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雷雨》中周萍最后会开枪自杀?

作者&投稿:贝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雷雨》 哪两个因素导致周萍自杀~

最挣扎的人——《雷雨》中的周萍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在戏剧中,不甘被周萍抛弃的蔡漪为挽留周萍而做的一切,无意中引爆了30年前的旧事,周萍是周朴园与侍萍之子这一秘密的揭穿,是全剧的高潮所在,在高潮处,剧中三组主要冲突,也就是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蔡漪、繁漪与周萍的三组冲突纠结重合在了周萍身上,悲剧的结局也由此而迅速出现。可见,周萍其实是始终处在剧情冲突主线之上。而周萍与蔡漪的冲突也是《雷雨》主线索,所以周萍的形象在戏剧结构中也是处于很核心的重要地位。

但周萍在剧中也是个很特殊的角色,他不像繁漪、侍萍、四凤和周冲那样能博取读者的广泛同情,但也未如周朴园和鲁贵那般让人心生憎恶。周萍更多给人一种软弱暖昧又矛盾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压抑、死亡气息的悲剧里,他身处其中,但却被许多人忘却在悲剧人物之外。

对周萍形象的诠释,曹禺自己也是显示出了矛盾的态度。

曹禺在《雷雨的诱惑》中提到过,“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在《忆写雷雨》中,他也表示,最先写出的片段,恰好是扣题的“雷”与“雨”两场,也是最吸引他的一些片段:第三幕四凤在轰轰雷声中跪地对母亲发誓不见周家人的面和以后周萍推窗进入四凤卧室的戏,第一幕中周朴园逼着繁漪吃药以及第二幕中鲁侍萍和周萍相认的戏。在这些戏中,周萍都处在冲突的焦点。而构成《雷雨》情节支架的五重三角性爱关系:周冲、四凤和周萍,四凤、周萍和繁漪,周萍、繁漪和周朴园,蔡漪、周朴园和侍萍,周朴园、侍萍和鲁贵,以及周萍身世的秘密都已见端倪。由此可见,在曹禺创作《雷雨》的构思和写作冲动中,周萍也处于核心位置,他应该属于逗起作者兴趣的“几个人物”之一。

作者曹禺对周萍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初版序言中作者强调“演他的人要设法替他找同情”,说他“不易获得一般观众的同情,而性格又是很复杂的。演他,小心不要单调”。“如有可能,我希望有个好演员,化开他的性格上一层云翳”。可见作者本身对周萍的形象就有着潜在的矛盾心理。

再从戏剧的人物塑造来说,《雷雨》中的八个角色,个个复杂丰满形象立体,周朴园代表着秩序,繁漪象征了爱情,侍萍表现了安全,四凤是归宿,大海是正义,鲁贵是金钱,周冲是理想,但对周萍,却很难下个断语。正如曹禺所介绍的,他身上有“慧”、有“蛮”,但现在已成为“美丽的空形”;他有冲动的激情和决绝的勇气,但紧接着是无旁无尽的“悔”;他一再触犯禁忌,而他是有道德观念的;他似乎绝情绝意,但他又是“有情爱的”;他赌钱酗酒,“精神颓丧,永远成了不安定的神情”,“同时又是渴望着生活”。痛苦焦灼、不得其所使他不仅佩服景仰“模范市民”、“模范家长”的父亲,甚至羡慕没有顾虑,敢于做坏事而心安理得的鲁贵。他挣扎在焦躁苦闷之中却无法拯救自己,由此,除了“矛盾”,似乎也没有更妥贴的词语来概括周萍。

在初版序言中曹禺曾说过,“‘极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热的氛围里两种自然的基调,剧情的调整多半以它们为转移”。他也指出,蔡漪是“极端”的代表,而周萍,是“情感和矛盾的奴隶”。这二人性格就已经奠定了整部话剧的基调。

然而在作者心目中,周萍并不仅仅是以矛盾、怯懦、无行动感为特征而成为与雷雨式典型人物蔡漪相对立的角色。相反,在内在生命力的强悍和追求极端性爆发的性格特质上,周萍是最接近蔡漪的了。

初版序言里,曹禺在极端、妥协缓冲和间色三种人物 分类中,将周萍同繁漪一样归在极端的类别中的。他说繁漪“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里。”说周萍有“一种可以炼钢熔铁、火炽的、不成形的原始人生活中所有的那种‘蛮力’……可以极冲动地做出自己终身诅咒的事。”所以繁漪才会对周萍说:“只有我明白你,我知道你的弱点,你也知道我的。”她牢牢抓住周萍不放,甚屈尊到提出与四凤分享,虽然也是由于不甘闷死在周朴园的囚笼中,但也绝对不能忽视使得他们之间有相通之感的那份蛮荒的力量。

在《雷雨》中周萍出场时,曹禺这样写道:“于是他要离开这个地方——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走到任何地方。”而《雷雨》的另一人物蘩漪,则总是感到这家里有难以忍受的郁闷,渴望能逃出这可以闷死人的家庭。她声称周家十八年来的生活将她“磨成石头样的死人”,为了挣脱这难以忍受的郁闷,她不惜将自己“变成火山的口,热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干净,那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二人性格的契合点注定了他们之间的悲剧发生。

在《雷雨》中,曹禺只在两个人身上用了“渴”的意象:一是周萍感到他对四凤“这次的爱不只是为求自己心灵的药,他还有一个地方是渴。”另外是繁漪的痛述:“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撒得我枯死,慢慢地渴死。”水是生命所必须的元素,尤其在《雷雨》那郁闷酷热的环境中,“渴”最贴切地表达了生命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与剧中其他几个悲剧人物的行为方式相比:只有繁漪和周萍,在无法抗拒的生命饥渴状态下,作了最惨烈的挣扎。他们没有像周冲那样空幻的追求,也未如侍萍般消极逃避,也不是四凤那样被动的接受。尤其是周萍,其实是一直处在行动中的人物。

周萍的命运是很悲壮的,自小因为父亲要另外娶亲,他被送到乡下,他所成长的环境给予了他乡间的自由,纯朴和清新的感受,而等到长大回家,在这个压抑的环境中,年轻的周萍怕是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生气,这也是他首先吸引繁漪的特质。他从乡下回来,带着热的血进入家庭“狭的笼”,吸引了这个大家庭里面最渴望新生活的蘩漪。这个时候年轻的周萍还带着一种野性,充满了力量和求生的欲望,有点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爱就爱得要死,恨就恨得要把人家杀死,全然不顾什么父母、血缘这种概念。 他首先追求爱情,反叛秩序,“恨父亲,愿他死,犯了灭伦的罪也干。”这就是他初步挑战秩序维护内心完整的极端行为。

但故事演绎到后来,周萍失去了所有的激情,他处处以父亲的利益为重,也以父亲为榜样来做他行动的指针。这样的转变对周萍来说,是有巨大的悲剧性的。

周萍所身处的“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任人停靠的温馨港湾,它带着一种压抑、苦闷感如同牢笼般难以解脱。在周萍的眼中,家是一个充满乱伦罪恶的地方,那里既有青春性萌动的甜蜜又不能抹去乱伦引发的道德审判的刺痛感。周朴园想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家风榜样,他希望“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意叫任何人说出他们一点闲话的”,这样的专制压抑着孩子天真的想法,“你爸爸的一句话就可以粉碎你的梦”,所以周家弟兄是很惧怕父亲的,而在蘩漪的心中,家就是一个让她情妇不是情妇、后母不是后母、被两代人无休止欺骗与压迫的地方,她一心希望和周萍在一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周萍带她走,都可以,她要的就是好好地爱一次就行了“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

夹杂在情感,性格,道德纠缠的挣扎中,整日面对家的压抑无处逃遁,周萍终于心力憔悴支持不住了。与后母偷情的罪恶与不法的负罪感,从心理上将他摧毁,这反常的爱情对他战胜森严的秩序毫无帮助,甚至反而把他拉向了井然的秩序之内,想将这层秩序更崇高化,“觉得自己是在狮子,睡着时偷咬一口的老鼠”。为不能解脱的悔疚,他的性格渐渐发生了转变,四凤健康纯净的青春让他感到了救赎的可能性,爱上四凤,除了爱情本身,更多也是出于内心想彻底埋葬往事的渴望。此外,他也决心离家到矿上工作以逃避内心的折磨和蘩漪的纠缠,虽然他有着许多的恶习,但他的确不是简单的自私怯懦到毫无行动感的人。

也就在他的这个转变中,周萍的悲剧性完全显现了出来。为了寻求解脱,他抛弃了蘩漪,也找到了能让自己新生的机会,这就是他新生的爱情:爱上了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以剧中人物的年龄推算一下,这故事发生之时,周萍28岁,四凤18岁,时光倒退27年到他父亲周朴园的年轻时代,就会发现,周朴园抛弃侍萍的那一年,周朴园是28岁,鲁妈是20岁。父子二人的命运显现除了重复和承接,也就是说儿子是重演了父亲的命运,也是这个年龄,也是爱上了一个丫环。这爱情产生的渊源,应该是他们都从一个由外面进来的纯朴清新的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生的勇气,这爱情给沉闷的大家生活增添了亮色,帮助他们下决心开家庭的阴暗,奔向新生。周萍想离家出走,带了四凤私奔来克服内心的罪孽感,从此开始新的生命。但这个欲望因为发现四凤是他的亲妹妹而彻底破灭,并给了他最致命的打击,还有什么比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希望而让人绝望的事呢。他从前可以不顾一切,但周朴园一揭出老底,他们所有计划都失败了,对周萍来说,无论他做过多少努力多少抗争,终究新生的希望灰飞烟灭并在消失前给了他巨大到无法相信也更难面对的嘲弄。他说身处其中的那种混合着压抑、噪热的家庭氛围,那种混合着郁闷、焦虑的复杂情绪,那种竭力挣扎而最终徒劳无功的绝望,都让他经历了一场恐怖而燥热的噩梦,噩梦显现真相,美梦彻底破灭的时候,周萍也有了他不得不死的原因。

你这问题很奇怪呢,最后的结局已经很清晰的:
四凤触到电线了,周冲去拉她,两人都触电身亡;
周萍是个悲剧的人物,一边是在父亲的威严下卑躬屈膝,一边又是痛苦纠结于跟后母繁漪的乱伦,最后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里,带四凤远走高飞,不料阻力太多太大,而最后得知自己再次乱伦,而妹妹、弟弟都触电死了,他回书房开枪自杀了;
繁漪、鲁妈都疯了,周朴园的老年生活就是照顾两个疯疯癫癫的女人;
鲁贵还是做着管家的位置,料理这个破裂的家,“混口饭吃”——这些在雷雨开场的前序部分可以了解到。
至于大海,有文献研究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大海应该是去工会了,而且很可能是成为工会里的领导人,为后面中国的工人运动及革命做贡献去了。

最后就是周萍开枪自杀了,“被枪杀的最可能是谁”这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出来的。。

夹杂在情感,性格,道德纠缠的挣扎中,整日面对家的压抑无处逃遁,周萍终于心力憔悴支持不住了,最后开枪自杀。

与后母偷情的罪恶与不法的负罪感,从心理上将他摧毁,这反常的爱情对他战胜森严的秩序毫无帮助,甚至反而把他拉向了井然的秩序之内,想将这层秩序更崇高化。

为不能解脱的悔疚,他的性格渐渐发生了转变,四凤健康纯净的青春让他感到了救赎的可能性,爱上四凤,除了爱情本身,更多也是出于内心想彻底埋葬往事的渴望。

此外,他也决心离家到矿上工作以逃避内心的折磨和蘩漪的纠缠,虽然他有着许多的恶习,但他的确不是简单的自私怯懦到毫无行动感的人。

扩展资料:

这爱情产生的渊源,应该是他们都从一个由外面进来的纯朴清新的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生的勇气,这爱情给沉闷的大家生活增添了亮色,帮助他们下决心开家庭的阴暗,奔向新生。

周萍想离家出走,带了四凤私奔来克服内心的罪孽感,从此开始新的生命。但这个欲望因为发现四凤是他的亲妹妹而彻底破灭,并给了他最致命的打击,还有什么比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希望而让人绝望的事呢。

他从前可以不顾一切,但周朴园一揭出老底,他们所有计划都失败了,对周萍来说,无论他做过多少努力多少抗争,终究新生的希望灰飞烟灭并在消失前给了他巨大到无法相信也更难面对的嘲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雨》



  最挣扎的人——《雷雨》中的周萍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在戏剧中,不甘被周萍抛弃的蔡漪为挽留周萍而做的一切,无意中引爆了30年前的旧事,周萍是周朴园与侍萍之子这一秘密的揭穿,是全剧的高潮所在,在高潮处,剧中三组主要冲突,也就是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蔡漪、繁漪与周萍的三组冲突纠结重合在了周萍身上,悲剧的结局也由此而迅速出现。可见,周萍其实是始终处在剧情冲突主线之上。而周萍与蔡漪的冲突也是《雷雨》主线索,所以周萍的形象在戏剧结构中也是处于很核心的重要地位。

  但周萍在剧中也是个很特殊的角色,他不像繁漪、侍萍、四凤和周冲那样能博取读者的广泛同情,但也未如周朴园和鲁贵那般让人心生憎恶。周萍更多给人一种软弱暖昧又矛盾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压抑、死亡气息的悲剧里,他身处其中,但却被许多人忘却在悲剧人物之外。

  对周萍形象的诠释,曹禺自己也是显示出了矛盾的态度。

  曹禺在《雷雨的诱惑》中提到过,“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在《忆写雷雨》中,他也表示,最先写出的片段,恰好是扣题的“雷”与“雨”两场,也是最吸引他的一些片段:第三幕四凤在轰轰雷声中跪地对母亲发誓不见周家人的面和以后周萍推窗进入四凤卧室的戏,第一幕中周朴园逼着繁漪吃药以及第二幕中鲁侍萍和周萍相认的戏。在这些戏中,周萍都处在冲突的焦点。而构成《雷雨》情节支架的五重三角性爱关系:周冲、四凤和周萍,四凤、周萍和繁漪,周萍、繁漪和周朴园,蔡漪、周朴园和侍萍,周朴园、侍萍和鲁贵,以及周萍身世的秘密都已见端倪。由此可见,在曹禺创作《雷雨》的构思和写作冲动中,周萍也处于核心位置,他应该属于逗起作者兴趣的“几个人物”之一。

  作者曹禺对周萍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初版序言中作者强调“演他的人要设法替他找同情”,说他“不易获得一般观众的同情,而性格又是很复杂的。演他,小心不要单调”。“如有可能,我希望有个好演员,化开他的性格上一层云翳”。可见作者本身对周萍的形象就有着潜在的矛盾心理。

  再从戏剧的人物塑造来说,《雷雨》中的八个角色,个个复杂丰满形象立体,周朴园代表着秩序,繁漪象征了爱情,侍萍表现了安全,四凤是归宿,大海是正义,鲁贵是金钱,周冲是理想,但对周萍,却很难下个断语。正如曹禺所介绍的,他身上有“慧”、有“蛮”,但现在已成为“美丽的空形”;他有冲动的激情和决绝的勇气,但紧接着是无旁无尽的“悔”;他一再触犯禁忌,而他是有道德观念的;他似乎绝情绝意,但他又是“有情爱的”;他赌钱酗酒,“精神颓丧,永远成了不安定的神情”,“同时又是渴望着生活”。痛苦焦灼、不得其所使他不仅佩服景仰“模范市民”、“模范家长”的父亲,甚至羡慕没有顾虑,敢于做坏事而心安理得的鲁贵。他挣扎在焦躁苦闷之中却无法拯救自己,由此,除了“矛盾”,似乎也没有更妥贴的词语来概括周萍。

  在初版序言中曹禺曾说过,“‘极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热的氛围里两种自然的基调,剧情的调整多半以它们为转移”。他也指出,蔡漪是“极端”的代表,而周萍,是“情感和矛盾的奴隶”。这二人性格就已经奠定了整部话剧的基调。

  然而在作者心目中,周萍并不仅仅是以矛盾、怯懦、无行动感为特征而成为与雷雨式典型人物蔡漪相对立的角色。相反,在内在生命力的强悍和追求极端性爆发的性格特质上,周萍是最接近蔡漪的了。

  初版序言里,曹禺在极端、妥协缓冲和间色三种人物 分类中,将周萍同繁漪一样归在极端的类别中的。他说繁漪“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里。”说周萍有“一种可以炼钢熔铁、火炽的、不成形的原始人生活中所有的那种‘蛮力’……可以极冲动地做出自己终身诅咒的事。”所以繁漪才会对周萍说:“只有我明白你,我知道你的弱点,你也知道我的。”她牢牢抓住周萍不放,甚屈尊到提出与四凤分享,虽然也是由于不甘闷死在周朴园的囚笼中,但也绝对不能忽视使得他们之间有相通之感的那份蛮荒的力量。

  在《雷雨》中周萍出场时,曹禺这样写道:“于是他要离开这个地方——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走到任何地方。”而《雷雨》的另一人物蘩漪,则总是感到这家里有难以忍受的郁闷,渴望能逃出这可以闷死人的家庭。她声称周家十八年来的生活将她“磨成石头样的死人”,为了挣脱这难以忍受的郁闷,她不惜将自己“变成火山的口,热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干净,那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二人性格的契合点注定了他们之间的悲剧发生。

  在《雷雨》中,曹禺只在两个人身上用了“渴”的意象:一是周萍感到他对四凤“这次的爱不只是为求自己心灵的药,他还有一个地方是渴。”另外是繁漪的痛述:“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撒得我枯死,慢慢地渴死。”水是生命所必须的元素,尤其在《雷雨》那郁闷酷热的环境中,“渴”最贴切地表达了生命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与剧中其他几个悲剧人物的行为方式相比:只有繁漪和周萍,在无法抗拒的生命饥渴状态下,作了最惨烈的挣扎。他们没有像周冲那样空幻的追求,也未如侍萍般消极逃避,也不是四凤那样被动的接受。尤其是周萍,其实是一直处在行动中的人物。

  周萍的命运是很悲壮的,自小因为父亲要另外娶亲,他被送到乡下,他所成长的环境给予了他乡间的自由,纯朴和清新的感受,而等到长大回家,在这个压抑的环境中,年轻的周萍怕是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生气,这也是他首先吸引繁漪的特质。他从乡下回来,带着热的血进入家庭“狭的笼”,吸引了这个大家庭里面最渴望新生活的蘩漪。这个时候年轻的周萍还带着一种野性,充满了力量和求生的欲望,有点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爱就爱得要死,恨就恨得要把人家杀死,全然不顾什么父母、血缘这种概念。 他首先追求爱情,反叛秩序,“恨父亲,愿他死,犯了灭伦的罪也干。”这就是他初步挑战秩序维护内心完整的极端行为。

  但故事演绎到后来,周萍失去了所有的激情,他处处以父亲的利益为重,也以父亲为榜样来做他行动的指针。这样的转变对周萍来说,是有巨大的悲剧性的。

  周萍所身处的“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任人停靠的温馨港湾,它带着一种压抑、苦闷感如同牢笼般难以解脱。在周萍的眼中,家是一个充满乱伦罪恶的地方,那里既有青春性萌动的甜蜜又不能抹去乱伦引发的道德审判的刺痛感。周朴园想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家风榜样,他希望“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意叫任何人说出他们一点闲话的”,这样的专制压抑着孩子天真的想法,“你爸爸的一句话就可以粉碎你的梦”,所以周家弟兄是很惧怕父亲的,而在蘩漪的心中,家就是一个让她情妇不是情妇、后母不是后母、被两代人无休止欺骗与压迫的地方,她一心希望和周萍在一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周萍带她走,都可以,她要的就是好好地爱一次就行了“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

  夹杂在情感,性格,道德纠缠的挣扎中,整日面对家的压抑无处逃遁,周萍终于心力憔悴支持不住了。与后母偷情的罪恶与不法的负罪感,从心理上将他摧毁,这反常的爱情对他战胜森严的秩序毫无帮助,甚至反而把他拉向了井然的秩序之内,想将这层秩序更崇高化,“觉得自己是在狮子,睡着时偷咬一口的老鼠”。为不能解脱的悔疚,他的性格渐渐发生了转变,四凤健康纯净的青春让他感到了救赎的可能性,爱上四凤,除了爱情本身,更多也是出于内心想彻底埋葬往事的渴望。此外,他也决心离家到矿上工作以逃避内心的折磨和蘩漪的纠缠,虽然他有着许多的恶习,但他的确不是简单的自私怯懦到毫无行动感的人。

  也就在他的这个转变中,周萍的悲剧性完全显现了出来。为了寻求解脱,他抛弃了蘩漪,也找到了能让自己新生的机会,这就是他新生的爱情:爱上了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以剧中人物的年龄推算一下,这故事发生之时,周萍28岁,四凤18岁,时光倒退27年到他父亲周朴园的年轻时代,就会发现,周朴园抛弃侍萍的那一年,周朴园是28岁,鲁妈是20岁。父子二人的命运显现除了重复和承接,也就是说儿子是重演了父亲的命运,也是这个年龄,也是爱上了一个丫环。这爱情产生的渊源,应该是他们都从一个由外面进来的纯朴清新的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生的勇气,这爱情给沉闷的大家生活增添了亮色,帮助他们下决心开家庭的阴暗,奔向新生。周萍想离家出走,带了四凤私奔来克服内心的罪孽感,从此开始新的生命。但这个欲望因为发现四凤是他的亲妹妹而彻底破灭,并给了他最致命的打击,还有什么比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希望而让人绝望的事呢。他从前可以不顾一切,但周朴园一揭出老底,他们所有计划都失败了,对周萍来说,无论他做过多少努力多少抗争,终究新生的希望灰飞烟灭并在消失前给了他巨大到无法相信也更难面对的嘲弄。他说身处其中的那种混合着压抑、噪热的家庭氛围,那种混合着郁闷、焦虑的复杂情绪,那种竭力挣扎而最终徒劳无功的绝望,都让他经历了一场恐怖而燥热的噩梦,噩梦显现真相,美梦彻底破灭的时候,周萍也有了他不得不死的原因。


为什么《雷雨》中周萍最后会开枪自杀?
夹杂在情感,性格,道德纠缠的挣扎中,整日面对家的压抑无处逃遁,周萍终于心力憔悴支持不住了,最后开枪自杀。与后母偷情的罪恶与不法的负罪感,从心理上将他摧毁,这反常的爱情对他战胜森严的秩序毫无帮助,甚至反而把他拉向了井然的秩序之内,想将这层秩序更崇高化。为不能解脱的悔疚,他的性格渐渐...

雷雨这部电影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 浅析《雷雨》人物形象的塑造_百度知 ...
1、周萍——自我 在《雷雨》中,周萍是个母亲不在身边长大的孩子,缺乏母爱,而从小长大的周公馆被封建专制的氛围所笼罩,导致周萍渴望母爱,多愁善感,性格也非常柔弱。周萍是一个自我的人,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以自我为基础。由于缺乏母爱,也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在周萍的性格中,存在严重的情感失落,...

如何评价《雷雨》中的周萍?
《雷雨》中的周萍是一个比较悲剧式的人物。周萍的身世就比较悲剧。名义上他是周朴园前妻所生的大少爷,其实他却是周朴园与其丫鬟梅萍的私生子。他想反抗自己的父亲,却不像周冲那样勇敢;他想要妥协,却又不想成为周朴园那样的人;他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又害怕被自己的父亲反对,后来他发现他爱的四凤...

《雷雨》人物关系是什么?
关系如下:周萍,鲁大海是周朴园和侍萍生的,周冲是周朴园和繁渏生的,四凤是侍萍和鲁贵生的,周萍是繁漪的继子。1、繁漪。繁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由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

雷雨中人物周萍的介绍
周萍是周朴园同他家的一个侍女生的孩子,那时候,他还是个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少爷,与仆人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相爱,侍萍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因周家老太爷不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在侍生下第二个孩子第三天,大年夜的晚上被赶出家门,她抱着孩子冒着暴风雪投河自尽。后周家几次搬家。“周萍”周家的大少爷...

周萍人物形象分析
周萍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同样也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解析他的身份来解析造成人物性格的家庭背景。进而分析他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承担着故事发生的背景,即他是鲁侍萍的大儿子。在他的身上承载着上一代人的爱恨恩怨……他的身上有着周朴园对侍萍的歉疚,而对周萍编造了生身母亲已死...

《雷雨》中繁漪和四风、周萍的关系
繁漪是周萍父亲的妻子,四凤是周萍生母鲁妈与周家管家鲁贵的女儿,四凤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

《雷雨》中周萍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
与周朴园为门第抛弃侍萍不同,周萍和繁漪关系中的不自然因素,使我们既使责备他“始乱”,也很难要求他“终继”。周萍一次次拼命挣扎,一次比一次掉进更探的泥淖,当发现最后饮人的救命甘泉竟是致命鸡汁时,他只留下一句话“爸,您不该生我!”和易卜生《群鬼》中华革士的命运相似,周萍的悲剧性几乎是...

《雷雨》讲了个什么故事?
20世纪初叶的一个盛夏,北方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一家住在一幢豪华住宅内。繁漪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比她年长十多岁的矿场主人周朴园,两人婚后,矛盾重重,周朴园心内拾不开以往所爱的侍萍,虽然表面上她已去世。却留下了一个私生子周萍,两父子相依为命十年。一个新妈妈闯进他俩的世界里,更是弄得...

《雷雨》人物关系是怎么样的?
《雷雨》中的人物主要是两代八个人,分别是周朴园、繁漪、侍萍、鲁贵、周冲、周萍、鲁大海和四凤,八个人组成三个矩形家庭结构。《雷雨》人物关系图如下:第一个矩形是周朴园现在的家庭,周冲是周朴园与繁漪的儿子,繁漪只是周萍的后妈;第二个矩形是周朴园应该最完整的四口之家,周萍和鲁大海都是周朴园...

凤泉区19841317259: 为什么《雷雨》中周萍最后会开枪自杀? -
秦试非可: 最挣扎的人——《雷雨》中的周萍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在戏剧中,不甘被周萍抛弃的蔡漪为挽留周萍而做的一切,无意中引爆了30年前的旧事,周萍是周朴园与侍萍之子这一秘密的揭穿,是全剧的高潮所在,在高潮处,剧中三...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中人物周萍的介绍 -
秦试非可: 周萍是周朴园同他家的一个侍女生的孩子,那时候,他还是个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少爷,与仆人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相爱,侍萍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因周家老太爷不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在侍生下第二个孩子第三天,大年夜的晚上被赶出家门,她抱着孩子冒着暴风雪投河自尽.后周家几次搬家. “周萍” 周家的大少爷,周朴园前妻留下的儿子,(其中之一)是一个具有苍白空虚的懦弱性格、一切都打着他那个家庭出身的烙印的人.如果说周家是一潭“死水”,那么“周萍”就是寄生在水面上的“浮萍草”,只要“繁漪”舞动一点“涟漪”.这“浮萍”立刻就乱了阵脚.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中周萍的自杀与四凤的死有没有关系?(看了并且懂的人来)
秦试非可: 是受不了自己与他是兄妹关系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这部小说的结局是什么???? -
秦试非可: 繁漪 鲁侍萍 疯了 周萍 举枪自尽 周冲 四凤 被雷击死 剧本中 : 〔半晌.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苦痛地低着头.萍脑筋昏乱 ,迷惑地望着父亲同鲁妈.这时繁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现在她突然发现一个更悲惨的命运 ,逐渐地...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是正剧还是悲剧 -
秦试非可: 正剧,雷雨是典型的正剧,除了雷雨外莎士比亚的传奇剧也属于正剧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中四凤和周萍的结局各是什么 -
秦试非可: 周萍 举枪自尽四凤 触电而死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的结局如何?懒得往下看了. -
秦试非可: 周萍开枪自杀,鲁四凤冲入雨中碰到掉落的电线,周冲去拉她,二人双双触电而亡,周繁漪、鲁侍萍都疯了.

凤泉区19841317259: 关于《雷雨》梗概. -
秦试非可: 资本家周朴元与侍女侍萍私通,生子周萍.后周遣弃侍萍与繁漪结婚.侍萍正怀二子大海,悔恨无路,乃投河自尽.被救后生大海,嫁于鲁贵,在鲁家又生一女名四凤.17年后,侍萍在外做佣人,鲁贵在周朴元公馆做仆人,大海在周朴元经营的矿山做工,四凤又到周公馆做使女,评剧雷雨照片(8张)并与周萍相恋,繁漪年轻,嫌朴元年老,曾与周萍私通.一日,大海作为罢工代表找周朴元要求增回工资,在周家识破四凤与周萍的私情,告知其母,赶来相阻.是夜雷雨交加,周萍冒雨去四凤家约会,繁漪亦跟踪前来,事被鲁家发现,四凤逃出,齐聚周公馆,朴元说破前情,四凤往后园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

凤泉区19841317259: “雷雨”的第二幕,共两场戏,前一场戏写 之间的矛盾冲突,后一场戏写 之间的矛盾冲突 -
秦试非可: 《雷雨》全剧登场人物只有十几个,而主 要的是周朴园、鲁侍萍、繁漪、周萍、周 冲、四凤、鲁大海、鲁贵等八人.在第二 幕里,主要有四个人物:周朴园、鲁侍萍 、鲁大海和周萍;并且,这四个人物的台 词相对集中,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