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知行合一”属于程朱理学的思想,是否正确?

作者&投稿:紫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错误】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存天理,灭人欲”被认为是程朱理学的代表思想。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明代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在认识论上,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故表述错误。


王阳明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其有关内容如下:1、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人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这一概念在朱熹的理学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2、存天理灭人欲的...

存天理、灭人欲由来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独特见解。然而,这一理念其实早在《礼记·乐记》中就有萌芽。该文献指出:“人若过度追求物质,泯灭天性,放纵欲望,会导致悖逆欺诈和混乱。‘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即指这种舍弃天理的行为。”宋代的二程进一步阐述:“人心因私欲而易受危殆,而道心则...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如下: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是留下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天理”即为自然的规律,“欲”就是想要的意思。比如饮食是天理,而进一步追求美味则是人欲,这句话是指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支配。“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乐礼》中:“人化物也者...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主要是指封建儒家伦理道德。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他主张通过“存天理、灭人欲”的方式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这里的天理指的是封建儒家伦理道德,即封建社会所推崇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人欲则是指人的自然欲望和情感,与封建儒家伦理道德相违背。朱熹认为,...

存天理灭人欲是谁提出来的
存天理,灭人欲是程颢、程颐提出来的。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兄弟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被南宋的朱熹加以继承的。程颢、程颐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

朱熹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意思啊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是南宋朱熹的思想。把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天理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是要保留自己的天性或者说本我,去除超出天性需求之外的欲望。“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何谓天理?《中庸》:“天命之谓性。”程颐:“性即理。”因此,天理即天性。宇宙万物,都各有其生成之理,这便是万物的天性;而反映在人身上,则也可以称之为人性。何...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也有观点认为该句意在强调反对贪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更高的道德修养。2、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是
南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即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

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意思呢?
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从道德...

武强县18958614471: 下列主张中,属于朱熹思想主张的是 -
彭霍甘悦:[选项]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 “致良知”“知行合一”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武强县18958614471: 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 -
彭霍甘悦: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武强县18958614471: 二程理学与王阳明最基本的思想主张 -
彭霍甘悦: 简而言之:二程理学是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辩哲学,结合社会发展之需要,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它把儒家思想哲理化,把儒家经学义理化,把儒家道德体系化,把儒家学说大众化.构筑起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大厦.其主要理论"存天理,灭人欲"正是二程理学的最高境界,后经朱熹完善,世称“程朱理学”.王阳明先生所主张的理论则是“天理”即“人欲”,开创了儒家学说的一个分支-心学,强调“心即理也”,同时王阳明先生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将自己的理论总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武强县18958614471: 求 致良知 与 知行合一 简单解释 -
彭霍甘悦: “致良知”就是说将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有推广的意思.大意就是良知人人生来皆有,在平常,人们应该将其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之上. “知行合一”就是说要将学到的知识和实践想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要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

武强县18958614471: 存天理灭人欲是谁的观点,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
彭霍甘悦: “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点,其核心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 1、要按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办事.“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

武强县18958614471: 王夫之教育观点 -
彭霍甘悦: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教育与教学、学思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是通过后天的实际活动取得的,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学思结合,以及知行合一的观点.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武强县18958614471: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哪一个主张刚好与之契合? -
彭霍甘悦: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学》这一主张的意思是只要心中不想,你将听不到、看不见,就是食用也感觉不出味道来.这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的观点类似.故选C.A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项是朱熹的观点,是对人的伦理要求;D项是王守仁探求理旦乏测何爻蛊诧坍超开的方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宋明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注重气节、使命感和责任感.宋明理学虽然扼杀了人性,但是对培养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武强县18958614471: “……私志不得人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条件)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 -
彭霍甘悦: 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道家无为思想.排除了“私志”、“嗜欲”的“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推自然之势”,含有因势利导之意.由此可以判断是道家无为思想,故选A.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是对人性的束缚;C项是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D项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王守仁的思想,主张从内心探求理的境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