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葡萄牙:同样的航海,为何是不同的结局?

作者&投稿:聊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析明朝和同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在航海理念上的差异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走向衰弱?~

双方在目的、方式、结果等许多方面均不同:

明朝是为了耀兵海外、建立大明王朝的朝贡体制,对外交往上以和平为主,但由于耗资巨大,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后来便停止了。

葡萄牙、西班牙是为了攫取经济利益,建立殖民统治,对外交往以暴力为主,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积累了大量资财,并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

葡、西二国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两国殖民者掠夺的财富多被两国封建统治者用于奢侈性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同时大量资财流入后起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荷兰和英国之手,促进了荷、英的发展,发展了的荷兰、英国与葡萄牙、西班牙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葡、西丧失优势,遂走向衰落。

郑和下西洋为了宣扬国威,亲近友邦,进行通商,而西班牙是为了开拓殖民地,夺取原始的资本的积累,他们的性质不同也导致了他们的结果不同。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郑和远航乃是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寻找建文帝。众所周知,明成袓朱棣是通过谋反登上皇位的。当初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相继废削了握有军政大权的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等潘王的职权。

燕王朱棣唯恐自己被废,并且他对皇位觊觎已久,早就不甘心让自己的侄子为帝,所以就借口“朝无正臣,内有奸恶”,起兵谋反,号称为“靖难”。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朱棣取得了最终胜利,登上了皇位,随即将都城迁至北京,称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

就在朱棣大军攻破南京城时,建文帝朱允炆在一场大火中下落不明。虽然朝迁宣称建文帝已经在大火中丧命,但是朱棣心里明白这只是为了安定民心的做法,建文帝实在是“不知所终”,甚至他一直怀疑建文帝已经出逃。

这种推测自然让有“篡位”之名的朱棣不得心安,为了彻底除去建文帝卷土重来的吋能性,他多次派人四处秘访建文帝的下落。郑和就是朱棣派出寻找建文帝下落的一支。近年来,有学者考证说,为了寻找建文帝,郑和不但下西洋,而且三次东渡扶桑,到日本去过。

第二种说法说寻访建文帝最多不过是郑和远航的一个附带任务,说他是“专程”寻找建文帝踪迹则不合情理。他们认为郑和的远航有军事目的。如《明史•郑和传》说郑和远航“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近代学者梁启超说,郑和下西洋是“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同来等虚誉”。

尚钺在《中国历史纲要》中也指出,郑和下西洋“大概是想联络印度等国抄袭帖木儿帝国的后方,牵制它的东侵”,从而保证明朝的安全。而以郑和航海时的巨大规模,势必也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因为在郑和远航的15世纪,肚界范围内还少有如郑和船队那样大的规模和气势,船队所展示出的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震慑异域。

第三种说法认为郑和航海以经济目的为主。明成祖为了增加财源,弥补财政亏损,派郑和出海远航。史实表明,郑和的船队与其所到之处的居民开展了很多的经济贸易,不仅满足了明朝官方对外贸易上扩大市场的需求,而且沟通了西洋大国对明朝的“朝贡贸易”,收效甚好。



一是郑和元航受明朝创始人朱棣之命,为求建文帝。众所周知,明成县朱棣是通过阴谋登基的。为了巩固皇权,建文皇帝朱云文先后废除了周王、齐王、岱王、民王等具有军政权力的潘王政权。

炎王朱棣怕被废。他觊觎王位已久,所以不愿让侄子当皇帝。于是他以“朝廷无官,朝廷有恶”为借口,组织军队起义,称之为“京南”。战争持续了四年。朱棣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登上了王位。后来他把首都搬到北京,叫明成祖,改名为永乐。就在朱棣的军队冲破南京时,建文皇帝朱云文在一场大火中失踪。尽管赵谦声称建文皇帝在火灾中丧生,但朱棣明白,这只是稳定民心的一种方式。建文皇帝“不知所措”,尽管他怀疑建文皇帝已经逃走了。

这种猜测自然让被称为篡位者的朱棣感到不安。为了彻底杜绝建文帝回国的时机,他多次派人探望建文帝的下落。郑和是朱棣派去寻找建文皇帝下落的部队之一。近年来,有学者证明,郑和为了寻找建文皇帝,不仅去了西方,而且三次去了日本第二种说法是,访问建文皇帝最多是郑和远航的一项附带任务。说他是“专程”寻找建文帝踪迹是不合理的。他们认为郑和的航行有军事目的。例如,在《明朝郑和传》中,郑和说要“洋溢异国风采,展示中国的繁荣”;现代学者梁启超说郑和要“以英雄之志,以远人之志,以万国之志”走向西方。

尚岳在《中国历史纲要》中也指出,郑和要西进,“可能是想与印度等国接触,仿效帖木儿帝国的后方,遏制帖木儿帝国的东进”,以确保明朝的安全。郑和远航的巨大规模必然会达到这个目的,因为郑和远航的15世纪,几乎没有郑和舰队这样的规模和气势,舰队展现出来的强大军事力量足以吓唬外国。

第三种观点认为郑和的航海主要是为了经济目的。明朝成祖为了增加财力,弥补经济损失,派郑和出海。史实表明,郑和的船队与所去的居民进行了大量的经贸往来,不仅满足了明代官方对外贸易拓展市场的需要,而且将西方列强的“贡贸”传递给了明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出发意义不一样,一个是和平出使,一个是打着殖民掠夺的旗帜

因为社会制度不同,一个是封建制度社会,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

因为他们航海的目的不一样, 明朝是和平的航海,而葡萄牙是掠夺。


朝鲜跟葡萄牙的那场比赛,朝鲜怎么犯了几次同样的错误
教练战术有问题,战术是猛攻,结果丢了防守,应学习日本打荷兰 死打防守 不能跟葡萄牙玩对攻!!

明朝和葡萄牙:同样的航海,为何是不同的结局?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郑和远航乃是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寻找建文帝。众所周知,明成袓朱棣是通过谋反登上皇位的。当初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相继废削了握有军政大权的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等潘王的职权。燕王朱棣唯恐自己被废,并且他对皇位觊觎已久,早就不甘心让自己的侄子为帝,所以就借口“朝...

葡萄牙和韩国同属于弹丸小国,哪个国家更厉害一些呢?
葡萄牙和韩国想比而言,我觉得现在韩国的发展应该更好一些。因为韩国国家里面有美国驻扎的军队,而且韩国的经济发展也比较迅速。葡萄牙虽然面积不大,属于弹丸小国,但是葡萄牙也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国家。葡萄牙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出海贸易,因为他临近海边,而且有很多港口。所以他的出口贸易非常的好,但是由于葡...

大家觉得今晚葡萄牙和朝鲜谁赢?
葡萄牙实力不错,但朝鲜也不容小视,葡萄牙应该改会赢,比分为2:1,跟巴西队一样

66年世界杯上葡萄牙与朝鲜一战的比分是?
这个时候的朝鲜队已经斗志全失,第80分钟,奥古斯托将比分最终定格为5比3,葡萄牙终于赢得了这场经典的进球大战。可惜的是,在半决赛上,葡萄牙遇上了如日中天的英格兰,凭借查尔顿的2粒进球,东道主终于终止了葡萄牙人前进的步伐,不过在三四名决赛上,葡萄牙仍然击败了苏联,获得了该国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最...

葡萄牙和朝鲜比赛结果如何
7:0,葡萄牙获得了大胜,最终,朝鲜以小组垫底,三场皆败,失球数竟达到了负11个,巴西2:1朝鲜,葡萄牙7:0胜朝鲜,科特迪瓦3:0朝鲜

66年世界杯上葡萄牙与朝鲜一战的比分是?
1966年世界杯1\/4决赛,葡萄牙:朝鲜比分为5比3。

朝鲜队与葡萄牙的历史战绩如何
1966年葡萄牙大逆转 之后就是今年了 毕竟朝鲜的世界杯历史那么短 1966年那次前25分钟朝鲜3比0领先,但是最终以3比5落败。

葡萄牙是不是太欺负朝鲜了,朝鲜挺可怜的~
那你说当年德国 8比0 踢沙特呢 其实 这就是没个队的 精神 不只要比赛没结束就要好好踢 象巴西 赢了后就开始 表演了 呵呵 风格不一样而已

朝鲜为何惨败葡萄牙
门将不行~~还有5号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失误。另外之前朝鲜钻空子 把一个门将的位置报了个前锋,国际足联说报的门将就只能踢门将,导致自己无门将可用。朝鲜的基本功还是很好的,但是毕竟打比赛的经验尚浅,人家葡萄牙多少球员在外面踢职业联赛。经验比他们多,心理素质也好。

大竹县19858299544: 明朝为什么实施海禁啊! -
左司伊丁: 跟修长城一个道理,上国思想,以为自己是天朝,其他都是蕞尔小邦,求之无益,能抚就不会战.如果对方不愿意抚怎么办?那么就修长城,禁海令,让你无功而返,自然就不会再来了,自然天下就稳定...

大竹县19858299544: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左司伊丁: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

大竹县19858299544: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有不同影响,原因是什么?
左司伊丁: 简单点说就是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大明帝国的强大,增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贸易. 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航海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掠夺资源,占领殖民地和占有奴隶.

大竹县19858299544: 明朝末期明政府为何不向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朝鲜、日本借兵去攻打辽东的后金铁骑?
左司伊丁: 个人意见,仅共参考:首先说明朝后期是闭关锁国,政策就有限制,再说日本朝鲜,当时那两个国家自己还吃不饱穿不暖,哪有多少兵啊… 西葡两国在欧洲,明朝还是闭关锁国,借病就不可能了,而且当时明朝君主昏庸,大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只知道谈论文字,考查古代文学,跟本不懂治国之道,国力衰弱,国库空虚,没有能力去借兵了

大竹县19858299544: 我国的航海与哥伦布 麦哲伦 迪亚士 达伽马的航海路线哪个一致 -
左司伊丁: 郑和下西洋从亚洲到非洲东海岸,达伽马1497-1498是从非洲东海岸到印度.所以比较一致.一定要仔细看图.

大竹县19858299544: 明朝前期,郑和远洋航行体现了什么样的 -
左司伊丁: 郑和的舰队一共下过三次西洋,三次规模相较于欧洲的哥伦布要早,要庞大,要先进,体现出了明朝前期的强大,而之后却没有进行下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明朝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去宣扬国威,而不是像南宋那样去进行贸易.这也就导致了三次郑和下西洋几乎把明朝国库亏空了大半.可能有人会问:最后不是万国来朝了吗?进贡还不够么?当然不够,明皇“的奇珍无名之宝不计其数,回赠之珍宝亦不计其数”,压根就没赚钱. 2. 郑和下西洋是前期的行为,而到了中期海盗横行,明朝沿海城市都死伤惨重,要是没有戚继光抗寇东南沿海简直能出现一个新政权,而抗寇之后的中国就一直进行闭关锁国,自然也就没有继续了. 求采纳!

大竹县19858299544: 郑和下西洋和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有什么区别 -
左司伊丁: 郑和的远洋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目的不同、影响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皇威,看我堂堂大明的意思,虽然也进了贸易,但去了两次后就断了;麦哲伦航行是为了进行海洋探索,直接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也成就了葡萄牙的霸业.在麦哲伦和哥伦布这些航海家探索海洋之间,东西方的文明和交往是相对独立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才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印加文明的毁灭,英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到来,大工业革命的开启.规模不同:郑和七次下西洋,且是大规模船队;麦哲伦一次没完成就在火地岛与土著人冲突中死了,且只有3只船只.4、意义不同:郑和是具有积极的促进友谊、加深联系的作用,没对当地人造成破坏;麦哲伦具有殖民意义,加速了西方社会殖民时代的到来.

大竹县19858299544: 郑和下西洋和葡萄牙开辟印度航线是同一时期吗? -
左司伊丁: 瓦斯科·达·伽马(约1469年—1524年)这位葡萄牙航海船长,是第一个从海上去印度游历的欧洲人.

大竹县19858299544: 近代史曾割占我国领土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葡萄牙?
左司伊丁: 葡萄牙殖民的全盛时期是在1840年之前,那时中国还是古代.到了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以后,此时的葡萄牙已江河日下,无力加入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殖民竞争.至于葡萄牙占澳门是在明朝时期,还是在中国古代呢.

大竹县19858299544: 明朝的造船业很发达吗﹖ -
左司伊丁: 前期很发达,因为政府的“郑和下西洋”项目投资在那里撑着.后来,海运还比不上运河的运力.造船业就只靠民间力量,衰败了.一五二几年,打葡萄牙人,都废了老大劲了.就这之后的几十年,倭寇作乱,没看到海军(当时是水师),完全的岸上防御.已经完全衰败了.再后来郑成功等海盗,都能在大明海疆如入无人之境.所以,前期发达,后期湮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