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

作者&投稿:依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翻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朝代:
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山泉流水声透过阵阵犬吠,桃花围着流水盛开。幽深的树丛里时而有野鹿跑过,静静的溪边午间没有钟声传来。飞泉挂在远处的碧绿山峰,野竹浮现于山间的青霭。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只好失意地在两三株松间徘徊。

   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如下: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

鉴赏:

山中,溪水潺潺流淌,哗哗的流水声夹杂着阵阵的犬吠。桃花盛开,带着晶莹的露珠,*芳而清新,浓艳可人。树木幽深繁茂,时常看到麋鹿奔跑。站到溪水边,时已中午,还听不到寺院里的钟声。

诗句描绘戴天山午间的景*,既有犬吠、溪流,又有桃花、麋鹿,声声俱备,然而给人总的感觉却是清静而幽远。

注:浓,指桃花经露浸润而更加鲜艳。深,指树木茂盛。时,经常,常常。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

注释:

戴天山:在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根据查询古诗文网显示,“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出自唐代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诗句。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解释: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赏析:此句风格清丽,写诗人进山的所见之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早春时节,伴着隐隐的犬吠声和淙淙的流水声,李白一路前行去戴天山寻找曾经的好友。在上山的路上,李白心情愉悦,顺着小溪一路前行,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

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所表达的情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

小学必背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李白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李白著名古诗10首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

类似岁月静好,现实安稳的唯美古诗词
1、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一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一《问刘十九》白居易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一一《赤壁赋》苏轼 4、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一一《踏莎行·碧海无波》晏殊 5、南风知我...

李白有关于雨的诗句有哪些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雪谗诗赠友人 赠清漳明府侄聿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别匡山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 句 阙题 栖贤寺 炼丹井 宿无相寺 荆州...

关于写鹿的诗句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9、糜鹿逢人虽未惯 宋 苏轼 《浣溪沙》 10、岩前鹿卧看收帆 宋 黄庭坚 《浣溪沙》 11、鹿胎冠子粲歌珠 宋 王之道 《浣溪沙》 12、鹿黎花小隘真珠 宋 王之道 《浣溪沙》 13、鹿门归路不曾关 宋 曾觌 《鹧鸪天·每上春泥向晓乾》 14、雪色驾车双鹿 宋 陆游 《好事近·平旦...

关于狗的古诗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

关于桃花的诗句李白写的(李白描写桃花的诗句有哪些)
·《宿巫山下》)5、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6、桃花有源水(唐·李白·《秋夕书怀》)7、桃花发岸傍(唐·李白·《代别情人》)8、桃花弄水色(唐·李白·《代别情人》)9、直驱鸡犬入桃花(唐·李白·《桃源》)10、只见桃花不见人(唐·李白·《桃源》)参考资料古诗文网.百度[引用时间...

额敏县1359662688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搜狗百科
菜茂甲硝:[答案] 【原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意】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带...

额敏县1359662688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首联点出了作者入山的... -
菜茂甲硝:[答案]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注意表时间的词语.首联点出了作者入山的时间是早... “愁倚两三松”的句意是: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描写了诗人在松树之间徘徊的情形,表达了诗人访道士不遇之焦...

额敏县1359662688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具体意思 -
菜茂甲硝: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

额敏县13596626889: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内容】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 -
菜茂甲硝:[答案]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

额敏县1359662688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不遇的意思是什么这首诗中描写作者所见的诗句是什么描写作者所见的诗句是什么 -
菜茂甲硝:[答案] 不遇,就是没有见到的意思. 所见: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额敏县13596626889: 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所表达的情感 -
菜茂甲硝: 百科名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一次去拜访山中一位道士,却没有见到他,便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五言律诗.目录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释义 作品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额敏县13596626889: 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景物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菜茂甲硝:[答案]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一次去拜访山中一位道士,却没有见到他,便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五言律诗. 李白少年即好道,访道也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容.这...

额敏县1359662688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
菜茂甲硝: 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颔联中见和闻非常妙.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

额敏县1359662688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背景和诗意 -
菜茂甲硝: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