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光,字子夏”出自哪篇文言文?

作者&投稿:丑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光传文言文阅读题~

孔光传翻译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孙。

  孔子生孔鲤,字伯鱼;鲤生孔亻及,字子思;亻及生孔帛,字子上;帛生孔求,字子家;求生孔箕,字子真;箕生孔穿,字子高;穿生孔顺,顺做过魏相;顺生孔鲋,鲋做陈涉博士,死于陈下;鲋弟子襄为孝惠帝博士、长沙太傅;襄生孔忠,忠生孔武及孔安国;武生孔延年;延年生孔霸,字次儒;霸生孔光。

  安国、延年都凭研究《尚书》而做武帝博士。

  安国做官至临淮太守。

  霸也研习《尚书》,为太傅夏侯胜做事,昭帝末年做博士,宣帝时做太中大夫,因选授皇太子经术,升任詹事,任高密相。

  此时,诸侯王之相位在郡守上。

  元帝即位,征召孔霸,因为师傅关系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加给事中,加赐黄金二百斤,房屋一处,迁户籍进长安。

  霸为人谦虚退让,不好权势,常称爵位太过,何德堪受此!皇上想孔霸至相位,自御史大夫贡禹去世,到薛广德被免官,总想拜霸为相。

  霸让位,自己陈述再三,皇上深知他的诚心,便不用他。

  因此敬重他,赏赐很厚。

  等到孔霸去世。

  皇上素服亲临吊唁两次,到赐东园礻必器(棺材)钱帛,策赠以列侯,谥号烈君。

  孔霸四个儿子,长子孔福继承关内侯。

  次子孔捷,捷弟孔嘉都位列校尉诸曹。

  孔光是最小的儿子,经学很精通,年未二十,推举为议郎。

  光禄勋匡衡推荐孔光方正,做谏大夫,因为不合天子意,降职为虹长,自己免职做教授。

  成帝初即位,推举博士,屡次派他审查冤狱,传布风俗,救济流民,奉行使令宣称旨意,因此知名。

  此时,博士选拔三科,成绩优秀任尚书,次等任刺史。

  那些不通事的,因为久未任职就补任诸侯太傅。

  孔光成绩优秀任尚书,观察旧的典章制度和品式,几年就通晓汉制及法令。

  皇上很信任他,先转做仆射,后为尚书令。

  有诏令说孔光周密谨慎,未曾有过,加封诸吏官,用他的儿子孔放为侍郎,加给事黄门。

  数年后,孔光调任诸吏光禄大夫,俸禄中二千石,加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统领尚书事。

  后为光禄勋,又领尚书,诸吏给事中照常。

  掌管朝廷机要部门十几年,严守法度,遵循旧日的典章制度。

  皇上有问,孔光根据经法以心里认为合适的回答,不随便附和;皇上如有不从,不敢强劝硬阻,因此久安。

  假日归家,兄弟妻子宴饮谈话,始终不涉朝省政事。

  有人问孔光“:温室省中树都是什么树?”孔光沉默不语,或回答别的话,不泄露朝政事。

  孔光是皇帝师傅的儿子,少年时因经术通达有名,做官的品质早成。

  不结党友,本性自守,也是势所必然。

  孔光由光禄勋调任御史大夫。

  绥和初年(前8~7),皇上即位二十五年,没有继承人,至亲有同胞弟中山孝王及胞弟之子定陶王在。

  定陶王好学多才,在帝子行中,而定陶王祖母傅太后暗中替定陶王求取汉的继承人,暗里奉侍赵皇后、昭仪及帝舅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所以都劝皇上。

  皇上于是召见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都接进宫中,评议中山、定陶王谁适宜为继承人。

  方进、王根以为定陶王是皇帝的弟弟的儿子,《礼记》说:“昆弟之子犹如己子,”“做他的后人的就是他的儿子,”定陶王宜为嗣。

  褒、博都像方进、根的评议一样。

  孔光独以为按礼立嗣以亲,中山王是先帝之子,当今皇帝之亲弟,用《尚书·盘庚》殷王无嗣,其弟继承为比,中山王宜为嗣。

  皇上以《礼记》说兄弟不相入祖庙,又皇后、昭仪要立定陶王,所以便立为太子。

  孔光因议不中皇上意,降职为廷尉。

  孔光久掌尚书,熟悉法令,号称周密公平。

  当时定陵侯淳于长犯大逆不道的死罪,淳于长之小妻始等六人皆于淳于长事未发觉时被休弃,有的改了嫁。

  等到淳于长事暴发,丞相翟方进、大司空何武议论,以为“法令规定,犯法者各按犯法之时律令事论之,明有所止。

  淳于长犯罪时,始等正为长妻,已有应坐之罪,与自身犯法无异。

  后来才休弃,在法方面无所免,请判罪。”孔光议论以为“大逆不道,父母妻子兄弟姊妹无论年龄大小都应斩首示众,以警戒后犯法的人。

  夫妇之道,合于义就共同生活,否则就离开。

  淳于长不知当判大逆不道之罪,而休弃始等,有的改了嫁,恩义已绝,而要作为长妻判死罪,名不正,不当坐罪。”有诏令说孔光议论正确。

  这一年,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因定陵、红阳侯犯法而连累判罪,都贬做庶人。

  以孔光为左将军,居右将军官职,执金吾王咸为右将军,居后将军官职。

  免去后将军官位。

  数月后,丞相翟方进去世,召左将军孔光,正准备封,已刻好侯印,皇上突然驾崩,就那一夜在皇上大行前拜受博山侯印绶。

  哀帝即位,亲自厉行节俭,减省众多用度,政事由己出,朝廷安定一致,有希望达到最佳政治局面了。

  皇上褒奖大臣,增加孔光封邑千户。

  当时成帝母太皇太后居长乐宫,而帝祖母定陶傅太后在封国住所,有诏问丞相、大司空“:定陶共王太后应当住何处?”孔光一向听说傅太后为人刚暴,长于权谋,从帝在小儿时养长教导到成人,帝之立又有力。

  孔光心恐傅太后参与政事,不想让她与帝旦夕相近,就议以为定陶太后宜改筑宫,大司空何武说“:可居北宫。”皇上听从何武言。

  北宫有紫房夹层道通未央宫,傅太后果然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取尊号,贵宠她的亲属,使皇上不能走直道。

  不久,傅太后堂弟的儿子傅迁在左右尤为歪邪不正,皇上免去他的官送回故郡。

  傅太后怒,皇上不得已又留下傅迁。

  孔光与大司空师丹上奏说:“诏书‘侍中驸马都尉傅迁巧言佞色无义,漏泄机密不忠,这是国家的祸害,免官送回故郡’。

  又有诏留下。

  天下人疑惑,没有信实,亏损圣德,实在不是小的过失。

  陛下因变异连现,避开正殿,接见群臣,想寻求原因,至今没有改变。

  臣请使傅迁回故郡,以消奸党,适应天戒。”终于不能遣归,又做侍中。

  被傅太后所胁迫的都是这一类事。

  又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一样称太皇太后,多数臣下顺其旨意,说母以子贵,应立尊号以重孝道。

  只有师丹与孔光认为不可。

  皇上难违大臣正议,又内为主后所迫,迟疑不决连岁。

  师丹因罪免官。

  而朱博代任大司空。

  孔光从先帝时议立嗣就有持异之嫌了,又重违傅太后旨意,因此,傅氏在位者与朱博勾结,共毁谤孔光。

  后数月,皇上就用策书免去孔光丞相之职,策书说:“丞相是朕之股肱,参与共同继承宗庙大事,统理海内,辅佐朕不足地方来治理天下。

  朕已不明,灾异频仍,日月无光,山崩河缺口,五星失去正常运行,这显示着朕不德与股肱不良。

  君前为御史大夫,辅佐先帝,出入八年,始终无忠言佳谋,现在辅佐朕,出入三年,忧国的作风也听不到。

  阴阳错谬,年成频仍无收,天下空虚,百姓饥饿,父子分散,流离失所,数以十万计。

  而百官群职空废,为非作歹的人放纵,盗贼并起,有的攻官府,杀长吏。

  多次问君,君无恐惧忧虑之意,回答无能为力。

  因此群卿大夫都懈惰不以为意,过失皆由君生。

  君执掌社稷重任,总领百官之任,对上没有匡正朕的缺失,对下不能安托百姓。

  《尚书》不是说吗?‘不要虚设百官,上天命定的工作人应当代替完成。’呜呼!君还是快交上丞相博山侯印绶,免去相职归田里吧。”孔光退居闾里,闭门自守。

  而朱博代为丞相,数月,因秉傅太后旨意妄奏的事判罪,结果自杀。

  平当代为丞相,数月去世。

  王嘉又做丞相,多次直言规劝违逆皇上旨意。

  一年间历三相,评论的人以为不及孔光,皇上因此思念他。

  恰巧元寿元年(前2)正月初一有日蚀,后十余日傅太后死。

  此月征召孔光到公车,问日蚀事。

  孔光回答:“臣听说日是众阳之本,人君之标志,至尊之肖像。

  国君德行衰微,阴道就盛强,侵犯掩蔽阳明,那么就日蚀应和。

  《尚书》曰:‘认真做好五事,’‘建事使用皇报。’如容貌、言论、观察、听闻、思考失误,恰如其分的原则不立,那么灾祸应验频至,六神凶恶的事(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屡降。

  君王建立政事没有法则,这是恰如其分的原则未立,经传说:‘时则有日月乱运行。’时疾时缓,甚至迫蚀。

  又曰‘六种恶气升起’,一年的第一天叫做三朝(年朝、月朝、日朝),他的应和至重。

  正月辛丑朔日出现日蚀,灾变现于三朝之会。

  上天聪明,如果无事,灾变不会虚生。

  《尚书》上说:‘要先宽解君王的心,然后纠正他祭祀的事。’说异变之来,起于事有不正。

  臣听老师说,天佐与王,所以灾异屡现,用来警告他,要他改变,如不畏惧,又以困厄,如轻忽简傲欺诬,那么凶罚加之,其罚必到。

  《诗经》说:‘警惕呀,警惕呀!老天他很高明啦!命真不易保有呀!’又说:‘怕老天爷的威严,珍惜他对我的好意。’都说不惧就凶;惧之则吉。

  陛下圣德聪明兢兢业业,承顺天诫,敬畏变异,劳心虚己,迎见群臣,想寻求原故,然后告戒自己的约束,总正万事,放逐、远离谗言之党,接纳耿介之士,斥退贫贱之徒,进用贤良之吏,减刑罚,薄赋敛,恩泽加于百姓,实在是为政的根本,应变以主要事务。

  天下幸运极了。

  《尚书》说‘:上天已经发出命令纠正他们不好的品德。’是说纠正不好的品德来顺应天。

  又说‘天帝用诚信的话帮助我们’,是说有诚心,天是辅佐他的。

  说明承顺天道在于崇尚好的品德,广博施恩于民,加精心致诚,孜孜不倦而已。

  世俗祈祷小技,终无益于应天杜异、消祸兴福,非常明白,不用疑惑。”书献上去,皇上高兴,赐光一捆帛,拜为光禄大夫,俸禄中二千石,加给事中,位仅次于丞相。

  诏令孔光推荐可任尚书令者。

  孔光谢曰“:臣以朽材曾任要职掌大权,但终无尺寸之功,幸免死罪,今又提拔,备内朝臣,预闻政事。

  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老,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答。

  窃见国家旧事,尚书因久经调换,不是有卓绝的能力,是不能胜任的。

  尚书仆射成公敞,公正尽职,对政事精通,可任尚书令。

  谨封上。”敞因推荐原因,做了东平太守。

  敞姓成公,东海人。

  孔光任大夫月余,丞相王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被免职。

  孔光又做御史大夫,二月后又任丞相,恢复原来封爵博山侯。

  皇上才知孔光否定前被免去丞相时加给他的罪名,来追究毁谤孔光的近臣的过失,又免去傅嘉侍中官职,说“:前为侍中,毁谤仁贤,诬告大臣,使德高望重的人久失其位。

  傅嘉使坏奸诈虚伪,挟奸欺上,结党遮盖朝廷,任意伤害人。

  《诗》不说过吗?‘造谣的不止,惑乱则四方。’免去傅嘉官职废为庶人,回到故郡。”第二年,定三公官,孔光为司徒。

  哀帝崩,太皇太后以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征立中山王,即平帝。

  帝年幼,太后行使皇帝权力,把国政委任给王莽。

  当初,哀帝罢黜王氏,所以太后与王莽恨丁、傅、董贤集团。

  王莽因孔光是旧相名儒,天下信任的人,太后敬重他,侍奉孔光的礼节俱全。

  想要打击的对象,都写成草稿,用太后旨意暗示孔光让他上奏,小怨小急没有不被伤害的。

  王莽权力一天天大起来,孔光忧惧不知所措,上书请求退职。

  王莽禀报太后说:“帝幼小,宜设师傅。”孔光为帝太傅,位于四辅(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加封给事中,统领护卫供养,宫禁中安排门户,省察皇帝衣食。

  第二年,调任太师职,而王莽任太傅。

  孔光常称病,不敢与王莽并列。

  有诏令孔光只初一、十五朝见,统领城门兵。

  王莽又暗示群臣上奏自己的功德,称呼宰衡(殷汤时伊尹为阿衡),位在诸侯王之上,是百官的统领。

  孔光更恐惧,坚决称病辞位。

  太后下诏说:“太师孔光,圣人之后,先帝师傅之子,德行纯淑,道术通明,居四辅职,辅导于帝。

  今年老有病,德高望重,是国家的重器,应当是不可缺少的。

  《尚书》说‘:没有多余的老成人,’国家将兴,尊师而重傅。

  令太师不上朝,十日一赐餐,赐太师灵寿杖,黄门令替太师在宫禁之内设坐几,太师进宫禁中用杖,赐餐吃十七种东西,他日则常在家自养,官属依常各行职务。”孔光做御史大夫,丞相各二次,一任大司徒、太傅、太师,经历三代皇帝,居三公四辅位置前后十七年。

  为卿时,会聚门下诸生讲问疑难,提示大义等。

  他的弟子很多成为博士大夫,看到老师居大位,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孔光始终没有推荐谁,以致有人恨这件事。

  他的公正如此。

  孔光七十岁,元始五年(1)去世。

  王莽禀报太后,使九卿用策书赐太师博山侯印绶,赐乘车棺材,金钱杂帛。

  少府供给张俱,谏大夫持节与谒者二人统领丧事,博士统率行礼。

  太后也派中谒者持节视丧。

  公卿百官聚会吊丧送葬。

  用碨车京丧车及副车各一乘载棺,羽林军及诸生合计四百人牵引丧车送葬,车万余辆,丧到之处,行道之人高声哭,丧过才止。

  掘穴盖土,约甲卒五百人,起坟如大将军王凤一样。

  谥号简烈侯。

  起初,孔光因任丞相而封爵邑,后来增加封邑总共达一万一千户。

  光病时,上书让还七千户,并让还住宅一处。

  孔光子孔放继承。

  王莽篡位后,用光兄子孔永为司马,封侯。

  昆弟子官至卿大夫四五人。

  开始时孔光父亲孔霸于初元元年(前48)作为关内侯。

  霸上书求供给孔子祭祀,元帝下诏说:“准许师傅褒成君关内侯孔霸以所食邑八百户祭祀孔子。”所以孔霸使长子孔福的户籍回到鲁,供奉孔子祭祀。

  孔霸死,子福继承爵位,子福死,子孔房继承。

  孔房死,子孔莽继承。

  元始元年,封周公、孔子后人为列侯,食邑各二千户。

  孔莽改封为褒成侯。

  后避王莽讳,改名为孔均。

  班固评论:自武帝兴儒学,公孙弘以儒术为相以来,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平当子平晏都以儒者的宗师身份居宰相位,穿儒服戴儒帽,传述先王的话,他们的宽容含蓄还可以,但都拿俸禄保地位,遭阿谀之讥讽。
  他们被古人的事迹所限制,怎么能胜任他们的重任呢?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孙。
  孔子生孔鲤,字伯鱼;鲤生孔亻及,字子思;亻及生孔帛,字子上;帛生孔求,字子家;求生孔箕,字子真;箕生孔穿,字子高;穿生孔顺,顺做过魏相;顺生孔鲋,鲋做陈涉博士,死于陈下;鲋弟子襄为孝惠帝博士、长沙太傅;襄生孔忠,忠生孔武及孔安国;武生孔延年;延年生孔霸,字次儒;霸生孔光。
  安国、延年都凭研究《尚书》而做武帝博士。
  安国做官至临淮太守。
  霸也研习《尚书》,为太傅夏侯胜做事,昭帝末年做博士,宣帝时做太中大夫,因选授皇太子经术,升任詹事,任高密相。
  此时,诸侯王之相位在郡守上。
  元帝即位,征召孔霸,因为师傅关系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加给事中,加赐黄金二百斤,房屋一处,迁户籍进长安。
  霸为人谦虚退让,不好权势,常称爵位太过,何德堪受此!皇上想孔霸至相位,自御史大夫贡禹去世,到薛广德被免官,总想拜霸为相。
  霸让位,自己陈述再三,皇上深知他的诚心,便不用他。
  因此敬重他,赏赐很厚。
  等到孔霸去世。
  皇上素服亲临吊唁两次,到赐东园礻必器(棺材)钱帛,策赠以列侯,谥号烈君。
  孔霸四个儿子,长子孔福继承关内侯。
  次子孔捷,捷弟孔嘉都位列校尉诸曹。
  孔光是最小的儿子,经学很精通,年未二十,推举为议郎。
  光禄勋匡衡推荐孔光方正,做谏大夫,因为不合天子意,降职为虹长,自己免职做教授。
  成帝初即位,推举博士,屡次派他审查冤狱,传布风俗,救济流民,奉行使令宣称旨意,因此知名。
  此时,博士选拔三科,成绩优秀任尚书,次等任刺史。
  那些不通事的,因为久未任职就补任诸侯太傅。
  孔光成绩优秀任尚书,观察旧的典章制度和品式,几年就通晓汉制及法令。
  皇上很信任他,先转做仆射,后为尚书令。
  有诏令说孔光周密谨慎,未曾有过,加封诸吏官,用他的儿子孔放为侍郎,加给事黄门。
  数年后,孔光调任诸吏光禄大夫,俸禄中二千石,加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统领尚书事。
  后为光禄勋,又领尚书,诸吏给事中照常。
  掌管朝廷机要部门十几年,严守法度,遵循旧日的典章制度。
  皇上有问,孔光根据经法以心里认为合适的回答,不随便附和;皇上如有不从,不敢强劝硬阻,因此久安。
  假日归家,兄弟妻子宴饮谈话,始终不涉朝省政事。
  有人问孔光“:温室省中树都是什么树?”孔光沉默不语,或回答别的话,不泄露朝政事。
  孔光是皇帝师傅的儿子,少年时因经术通达有名,做官的品质早成。
  不结党友,本性自守,也是势所必然。
  孔光由光禄勋调任御史大夫。

这句话出自《汉书·孔光传》,意思是孔光的字号叫子夏。

原文如下: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孔子生伯鱼鲤,鲤生子思伋,伋生子上帛,帛生子家求,求生子真箕,箕生子高穿。穿生顺,顺为魏相。顺生鲋,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鲋弟子襄为孝惠博士、长沙太博。襄生忠,忠生武及安国,武生延年。延年生霸,字次儒。霸生光焉。安国、延年皆以治《尚书》为武帝博士。安国至临淮太守。霸亦治《尚书》,事太傅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宣帝时为太中大夫,以选授皇太子经,迁詹事、高密相。是时,诸侯王相在郡守上。
元帝即位,征霸,以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给事中,加赐黄金二百斤,第一区,徙名数于长安。霸为人谦退,不好权势,常称爵位泰过,何德以堪之!上欲致霸相位,自御史大夫贡禹卒,及薛广德免,辄欲拜霸。霸让位,自陈至三,上深知其至诚,乃弗用。以是敬之,赏赐甚厚。及霸薨,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策赠以列侯礼,谥曰烈君。
霸四子,长子福嗣关内侯。次子捷、捷弟喜皆列校尉、诸曹。光,最少子也,经学尤明,年未二十,举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为谏大夫。坐议有不合,左迁虹长,自免归教授。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是时,博士选三科,高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光以高第为尚书,观故事品式,数岁明习汉制及法令。上甚信任之,转为仆射、尚书令。有诏光周密谨慎,未尝有过,加诸吏官,以子男放为侍郎,给事黄门。数年,迁诸吏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赐黄金百斤,领尚书事。后为光禄勋,复领尚书,诸吏给事中如故,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光,帝师傅子,少以经行自著,进官蚤成。不结党友,养游说,有求于人。既性自守,亦其势然也。徙光禄勋为御史大夫。
绥和中,上即位二十五年,无继嗣,至亲有同产弟中山孝王及同产弟子定陶王在。定陶王好学多材,子帝子行。而王祖母傅太后阴为王求汉嗣,私事赵皇后、昭仪及帝舅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故皆劝上。上于是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皆引入禁中,议中山、定陶王谁宜为嗣者。方进、根以为:“定陶王帝弟之子,《礼》曰:‘昆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定陶王宜为嗣。”褒、傅皆如方进、根议。光独以为礼立嗣以亲,中山王先帝之子,帝亲弟也,以《尚书·盘庚》殷之及王为比,中山王宜为嗣。上以《礼》兄弟不相入庙,又皇后、昭仪欲立定陶王,故遂立为太子。光以议不中意,左迁廷尉。
光久典尚书,练法令,号称详平。时定陵侯淳于长坐大逆诛,长小妻虒始等六人皆以长事未发觉时弃去,或更嫁。用长事发,丞相方进,大司空武议,以为:“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明有所讫也,长犯大逆时,虒始等见为长妻,已有当坐之罪,与身犯法无异。后乃弃去,于法无以解。请论。”光议以为:“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欲惩后犯法者也。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长未自知当坐大逆之法,而弃去虒始等,或更嫁,义已绝,而欲以为长妻论杀之,名不正,不当坐。”有诏“光议是”。
是岁,右将军褒、后将军博坐定陵、红阳侯皆免为庶人。以光为左将军,居右将军官职,执金吾王咸为右将军,居后将军官职。罢后将军官。数月,丞相方进薨,召左将军光,当拜,已刻侯印书赞,上暴崩,即其夜于大行前拜受丞相、博山侯印绶。
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封光千户。时,成帝母太皇太后自居长乐宫,而帝祖母定陶傅太后在国邸,有诏问丞相、大司空:“定陶共王太后宜当何居?”光素闻傅太后为人刚暴,长于权谋,自帝在襁褓而养长教道至于成人,帝之立又有力。光心恐傅太后与政事,不欲令与帝旦夕相近,即议以为定陶太后宜改筑宫。大司空何武曰:“可居北宫。”上从武言。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道行。顷之,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上免官遣归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已复留迁。光与大司空师丹奏言:“诏书‘侍中、驸马都尉迁巧佞无义,漏泄不忠,国之贼也,免归故郡。’复有诏止。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德,诚不小愆。陛下以变异连见,避正殿,见群臣,思求其故,至今未有所改。臣请归迁故郡,以销奸党,应天戒。”卒不得遣,复为侍中。胁于傅太后,皆此类也。
又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群下多顺诣,言母以子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唯师丹与光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傅太后,猗违者连岁。丹以罪免,而朱博代为大司空。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矣,又重忤傅太后指,由是傅氏在位者与朱博为表里,共毁谮光。后数月遂策免光曰:“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朕既不明,灾异重仍,日月无光,山崩河决,五星失行,是章朕之不德而股肱之不良也。君前为御史大夫,辅翼先帝,出入八年,卒无忠言嘉谋;今相朕,出入三年,忧国之风复无闻焉。阴阳错谬,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而百官群职旷废,奸轨放纵,盗贼并起,或攻官寺,杀长吏。数以问君,君无怵惕忧惧之意,对毋能为。是以群卿大夫咸惰哉莫以为意,咎由君焉。君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上无以匡朕之阙,下不能绥安百姓。《书》不云乎?‘毋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於虖!君其上丞相、博山侯印绶,罢归。”
光退闾里,杜门自守。而朱博代为丞相,数月,坐承傅太后指妄奏事自杀。平当代为丞相,数月薨。王嘉复为丞相,数谏争忤指。旬岁间阅三相,议者皆以为不及光。上由是思之。
会元寿元年正月朔日有蚀之,后十余日傅太后崩。是月,征光诣公车,问日蚀事。光对曰:“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强,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书》曰‘羞用五事’,‘建用皇极’。如貌、言、视、听、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荐臻,六极屡降。皇之不极,是为大中不立,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甚则薄蚀是也。又曰‘六沴之作’,岁之朝曰三朝,其应至重。乃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变见三朝之会。上天聪明,苟无其事,变不虚生。《书》曰‘惟先假王正厥事’,言异变之来,起事有不正也。臣闻师曰,天左与王者,故灾异数见,以谴告之,欲其改更。若不畏惧,有以塞除,而轻忽简诬,则凶罚加焉,其至可必。《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又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皆谓不惧者凶,惧之则吉也。陛下圣德聪明,兢兢业业,承顺天戒,敬畏变异,勤心虚己,延见群臣,思求其故,然后敕躬自约,总正万事,放远谗说之党,援纳断断之介,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平刑罚,薄赋敛,恩泽加于百姓,诚为政之大本,应变之至务也。天下幸甚。《书》曰‘天既付命正厥德’,言正德以顺天也。又曰‘天棐谌辞’,言有诚道,天辅之也。明承顺天道在于崇德博施,加精至诚,孳孳而已。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较然甚明,无可疑惑。”
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位次丞相。诏光举可尚书令者封上,光谢曰:“臣以朽材,前比历位典天职,卒无尺寸之效,幸免罪诛,全保首领,今复拔擢,备内朝臣,与闻政事。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窃见国家故事,尚书以久次转迁,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尚书仆射敞,公正勤职,通敏于事,可尚书令。谨封上。”敞以举故,为东平太守。敞姓成公,东海人也。
光为大夫月余,丞相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免。光复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复故国博山侯。上乃知光前免非其罪,以过近臣毁短光者,复免傅嘉,曰:“前为侍中,毁谮仁贤,诬诉大臣,令俊艾者久失其位。嘉倾覆巧伪,挟奸以罔上,崇党以蔽朝,伤善以肆意。《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其免嘉为庶人,归故郡。”
明年,定三公官,光更为大司徒。会哀帝崩,太皇太后以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征立中山王,是为平帝。帝年幼,太后称制,委政于莽。初,哀帝罢黜王氏,故太后与莽怨丁、傅、董贤之党。莽以光为旧相名儒,天下所信,太后敬之,备礼事光。所欲搏击,辄为草,以太后指风光令上之,睚眦莫不诛伤。莽权日盛,光忧惧不知所出,上书乞骸骨。莽白太后:“帝幼少,宜置师傅。”徙光为帝太傅,位四辅,给事中,领宿卫供养,行内署门户,省服御食物。明年,徙为太师,而莽为太傅。光常称疾,不敢与莽并。有诏朝朔望,领城门兵。莽又风群臣奏莽功德,称宰衡,位在诸侯王上,百官统焉。光愈恐,固称疾辞位。太后诏曰:“太师光,圣人之后,先师之子,德行纯淑,道不通明,居四辅职,辅道于帝。今年耆有疾,俊艾大臣,惟国之重,其犹不可以阙焉。《书》曰‘无遗耇老’,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其令太师毋朝,十日一赐餐。赐太师灵寿杖,黄门令为太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用杖,赐餐十七物,然后归老于第,官属按职如故。”
光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一为大司徒、太傅、太师,历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自为尚书,止不教授,后为卿,时会门下大生讲问疑难,举大义云。其弟子多成就为博士、大夫者,见师居大位,几得其助力,光终无所荐举,至或怨之。其公如此。
光年七十,元始五年薨。莽白太后,使九卿策赠以太师、博山侯印绶,赐乘舆、秘器、金钱、杂帛。少府供张,谏大夫持节与谒者二人使护丧事,博士护行礼。太后迹遣中谒者持节视丧。公卿百官会吊送葬。载以乘舆辒辌及副各一乘,羽林孤儿诸生合四百人挽送。车万余辆,道路皆举音以过丧。将作穿复土,可甲卒五百人,起坟如大将军王凤制度。谥曰简烈侯。
初,光以丞相封,后益封,凡食邑万一千户。疾甚,上书让还七千户,及还所赐一第。
子放嗣。莽篡位后,以光兄子永为大司马,封侯。昆弟子至卿大夫四五人。始光父霸以初元元年为关内侯食邑。霸上书求奉孔子祭祀,元帝下诏曰:“其令师褒成君关内侯霸以所食邑八百户祀孔子焉。”故霸还长子福名数于鲁,奉夫子祀。霸薨,子福嗣。福薨,子房嗣。房薨,子莽嗣。元始元年,封周公、孔子后为列侯,食邑各二千户。莽更封为褒成侯,后避王莽,更名均。



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了。


“孔光,字子夏”出自哪篇文言文?
这句话出自《汉书·孔光传》,意思是孔光的字号叫子夏。 原文如下: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孔子生伯鱼鲤,鲤生子思伋,伋生子上帛,帛生子家求,求生子真箕,箕生子高穿。穿生顺,顺为魏相。顺生鲋,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鲋弟子襄为孝惠博士、长沙太博。襄生忠,忠生武及安国,武生延年。延年生霸,字次...

西汉王朝末期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孔光有何贡献?
孔光,字子夏,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十四世孙,西汉太师孔霸的儿子。孔光从小就聪明好学,天资聪颖。未满20岁,孔光就被推举为议郎。早早地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后来又被推举为方正,进入朝廷担任谏大夫一职。因为孔光性格刚烈,敢于谏言,汉元帝非常不喜欢,于是就把孔光贬黜外地,形似流放。无奈之下,...

孔光的介绍
孔光(前65—5年4月28日),字子夏,曲阜(今山东曲阜)人,西汉后期大臣,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自幼随父徙居长安,聪颖好学,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光禄勋匡衡推举其为方正,入朝任谏大夫。他性格刚正,直谏无忌,常不合汉元帝之意,被贬出朝...

《曾巩 书魏郑公传》(曾巩)诗篇全文翻译
小亮:小聪明。亮:亮察。 孔光:字子夏,鲁人,孔子十四代孙,西汉末年大臣。 庸讵:反诘之词,难道,哪里。 造辟:朝见君主。 诡辞而出:用假话敷衍,不泄露实情。 令:即令,即使。 杜:断绝,阻碍。 【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

误认中 幸至丞相府归我的归是什么意思?
【译文】卓茂(东汉宛人,字子康)以前曾担任丞相府史,替孔光办事(孔光,字子夏。)孔光赞他为长者(年高有德之人)。有一次卓茂曾外出,有个人指认卓茂的马是他的。卓茂问他:“你失马多久?”他回答道:“一个多月了。”而卓茂有此马已几年了,心中知道他认错了,但卓茂仍默默地解开马匹给...

《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4)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孔子生伯鱼鲤,鲤生子思伋,伋生子上帛,帛生子家求,求生子真箕,箕生子高穿。穿生顺,顺为魏相。顺生鲋,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鲋弟子襄为孝惠博士、长沙太博。襄生忠,忠生武及安国,武生延年。延年生霸,字次儒。霸生光焉。安国、延年皆以治《尚书》为...

孔光是孔子的第十四世孙,真实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孔光(前65~5年4月28日),字子夏,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人,西汉后期大臣,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孔光的人是孔子的十四代的孙子,他是西汉后期汉成帝、哀帝、平皇时的丞相,所以在当时找他托个门路、打听打听政治消息的人多得很。不过这个人非常利害,...

孔光汉书记载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孙,其家族历经数代,子孙中有不少显赫人物。孔光本人年轻时就以经学闻名,二十岁前就担任议郎。他因经学方正被推荐为谏大夫,尽管曾因意见不合而被贬为虹县令,但后来因其公正执法和奉命有方而再次被任用为博士。在成帝时期,他担任尚书,熟悉汉制和法令,深受信任,晋升为...

孔光生平经历
孔光,字子夏,是孔子十四世孙,以其深厚的经学造诣著称。他年轻时年仅二十岁,就被推举为议郎。经匡衡举荐,以方正之名担任谏大夫。然而,由于在议政中与他人意见不合,他被贬为虹县县长,随后自愿辞职回家,专心教授学问。成帝即位后,孔光因其才能被选为博士,多次负责审查冤案、推行风俗,以及救济...

曾巩书魏郑公传原文及翻译
每于一字间寓褒贬,后世即称此为春秋笔法。《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载鲁隐公元年(前722)—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计二百四十二年史事。戾:违反,背叛。小亮:小聪明。亮:亮察。孔光:字子夏,鲁人,孔子十四代孙,西汉末年大臣。庸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诣府归马的译文 -
卓蔡息宁: 卓茂(东汉宛人,字子康)以前曾担任丞相府史,替孔光办事(孔光,字子夏.)孔光赞他为长者(年高有德之人).有一次卓茂曾外出,有个人指认卓茂的马是他的.卓茂问他:“你失马多久?”他回答道:“一个多月了.”而卓茂有此马已几年了,心中知道他认错了,但卓茂仍默默地解开马匹给了他,自己拉车而去,回头说了句:“如果不是你的马,希望你到丞相府归还我.”后来,马的主人(即“他”)从别处找到了自己失去的马,就到丞相府来送回他错认的马,并叩头谢罪.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这篇文言文的名字是什么 -
卓蔡息宁: 乐羊子妻 原文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话是出自那篇文章 -
卓蔡息宁: 这句话出自《孟子》(战国). 具体出于《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原文为文言文,如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文言文《战国策》中人有…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的那一篇? -
卓蔡息宁: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之知(3).往见伯乐曰:“臣(4)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5)立(6)于市,人莫与言(7).愿(8)子还(9)而视之,去(10)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之贾(12).”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燕策二》 编辑本段译文 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好马.这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要卖,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和我谈生意.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我会付你一天的价钱.” 伯乐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它.一天之内马价涨了十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莲”的散文 600字 -
卓蔡息宁: 我心中的莲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日在文言文中都有哪些意思,出自哪篇文言文 -
卓蔡息宁: ①<名>太阳.《夸父逐日》:“夸父与~逐走.” ②<名>白昼;白天.《荆轲刺秦王》:“此臣~夜切齿拊心也.” ③<名>一昼夜;一天.《垓下之战》:“尝一~千里,不忍杀之.”【又】每天;天天.《劝学》:“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又】一天天地.《涉江》:“鸾鸟凤皇,~以远兮.” ④<名>日子;时间.《过故人庄》:“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 ⑤<名>往日;从前.《左传?襄公三年》:“~君乏使,使臣斯司马.” ⑥<名>他日;以后的某一天.《列子?汤问》:“~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出自哪篇古文? -
卓蔡息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毫无疑问,这是一句千古名句,写得是特别的好,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却包含着深奥的道理.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好坏以及得失从而影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哪里?谁说的? -
卓蔡息宁: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苏州府治东,旧有学”出自哪篇文言文?求全文翻译. -
卓蔡息宁:[答案] 苏州府治东,旧有学,废为文信国祠.祠之西数十步,有僦屋半间以居者,补履先生也.人持败履往,则为补治,得钱以自给.先生少未尝读书,目不识字,以补履所入,从人问字,识一字则馈以一钱,后遂能遍读群书.门内横白板三四尺,置乱书杂旧物...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892332111: 千篇什么 词语 -
卓蔡息宁: 千篇一律[qiān piān yī lǜ]【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示例】:她又开始说起~的恳求的话语来了. ◎沙汀《磁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the1900】团队为您答题.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