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中,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作者&投稿:归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两旁的山逐渐地消失在身后,映入眼帘的是漫漫无边的的低平的旷野,
眼下汹涌的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格外的寥廓.


《渡荆门送别》中,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两旁的山逐渐地消失在身后,映入眼帘的是漫漫无边的的低平的旷野,眼下汹涌的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格外的寥廓。

《渡荆门送别》中,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两旁的山逐渐地消失在身后,映入眼帘的是漫漫无边的的低平的旷野,眼下汹涌的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格外的寥廓。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是怎样展开景物描写的?
1、《渡荆门送别》中作者通过游动的视角,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很自然的展开了景物的描写。2、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连故乡水,万里送...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作者是怎样展开景物描写的在写景物中抒发了什么...
作者巧妙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写景物描写;颈联通过两幅画来展示江上的美丽景色,第一幅是水中映月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莫测,写黄昏时的风光。这么美好的风光,真令人陶醉!“仍怜故乡水,万...

《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

渡荆门送别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

渡荆门送别中写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形象的名句...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形象的名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全文翻译赏析)_百度...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颔联中的「随...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展示了非常优美的画面...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

渡荆门送别作品鉴赏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他离蜀远游时所作,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巴渝,穿越三峡,目标直指荆门之外的楚地。诗人满怀热情,沿途欣赏着巫山峻岭,随着船行,景色不断变换,至荆门附近,视野开阔,景色大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生动描绘了船出三峡后,山峦逐渐消失,眼前展现出一望无际的平原。"随...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中,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
望中复方:[答案] 两旁的山逐渐地消失在身后,映入眼帘的是漫漫无边的的低平的旷野, 眼下汹涌的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格外的寥廓.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第4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
望中复方:[答案] 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诗】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2.《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 -
望中复方:[答案]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写欣喜奇异景色的诗句是 -
望中复方:[答案]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释义: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 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2诗中流露出年 -
望中复方: 首先,“山随”一联生动地描绘出船出峡谷,渡过荆门后的特有景色.群山远去,船行平缓的大江上,视野开阔,如同摄影师摄下的一组流动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景中蕴含这作者的喜悦之情和青春活力. 其次,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蜀时所作,故表现出浓郁的恋乡之情.荆门地处楚蜀咽喉要塞,从自然地貌来看,是山区与平原的分界线,所以李白从心里便感到一出荆门便是真正的离开蜀地而进入中原,这是真正的离开乡国.同时,江流原野的阔大景观又为蜀中所难见,惊喜与留恋之情并生,于诗中均可体会到.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句子是 -
望中复方:[答案] 渡远荆门外,来从出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其中最有想象力的句子是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想象来描绘长江之景的句子是什么请说明一下为什么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而不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望中复方:[答案] 因为 “江而大荒流”的翻译是“长江沿着旷野奔流” 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翻译则是“明月映入江水,如同(天上)飞下的天镜,云霞似海市蜃楼气象悠悠.” 很明显,后者是描写月圆如镜和云霞构成的海市蜃楼去衬托长江的.而前者才是...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的阅读感受 -
望中复方: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这从“随、尽、入、流 ”四字体现出来 .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扩;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阅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
望中复方: 1.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 2.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意思对即可)

呼图壁县17789333580: 《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
望中复方: )《渡荆门送别》(唐&S226;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 和出蜀的目的 .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