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故事《柏举之战》

作者&投稿:侨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着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巫臣带着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而学会了车战。此外,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君寿梦慢慢萌生了走出国门的意图,自号吴王,欲与门外的南方大国楚国在疆场上一试。公元584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七十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10次大规模的战争,几成世仇。在这10次战争中,吴军全胜6次,楚军全胜1次,互有胜负3次。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立志称霸天下。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他整军经武,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大军事家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队伍,使吴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
孙武可是个人才。他是齐国人,自称是东海一小农,他是应吴国大夫伍子青的邀请,南下到吴国来的。他的兴趣是研究兵法,对名利之事看得很淡。他这次所以答应做地位显赫的大将,一是想助老朋友伍子胥一臂之力。击败楚国。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父亲和哥哥被昏庸的楚平王所杀,逃难到吴国已有十多年,天天不忘要复仇。孙武答应做大将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已写成一部兵书,这部书有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等13篇。他很想在实战中检验一下,看看这些兵法在战争中效果如何,有没有需要补充和提高的地方。
吴王拜孙武为大将后,设盛宴庆贺。酒席间,吴王说:“我平生之志,就是要称霸中原,让咱们南方人扬眉吐气,而楚国自特地盘大,人口多,处处和我作对,所以,要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必须击败楚国。另外,伍大夫一门忠良,为楚平王治国保疆立下汗马功劳。可恨楚平王听了奸巨费无忌谗言。杀了伍大夫父兄不算,还要斩草除根,追捕伍大夫。可怜伍大夫为了躲避追杀,逃到我们吴国,过昭关时一夜急白了头发。我一定要替伍大夫报仇,踏平楚国。不知孙将军对伐楚之事有何考虑?”
孙武说:“楚国我们一定要打的。不过,迫害伍大夫的楚平王己死好几年了,继位的楚昭王精励图治,国力强大,如果轻易出兵,我们很可能会失败。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生死,需要考虑周全,经过周密思考后,才能决断。一般人以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武力,其实不然,胜败依武力决雌雄,这是下策,不战而胜才是上策!”
吴王感到奇怪,问:“打仗就是两军对阵以决胜负,不战如何决胜负呢?”伍子胥也弄不明白,催促孙武道:“你有什么高招,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孙武微微一笑说:“胜利之道,有四种手段。第一,伐谋,就是事先探明敌人的意国,先发制人,以求精神上压倒对方,使敌人丧失斗志,从而获取胜利,此法为上策。第二,伐交,就是详细研究敌国有哪些同盟者,粉碎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从而削弱它的力量,此法为中策。第三,伐兵,即战争,用武力取胜,属下策,第四,伐城,攻城得胜,由于敌人坚守,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取胜,这是下下策。”
伍子胥说,“我明白了,攻打楚国,以伐谋和伐交为主,辅之以伐兵,对么?”吴王也来了兴趣,问:“这伐谋和伐交,到底该如何做呢?”
孙武说:“削弱敌人有许多方法。比如,我虽强,但故意伪装成弱小,使敌人轻视我,丧失对我的警惕。再比如,利用奸细离间敌人的重要大臣,使之窝里斗。这些办法都属于伐谋策略!”
伍子胥连称这手段高明,他又问孙武:“伐交当如何做呢?”
孙武说:“说具体的吧,现在,楚国与唐、蔡两个小国结成同盟,如果我们攻楚,唐、蔡二国一定会出兵帮忙,和我国作对。所以,我们要使用外交手段拉拢唐、蔡二国,这就是伐交之策。一旦唐、蔡二国保持中立或反过来帮我国去攻打楚国,楚王就招架不住了!”
吴王和伍子胥连声称好,佩服孙武的智慧和深谋远略,决定依计而行。
机会终于等到了。他派到楚国的奸细回来报告,楚大臣囊瓦得罪了唐、蔡两国国君,他们很怨恨他。
事情是这样的。唐、蔡两国,每年都要向楚国朝贡一次。今年,唐侯带了一匹千里名驹,蔡侯带了一件狐皮制的珍贵战袍,前往楚国献给楚王。囊瓦欲得这二件宝物,竟然派人在半途将两人阻挡,既不让他们去见楚王,又不让他们离开楚国。唐侯手下有个小头目,头脑比较灵活,心想何必为一匹马而让主人不明不白地滞留在楚国呢,半夜里偷出千里驹,献给了囊瓦,说:“我家大王,称赞你德高望重,特令我献上千里驹!”囊瓦立即放了唐侯,让他回国。蔡侯得知唐尹脱身的办法后,便也将狐皮战袍送给了囊瓦。蔡侯离开楚国边界时,气哼哼地说:“太欺侮人了,我虽为弱国之君,但总有一天,我要过边界杀了襄瓦这个老贼!”
孙武立即以吴王的名义,给蔡侯送去一件狐皮战袍,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听说楚右令尹夺了大王心爱的狐皮战袍,我感到震惊。楚虽为强国,囊瓦不过是一个臣子,蔡虽为弱国,大王你是堂堂一国之君。当臣子的怎么可以对君王强取豪夺呢。我也是一国之君,对囊瓦的行为非常气愤。特送狐皮战袍一件,以示慰问。蔡侯看了吴王的信,不禁流出了眼泪。心想,楚国是强国,吴国也是强国,还不如和吴国结盟呢。




吴楚柏举之战简介
吴楚柏举之战简介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

柏举之战记录了哪些事?
柏举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这场战争,是吴、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主地位所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战略决战。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诸侯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南方地区的强国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诉诸武力,兵戎相见。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

柏举之战为什么称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
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战争过程:公元前506...

柏举之战是在哪发生的,为啥引起,记录了哪些事?
早在晋、楚城濮之战后,楚北进中原受阻,转而向东发展。于是同兴起于长江下游并在晋国支持下正向准河流域发展的吴国发生了矛盾。双方在柏举大战之前,共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战争十七次,其中在江北地区的淮河沿岸及淮南十三次,在长江南岸四次。吴国影响日益扩大。吴、楚在东南抗衡,酝酿一场大规模战争风暴...

柏举之战
消息传到前线,楚军立即涣散,吴军攻入楚国国都。后来,楚国大臣申包胥逃亡到另一强国秦国,在他的游说下,秦国派兵攻打吴国,吴国才从楚国撤军。柏举之战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光辉战例。战争之初,吴国只有3万兵力,而楚国有20万军队,但楚国用兵无方,采用了错误的决策,终至败局。

古代战争故事《柏举之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着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开始崛起。晋国为与...

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一、战争前因 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为牵制楚国,晋派人带着战车来到吴国帮助吴军排兵布阵、骑马射箭,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称王。最有戏剧性的是,训练吴军的教官是原楚国大臣屈巫的儿子,屈巫因与楚国令尹争夺夏姬耍尽手段逃奔晋国。楚令尹杀了屈巫族人...

柏举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呢?
11月29日,吴军进驻郢都,屠城并滥杀无辜,吴军恶行连连,楚国军警民伤亡惨痛,郢都之破,楚之灭亡,证实吴的迅猛发展和此役促使孙武名满天下,变成中国历史时间中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那时候,楚昭王撤离后,先逃往云梦,但云梦人不知道这也是她们的老大,故射伤了楚昭王。楚昭王再逃往郧国,郧公之...

柏举之战: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时,秦国为何出手救援楚国呢?
首先,在柏举之战中,秦国之所以出手相救楚国,直接原因就是申包胥感动了秦哀公。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公元前505年...

柏举之战是如何爆发的
在柏举之战前,吴国也已经开始与楚国爆发抗衡,其中在60年间,吴楚爆发十场大战,其中吴胜六场、楚胜一场和互有胜负三场,经历多场战争后,吴国开始转弱为强。当时吴王阖闾贤明,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并且起用外来的杰出人材如伍子胥、孙武等,吴国遂开始强大起来。而同时楚国就因为与晋国长期作战,加...

金平区18359355173: 古代以少胜多的事例 -
鲍先一泰:[答案]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鄢郢...

金平区18359355173: 吴楚柏举之战被史家称为什么
鲍先一泰: 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

金平区18359355173: 世界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是什么? -
鲍先一泰: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鄗代...

金平区18359355173: 古代战争中体现出高超计谋的战役有哪 -
鲍先一泰: 楼主,您所指的古代,具体是什么时间的?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战役还是很多的,大多数都涉及到计谋的. 1、长勺之战-后发制人,疲敌制胜 2、巨鹿之战-刺中大秦心脏的战争 3、彭城大战-设局偷袭,攻其不备 4、井陉之战-奠定韩信第一名将...

金平区18359355173: 三国以前 ,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啊 来20个 只要故事名儿
鲍先一泰: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vs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vs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

金平区18359355173: 中国古代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
鲍先一泰: 古时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不胜枚举.以下就举一些比较经典.有名的吧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柏举之战 阴晋之战伊阙之战即墨之战 鄗代之战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彭城之战 井陉之战潍水之战 昆阳之战 赤亭之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沙苑之战玉壁之战.金乡之战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虎牢之战唐平萧铣之战 定襄之战雍丘保卫战宋辽金夏元时期 : 和尚原之战顺昌之战郾城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站厓山海战(崖门战役)鄱阳湖之战 中国古代水战史上的典范 白沟河之战浑河之战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

金平区18359355173: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
鲍先一泰: 『牧野之战』 『柏举之战』 『阴晋之战』 伊阙之战』 『即墨之战』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彭城之战』 『井陉之战』 『潍水之战』 『昆阳之战』 『赤亭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 『夷陵之战』 『淝水之战』 『沙苑之战』 『玉壁之战』 『金乡之战』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虎牢之战』 『唐平萧铣之战』 『定襄之战』 『雍丘保卫战』 宋辽金夏元时期 : 『和尚原之战』 『顺昌之战』 『郾城之战』 『陈家岛海战 『采石之战』 『厓山海战(崖门战役) 『鄱阳湖之战-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浑河之战』 『萨尔浒之战 『宁远之战』

金平区18359355173: 孙武指挥过哪些战争呢请问 -
鲍先一泰: 据对《史记》、《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等文献资料作综合分析,也参考了《左传》,孙武亲自指挥过的战争可以肯定下来的,约有5次. 第一次,公元前512年12月,孙武取得了首次大胜.阖闾派孙武等征灭“钟吾”和“徐”两个小国,又...

金平区18359355173: 举出中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例子 -
鲍先一泰: 牧野之战 柏举之战 肥水之战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兖州之战 太原之战 巨鹿之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