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公安三袁有何名著?

作者&投稿:况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安三袁是谁?主要作品?~

明朝时,湖北有一户姓袁的人家。袁家有兄弟三人,三兄弟非常友爱,而且他们从个个聪明机敏。但他们从不自持聪明,打小便勤奋好学,对人便是彬彬有礼,深受乡里喜爱。教书先生们都觉得袁家三兄弟是品学兼优的可造之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 后来,兄弟三人都成了中国杰出的大学问家。他们就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三袁”。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极盛一时的情况下,他独推白居易、苏轼,成为共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1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万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七子”。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他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这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
【袁宏道】 简介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

公安三袁
  明朝时,湖北有一户姓袁的人家。袁家有兄弟三人,三兄弟非常友爱,而且他们从个个聪明机敏。但他们从不自持聪明,打小便勤奋好学,对人便是彬彬有礼,深受乡里喜爱。教书先生们都觉得袁家三兄弟是品学兼优的可造之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
  得到老师们的厚爱,兄弟三人变锝更加刻苦,对老师越发越感激、敬重,生怕辜负了老师们的苦心。老师们瞧在眼里,乐在心里。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兄弟三人都长成了大人,各自学有所成。先生们觉得:再没什么可教他们了。这一天,先生们把三兄弟叫到面前,点着头逐个看了一番,有点恋恋不舍的说:“是时候了,凭你们现在的学识,考进士应该不是太难的事。老师虽然舍不得你们,但不能耽误了你们的前程。你们去吧。”袁家三兄弟苦读十多年,盼的就是这一天,然而这时,三兄弟不由锝想起那些和老师朝夕相处的日子。三兄弟心里酸酸的,恋恋不舍,一拜再拜,很久才缓缓的离去。
  很快喜讯就传回乡里,这一年,袁家三兄弟都考取了进士。袁家一收到到消息,上上下下都沸腾了,决定设盛宴庆贺。一切就绪,只等三兄弟回来,但左等右等总不见人,终于,兄弟们都回来了,连老师们也来了。原来,三兄弟约好直接赶到老师们家中,接老师们回来庆贺。酒席上,三兄弟对老师们一拜再拜,老师们满面红光,高兴锝合不拢嘴,拉着三兄弟连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但此时,有一位先生正在家生闷气呢,他叫刘福锦,是老三的启蒙老师,由于时间太久,所以袁家对他印象不深,这次宴请,竟将他忘掉了。刘福锦见袁家请客没有请他,心中很不是滋味,加上有人借机挖苦他,他实在忍不住,便在一张白纸上写了“高塔入云有一层”这句话,意思是提醒老三,有了今天的成绩可别忘记了老师。老三打开一看,恍然大悟,连说:“失礼了,失礼了。”又急忙去找两位哥哥商量。兄弟三人商定再专门请刘福锦先生一次,并重邀所有的师长、长辈作陪。
  在送给刘福锦先生的请贴上,老三就刘老师的原话作了一首诗:“高塔入云有一层,孔明不能自通神,一日为师终生父,谨请先生谅晚生。”委蜿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酒宴那大清早,老三特意抬着轿子,去刘福锦先生家接他,刘先生假装还生气,不肯上轿。老大和老二在家得知此事,连忙步行赶到刘家。兄弟三人一起恭恭敬敬地邀请。这一来刘福锦先生大为感动,忙扶起拜倒在地的三兄弟,上轿前去赴宴。酒席间,师生们共叙往事,开怀畅饮,高兴锝不得了。
  后来,兄弟三人都成了中国杰出的大学问家。他们就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极盛一时的情况下,他独推白居易、苏轼,成为共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1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万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七子”。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他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着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他说过:”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他亦相信写文要真,认为“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今人称为文学进代论),即“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代表作品:《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初至西湖记》《叙陈正甫会心集》《虎丘记》《满井游记》《西湖游记二则》《戏题斋壁》《游虎跑泉》《东阿道中晚望》《戏题飞来峰》《袁中郎集笺校》《瓶花斋杂录》《破研斋集》。
  流传至今的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卷去吴七牍一卷》《解脱集四卷》《瓶史》《袁中郎先生全集二十三卷》《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袁中郎全集四十卷》《广陵集》《袁中郎文钞一卷》等等。其中《满井游记》被编入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书内。
  袁中道(1570一1627)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3] 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作《宗镜摄录》。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着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


明朝公安三袁有何名著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

明朝公安三袁有何名著?
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着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

莲花洞文言文阅读答案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曾任江苏吴县县令,是晚明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有《袁中郎全集》。本篇选自《西湖记述》一书。 这是一则清新的写景文字,笔调明快流畅,不露雕饰之痕。作者无论写亭、写湖、写柳、写石,都只稍稍只笔,就各显特色。他写景不作精细镂刻,力求...

古代四大名著的文学流派?
28. 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29. 公安三袁指的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包括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32. 三辅指的是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 科考三元指的是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 殿试三鼎...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全文的意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全文的意思如下: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

古代四大名著的文学流派?
回答:《三国演义》是一部史歌性文学名著《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西游记》是一部神话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一部悲情爱情文学名著

名著手抄报图片
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1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1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1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13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1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1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16 三言...

列举高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和常涉及名著,详细一点,谢谢。
高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有关三的知识点文学常识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代:夏商周 >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三教: 儒释道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

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战国策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松竹梅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盂县13458375902: 1、《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作者与其兄( )、弟( )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点雍米非: 1、《满井游记》的作者是(明 )代文学家(袁宏道 ),作者与其兄(袁宗道 )、弟(袁中道 )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2、文中总写春天景物的句子是:( :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 3、比喻春水清澈明亮,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4、比喻青山鲜妍明媚的句子是:(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 回答完毕!请采纳! 跪谢赏赐!谢谢!

盂县13458375902: 雨后游六桥记 -
点雍米非: 【作者介绍】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中道二弟,袁宗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

盂县13458375902: 有什么描写纨绔子弟生活的古代书籍? -
点雍米非: 日本紫式部著《源氏物语》应该算,曹雪芹的《红楼梦》也勉强算.明代公安三袁,特别是袁宏道的作品,同张岱的风格有相似之处,另外就是苏东坡的一些散文了.

盂县13458375902: 文学常识可以填的速度了欧阳修{——}朝文学家,字{——}字号{——}满井游记选自{——}作者{——}{——}代文学家,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
点雍米非:[答案] 北宋 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 袁中郎集笺校 袁宏道 明代 袁宗道 袁中道

盂县13458375902: 明代湖北三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有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点雍米非:[答案]袁宏道 袁中道 袁宗道

盂县13458375902: 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尤有未烧书 -
点雍米非: 明人袁宏道《经下邳》云:“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中道、弟袁宗道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盂县13458375902: 谁知道晚游六桥诗月记的阅读答案? -
点雍米非: 晚游六桥待月记 作者 袁宏道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

盂县13458375902: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点雍米非: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盂县13458375902: 请问袁宏道字什么?还有《西湖游记两则》选自? -
点雍米非: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中道、弟袁宗道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选自《西湖游记》

盂县13458375902: 三公袁之首 -
点雍米非: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