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哪些祭祀方式?

作者&投稿:娄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有哪些祭祀方式?~

  宫廷祭祀主要分为祭祀“天神”和“人鬼”两大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这在郊庙歌辞中有具体体现。
  在祭“天神”这个大系中,可以分为三个小类,分别是:
  1、祀天系列,包括祀圜丘、昊天、封泰山、祈谷、明堂、雩祀。
  唐代在冬至时放假7天,举行隆重的祭天典礼。
  祀天,又称祭天、祭南郊等,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是对天帝侍奉、享献的仪式,是历代帝王祭祀典礼中最庄严最隆重的活动。“圜”通“圆”,圜丘指的是祭天的圆形高坛。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南郊圜丘祭天神,北郊方泽祭地祗。
  为了抬高帝王地位,表明君权神授,历代郊祀中的配享制度往往把某一开国君主及皇后与天神地祗共祭。而且,以祖宗配天也是大孝之道的体现。(据《通典》卷45,唐朝贞观及开元时祭天,以唐高祖李渊配天;据《宋史·礼志二》,唐高宗永徽中,以高祖、太宗同配上帝。)
  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景龙三年(709年),中宗祀昊天上帝。唐中宗祀天地时首次出现皇后参加典礼的局面。德宗时,规定以皇太子为亚献,亲王为终献,取代了太尉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的传统,使国家大祭更趋于皇帝家族化。
  除了在南郊祭天,帝王还专程去泰山“封禅”。
  古人没有海拔高度,只有朴素的绝对高度,受黄河中下游文明的影响,人们认为泰山最高,离天最近,去那里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目的是报天之功;在泰山下的小山如粱父山、云云山、亭亭山等辟场祭地,称为“禅”,目的是报地之功。封禅有易姓而封,也有盛世而封,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贞观中,太宗同意百官上表请封禅,魏徵力谏乃止。
  唐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武则天举行盛大的泰山封禅礼。十月从长安出发,从驾的文武大臣、兵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十二月才到达,于是改元“乾封”,正月行封禅礼。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玄宗封泰山。
  祈谷,就是祈求丰收,也是祭天活动,分布在圜丘四陛的是五帝,其余与冬至祭天相同。《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唐代以正月上辛日祈谷。
  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处所,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明堂举行。季秋,享上帝于明堂。
  雩祀,指的是帝王祈雨的祭祀。孟夏,雩祀上帝于南郊。
  2、祭祀五方上帝、朝日、夕月、祀九宫贵神、风师、雨师。
  立春日迎春于东郊、立夏日迎夏于南郊、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立秋日迎秋于西郊、立冬日迎冬于北郊。
  《新唐书·礼乐志一》记载:“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逐渐确定春分东郊朝日,秋分西郊夕月的礼仪。古时把春分作为太阳的生日,唐德宗改正月晦日为二月初一中和节,并把中和节作为太阳星君的生日。
  玄宗天宝三载(744年),置太一、天一、招摇、轩辕、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九宫贵神坛,以四季孟月行祭。
  风师也作风伯,即风神;雨师即雨神。立春后的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立夏后的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
  3、祭地系列,包括祭方丘、拜洛、祭汾阴、禅社首、祭神州、祭太社、蜡百神、享先农、先蚕、先圣先师、龙池等。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祭天于圜丘,祭地于方丘,祭方丘就是祭地。
  贞观中,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夏至在《唐六典》中规定放假3天。
  垂拱四年(688年)四月,武承嗣伪造了一块预兆祥瑞的石头,石头上有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他上表称是在洛水获得的。武后大悦,号其石为“天授圣图”,加尊号曰“圣母神皇”。同年十二月,武后拜洛受图。
  明皇开元十一年(723年),祭皇地祗于汾阴,汾阴即汾水南岸,在今山西万荣县。
  明皇开元十三年(725年),禅社首山祭地祗。《史记·封禅书》记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社首山在今山东泰安县西南,上有祭坛。
  贞观中,祭神州于北郊。《旧唐书·礼仪志》:“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祗、神州及宗庙为大祀。孟冬,祭神州于北郊。”唐高宗永徽年间废除神州之祀。武则天于南郊合祀天地。
  太社即社稷,土地和五谷之神称为社稷。社稷祭祀是土地祭祀的变形。
  蜡(音zhà),祭名。《礼记·郊特牲》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祈求五谷丰登。
  先农是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一说即神农氏,一说为后稷。自周代开始,就有帝王亲耕藉田之制,并祀先农,以示劝农。
  “享先蚕”是由皇后主持的祭祀活动。
  魏晋南北朝期间,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拜孔揖颜之礼多在国家太学举行,往往是国子监祭酒负责祭祀。唐代作为宫廷祭祀,多由皇帝和皇太子亲自祭祀。文宣王即孔子,武成王即姜太公吕尚。
  《唐会要》记载:“开元元年(713年),内出祭龙池乐章,十六年(728年)筑坛于兴庆宫,以仲春月祭之。”
  除了祭祀天神,还要祭祀人鬼。宗庙是祖先亡灵的寄居之所。太庙,即皇室的祖庙。所谓“七庙”,指的是周代制定的宗庙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和而为七。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平时宗庙祭祀的对象是始祖和七世内的祖宗。
  汉代宗庙祭祀增加了“功臣配飨制度”。唐代将其制度化,将功臣按具体的时代和功德不同,分别配在不同的庙主之室。
  这类祭祀也分为三个小类,分别是:
  1、享太庙。
  《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
  2、祭奠老子、皋繇、皇后。
  唐以老子李耳为始祖,追尊为圣祖玄元皇帝,其庙曰太清宫。
  明皇天宝二年三月,追尊皋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
  睿宗景云元年冬,追尊昭成、肃明二皇后,于亲仁里别置仪坤庙,四时享祭。肃明皇后刘氏、昭成皇后窦氏(玄宗的母亲)均是在入宫朝见武则天时遇害的。
  昭德皇后是德宗的皇后,顺宗的生母。
  郊庙歌词涉及到的享受祭奠的皇后只有以上这三位。
  3、祭祀太子、皇后的祖先。
  太子是储君,登基以后就成为皇帝,这里的7位太子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当上皇帝,或者本来是亲王被追谥为太子的。
  让皇帝李宪是睿宗长子,武后时立为太子。睿宗将建东宫,宪认为平王(玄宗)有大功,坚持让平王作太子。卒谥让皇帝。
  隐太子李建成是高祖李渊的长子,太宗李世民兄。武德元年立为太子,九年玄武门之变中被杀。太宗即位,追封息王,谥隐。贞观十六年,追赠皇太子。
  章怀太子李贤是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调露二年(680年)废为庶人,及武后临朝,逼令自杀。景云元年(710年)追谥为章怀太子。
  懿德太子李重润是中宗李显的长子,出生后即被高宗立为皇太孙,后被武则天废黜。大足元年(701年)因议论张易之兄弟事,被武后杖杀。中宗复位,追赠皇太子,谥懿德。
  节愍太子李重俊是中宗李显的第三子,神龙二年(706年)立为皇太子,三年,率兵诛武三思父子,俄而兵败,死于乱军中。睿宗即位,赠皇太子,谥节愍。
  文敬太子李謜,顺宗李诵子,贞元四年(788年)封邕王,历任义武、昭义等节度大使。死于贞元十五年(799年),赠文敬太子。
  惠昭太子李宁,宪宗李忱长子,元和四年(809年)立为皇太子,死于元和六年十二月,年仅19岁,谥惠昭。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载: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神龙中,中宗为皇后韦氏祖考立庙曰褒德。
  “郊庙歌辞”仅涉及祭祀武则天和韦皇后两位皇后的祖先,武则天自己当过皇帝,中宗则是怕老婆的标兵模范。
  祭祀是宫廷的重要活动,也是国家大事,神圣庄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要制作一系列严格的礼法。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看看四川这边都是怎么祭祖的吧

  宫廷祭祀主要分为祭祀“天神”和“人鬼”两大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这在郊庙歌辞中有具体体现。
  在祭“天神”这个大系中,可以分为三个小类,分别是:
  1、祀天系列,包括祀圜丘、昊天、封泰山、祈谷、明堂、雩祀。
  唐代在冬至时放假7天,举行隆重的祭天典礼。
  祀天,又称祭天、祭南郊等,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是对天帝侍奉、享献的仪式,是历代帝王祭祀典礼中最庄严最隆重的活动。“圜”通“圆”,圜丘指的是祭天的圆形高坛。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南郊圜丘祭天神,北郊方泽祭地祗。
  为了抬高帝王地位,表明君权神授,历代郊祀中的配享制度往往把某一开国君主及皇后与天神地祗共祭。而且,以祖宗配天也是大孝之道的体现。(据《通典》卷45,唐朝贞观及开元时祭天,以唐高祖李渊配天;据《宋史·礼志二》,唐高宗永徽中,以高祖、太宗同配上帝。)
  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景龙三年(709年),中宗祀昊天上帝。唐中宗祀天地时首次出现皇后参加典礼的局面。德宗时,规定以皇太子为亚献,亲王为终献,取代了太尉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的传统,使国家大祭更趋于皇帝家族化。
  除了在南郊祭天,帝王还专程去泰山“封禅”。
  古人没有海拔高度,只有朴素的绝对高度,受黄河中下游文明的影响,人们认为泰山最高,离天最近,去那里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目的是报天之功;在泰山下的小山如粱父山、云云山、亭亭山等辟场祭地,称为“禅”,目的是报地之功。封禅有易姓而封,也有盛世而封,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贞观中,太宗同意百官上表请封禅,魏徵力谏乃止。
  唐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武则天举行盛大的泰山封禅礼。十月从长安出发,从驾的文武大臣、兵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十二月才到达,于是改元“乾封”,正月行封禅礼。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玄宗封泰山。
  祈谷,就是祈求丰收,也是祭天活动,分布在圜丘四陛的是五帝,其余与冬至祭天相同。《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唐代以正月上辛日祈谷。
  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处所,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明堂举行。季秋,享上帝于明堂。
  雩祀,指的是帝王祈雨的祭祀。孟夏,雩祀上帝于南郊。
  2、祭祀五方上帝、朝日、夕月、祀九宫贵神、风师、雨师。
  立春日迎春于东郊、立夏日迎夏于南郊、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立秋日迎秋于西郊、立冬日迎冬于北郊。
  《新唐书·礼乐志一》记载:“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逐渐确定春分东郊朝日,秋分西郊夕月的礼仪。古时把春分作为太阳的生日,唐德宗改正月晦日为二月初一中和节,并把中和节作为太阳星君的生日。
  玄宗天宝三载(744年),置太一、天一、招摇、轩辕、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九宫贵神坛,以四季孟月行祭。
  风师也作风伯,即风神;雨师即雨神。立春后的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立夏后的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
  3、祭地系列,包括祭方丘、拜洛、祭汾阴、禅社首、祭神州、祭太社、蜡百神、享先农、先蚕、先圣先师、龙池等。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祭天于圜丘,祭地于方丘,祭方丘就是祭地。
  贞观中,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夏至在《唐六典》中规定放假3天。
  垂拱四年(688年)四月,武承嗣伪造了一块预兆祥瑞的石头,石头上有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他上表称是在洛水获得的。武后大悦,号其石为“天授圣图”,加尊号曰“圣母神皇”。同年十二月,武后拜洛受图。
  明皇开元十一年(723年),祭皇地祗于汾阴,汾阴即汾水南岸,在今山西万荣县。
  明皇开元十三年(725年),禅社首山祭地祗。《史记·封禅书》记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社首山在今山东泰安县西南,上有祭坛。
  贞观中,祭神州于北郊。《旧唐书·礼仪志》:“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祗、神州及宗庙为大祀。孟冬,祭神州于北郊。”唐高宗永徽年间废除神州之祀。武则天于南郊合祀天地。
  太社即社稷,土地和五谷之神称为社稷。社稷祭祀是土地祭祀的变形。
  蜡(音zhà),祭名。《礼记·郊特牲》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祈求五谷丰登。
  先农是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一说即神农氏,一说为后稷。自周代开始,就有帝王亲耕藉田之制,并祀先农,以示劝农。
  “享先蚕”是由皇后主持的祭祀活动。
  魏晋南北朝期间,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拜孔揖颜之礼多在国家太学举行,往往是国子监祭酒负责祭祀。唐代作为宫廷祭祀,多由皇帝和皇太子亲自祭祀。文宣王即孔子,武成王即姜太公吕尚。
  《唐会要》记载:“开元元年(713年),内出祭龙池乐章,十六年(728年)筑坛于兴庆宫,以仲春月祭之。”
  除了祭祀天神,还要祭祀人鬼。宗庙是祖先亡灵的寄居之所。太庙,即皇室的祖庙。所谓“七庙”,指的是周代制定的宗庙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和而为七。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平时宗庙祭祀的对象是始祖和七世内的祖宗。
  汉代宗庙祭祀增加了“功臣配飨制度”。唐代将其制度化,将功臣按具体的时代和功德不同,分别配在不同的庙主之室。
  这类祭祀也分为三个小类,分别是:
  1、享太庙。
  《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
  2、祭奠老子、皋繇、皇后。
  唐以老子李耳为始祖,追尊为圣祖玄元皇帝,其庙曰太清宫。
  明皇天宝二年三月,追尊皋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
  睿宗景云元年冬,追尊昭成、肃明二皇后,于亲仁里别置仪坤庙,四时享祭。肃明皇后刘氏、昭成皇后窦氏(玄宗的母亲)均是在入宫朝见武则天时遇害的。
  昭德皇后是德宗的皇后,顺宗的生母。
  郊庙歌词涉及到的享受祭奠的皇后只有以上这三位。
  3、祭祀太子、皇后的祖先。
  太子是储君,登基以后就成为皇帝,这里的7位太子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当上皇帝,或者本来是亲王被追谥为太子的。
  让皇帝李宪是睿宗长子,武后时立为太子。睿宗将建东宫,宪认为平王(玄宗)有大功,坚持让平王作太子。卒谥让皇帝。
  隐太子李建成是高祖李渊的长子,太宗李世民兄。武德元年立为太子,九年玄武门之变中被杀。太宗即位,追封息王,谥隐。贞观十六年,追赠皇太子。
  章怀太子李贤是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调露二年(680年)废为庶人,及武后临朝,逼令自杀。景云元年(710年)追谥为章怀太子。
  懿德太子李重润是中宗李显的长子,出生后即被高宗立为皇太孙,后被武则天废黜。大足元年(701年)因议论张易之兄弟事,被武后杖杀。中宗复位,追赠皇太子,谥懿德。
  节愍太子李重俊是中宗李显的第三子,神龙二年(706年)立为皇太子,三年,率兵诛武三思父子,俄而兵败,死于乱军中。睿宗即位,赠皇太子,谥节愍。
  文敬太子李謜,顺宗李诵子,贞元四年(788年)封邕王,历任义武、昭义等节度大使。死于贞元十五年(799年),赠文敬太子。
  惠昭太子李宁,宪宗李忱长子,元和四年(809年)立为皇太子,死于元和六年十二月,年仅19岁,谥惠昭。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载: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神龙中,中宗为皇后韦氏祖考立庙曰褒德。
  “郊庙歌辞”仅涉及祭祀武则天和韦皇后两位皇后的祖先,武则天自己当过皇帝,中宗则是怕老婆的标兵模范。
  祭祀是宫廷的重要活动,也是国家大事,神圣庄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要制作一系列严格的礼法。
  


在商朝活人祭祀甚至王族食人真的是一种常态吗?
按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向鬼神献祭活人被当做对鬼神至高无上的尊敬。活人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献祭活人整体、有的献祭头颅、还有种非常特殊的祭祀方法,叫做“卯”祭,主要是将人或牲畜掏空内脏,对半刨开,如同今天屠宰流水线上悬挂的猪羊。另外,在现如今的许多殷商废墟中,也发现了众多...

历史上真的有活人祭祀吗?具体在什么朝代发生的事情?
在历史上确实有活人祭祀,特别是在早期人类活动中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争斗,他们都会拿俘虏来祭祀天。到了商朝和西周早期,还有活人祭祀的事情发生。

传统的祭祀礼仪都有哪些?从何时开始延续的?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

祭祀时要面朝哪个方向
1. 若有神位,如祖先灵牌、墓碑或各类神祇牌位,祭祀时应面朝神位方向进行拜祭。2. 若在家中进行祖先拜祭而没有神位,可在家中饭厅或客厅摆放供品,面向上座进行拜祭。3. 遥洞告冲祭是指向着特定的目的方向进行拜祭,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祭祀场合。4. 请神仪式,例如在外定居者首次邀请自家祖先前来受祭...

五帝祭祀五帝方式
这种规格与郊祭相仿,显示出对五帝的崇高敬意。然而,关于是否有使用少牢(羊)作为牺牲,历代有所不同,有的朝代会采用,有的则不然。但不论如何,这种祭祀向来以牛作为主要牺牲,尤其在唐朝时期,特牛的使用被取消,进一步强化了祭祀的庄重性。值得注意的是,清朝作为最后一个王朝,其祭祀五帝的方式在...

祭祀礼在不同时代的举行方式是什么?
由尚书授予大将节、钺。出征时仍然要举行上述的出征礼。这些礼仪长期沿袭。北朝略有修改,北齐在出征礼上增加了祭祀的神灵,包括了后土、神州、岳镇、海渎、源川之类的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并且专门举行单独的祭祀军旗的礼仪,要卜得吉日,以太牢(全牛、羊、猪)祭祀军旗。

古代汉族的祭祀活动有哪些?
“祖饯”是古代举行筵饮送别、祭祀路神的仪式。“饯”是亲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设亭帐,用酒食飨饮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柳永《雨霖铃》中的“都门帐饮无绪”,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最有名的饯行诗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文化璀璨的商朝,为何盛行活人祭祀?
古代人们祭祀一般都用珍贵的东西。因为人的生命是十分贵重的东西,所以人们就用活人来祭祀,以表示祭祀人的诚心。其实活人祭祀的习俗并不仅仅出现在我国的商朝,这种祭祀方式在全球范围里都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如今随着文明的日渐开化,活人祭祀在全球范围已经变得十分罕见了,并且基本上所有的宗教也是在谴责这种...

中华三大祭典包括哪些?
中华三大祭典指的是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妈祖祭典。1.黄帝陵祭典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大致可分为官(公)祭、民祭两种形式。轩辕黄帝开历史之先河,创中华之文化,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2.祭孔大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

请问为什么元、明、清三朝所有皇帝都要祭拜孔子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

攸县13541688294: 唐代名士文化特点紧急!!!!!!!!!!!!!!
松宝美敏: 唐代诗歌与古代送别文化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唐朝更是一个诗的时代,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最辉煌的珍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

攸县13541688294: 唐朝都有哪些节日请将每个时间都列举出来,我不是只要一个,我要唐朝所有的节日 -
松宝美敏:[答案] 唐朝的节日,一般是值得庆贺或者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主要分为诞节和节日. 诞节,简单的说就是过生日,隋唐以前,很少庆贺生日的活动,隋文唐宗皆在自己诞日怀父母生育之恩,并不为自己庆贺生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诞日,正式设立诞...

攸县13541688294: 传统节日的由来及风俗有哪些? -
松宝美敏: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风俗:办年货、扫尘...

攸县13541688294: 古人清明节时是怎样祭祀的? -
松宝美敏: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是怎样过清明节的?上坟扫墓,祭祀故去亲人当然是必有的项目,可除此之外,古人在清明节时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踏青野外踏青就是古人清明之所好.对此,唐朝诗人顾非熊有《长安清明言怀》诗...

攸县13541688294: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不只是扫墓祭祖 -
松宝美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

攸县13541688294: 上古时代的五帝分别有什么贡献? -
松宝美敏: 中华文化中,五帝是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仅次于“单独郊祭上帝(共五个,又称:五方上帝、五天神)”,五帝属于大祀,祭祀内容包括作为主祭的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从祀官、各自从祀星、...

攸县13541688294: 描述唐朝时期的艺术特点 -
松宝美敏: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唐都长安,那...

攸县13541688294: 唐朝人如何过春节
松宝美敏: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

攸县13541688294: 忘记给亡亲做满社祭祀很多年了,我该怎么办? -
松宝美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没事的了,亡人已故,而活人需要坚强的生活了,忘了就是忘了,生活不易.亡亲不会怪你的,有些事不是你做出来了就显得你孝顺了,有这份心意就行了.(做出来,是让他人看的)3年之期如若过了,就明年清明之时,举办好了.

攸县13541688294: 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
松宝美敏: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甚多,主要有踏青、扫墓祭祖、放风筝、插柳、拔河、植树等.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