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环境地质条件

作者&投稿:友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衢江区的地理环境~

2013年衢江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5.56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工业增加值47.47亿元,增长12.7%。2013年衢江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28亿元,增长7.5%。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28家,实现产值49.57亿元,增长18.9%。 国内贸易2013年衢江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6亿,比2012年增长13.7%。批零业零售额32.3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1%,总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1%;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4.8亿元,比2012年增长17.3%。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了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的增加,2013年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零售额分别为12.5亿元和1.78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3.5%和18.6%,两项商品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高达94.1%。对外经济2013年衢江区外贸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2013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9682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46.2%。其中出口33702万美元,增长55.5%;进口15980万美元,增长29.7%。2013年衢江区新批外资企业1家,合同外资1522万美元,增长635.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76万美元,增长5510.8%。2013年衢江区共引进市外招商引资项目37个,协议引资额60.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31亿元,增长43.1%。新引进浙商回归项目13个,协议引资额18.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3亿元,增长70.8%。旅游业2013年衢江区全年接待游客人次361.45万人,比2012年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19.37亿元,增长30.5%。景点资金投入82500万元,全区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生态旅游区2个,景区景点20个,星级饭店1家。

一、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根据浙江省小流域调查,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51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陷)等四种,其中以滑坡为主,共31处,占60.8%;次为崩塌和泥石流,各有8处,各占15.7%(表7-4)。
表7-4 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


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30处,占58.8%;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占41.2%(表7-5):
表7-5 已发生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根据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表7-6),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以小型为主,共44处,占86.3%;次为中型,共7处,占13.7%(表7-7)。
表7-6 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表


表7-7 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统计表


二、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一)滑坡(隐患)
滑坡是衢江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共31处,占60.8%;规模以小型为主,为28处,中型3处;已发生点19处,隐患点12处;稳定性较差11处,稳定性差20处。
滑坡大多发生在20°~40°的斜坡上,平面上呈半圆或舌形,剖面上以直线型或阶状为主。一般长20~70m,宽20~60m,厚1~3m;最大长300m(长大于100m的5处),宽250m(宽大于100m的3处),厚10m。一般方量500~6000m3,最大33万m3(大于10万m3的三处)。
滑坡所处的工程地质岩组多为坚硬较坚硬其他沉积岩岩组、坚硬块状上侏罗系火山岩岩组、坚硬块状燕山晚期花岗岩岩组,以土质滑坡为主,滑体由含碎石粉粘土、碎石土等残坡积土体组成,结构松散,抗剪强度低,滑动面一般为(较完整)基岩面。滑坡以牵引式和推移式滑动形式较为常见,具蠕动期长、多期次发育等特点,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常为暴雨引发。
滑坡实例:湖南镇里村胡家滑坡
该滑坡位于湖南镇里村胡家自然村东北山坡,低山地貌,出露地层为中侏罗统马涧组地层。该滑坡始发于1955年,从1998年起,每逢雨季,后缘均出现裂缝,现后缘裂缝长10m,宽0.1~0.3m,可测深度0.3~0.5m,2002年前缘出现小规模崩滑,毁坏房屋一间。滑坡平面形态呈半圆形,长28m,宽22m,厚3~4m,体积2200m3。主滑方向240°(图7-3)。

图7-3 湖南镇里村胡家滑坡隐患平面、剖面示意图

滑动面为基岩面,滑体为残坡积碎石土,结构松散;下伏基岩为中侏罗统马涧组含砾粗砂岩,厚层状构造,较完整。雨季,松散土体饱和,重量增加,抗剪强度降低,雨水沿基岩面渗流,易诱发土体失稳。该滑坡稳定性差,对前缘住户(23人)构成较大的威胁。
(二)崩塌(隐患)
衢江区内发现崩塌8处,占15.7%,均为小型规模,已发生点6处,隐患点2处,稳定性较差3处,稳定性差5处。一般方量小于2000m3,最大39000m3。
崩塌多发生在大于40°的陡坡上,一般坡高8~15m,崩落体多为残坡积物和风化破碎基岩,崩塌处基岩层理、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部分结构面(或结构面组合)倾向坡外;前缘修路、建房削坡破坏了原有地质体的应力平衡,增大了临空面。种种因素为崩塌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崩塌实例:峡川镇失母湾村崩塌
该崩塌位于上方镇-衢州公路旁(峡川镇失母湾村),丘陵地貌,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劳村组地层。2001年6月初次发生崩塌,2002年8月崩塌三次,随即后缘出现一条裂缝,长80m,宽0.4~1m,垂直位移0.5~0.8m。该崩塌平面形态呈半圆形,长60m,宽90m,厚2~4m,方量16200m3,崩落体为残坡积碎石土和松散破碎基岩(图7-4)。

图7-4 峡川镇失母湾村崩塌平面、剖面示意图

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劳村组砂岩,中薄层构造,岩石风化较强,层理发育,产状15°∠14°、30°∠15°、50°∠19°,近倾向坡外,属不利结构面;斜坡原始地形坡度约40°,开挖后,增大了前缘临空面;受放炮影响,基岩更加破碎。受降雨等因素影响,发生崩塌。该崩塌稳定性差,对过往车辆和行人构成一定的威胁。
(三)泥石流(隐患)
衢江区内发现泥石流8处,占15.7%;小型、中型规模各4处;已发生点2处,隐患点6处;稳定性较差2处,稳定性差6处。一般厚0.5~1.5m,最小方量800m3,最大18万m3。
从泥石流发育的地形地貌条件看,衢江区主要为沟谷型泥石流,沟谷较顺直,坡降较大,沟中或山坡上有较多的松散物质(部分为人为堆积);暴雨是引发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泥石流基本发生在7、8月份,与降雨的集中季节相一致,如2002年8月15日特大暴雨就引发了5处泥石流(隐患);泥石流发生时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强,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巨大的(双桥乡黄蒙沟泥石流毁坏房屋200多间)。
泥石流实例:双桥乡田蓬至坞口泥石流隐患
受“8·15”特大洪灾影响,在沟中堆积了大量的碎块石松散物,厚0.5~1.5m,体积约45000m3,属中型泥石流隐患。主沟长约2.0km,纵坡5°~15°。泥石流综合评分为83分,泥石流易发程度属低易发,威胁6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程度属较大级。逢雨季,可能进一步发展,属较危险级。建议加强监测,沟旁及沟口住户适当搬迁避让。
(四)地面塌陷(隐患)
衢江区内发现地面塌陷4处,均为小型规模;已发生点3处,隐患点1处;稳定性较差点4处。塌陷面积100~5000m2。两处为岩溶塌陷,塌坑1~3个,单个塌坑基本呈圆形,直径5~7m;一处是已闭坑的矿坑塌陷,规模小,距村庄较远,已趋向于基本稳定;另一处为矿坑塌陷隐患,正在开采,位于村庄的斜下方,危害程度为较大级,应引起重视。
三、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一)时间分布规律
灾害活动时间有两个特点:
其一,2002年发生的灾害最多,共30处,占灾害点总数的58.8%,这与两次大暴雨有较大的关系。
其二,灾害主要发生在6~8月,该期间发生地质灾害3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2.5%(表7-8),与这一期间连续降雨、丰富的降雨量密不可分。
表7-8 地质灾害发生月份统计表


注:其余11处灾害发生月份不详。
(二)地域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于境内南、北部中低山及丘陵区,在15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双桥、太真、湖南、上方四个乡镇数量最多,共33处,占灾害点总数的64.7%。境内各乡镇灾害点具体分布见表7-9。
表7-9 地质灾害点地域分布统计表


(三)空间分布规律
从标高分布来看(表7-10),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海拔600m高程以下,共4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92.2%。这一带地势相对较平缓,残坡积物相对较厚,人类工程活动(修路、建房削坡,开垦种植等)较多,破坏了山坡的平衡状态,易诱发地质灾害。
表7-10 地质灾害标高分布统计表


(四)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从地质灾害地形坡度分布统计(表7-11)来看,滑坡多发生在20°~40°的斜坡上,崩塌一般发生在大于40°的高陡人工边坡或陡崖,而泥石流、地面塌陷受地形坡度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表7-11 地质灾害地形坡度分布统计表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状况

衢州市衢江区位于浙江省金衢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18°45′28″~119°06′39″、北纬28°31′00″~29°20′07″之间,南北长91.8km、东西宽35.6km,地理方位呈“弯月”形,占据衢州市区的东、北、南三面,总面积1760.39km2。东与龙游县相连,南邻丽水市遂昌县,西与衢州市柯城区、江山市毗邻,北与杭州市淳安县、建德市接壤。交通十分便利,为浙江省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23省道横穿而过;乡镇公路交错成网;民航及水运也较发达(图7-1)。

图7-1 衢江区交通位置简图

衢江区区政府设在沈家,辖12镇14乡,505个行政村。全区人口约40万人,人口密度227人/km2。衢江区经过“八五”的高速发展之后,在“九五”期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20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畜牧业产值与种植业在全省有重要位置。衢州玉露茶、三元猪、红竹笋、“一品红”椪柑等农产品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衢江区环境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境内属浙西山地和金衢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以中间衢江为轴,向南北两侧呈阶梯状上升。全区地貌可分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河谷平原五种类型(图7-2,见彩页)。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平原、丘陵。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北部为千里岗山脉,南部为仙霞岭山脉。有衢江、江山港、常山港等主要河流,为钱塘江支流上游。

中山(>1000m)分布于北部西侧和南部东侧一带,山体连绵,河谷深切,沟谷多呈“V”字型,地形坡度30°~50°,面积67.01km2,占3.8%。北部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为灰坪乡与淳安县交界处的黄茅尖,海拔1388.4m;南部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54座,最高峰为长柱乡与坑口乡交界处的水门尖,海拔1451.8m。

低山(500~1000m)在区内南、北部大面积出露,地形坡度25°~40°,面积443.54km2,占25.2%。高丘(250~500m)主要分布于黄坛口水库西侧一带,地形坡度15°~30°,面积423.42km2,占24.1%。低丘(<250m)分布于盆地边缘一带,地势相对较平缓,地形坡度8°~15°,面积470.52km2,占26.7%。

河谷平原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间一带,平坦开阔,海拔约为54~120m,地势由南、北两侧向衢江微倾,自西向东由衢江上游向下游微倾,呈平缓、宽大阶地产出。面积355.90km2,占20.2%。

(二)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动力特征,可将区内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红层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四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衢江及其支流两侧和中部平原地带,水位随季节变化略有起伏。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和渗流的形式排泄(表7-1)。

2.红层孔隙裂隙水

红层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白垩系红色沉积碎屑岩的层理、节理裂隙中,其富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单井涌水量一般10~100t/d,水量贫乏,水质较好。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补给,以渗流(泉)和深井开采形式排泄。

表7-1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文地质特征表

3.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岩溶水)

含水层岩性为灰岩,岩溶较发育,富水程度极不均匀。据前人资料,一般泉流量1.0~10.0L/s,单井涌水量100~2500t/d;当岩性为灰岩夹碎屑岩时,一般泉流量0.1~1.0L/s。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以泉形式排泄。

4.基岩裂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块状岩类,如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类时,岩石呈块状构造,裂隙不发育,泉流量<0.1L/s,水量贫乏;岩性为层状碎屑岩时,一般泉流量0.1~1.0L/s。基岩裂隙水受季节变化极为明显,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以泉的形式排泄。

(三)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发育较完整,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种类较多。

1.地层

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1)前震旦系

是本区基底地层,出露在庙前乡姜孟坑—太真乡杨梅湾、杜泽镇毗溪—双桥乡及全旺镇压南—大洲镇南。下部为一套以砂泥质复理石建造为主的浅海相碎屑岩组合,上部为一套陆相喷发安山岩—流纹岩建造。

(2)震旦系

分布于峡川镇李宅—杜泽—周家乡板桥以及上方镇白坑。下部为一套类复理石建造和水碛含砾砂泥岩;上部为一套镁质碳酸盐建造含砂砾岩。

(3)寒武系

主要分布在峡川镇考坑—杜泽—周家乡板桥一线和上方镇白坑一带。底部为含磷炭质硅质岩建造,产石煤。中、上部为碳酸岩建造,发育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泥质灰岩。

(4)奥陶系

分布于峡川—周家乡板桥和太真乡华坑一带。为一套海盆地-陆棚相碎屑沉积岩为主、间夹碳酸盐的岩系,主要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也发育疣状灰岩和薄层灰岩。

(5)志留系

广泛分布在北部上方镇—太真乡,为浅海盆地-河流相碎屑沉积岩。下部为浅海-滨海-海滩相碎屑沉积岩,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上部为三角洲-河流相陆屑建造,岩性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

(6)泥盆系

分布于北部,缺失中、下统。下部为一套滨海相石英碎屑岩沉积、岩性主要为石英砂砾岩、含砾粗粒石英砂岩;上部为滨海沼泽-陆相碎屑岩沉积,岩性为砂岩或砂、砾岩互层。

(7)石炭系

主要分布于北部上方—灰坪—太真一带,南部大洲—全旺有零星分布,下部为滨海沼泽相碎屑沉积岩,由石英砾岩与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呈韵律层,底部为含煤组;上部为海台地相碳酸盐沉积,局部为滨海滩相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沉积。岩性为厚层-块状灰岩,局部夹砂岩、硅质岩或泥岩薄层及石英砂岩。

(8)二叠系

零星分布在上方、后溪及大洲—全旺一带,发育尚全。下部为海台地相碳酸盐沉积,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质灰岩;中部以三角洲相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为泥岩、硅质泥岩夹薄层砂岩,含黄铁矿和磷质、硅质结核,夹石煤层;上部为滨海沼泽相含煤碎屑沉积,由泥岩、粉砂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互层及煤层组成。

(9)三叠系

薄仅分布在南部大洲—石室以南,缺失中统。下部为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夹薄层灰岩;上部为陆相含煤碎屑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砾岩、砂岩、泥岩夹炭质泥岩和煤层。

(10)侏罗系

侏罗系在区内缺失下统,中统仅出露马涧组,而上统则广泛分布于区域的北部和南部。中统马涧组零星分布在南部的坑口、举村交界处一带,为断陷盆地河湖相碎屑岩夹煤层,岩性为砾岩、含砾砂岩与砂岩、泥岩及粉砂岩互层夹炭质页岩和煤线。

上侏罗统以发育陆相喷发的钙碱系列火山岩为特征。在区内北部称黄尖组,展布在沿基底褶皱轴部的火山构造盆地中,下部为红色碎屑岩夹火山岩,其中下段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夹火山岩,上段为粉砂质泥岩、泥钙粉砂岩夹凝灰岩、流纹斑岩;上部为一套酸性为主的火山岩系,岩性主要为流纹斑岩、玻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在区内南部称磨石山群,从下往上主要岩性为大爽组(J3d)酸性火山碎屑岩、高坞组(J3g)中酸性晶屑熔结凝灰岩、西山头组(J3x)成层性较好的火山岩夹沉积岩、九里坪组(J3j)单一的酸性熔岩局部夹沉凝灰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

(11)白垩系

分布在金衢盆地内的平原丘陵地带。白垩系在本区内属断陷盆地型,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间夹火山岩。在衢江区内仅划分为白垩系上统金华组和衢县组。金华组下部为紫红色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上部为棕红色厚-块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白色砂岩、砂砾岩。衢县组下部以棕红色粉细砂岩为主夹砾岩,上部以砾岩为主夹粉砂岩。

衢江区地层(白垩系—前震旦系)见表7-2。

表7-2 衢江区地层(白垩系—前震旦系)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2)第四系

根据成因及分布分为全新统、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残坡积层岩性为浅土黄色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结构松散,分布在基岩表面、坡脚及山间凹部,层厚0.5~2.5m,局部达10.0m。其余第四系地层详见表7-3。

表7-3 衢江区第四纪地层表

2.侵入岩及次火山岩

衢江区内侵入岩主要是燕山期岩浆岩。在北部,呈岩基侵入于上侏罗统劳村组、黄尖组火山沉积岩系中,较大的岩体有九华山斑状花岗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γ53)。在南部,呈岩基侵入于上侏罗统大爽组、高坞组火山沉积岩系中,较大的岩体有洋口石英正长岩、举村石英正长岩,为燕山早期产物。

次火山岩零星分布,呈岩枝状,主要为燕山晚期浅成侵入岩,如莲花镇北的大乘山流纹斑岩、大洲镇的流纹斑岩及岭头乡的流纹斑岩(岩筒)。此外,偶见侵入于上白垩统金华组的喜马拉雅期浅成岩,如莲花镇西缘的乌石山玻基辉橄岩。

(四)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

本区域地跨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以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南侧为华南褶皱系。

(1)褶皱构造

北部处在扬子准地台东南缘,二级构造单元为浙西皖南台褶带,三级构造单元为常山-庙前复背斜。基底褶皱由前震旦系组成,分布在杜泽-双桥的铜山源水库区,走向北东。在此基础上的盖层褶皱形变十分发育,表现为一系列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背斜、向斜构造及地层倒转。

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北东缘、溪口-陈蔡隆起西段的一部分,二级构造为华夏褶皱带。基底褶皱亦由前震旦系组成,分布在大洲-全旺以南,走向北东,为宽缓型褶皱。盖层为晚侏罗世岩系,主要表现为走向北北东的宽缓向斜构造。

(2)盆地构造

衢江区中部的金衢盆地形成于陆缘活动阶段,发育于燕山晚期。它的发育基本上继承北东向构造线,为受断裂带控制的地堑型构造盆地。盆地的基底为加里东构造层,盖层为白垩系巨厚的沉积岩和火山岩兼具的河湖相建造。

(3)火山构造

根据区域构造控制特征,次级火山构造布局及火山岩系组合,衢江区中生代火山喷发区主要分布Ⅴ级火山构造,在北部有九华山火山短轴背斜,在南部有尚伦岗一带喷发裂隙、衢龙顶推测喷发中心和抱珠垄(岭头)推测火山通道。

(4)断裂构造

本区域自元古代至中生代各次地壳运动都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断裂活动,各种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区域北部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与褶皱轴向平行,北西向断裂次之;区域南部以北北东向为主,中部(盆地)以东西向断裂为主。现将主要断裂按展布方位分述如下:

①北东向断裂 江山-绍兴深断裂:是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深达硅镁层。在衢江区经大洲-全旺境内长约18km。此断裂为规模不等的断裂带,断裂面一般倾向北西,倾角45°~80°。断裂带内岩层呈断续条带状分布,岩石破碎,侵入岩在断裂带内呈北东向串珠状分布。此断裂产生于元古代,地质历史悠久,是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是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断裂构造。

常山-漓渚大断裂:向西延出省界,向北东延伸经兰溪诸葛。境内经过周家乡至莲花镇,长约10km。该断层也是由规模不等的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倾向南东,总体走向北东。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控制了白垩系构造盆地的北部边界。

此外,境内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断裂还有严村-华埠、毛良坞-仙洞等断裂。

②北北东向断裂 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早期形成的东西向、北东向断裂多被其切断、位移。此组断裂在南部有大洲-举村断裂群、白石-白坞口断裂;北部有玳堰-下郑断裂,断裂性质为压性,区内出露长度30km左右,走向约30°,倾向南东,倾角80°,断裂宽2~10m。

③近南北向断裂 形成时间晚于北东向断裂,数量少,仅在南部见洋口断裂,区内出露长度10km左右,走向约355°~5°。

④北西向断裂 形成时间早于北北东向、晚于北东向断裂,主要有上方镇的葱口断裂,区内出露长度7.5km左右,走向约310°。

⑤近东西向断裂 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广泛发育于金衢盆地内的白垩系地层中,较规则地平行展布,主要有石梁-云溪断裂,断裂性质为压扭性,区内出露长度9km左右,走向约85°~95°,倾向南。

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域内,属基本稳定区域。




衢江区环境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动力特征,可将区内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红层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四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衢江及其支流两侧和中部平原地带,水位随季节变化略有起伏。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和渗流的形式排泄(表7-1)...

古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就是以前洪水泛滥,地质灾害频繁,地形改造幅度较大。很多以前的湖泊因泥沙不断沉积,湖泊面积不断消失。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丘陵;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

武江区的地理环境
区境内的地质属于沉积岩石地区。以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岩层分布最广。岩浆侵入活动微弱,受粤北山字型地质构造的影响,区内褶皱和断裂极其发育,褶皱主要由古生段地层形成紧密式之间背斜核部,以北东向构造为主。 地处南岭山脉南辳的盆地之中。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最高的黄茂堂山海拨+941...

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构成特点与形成演化
其自然地质环境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区内的很多水系支流业已形成,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已形成的堆积平原部分遭受侵蚀切割,“三江”干流量增加,弯曲度加大,迂回摆动,心滩、边滩、岛屿及现代堆积物形成,黑龙江在绥萝地区留下6条古河道,最后回归到中俄边境上。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
热量低,降水少,风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气丰富,降水量多。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植物生长期短。全年平均气温为-5.6~3.8℃。其中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6.4—13.2℃,极端最高气温28℃;最冷月1月为-6.6~-13.8℃,极端最低气温-48℃。年平均降水量262....

广东省江门市高新区地质条件
在地质条件方面,江门市高新区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分布于第四纪和新近纪的砂层和砾石层中。另外,该区域地表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此外,高新区地块的地质条件对于工业和建设项目也相对有利。总体而言,江门市高新区地质条件较为有利,适合农业、工业和建设等领域的发展。但具体的地质细节和特殊情况...

马踏湖地质条件
6. 马踏湖的未来发展 尽管马踏湖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一直保持得非常好,但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其所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因此,未来需要继续加强对马踏湖的地质环境保护,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对马踏湖的科学保护制度,确保马踏湖的持续健康发展。

区域岩石圈各时期构造环境中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分析——以长江中下游...
第三个时期为中—新生代陆内活化再造时期,中生代印支期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开始,研究区进入了强烈活化期,以壳幔不同层次的物质交换、调整、改造为特征,形成复杂的推覆构造体系、广泛的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溢。在以上各个时期构造环境演化过程中进行着各具特色的成矿作用,但是对本区成矿作用最有意义的...

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地质条件
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一个独特的地貌环境中,它坐落在一条长达90多公里的条形山体,宽度在12至24公里之间,这个区域也被称为河间地块。山脊的分水岭海拔高度在3500至4000米之间,最高峰达到了4488米。山体在3000米高度的厚度大约在2至6公里,河流东、西两侧的水面高度则在1250至1635米之间。整个...

三峡库区的地质情况
其它库段除支流乌江和嘉陵江回水范围的碳酸盐岩分布区有可能产生岩溶型小震外,一般不具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库区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缘,全国地貌区划为板内隆升蚀余中低山地。 库区地貌明显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以奉节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貌单元。 三峡侵蚀溶蚀低中山峡谷段 奉节...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衢州的自然环境 -
居狭盐酸: 衢州的地理位置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8°01′到119°20′,北纬28°14′到29°30′.她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邻 安徽,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衢州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 -
居狭盐酸: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8°01′到119°20′,北纬28°14′到29°30′.她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邻 安徽,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衢州的自然环境是什么, -
居狭盐酸:[答案] 你是做调查报告吧?我这里有做了一半的,可以给你. 来自家乡的调查报告—— 前言 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吃着美味的小吃,看着繁华的街市,我不禁疑惑起来:衢州到底在 哪里?衢州的历史如何?衢州的自然环境如何? 正文 衢州的地理位...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浙江省龙游县的简介 -
居狭盐酸: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北靠建德,东临金华市区、兰溪,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四省通衢汇龙游”之称;历史悠久,英才辈出,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之誉;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地资源充沛,享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分析衢州市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本部分需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深入分析 谢谢了! -
居狭盐酸: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 南平,西连江西 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 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化学工业基地.也...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浙江衢州市有哪些县市区? -
居狭盐酸: 衢州市分一市两区三县 有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开化县,龙游县,常山县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环境地质条件有哪些 -
居狭盐酸: 参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做. 6.1.1 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矿区附近历史地震资料,调查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其是否有活动性断裂的存在. 6.1.2 调查矿区所处社会环境(建筑物的类型、密度)和自然地理环境(...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浙江省衢州市有几个县市?哪几个县市比较发达??在线等急..... -
居狭盐酸: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现辖龙游、开化、常山3个县,柯城、衢江2个区和江山市.全市现有14个街道、67个城市社区,93个乡镇、2187个行政村.地域面积8841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人.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马铃薯适应性强,在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下,也可以种植并获得一定的产量.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与地质灾害多发区... -
居狭盐酸:[答案](1)黔(贵)、(1分)宁、(1分)渝(1分) (2)类型:滑坡、泥石流(2分) 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1分)地质条件复杂,(1分)地势起伏大;(1分)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1分)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

海北藏族自治州19767818194: 江山是不是属于衢州市衢江区 -
居狭盐酸: 衢州市是浙江省下面的地级市.江山市是衢州市下面的县级市.江山市以前称为江山县,上世纪80年代末由县变为市,但仍是县级市,是县级别的.衢州市下面包括的县级行政区有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开化县、常山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