矿石带间呈渐变过渡,因而矿化分带极为复杂,难以划出明显的界线。其总体趋势是:斑岩体内为铜钼(金)矿化;接触带为铜铁(金、银)矿化,铜钴、铜钨矿化;远离侵入体围岩中形成铅锌银等矿化。

4.蚀变类型及分带

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黑云母化、钠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粘土化、电气石化、夕卡岩化和青磐岩化。

含矿斑岩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为:钾化带、钾硅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粘土化带。叠加于各蚀变带上,还有不同程度的青磐岩化或碳酸盐化。

含矿斑岩围岩除大面积呈明显的热变质——砂泥岩发生角岩化,碳酸盐岩形成大理岩、结晶灰岩、夕卡岩外,还发育有宽阔的蚀变晕。角岩由接触带向外蚀变分带为:钾硅化角岩带、绢英岩化角岩带、弱蚀变(或称青磐岩化)角岩带;碳酸盐岩由接触带向外蚀变分带为夕卡岩带、大理岩带(又可分为硅灰石化和粘土化带)、结晶灰岩带。

上述蚀变岩,构成了玉龙矿床明显的“中心式”对称面型蚀变特征,即以岩体中心向正常围岩(灰岩或砂泥岩),分为内、中、外蚀变带:内带——钾化、硅化、绢英岩化、粘土化;中带——夕卡岩、大理岩或角岩化、粘土化、青磐岩化、(强)硅化、绢云母化;外带——结晶灰岩或角岩化、青磐岩化。工业矿体主要分布于青磐岩化带以内的各蚀变带中,亦即深色蚀变带以内的浅色蚀变带中。

5.氧化带

表生条件下岩石中含铁矿物氧化成褐铁矿,在矿的外围形成十分明显的铁染晕圈;斑岩中浸染状硫化矿物氧化形成“豹皮岩”或“火烧皮”;原生铜矿物被孔雀石等表生铜矿物取代;(岩熔型)块状硫化物形成铁帽等,且氧化深度很大。

6.主要控矿因素

构造控矿作用:①昌都微陆块东侧陆缘山盆及其深大断裂控制玉龙矿带;②NWW向断裂控制矿田;③次级褶皱轴部控制矿床;④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控制主要矿体。

岩浆岩控制内生多金属矿床,其成矿专属性无论在区域上或是矿带内都表现得十分明显;燕山末期至喜马拉雅运动早期,以酸性岩为主的中酸性深源浅成—超浅成岩浆活动,伴有强烈的以铜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形成玉龙斑岩铜(钼)矿带的主体。

矿化受一定的有利层位控制,已发现的矿床和矿化点均赋存于三叠系地层中。

四、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岩矿石物理性质

由表3.3.2可见:区内含矿斑岩无磁性,近地表含铜褐铁矿、赤铁矿仅有弱磁性;围岩具弱—中等磁性,矿化角岩具中—高磁性,接触带附近磁铁矿磁性最强。

矿石极化率高于具弱极化率围岩(灰岩、大理岩)的2倍以上,主要干扰为具有区内最高极化率的黄铁矿化角岩。此外,岩体外围炭质砂页岩也会形成干扰异常。

斑岩体及接触带中各类矿石的电阻率低于围岩(灰岩、大理岩)一个级次以上,黄铁矿化角岩电阻率更低。

表3.3.2 玉龙铜(钼)矿区主要岩、矿石物性统计表

2.物性模型

玉龙铜矿实为“多位一体”矿床,矿体形态及分布均较复杂,因而物性体分类亦较复杂。物性体分类及其特征见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型图3.3.7。

3.地球物理异常

(1)磁异常:宏观上,在岩体内磁异常低缓,ΔZ多在±250nT间跳动(图3.3.2),局部ΔZ>1000nT;岩体周围异常较强(1000~5000nT),并沿接触带形成开口向东南的半环状,有的高峰异常北侧还伴有很强的负磁异常,ΔZmin<-1000nT。

切穿矿区中部的41线综合剖面显示(图3.3.3):在岩体上磁异常低缓,强度一般为±n×100nT,个别达1500nT;外接触带异常强,梯度陡。南接触带出现两个峰值,分别约为5000nT和1500nT,其北侧还伴有负磁异常,且异常与接触带处矿体对应,其特征反映矿体向南倾斜。北接触带异常南陡北缓,北侧无负异常伴生,ΔZmax≈3000nT,与接触带处矿体对应,反映矿体向北缓倾。

(2)自电异常:平面上呈宽缓连续分布,覆盖整个矿区。除在岩体北部ZK110孔附近出现ΔUmax≈250mV的正异常外,其余均为负异常。异常极小值沿外接触带处矿体呈环状围绕岩体分布,矿体露头附近出现-200、-300mV的负心;岩体上ΔU一般小于-100mV。

沿剖面的南段,ΔU 呈宽缓的负异常,南陡北缓,其负心与南接触带及其中矿体对应,ΔUmin≈-500mV;中部矿化岩体上,ΔU 由约-100mV缓增至约+250mV;北接触带附近又出现负异常,负心亦与接触带及其矿体对应,ΔUmin≈-200mV;在两侧围岩上,ΔU 呈正异常或接近正常场。

图3.3.2 玉龙铜(钼)矿区自电(ΔU)、磁测(ΔZ)和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平面图

(3)激电异常:在区内未做较大面积的激电勘查,根据剖面资料认为其效果较好,并与自电异常呈正相关伴生出现。应注意区分黄铁矿化角岩的干扰异常。

在含矿岩体及北接触带矿体上,激电显示呈宽阔平缓的高值异常(图3.3.3),视极化率ηS约20%(一般为11%~18%);与ηS异常对应的视电阻率ρS呈宽阔的低阻带,ρS在100~400Ω·m间变化。南接触带矿体上,ηS降低至约8%,对应ρS仍呈低阻反映。进入围岩后ηS、ρS均趋正常,即ηS<3%、ρS>1000Ω·m。

中极距(ABmax=1500m)激电测深反映,ηS曲线一般呈G型(图3.3.4),ρS曲线呈D型或HK型;一般前支ηS<4%、ρS>400Ω·m。在矿体上,曲线前支转折点较明显,其斜率在30°~75°;尾支有明显的渐近线,一般ηS<20%、ρS>100Ω·m。

4.干扰体或干扰因素及其影响

主要干扰体为黄铁矿化角岩,构成电性干扰。其激电异常呈高极化、低电阻,ηS高达20%~46%,ρS往往只有n×10Ω·m;测深曲线虽亦呈G、D型,但首、尾渐近值均不明显,曲线变化梯度大,尾支ηS>20%、ρS<100Ω·m。对应有强大的自电异常,其ΔUmin可达-300~-500mV。

图3.3.3 玉龙铜(钼)矿区41线综合剖面图

图3.3.4 玉龙矿区激电测深曲线

五、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1.岩矿石地球化学参数

玉龙岩体主要岩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列于表3.3.3。由表可见Cu、Mo、Au、Hg、W、Ag、As、Sb、Bi元素明显富集,其中Mo、Sb、As、W、Bi尤其富集;表明岩体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为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

表3.3.3 玉龙铜(钼)矿区岩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统计表

2.地球化学异常

矿床上方土壤(岩石)中,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Cu、Mo、Au、Ag、W、Bi、As、Sb、Pb、Cd等元素组合异常;在0.01的信度下,Cu与Au、As、Sb、Bi、Hg、Zn具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17。其主要元素的异常特征见表3.3.4。

表3.3.4 玉龙铜(钼)矿区主要微量元素异常特征

图3.3.5显示各元素异常的浓度分带明显,异常间相互套合呈同心圆状;其总体形态似椭圆状,范围约36km2

3.元素分带序列

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水平、垂直分带。其总的规律是以斑岩为中心,向外依次出现高温到低温元素的面型环状分带(图3.3.5)。

图3.3.5 玉龙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

表3.3.5 玉龙铜(钼)矿区物性体分类及其物性特征归纳表

图3.3.6 玉龙矿床地球化学元素分带模式图

图3.3.7 玉龙铜(钼)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表3.3.6 玉龙铜(钼)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集

平面上,从岩体中心向围岩,或由内带→外带依次为:Mo、Cu→Cu、Mo、W、Bi、Au、(Fe)→Pb、Zn、Ag、Cd→Sb、Bi、(As、Hg、Mn)(图3.3.6);垂向上,具有上Cu下Mo的分带趋势。

六、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1.玉龙铜(钼)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归纳于表3.3.6。

2.玉龙铜(钼)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示于图3.3.7。

3.地质找矿勘查物探化探优选方法组合流程

(1)圈定矿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Cu、Mo、Au、Ag、Pb、Zn、W等元素异常区带;1∶20万~1∶50万区域重力、航空磁测,圈定有利控矿构造及斑岩岩带。

(2)圈定含矿(斑)岩体:1∶5万土壤地球化学、水地球化学测量;1∶5万~1∶10万中高精度重力、航空物探。

(3)寻找和确定矿体赋存部位:1∶1万~1∶2.5万激发极化法及高精度重、磁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等。

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简表

表3.3.A 玉龙铜(钼)矿床地质特征简表。

表3.3.B 玉龙铜(钼)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简表。

表3.3.C 玉龙铜(钼)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简表。

表3.3.A 玉龙铜(钼)矿床地质特征简表

表3.3.B 玉龙铜(钼)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简表

表3.3.C 玉龙铜(钼)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简表




西藏玉龙铜(钼)矿床
玉龙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是我国迄今已发现最大的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中规模最大的矿床。该矿带中尚有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扎那尕、莽总等大、中型铜(钼)等矿床。 一、区域地质背景 玉龙矿带地处全球性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斑岩铜(钼)矿带的东部端缘,受羌塘-昌都微陆块(亦称三江印支褶皱带)控制。矿带位于...

玉龙铜矿地质特征
此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地带也蕴含铜铁多金属矿床,如铜、铁、钼、金和银等,其中钼资源量达到十万吨以上,铁矿储量超过8亿吨,金的蕴藏量更是达到了约26吨的可观水平。玉龙铜矿并非孤立存在,它所在的区域还包括多霞松多、马拉松多和莽宗等大型和中型铜矿,显示出该地区丰富的地质多样性。然而,过去的...

西藏玉龙铜钼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玉龙铜钼矿是我国著名的斑岩型矿床,位于玉龙斑岩铜(钼)成矿带的中段,是该矿带的成矿中心部位。中等剥蚀程度。地球化学景观为干旱半干旱的高寒山区。3.2.6.1 矿田区域地质环境 玉龙斑岩铜矿带是古地中海(特提斯)成矿域的组成部分。玉龙矿田分布于三江地槽褶皱系昌都褶皱带的青泥洞海通复背斜西...

江达县玉龙铜钼矿(8)
同年他们在提交的《西藏江达县玉龙铜铁矿区1971年地质普查报告及1972年地质工作意见》中提出:“玉龙铜铁矿可能是铜钼矿床的复合矿床”,建议继续工作,并提出首先对接触带的主矿体进行深部揭露。至此,玉龙矿床已被初步肯定,并首次提出存在斑岩型矿床的看法。1971年的普查工作成果和对矿床的基本认识,对玉...

矿产地质工作调查现状
至此,玉龙斑岩铜钼多金属成矿带被确立。1995年开始对玉龙铜矿Ⅱ号矿体进行补勘。到目前为止,评价出超大型矿床1个、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1个,带内还相继发现了其他矿(化)点23处,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有远景的铜多金属基地。同期,原地矿部高原地调大队,成都地矿所等科研单位对藏东地区开展过较...

玉龙铜矿床的三维成矿模型
图2-6 玉龙铜矿床5000断面矿床定位预测 侧向次生氧化成矿作用的加剧,使矿头和外来的铜顺层向下迁移叠加定位于矿体的中部,起到进一步富集的作用。它不仅形成了直接产出在盖层之下,并与盖层接触关系截然的厚度大、品位高的次生氧化富集铜矿带(层),而且当次生氧化富集带下迁的同时,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也受到改造叠加,其品...

玉龙-芒康成矿带
图11-21 玉龙-芒康斑岩铜(钼)矿带地质矿产略图 (据刘增乾等,1993) 1—下第三系;2—侏罗系至白垩系;3—上三叠统;4—中下三叠统;5—上古生界;6—下奥陶统;7—喜马拉雅期斑岩;8—花岗岩;9—背斜;10—向斜;1l—断层;12—不整合;13—地质界线;14—铜(钼)矿床(点);15—多金属矿床(点);16—汞锑矿床...

(十)三江成矿带
应属于喜马拉雅期。中甸红山洞铜矿为产于印支期石英闪长玢岩与中三叠统接触带上的铜、钼、白钨矿夕卡岩型矿床,钨为伴生矿,达小型。带内还有中甸麻花坪钨铍矿,该矿为产于泥盆系大理岩亦可能属喜马拉雅期成矿。据玉龙铜钼矿勘探报告报道,玉龙铜钼矿内钨为伴生矿,其储量WO3近6万吨,达大型规模。

圈定处大型矿集区
1)西藏江达地区斑岩型铜矿集区:位于藏东察雅中新生代凹陷区,成矿与走滑断层拉分区和斑岩体侵入有关,据知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铜矿集中区。成岩成矿作用集中于52~37Ma期间。包括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马牧普等斑岩型铜钼矿床,并伴生有金、银、铅锌。其中,玉龙铜钼矿床为超大型规模。2)云南...

钼矿床类型及特征
常含一定量可回收的钼。与单一的斑岩型钼矿所不同的是萤石及钨、锡、铋等伴生矿物少,甚至没有。典型的如加拿大的Ajak、Kitasult、Hudson Bay Mt;美国的Tolman Mt、Sierrita;墨西哥的Cumobabi;中国的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床等。2.矽卡岩型钼矿床 该类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多与浅色侵入体有关,有...

荥阳市15381767744: 玉龙铜矿的地质特征 -
蓍嵇消栓: 玉龙铜矿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青泥洞乡境内的铜金属矿,其铜金属储量居中国第二位.矿床规模与经济价值巨大.玉龙铜矿地处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青泥洞乡境内,位于宁静山下,海拔4569—5118米.玉龙铜矿拥有丰富可靠的资源,铜.

荥阳市15381767744: 我国的六大铜矿是? -
蓍嵇消栓: 我国的六大铜矿: 1、多龙矿区 多龙铜矿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全国28个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之一.截至2016年底,多龙矿区已经探明的铜达到2000万吨,按照我国大型铜矿的规模要求,相当于找...

荥阳市15381767744: 玉龙铜矿床的成矿系列与成矿机制 -
蓍嵇消栓: 一、玉龙铜矿床的成矿系列与成矿机制 玉龙铜矿床以储量特大和矿化类型多为特点.其矿化类型主要有:①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上角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化;②斑岩体与波里拉组灰岩、大理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铜矿化;③斑岩体周围波里...

荥阳市15381767744: 中国最大的铜矿在哪? -
蓍嵇消栓: 西藏境内的铜矿资源储量远景有望达到3000万吨以上,将占全国铜矿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意味着西藏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铜矿资源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说:“西藏铜矿资源储量举世瞩目,只要加快评价,将很快超过江西...

荥阳市15381767744: 西部矿业开发西藏玉龙铜矿 算利好消息吗?
蓍嵇消栓: 算是利好.有利好,股票不一定就会大涨,因为股票炒的是预期,炒的是朦胧的消息,当大家都知道有利好的消息的时候,会有一些人买入该股,但是更多的人会选择卖出.在K线形态上,往往会出现调高开,买盘能量有限,不足以封死涨停...

荥阳市15381767744: 斑岩型矿床哪里有 -
蓍嵇消栓: 斑岩型矿床是一种陆相的次火山热液矿床,包括中酸性及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斑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钨矿床、斑岩型锡矿床、斑岩型铅锌矿床等. 从大地构造背景上说,一般均出现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和板块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内. 斑岩铜(钼)矿床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矿床类型.典型的实例有:智利楚基卡马塔和布雷登铜矿床,美国宾厄姆铜矿,我国江西德兴、城门山,西藏玉龙,黑龙江多宝山等.

荥阳市15381767744: 全国最大的铜矿是哪里 -
蓍嵇消栓: 中国最大的铜矿山——玉龙铜矿 在西藏

荥阳市15381767744: 我国物产丰富的句子和段落, -
蓍嵇消栓:[答案] 从纬度来说,我国在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最北点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点是南沙群岛的曾母... 发现和扩大了白云鄂博稀土金属矿、德兴铜矿、金川镍矿、柿竹园钨矿、栾川钼矿、阿什勒铜矿、焦家金矿、玉龙铜矿、大...

荥阳市15381767744: 青海省大日县到西藏昌都玉龙铜矿多少公里路? -
蓍嵇消栓: 15小时34分钟 约808.7公里 途经:101省道、317国道青海省达日县建设路 421.2公里317国道 207.1公里茶马上街 854米茶马中街 225米茶马下街 841米317国道 178.4公里西藏昌都玉龙铜矿 17小时4分钟 约907.2公里 | 2个红绿灯 途经:101省道、317国道

荥阳市15381767744: 祖国的悠久历史著名特产,美丽山川的资料 -
蓍嵇消栓: 祖国的美丽山川庐山庐山常年云雾飘渺,四周的奇花异草清奇俊秀,却有不失浓妆淡抹,三叠泉一泻千里,汇成的庞大的溪流波澜壮阔,蔚为壮观.九寨沟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