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碑的历史溯源

作者&投稿:桂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娥碑》全文!~

全文: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①同祖,末胄②景沉③,爰④来适居。盱⑤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汉安二年五月,迎伍员⑥。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⑦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
译文:
孝女曹娥是上虞曹盱的女儿,他的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着共同的血统,只是年代久远,迁居到上虞后就被人们遗忘了。曹盱不但有边打击乐器边唱歌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能和着曲调在祭祀仪式上舞蹈,使神高兴。
汉安二年的端午节,正是民俗祭祀潮神的日子,迎神的船队由曹盱指挥,船逆着江流行驶。这一日风急浪高,主祭船被浪打翻,曹盱落水身亡,人们许久都没有打捞到他的尸体。曹娥当时年方十四,她在江边大声哭喊着寻找父亲,一直寻至第十七天仍不见父尸,便投入江中。五天后,曹娥抱父尸浮出水面。

扩展资料:
《曹娥碑》记载的是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碑文虽仅仅只有442字,但“彰孝烈”其情其旨自溢于言表。如果用现代汉语解读之,我们便能谛听到这样一个凄美动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人们那泓折心动容的哀伤。
曹娥碑又称《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立,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小楷,二十七行。此帖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应为唐以前人所书。
《会稽典录》记载了写碑的过程,公元151年,上虞县长度尚要为曹娥立碑,但他想让上虞人来写碑文,于是,就让知晓曹娥生前死后情况的书吏魏朗执笔。魏朗写好后自己感到不满意,没好意思拿出手,所以当度尚向他索文时,支支吾吾推说没写好。这时度尚甥邯郸淳正好在旁,便让其接手试写。没多久,一篇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曹娥碑耀世出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曹娥碑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军事斗争中建树的卓越功绩,一直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敬重。十九世纪下半年,当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是当时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不顾个人安危面对外寇入侵挺身而出,同投降派抗争,终于赢得了朝野广泛支持,继而又接受重任,挂帅西征,亲赴一线,指挥清军一举剿灭了入侵新疆的阿古柏,并坚持斗争抗拒了沙俄的侵略,使大片沦陷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同时他看到各族人民由于连年战乱,流离失所,大面积的田园被荒芜,大片的果园、树木被砍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四野满目疮痍,让人不堪忍受,便动员湖湘子弟沿甘新古道,在凡有水源能到的路边荒野广种榆柳,造福后人,改善边疆的面貌,以表达湖湘子弟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热爱之情。据说当时湖湘子弟在栽种树木时,每棵树上都挂有栽种人姓名的牌子,负责保栽保活。在道路两旁新栽的树上还每隔一段距离就挂一盏灯笼,免遭晚上车辆撞坏。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进入民国时期,甘肃省政府两次行文保护左公柳。1935年的《保护左公柳办法》规定更为详细:一、全省普查编号;二、分段保护,落实到人;三、树如枯死,亦不许代;四、已砍伐者,按原位补齐;五、树旁不得采掘草土、引火、拴牲口等;六、违规者处以相当的罚金或工役;七、保护不力唯县长是问。现存档案也记录了多起对盗伐事件的处理。1946年,隆德县建设科长等人借处理枯树,伙同乡里人员盗卖柳树400棵,县政府给予处罚后还要求“补植新苗,保护成活,以重先贤遗爱”,并就此对境内的左公柳进行了普查,还剩3610棵,都一一编号建档。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要知道这是官方的公文啊,但是仍掩盖不住对左宗棠的尊敬。民国时还将左宗棠修缮过的兰州城门改名“宗棠门”,由省长亲笔题写。在众多研究左宗棠在西北的著作中,最权威的一本是1945年初版于重庆,后经王震将军提议又在1984年重印的《左文襄公在西北》。此书从书名到内文,凡说到左宗棠时概不直呼其名,都是尊称“文襄公”,可见清和民国两代左宗棠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进入当代后,因极“左”政治影响,才有了一个小的反复。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再认识,又不觉想起了这位在西北栽树的湖南人。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140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已是一件不易之事了。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7978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202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187棵。但1998年到如今又过了15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手指。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柳湖公园正在扩建,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而在柳湖之外,已是绿满西北,绿满天涯了。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另外在在哈密市区东西河谷幸存下来的左公柳也为数不多。据说大部分是后人栽种,但哈密人依然把这些古柳统称为左公柳,并挂牌加以保护。以表达人们对左公柳的缅怀之情。50年代驻哈人民解放军在修筑红星渠时,发现有一些古柳生长在渠边,有人主张挖除,但当得知这是左公坐镇哈密时所栽,便都一一自觉保护下来,每到夏季,这些古柳便撑起一片浓荫,供人们歇息纳凉。 在哈密以西70公里的沙枣泉,也有几棵上百年树龄的古柳,生长在戈壁前沿,多少年来,面对狂风的肆虐,“黄龙”的咆哮,骄阳的照射而始终面不改色,身不倾斜,坚挺的屹立在戈壁之中,并以它巨大的躯体,茂密的枝叶为大地染绿,让戈壁生辉。它虽然古老,但旺盛的生命力使它显得并不憔悴。据当地老农说“柳树是比较古老的树种,它易栽易活,只要有水,即便折断枝条插在湿地也会再生”。沙枣泉的古柳已送走了上百个春秋,这几棵古树根系发达,分出的肢体也很粗壮,树冠之大实属罕见。

当年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是受的意思,为辞。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据《上虞县志校续·度尚传》记载,元嘉元年度尚始建曹娥庙。历代封建帝王对曹娥曾大事宣扬,加封赐匾。宋大观四年(1110)封灵孝夫人;政和五年(1115)加封昭顺;淳祐六年(1246)复加纯懿;元至元五年(1339)加封慧感夫人。明洪武八年(1375)命官奉敕祭奠,诚意伯刘基撰诔文。清嘉庆十三年(1808)敕封福应夫人;同治四年(1865)加封灵感夫人,赐“福被曹江”匾额。民国年间,蒋介石、林森、熊希龄、于右任等军政要员均有匾额、对联题赠,蒋的题词是:“人伦之光”。最盛时,有匾额170块,楹联57副。
曹娥庙建于东汉年间,此后几度毁坏,几度重建。1985年重修开放,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东汉著名曹娥碑已失,今存宋碑,由元祐八年(1093)书法家蔡卞摹拓本重书。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曹娥碑》是怎样刻成的?
曹娥碑原文: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来适居。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莫之有表。...

曹娥碑的诗词曹娥碑的诗词是什么
二、引证解释⒈曹娥的墓碑。东汉上虞度尚立,其弟子邯郸淳撰文。碑已不存,文见《古文苑》卷十九。后世所传《曹娥碑帖》,一为晋人墨迹摹刻的拓本,宋拓《临江戏鱼堂帖》本题作晋右将军王羲之书。一为宋元_八年蔡卞重书,题作《后汉会稽上虞孝女曹娥碑》。行书。文见《金石萃编》卷一四_。引《红...

京东大鼓的历史溯源
京东大鼓 起源于京东三河、宝坻、香河一带的农村。 据艺人祖谱及口碑资料,早在清乾隆中叶.河北省南皮县贾九堡村木板大鼓名家李文通(一说山东人,名尚志,绰号弦子李)从家乡逃荒来京东行艺.他吸收了京东广为流行的汉族民歌小调“靠山调”,丰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增加了京东乡音,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因他的演唱讲求韵味,人...

用曹组词再组字。。。
曹组词:曹白鱼、曹参、曹仓、曹操、曹长、曹大家、曹党、曹洞、曹洞、宗曹、娥曹、娥碑曹、恶曹干、曹公、曹官、曹刿论战、曹国舅、曹好、曹靖华、曹局、曹聚、曹锟、曹郎、曹吏、曹刘、曹侣、曹马、曹瞒、曹牟、曹偶、曹耦、曹丕、曹丘、曹丘生曹、邱曹、全碑曹、社曹、社之谋曹、沈曹事...

《曹娥碑》全文!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①同祖,末胄②景沉③,爰④来适居。盱⑤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迎伍员⑥。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⑦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译文:孝女曹娥是上虞曹盱的女儿,他的祖先...

曹娥碑全文内容
曹娥碑历史石碑如下:作者王羲之(303-361),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

曹娥碑是谁写的
曹娥碑历史石碑如下:作者王羲之(303-361),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

曹娥碑的拼音狐曹娥碑的拼音是什么
注音是:ㄘㄠ_ㄜ_ㄅㄟ。结构是:曹(上下结构)娥(左右结构)碑(左右结构)。曹娥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曹娥的墓碑。二、引证解释⒈曹娥的墓碑。东汉上虞度尚立,其弟子邯郸淳撰文。碑已不存,文见《古文苑》卷十九。后世所传《...

京东大鼓的历史溯源
民国十四年(1925)四月,北京中华印书局出版的第三版乐亭调大鼓唱本有《马前泼水》、《关王庙》、《玉堂春》,《王定保借当》(中篇)、《红月娥做梦》、《鞭打芦花》等多种。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上述多种名称即渐次统称为乐亭调大鼓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京东大鼓有了女艺人,城市里女艺人更多一些,且大都在坤...

凌海市13866243604: 曹娥碑是什么? -
卜信润博: 曹娥碑 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

凌海市13866243604: 曹娥碑之谜讲的是什么?
卜信润博: 在浙江上虞境内,有一条曹娥江,古称舜江,东汉时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故改称今... 这块名传千古的碑石,世称“曹娥碑”.

凌海市13866243604: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 -
卜信润博: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

凌海市13866243604: 曹娥碑的全文(不是字帖) -
卜信润博: 《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立,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小楷,二十七行.此帖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应为唐以前人所书. 汇品: 明 文徵明:古雅纯...

凌海市13866243604: 司母戊和四羊方尊的历史背景,出土相关,这两器物哪个价值更高?最好有具体数字说明.
卜信润博: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目前,此鼎的国博文字牌名是“后母戊鼎”.然而,...

凌海市13866243604: 绝妙好辞的典故. -
卜信润博: 曹操曾经途经曹娥碑下,杨修随行.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

凌海市13866243604: 历史上有没有恭娥槽这个人 -
卜信润博: 有曹娥这个人.没有恭娥槽曹娥(130年-143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皂湖乡曹家堡人.其父曹盱是一名巫师,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尸.当时曹...

凌海市13866243604: 黄绢幼妇,外孙什么?这个成语规范的后半截是什么? -
卜信润博: 齑臼, 受辛也... 齑 :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齑臼,就是说的那个用来砸蒜泥什么的蒜臼子 白是错字,这种错误司空见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