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官员叩拜要拍衣袖,嫔妃走路要人扶?

作者&投稿:荀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清朝官员叩拜要拍衣袖,嫔妃走路要人扶?~

清朝的官员之所以要参见皇上的时候抖一抖自己的袖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为了掸一掸自己衣服上面的灰尘,以表示对皇帝的一种尊敬。第2个原因是为了证明自己为官的时候两袖清风。第3个目的是为了告诉皇帝自己身上并没有带着什么暗器。


当时清朝官员所穿的那种衣服,是满清时候特有的衣服,那种衣服为了避免满族的人在打猎或者是干其他的事的时候受伤,所以他们的袖子比较长。但是随着后来的发展,这种衣服就成了官员的衣服。当时因为是这种衣服独特的特点,所以说官员需要为了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尊敬而抖自己的袖子。而且这种袖子的确也比较长,抖一抖的话方便自己行动。

而为什么妃子走路的时候都需要人陪,这也是有门道的。并不是说之所以很多的妃子都要人陪,是因为她们自己就是那么的弱不禁风。首先来说的话,当时十分的流行裹小脚,虽然满族的人不喜欢裹小脚。但是后来有些妃子也是汉族人,所以她们还是会裹小脚的。为了防止这些人走路的时候跌倒,所以需要有人来扶着她们。


其次,当时她们穿的那种鞋子比较的特别,而且他们的袍子比较的长,害怕走路的时候被绊倒出丑,所以需要有人扶着她们。而且皇帝看到这些妃子被人扶着的时候,会激发皇帝对她们的保护欲,这样的话可以用来吸引皇帝。

嫔妃走路让人搀扶的原因简单,因为当时她们都裹小脚而且穿的鞋子跟很高,这样走起路来很不方便。而且有人前拥后簇地搀扶着,也能显示出自己身份地位的高贵。主要来解释一下,清朝官员叩拜时为什么要抬衣袖吧。官员之所以在跪拜皇帝前甩两下衣袖,与满族人独特的服装有关。

满族人在入关前生活在东北,那里的天气寒冷,所以他们的衣服衣摆和衣袖都很长,虽然看起来不美观,但是很保暖。衣服的袖头的形状很像马蹄,所以人们称之为“马蹄袖”。后来清朝统治者在官员服装上保留了这种“马蹄袖”。规定不管是满族官员,还是汉人官员,都必须在正式场合身穿这种服装。

平时,满汉官员往往把把“马蹄袖”卷起来。他们在觐见皇帝时,第一个动作就是先把袖子放下来,然后跪拜。在旁观者看来,这种放下袖子的做法就好像是在“甩袖子”。清朝官员这个看似简单的“甩袖子”动作,还是很有好处的。

一是把袖子放下来,有利于袖口自然下垂,官服显得整齐美观。二是双手可以藏在袖子中,在进行跪拜时,能够保护手掌。美观和实用兼具,所以很受官员喜爱。另外,由于清朝官服的袖子很宽大,里面能够轻易地藏着东西。满汉官员在跪拜前甩两下袖子,也是在向皇帝表示,自己袖子里没有藏匿武器图谋不轨,以示忠诚之意。

满族最早是个游牧民族,官员叩拜拍衣袖更民族风俗有关,后面发展成一种礼仪,满族姑娘没有裹小脚的习惯,因此一种叫做“花盆底”的鞋子在宫中流行,穿上之后旗袍就能盖过双脚,让人扶着能够防止走路摔跤,同时也能彰显出自己尊贵的身份。

满人建立清朝之前是一支游牧民族,最经常做的事就是骑马射箭,为了防止手部受伤就将衣袖做的长一点,这种衣袖被称为“马蹄袖。”

建立清朝之后“马蹄袖”也变成官员的服装,官员跪拜皇帝时拍袖子是为了让袖子可以自然下垂,这个动作有两个含义,其一,拍掉身上的灰尘叩拜皇帝以示庄重,其二表明自己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清朝的审美观而现在差不多,喜欢骨感美,嫔妃让人扶着可以凸显出自己的娇柔、惹人怜惜,并且让人扶着还可以防止自己穿着“花盆底”的时候摔跤,还能彰显出身份,可谓一举多得。

官员拍衣袖和嫔妃走路要人扶都和满族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朝的官员之所以要参见皇上的时候抖一抖自己的袖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为了掸一掸自己衣服上面的灰尘,以表示对皇帝的一种尊敬。第2个原因是为了证明自己为官的时候两袖清风。第3个目的是为了告诉皇帝自己身上并没有带着什么暗器。

当时清朝官员所穿的那种衣服,是满清时候特有的衣服,那种衣服为了避免满族的人在打猎或者是干其他的事的时候受伤,所以他们的袖子比较长。但是随着后来的发展,这种衣服就成了官员的衣服。当时因为是这种衣服独特的特点,所以说官员需要为了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尊敬而抖自己的袖子。而且这种袖子的确也比较长,抖一抖的话方便自己行动。

至于嫔妃走路要人扶,这个要从满清入关那时说起,当时汉族女人兴裹小脚,但满族女人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要裹小脚对她们来说太难了,于是发明了清朝女人专属的"花盆底"鞋子。

穿上这种鞋子,旗袍既盖过了双脚,走起路来又婀娜多姿,再加上清朝偏以骨感体态为美,她们为了吸引皇帝注意,让宫女扶着可显出娇弱的样子,让皇帝产生怜爱和保护欲。而且后宫要讲究排场的,特别是身份尊贵的妃子,在走路排场上更注重,毕竟要能彰显出他们特别的身份。



清军入关后京官南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做了哪些事?

清军入主北京之后,崇祯皇帝尸骨尚未收敛,多尔衮为了表达对崇祯皇帝的哀悼,任命李明睿出任大清礼部左侍郎,主要负责为崇祯皇帝举行葬礼,通过对明朝皇帝表达尊敬,笼络明朝官员的人心。

第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对于前明官吏多有鄙视,而多尔衮公开欢迎明朝的官僚加入新的政权。1644年6月7日,多尔衮就谕令兵部,对于主动投降的明朝官员实行赦免。


第三,有一些汉族的名流文士被推荐到政府之中做官,这些人也就相互拉拢,一起扩大投诚的汉族士大夫队伍,一起向清朝政府合作。

电视剧中的多尔衮

第四,多尔衮深知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沉重的赋税压力,所以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后,就下令凡是清军驻扎过的地方,或者因为清军进军而农田遭到破坏的乡村该年的付税减轻一半。


第五,入关之前,后金政权的首都是在盛京。入关之后,多尔衮就建议皇帝在8月份定都北京,9月份整个后金政权的都城就迁入北京,以此向明朝的官民表示自己入主中原建立长久政权的决心。



拍衣袖是因为他们祖先擅长骑射,漫漫演化而来,表示对地位高的人的尊敬。满清时期后来盛行裹小脚,但是对于擅长骑射的女子来说,走路很困难,所以需要人搀扶。

清朝的官员之所以要参见皇上的时候抖一抖自己的袖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为了掸一掸自己衣服上面的灰尘,以表示对皇帝的一种尊敬。第2个原因是为了证明自己为官的时候两袖清风。第3个目的是为了告诉皇帝自己身上并没有带着什么暗器。清朝的官员之所以要参见皇上的时候抖一抖自己的袖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为了掸一掸自己衣服上面的灰尘,以表示对皇帝的一种尊敬。第2个原因是为了证明自己为官的时候两袖清风。第3个目的是为了告诉皇帝自己身上并没有带着什么暗器。
妃子需要人扶是因为当时她们穿的是花盆底,而且他们的袍子比较长,害怕走路的时候被绊倒出丑,所以需要有人扶着她们。


叩拜用在什么场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叩首是一种表达敬意的重要礼节。它在多种场合中被使用,包括但不限于:1. 祭祀活动:在祭拜天地、祖宗等庄严的宗教或传统仪式中,叩首是表达虔诚的方式之一。2. 官场礼节:在古代,官员之间的拜会、汇报工作时,会用到叩首礼,以示尊重。3. 民间礼仪:民众在拜见长辈、庆祝婚礼等...

为什么中国古代以叩拜礼为尊,并且流传很久?
但是后来发明了椅子之后,规矩就发生了改变,一开始是皇帝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下面的大臣都站着。这个规矩逐渐演变到后来皇帝问话大臣必须要跪着听旨,未经允许甚至不可以抬头窥视帝颜。清朝时期的大朝会上,众位上朝的大臣必须要行无比烦琐的叩拜大礼,跪下磕三个头后站起来紧接着又跪下来磕头,如此重复...

在清朝无论妃嫔还是皇后还是贝勒还是王爷是否都要叫一品大员为“大人...
那是影视给人们的普遍性错觉。其实,清代官员最为低贱,见皇帝和皇后、皇太后等均行大礼不说,还要口称“奴才”的。具体分析如下:皇后是至高的,代表了皇权,仅次于皇帝。一品要下跪的,无称“大人”之说;王爷(亲王或郡王)则又次于皇后,不会称一品大员叫“大人”;妃品级同一品大员。但妃匹配的...

清朝如何叩拜
回答:清朝礼节中单膝跪地有两种:一种叫做“打千”,是奴仆见主人,下级见上级的常见礼。动作是垂右手,屈左膝,上身微微前倾。另一种是“请安礼”,男女动作不同:男子一边屈右膝半跪,一边口称“请某某的安!”女子的动作是双手按左膝,右膝微屈,往下蹲身。 双膝跪地才真正叫跪,是比较庄严正式的礼节。据...

康熙为何要以叩拜大礼祭拜朱元璋?朱元璋的影响力有多大?
清朝官方为何高度评价朱元璋?只因全面继承了大明版图和厚实家业,和对朱元璋个人魅力的钦佩,康熙对此并不讳言。历史再次回溯到1699年,这时距离朱元璋逝世已经301年。这年的初夏,康熙皇帝开启了南巡,到钟山的明孝陵祭祀是康熙是这次重大目的。康熙深情地对官员说:“明代洪武乃创业之君,朕两次南巡俱举祀典,亲往奠醊。今朕...

明清时候的大臣上朝真的是跪着上朝的吗
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有特别的护膝。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却不断下降。

清朝时期,有哪些人见君王时可以不用下跪?
在清朝时期见到君王可以不下跪的人非常的少,因为在当时中国的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顶峰,所以说皇帝对于权利非常看重的,但是一些位高权重者,比如曾国藩这些人都会下跪。1,摄政王多尔衮 因为从秦汉到明清是一个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过程,所以大臣的权力也在不断的弱化,在大臣见到君王的时候也必须要下跪,这...

为什么中国古代以叩拜礼为尊,并且流传很久?
叩拜行礼,容易巩固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权。众所周知,古代的封建王朝都宣传自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属于“天授神权”。凡人不可撼动,只有安心接受朝廷的管理才是顺应天意。这样的宣传固然重要,但也要从实际行动来巩固他们的宣传效果。要求百姓和官员之间行跪拜之礼就是实际行动...

清朝外派臣子见皇上从哪里开始叩拜
藩国使节进殿门开始,三步九叩首,刚好到皇帝面前。这个事先礼部官员会进行培训。而其他的国家的一般是到皇帝面前行跪礼。当然也有不行的,如乾隆年间英国使节不行礼,最后被驱逐。

古代几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堂?
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在京城做官的官员,都必须要参与到朝会当中,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这里面有一些人是不能够与皇帝直接沟通的,只有4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够与皇上对话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民众的诉求。最后就是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皇帝上朝时间大概在5:00~7:00左右,而大臣们要去等候的时间必须要提前到3点到5...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朝官员叩拜皇帝时为什么掸掸衣袖
欧兴百为: 因为清朝是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所以他们的衣服的袖子又叫马蹄袖,在叩拜皇上的时候掸袖既是他们的规矩,又是他们显示身份尊卑的地方,表示对皇上的尊敬.

平江区19177964321: 为什么清朝官员叩拜皇上时,要先拍打几下衣服袖子
欧兴百为: 清朝官员拜见皇上的时候,叩拜前经常会先拍打几下衣袖.那么为何清朝官员行礼前要先拍打袖子?满清入关前,这种袖子非常流行.这种袖子平时的时候绾起来,出猎或打仗的时候放下来.拍袖子,其实是为了把袖口放下来,甩袖利于袖口自然下坠,同时手又自然藏于袖中.此外,官员跪拜俯首听命的时候袖子还能起保护手掌作用.不过它的真实意义其实就是一种礼仪,一种满人特有的礼仪.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朝跪拜时,为什么要先拍两下袖子?
欧兴百为: 这一动作是卸箭袖,“箭袖”是满族的传统服饰组成之一,平时挽起来,射箭时放下... 在有关清朝的影视剧中,每当大臣面见皇帝,都会先拍几下袖子,再行“三拜九叩”...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朝大臣跪拜之前为什么要先拍打袖子 -
欧兴百为: 清朝的朝服是有旗服设计而来的,旗服的设计又得满足满人骑兵射箭的要求,故在衣服的袖口上又加上了一样类似半圆形的“装饰”.其实这个装饰叫“哇哈”.这个哇哈平时是可以收起来的,冬天射箭是可以放下来,达到保暖手的作用.说到...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朝官员叩拜皇帝为什么要拍打几下衣服袖子 -
欧兴百为: 这是满族人的一种礼节. 面见辈分大的人或长官要施大礼.这是叩头礼. 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女真时期这礼节就有了.

平江区19177964321: 为什么古代大臣参见皇上要拍衣服?
欧兴百为: 因为清朝是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所以他们的衣服的袖子又叫马蹄袖,在叩拜皇上的时候掸袖既是他们的规矩,又是他们显示身份尊卑的地方,表示对皇上的尊敬. 清朝官服的袖子是马蹄袖,甩袖子是为了把挽起的部分甩下来!那样就更像马蹄!清朝也是游牧名族,在他们眼中马是最有用的东西,所以才会将官员的袖子做成马蹄袖.至于平民!在清朝统治者眼中是没有价值的! 马蹄袖满语成为“哇哈”因此,也称“放哇哈”.“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平江区19177964321: 为什么清朝的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子 -
欧兴百为: 清朝的官服袖口为箭袖(俗称马蹄袖,满语叫哇哈).各级官员们平时把箭袖挽起来,在陛见皇上或者给王公大臣行礼时,要敏捷地把袖子掸下来,然后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这一动作叫作“放哇哈”,是清朝礼节中规定的动作.因为很熟练,动作很快,往往只看到甩两下胳膊了.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朝官员上朝跪拜皇帝时为何要甩袖?
欧兴百为: 古装电视剧,清朝官员拜见皇上时,把两个袖口拍下,意是愿效犬马之劳.马蹄袖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代臣子参拜皇帝为什么要拍衣袖呢?
欧兴百为: 清朝官员穿的朝服,其实是由旗装演变过来的: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楔,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有箭袖),保暖、便于坐骑.清初开始的制度规定,官员入朝必须穿披肩领袍,谓之朝服.朝服带有箭袖,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

平江区19177964321: 清朝拜见皇上为吗要摆袖子~~?
欧兴百为: 臣子面圣时“啪啪”两声拍打双袖原意是要将袖口翻下来(但并不打膝盖),此为清朝特有的一种程序礼节. 在现代影视剧中也可看到,清朝礼服、祭服等宫廷服饰袖口上均缝有袖头,称箭袖,因形似马蹄,故又名马蹄袖. 它在正式官服上——包括皇帝、皇后等朝服上都有(可参考清帝王朝服像). 马蹄袖平时是翻上去的,在朝见皇帝时再将两个袖头放下来,下跪的同时将前肢搭在地上,行磕头礼. 这种马蹄袖当时只用于正式的官服或宫廷服饰,平民百姓是不能穿带有马蹄袖的服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