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作者&投稿:荡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种形势,一方面使得美国政府主宰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胀,于是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另一方面,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了什么趋势?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由单一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了。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政治力量发生了相互作用而朝着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原因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式 1、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两极格局——过渡期:多极化趋势——多极格局 ①为什么新的格局没建立?这次格局的终结与以往有什么不同?②多极化的定义:“极”——国际政治中,极的概念十分严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b、具有...

单选 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
C,政治是多极化趋势,经济是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特别强调,一超多强不是世界格局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的主要特征
朝着多极化方向持续发展。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以来,这一趋势愈发呈现出不断“加速”的特点: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国出于对冷战终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误读导致近乎全方位的战略失误,极大消耗了自身力量,并因此陷入诸多...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三次演变指什么?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世界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促使这种趋势出现...
阿拉伯产油国为声援埃及叙利亚,集体石油涨价和减产,引发西方国家经济大衰退,石油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武器;再次,美苏冷战进入苏攻美守态势,美国自越南撤退后陷入经济衰退,尼克松上台后从全球战略收缩,谋求通过谈判与苏联缓和;苏联则趁势在拉美和亚洲和美国争夺,到79年入侵阿富汗是顶峰。

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转变。应对措施:抓住和平局势,大力发展,提高自身实力;合理处理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等。

二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过程和规律的把握。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国际关系体系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全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时期的世...

海港区17754417240: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
秋轮阿伐:[答案]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

海港区17754417240: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总 结. -
秋轮阿伐:[答案] 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 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 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 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 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 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

海港区17754417240: 列举一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
秋轮阿伐:[答案]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新秩序.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

海港区17754417240: 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怎么样的演变历程(4个阶级段需阐述清楚)你怎样认识这样演变过程? -
秋轮阿伐:[答案] 冷战:1.美攻苏守 2.苏攻美守 3.苏联衰弱 解体 冷战结束 :一超多强 综合国力在起作用

海港区177544172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到形成多极化趋势的改变,概述其演变过程 -
秋轮阿伐:[答案] 苏联解体前是两级,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了,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落后国,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海港区17754417240: 阐述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 -
秋轮阿伐:[答案] 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的结束使世界政治格局向美苏争霸演变,原因:美国和苏联都成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

海港区17754417240: 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
秋轮阿伐: 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军事强国,苏联建国,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经济格局.然后西方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然后就是经济危机. 二战后,形成了两个以美苏为中心的军政同盟,世界进入冷战的铁幕. 供参考.

海港区17754417240: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过程1919年凡尔赛体系——1991年苏联解体 -
秋轮阿伐:[答案] 一战后: 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在该体系下不论是战胜国间还是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矛盾重重,后来随着法西斯国家的崛起,引发二战该体系被打破 二战后——苏联解体 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 苏联解...

海港区17754417240: 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 -
秋轮阿伐:[答案]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是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矛盾、冷战和”代理人“热战;第二阶段,前苏联解体,美国独霸.美国力量的成长到达顶点和极致,积极掌控全球; 第三阶段,美国力...

海港区17754417240: 世界政治格局自二战以来是怎么演变的? -
秋轮阿伐: 两级化(直到苏联解体) 现在朝着多级化方向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