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清末女子留日运动的起因

作者&投稿:释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略论清末女子留日运动的起因

  甲午战后,随着留学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国人纷纷到日本寻医问药,掀起了晚清留学日本的 *** ,一批又一批满怀救国抱负的中国人东渡日本,当时留日的人数之多是相当惊人的,最多时竟达八千左右,费正清曾这样概括:“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中,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活动很可能是到目前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而在这大批留日学生当中,女子留学大为引人注目。女子留学日本有其特定的原因,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到有组织的曲折发展过程。她们在留学期间,除了学习所有课程之外,还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如通过创办报刊、组织社团等,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宣扬女权。女子留日对国内女子教育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及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留日运动 出洋运动

  一、留学救国思潮的兴起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他们高呼“师夷长技以制夷”,并选派学生留学西洋。而此时,对日本这个“蕞尔岛国”并未在意,直到甲午战后,清 *** 被迫与日本签定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震动了中国朝野。在甲午战争付出惨重代价之后,许多朝野人士纷纷探讨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大多认为日本兴盛的原因是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所以中国朝野试图从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指出“日本学习欧美,故其强同与欧美。吾若学习欧美如日本,则其强亦如日本然。吾文学风习去欧美甚远,势难直接为之,不若间接学习日本之为便。”于是留学日本以救国的社会思潮兴起了,向日本学习不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张,并成为了中国民众的普遍呼声。

  二、清 *** 鼓励留学日本的政策

  20世纪初,清 *** 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为此清 *** 开始了所谓的变法革新,实行“新政”,并且为了培养“新政”所需的人才,清 *** 决定采取鼓励留学的政策。而对于清 *** 来说,法、美等国都是以共和民主为政体,中国是不能效仿的,而日本的“立宪”则可以起到“尊君权”的作用,这种不动摇皇权却又能进入富强之列的方式是清 *** 所独钟的。于是,清 *** 极力鼓励到日本留学,将留日作为维护旧体制挽救其灭亡的应急手段。

  而且,清 *** 鼓励留学日本也有其客观的便利条件。“路近省费,可多谴”、“去华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 、“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基于以上这些条件,张之洞总结说:“可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

  三、日本朝野欢迎中国女子留日

  留日运动的高涨除了清 *** 的鼓励还有日本 *** 方面的政策引导。日本 *** 感觉到,教育中国的留学生是日本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鼓励清 *** 派学生赴日本留学,为中国造就人才,当时日本制造舆论分析道:“支那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容啄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之在支那,为教育之主动者,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1]为此,日本 *** 以“酬彼昔师导之恩义”为由,为留日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方便,鼓励清 *** 派学生留学日本。这样,日本成了清 *** 派送女子留学的首选。日本方面专门为中国女子留学日本设立了一大批学校,如实践女子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师范工艺速成科等。

  四、国内女学兴起,女教师缺乏

  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女子是没有教育地位的。到了清末,尤其是甲午战后,随着维新运动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广泛传播,要求女子受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认为,没有接受教育的女子不能很好的完成“贤妻良母”的职责,这是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普及女学就要又充足的师资,而当时师资力量的短缺是影响女子教育发展的最大的现实,据《东方杂志》第14卷记载:“前清晚季,风气渐开,远识之士谓女子为国民之母,非教育之不能使尽其重要责任。于是提倡好学,多聘用男教员,殊多不便之处,权为之则无不可,非长久之策也。[2]这非常清晰地描述了当时女学发展,面临师资短缺的现实。1905年以后,清 *** 明确规定男性不能到女校任教,女教师缺乏的现实更加突出,然而国内教育制度未立,设备落后,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女教员来适应当时蓬勃发展的女学。于是一些人开始主张女子留学,让她们去接受教育以便回国后充实国内师资,“期年回国,即可得无数分任之教员,以应中小学堂之需,而免教习乏才之叹。”[3]

  五、早期留日学生的倡导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向提倡男尊女卑,女子处在森严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不敢踏出家门半步,更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到19世纪末,维新派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他们把兴女学、争女权、争取妇女人权作为他们反封建的旗帜,并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这对封建统治下的女子思想起了开化作用,也使众多的女性认识到要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在教育救国思潮涌起的时候,一些女子也认识到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女人在世,要想与男人一样平等的为人,就必须要有做人的精神,有做人的道理。这种精神和道理,就是世上的事业。这事业是必须要学的,不是生来就能的。”[4]“中国女子之无权实由于无学,既以无学无权,则欲倡女权,必先兴女学。”在这种思想的倡导下,终于出现了一批敢于打破旧观念的女子,她们勇敢地冲破种种束缚,克服种种困难,求学于异地他乡。清末最早留学留学日本的是一位9岁少女夏循兰,1899年前往日本,就读于日本华族学校,此后,前往日本留学的女子络绎不绝。

  一些较早到日本留学的女生还积极倡导国内女子留学日本,例如秋瑾。她看到了日本教育的发达之处,所以她大力倡导女子留日,她指出“东洋女学之兴,日见其盛,人人皆执一艺以谋身,上可以扶助父母,下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无坐食之人,其国焉能不强焉?我诸姐妹如有此志,非游学日本不可;如愿来妹处,俱可照拂一切。”留日女生还创办刊物,发表文章,劝国内女子留学日本,如陈彦安的《劝女子留学说》,何香凝的《敬告我同胞姐妹》等,这些文章都呼吁国内的妇女同胞渡外求学,她们的呼吁使许多女子纷纷东渡日本求学。

  综上所述,这些原因促使了清末女子走出国门,东渡日本,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女子留日是这次留日运动的奇葩,构成了清末留日运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末的女子留日是中国妇女走向世界的开始,它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无组织状态走向了有组织的留学活动。留日女生通过组建社团,创办报刊等活动宣传教育思想,主张男女平等。她们是中国女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锋军,在把国外新思想引入国内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妇女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黄福庆:《清末留日女学生》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版,87页

  [2]《留美中国学生会小史》,《东方杂志》第14卷,第12号(1917年)

  [3]《南洋驻日监督沈兆禀安徽巡抚公文》,《直隶教育杂志》1905年第4期

  [4]《男女平等的必要》,《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年第2期

 

  [5]《日本实践女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师范工艺速成科规则》,《东方杂志》第二卷第6




略论清末女子留日运动的起因
略论清末女子留日运动的起因 甲午战后,随着留学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国人纷纷到日本寻医问药,掀起了晚清留学日本的 *** ,一批又一批满怀救国抱负的中国人东渡日本,当时留日的人数之多是相当惊人的,最多时竟达八千左右,费正清曾这样概括:“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中,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活动很可能是到目前为止的世界...

清末为何会出现留日学生潮?
清末时期,甲午战败后,中国对日本的关注度提升,以维新运动为榜样,日本政府主动邀请中国学生赴日学习以缓解两国关系。张之洞、杨深秀等人倡导以路近、费用省、教育易于接受为理由,派遣留日学生。1896年,裕庚公使首次招募戢冀翚、唐宝锷等13人赴日留学,开启留日学习的先例。随着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

清末时期,为何留日学生势如潮涌?
1905年清廷又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出国留学遂成为知识分子的一条出路。而日本政府亦企图通过留学生来培植它在中国的势力,并为其带来若干外汇,日本中下层人士希望和中国友好,加强文化交流,也主张吸引中国留学生赴日。在两国朝野的鼓动下,一时留日学生势如潮涌。据统计,1901年留日学生人数为274人,1902...

清末留学运动如何影响了留日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革命活动?
在清末的留学运动中,一群热衷于探索西方社会政治理念的留日学生,由于个人经历、社会联系和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团体,如励志会、编译社、同乡会、独立协会和拒俄义勇队,以及政治组织如青年会和军国民教育会,来传播和实践各自的理念。他们出版了众多杂志,如宣传君主...

清末为什么去日本留学
还有一层原因是,当时读书人认为日本把欧美文化的精华都拿来,因此赴日留学更加简便。梁启超说泰西诸学之书,精者日人已略译矣就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其三,留学日本开支小效果大。当时清朝是相当穷困的,公派留学生,花费也不是一个小数字。相对来说,去日本留学,花销比去欧美留学小很多。前面我们也...

留日热潮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影响
对于留日学生的政治法律活动及其影响, 黄福庆有一评说, 认为“清末革命运动的成功, 主要由于革命、立宪两派人士的推动与努力, 他们曾唤起全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共同参与活动, 推翻君权, 建立民主共和。在这个过程中,留日学生的贡献尤大。因为他们提供了理想的政治思想、发展组织以及传播主张, 使海外的涓滴汇成...

清末留学运动的清政府干涉
赴日留学转入低潮后留学欧美再度兴起。一方面清政府对留学日本多方限制而对留学欧美则给予种种方便,另一方面欧美各国﹑特别是美国多方招引。特别是美国国会于1908年通过退还中国部分庚子赔款决议案,将该款用于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使留美热日炽。1905年,留美学生仅二三十名,到1910年增至六百余人。同一时...

留日热潮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一、中国女性留学教育的三阶段 二、下田歌子的中国女性留学教育的日的干“后果 第三节 清末的留日女学生 一、清末女子留学的初期阶段与“拒俄运动”(1872~1905年)二、清末女子留学的中期阶段与“取缔规则”事件(1905~1907年)三、清末女子留学的末期阶段与辛亥革命(1907~1911年)四、清末留日女学生...

1870年代清朝留 *** 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
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公布了40多项皇室命令,其中包括强 *** 育改革和公派学生留日,但能够实施的政令很少。9月21日,西太后还击了,她囚禁了光绪皇帝并逮捕维新的领导者。杨深秀和另外5人被处决,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除了现代学校的建立和其它少量的现代措施被保留外,这次事变使改革的大...

清末我国留学生去日本留学的原因有那些?
这个原因很多,本人觉得主要有两点 1 18世纪中叶,中日两国的国情差不多,都是封建君主制国家,都是贫穷落后,都被帝国主义国家侵越欺压。而这时日本的明治天皇上台后开始实行明治维新,清政府还是停滞不前。两国的差距就拉开了。后来在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

南充市15930325645: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哪些变化 -
申鲍洛那:社会生活的变化 清末民初,经过辛亥革命的冲击,中国社会风尚急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剪去了发辫.清朝强迫汉族男子束发留辫,晚清的进步人士把辫子视为民族的耻辱.武昌起义后...

南充市15930325645: 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
申鲍洛那: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义和团的主要参加者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

南充市15930325645: 游泳的好处?女性对游泳的好处 -
申鲍洛那: 对于女性来说,在水中游泳,两臂划水同时两腿打水或蹬水,全身肌肉群都参加了活动,可促使全身的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尤其是与上肢摆动划水有关的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和上半身的背部肌群,会变得比较发达.同时,游泳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划水和打水都是紧张和放松相交替的,长时间的锻炼会使肌肉变得柔软而富于弹性.正因为如此,女游泳运动员往往拥有丰满而结实的胸脯,富于弹性的肌肉,全身匀称又富有曲线美.游泳时,由于水的密度和传热性比空气大,所以消耗的能量比陆地上多.这些能量的供应要靠消耗体内的糖和脂肪来补充.经常进行游泳运动,可以逐渐去掉体内过多的脂肪,而不会长得肥胖.因此,游泳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法之一.

南充市15930325645: 东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留学活动 -
申鲍洛那: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法律的转变期,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同时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时期.被称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留学生派遣运动.留日学生...

南充市15930325645: 大学女子400米跑步时间 -
申鲍洛那: 如果不是专业训练, 身体素质较好的,400米1分20秒内跑完就很不错了.

南充市15930325645: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申鲍洛那: (1)新政的改革措施缺乏通盘的审慎考虑新政一开始,清政府就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大量变革,没有考虑到改革的轻重缓急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有的改革甚至没有配套设施相适应.因此,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改革彼此抵制的现象.预备立宪时期...

南充市15930325645: 亓是哪个民族的人? -
申鲍洛那: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亓姓祖应该为汉族汉人. 亓姓出自春秋时期诸侯国大夫亓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古代,“亓”、“丌”和“笄”是同一个字,同义通假.在史籍《姓氏寻源》中记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春秋时期,鲁国...

南充市15930325645: 维新运动中,系统阐述女子教育的思想家是谁 -
申鲍洛那: 维新运动中,系统阐述女子教育的思想家是梁启超.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对中国女子教育问题十分关注,他为女子教育构建出完整的思想体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