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时期的台城之祸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投稿:祗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武帝时期的台城之祸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一回事

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与侯景发生矛盾,侯景遂以河南之地作进见之礼降于西魏,不久又叛西魏求降于梁。侯景求降时,梁朝的许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梁武帝贪图利益,竟想以侯景之力乘机收复中原,决定接纳侯景,封为河南王、大将军,并派他的侄子萧渊明率大军北上接应,被东魏打得大败,萧明渊被俘。不久,东魏又在涡阳(安徽蒙城)瓦解了侯景四万之众,侯景率八百步骑袭据梁朝辖境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梁武帝加封为南豫州刺史,侯景本是个大野心家,南逃的过程中,他看清了萧梁的腐朽软弱的可欺,曾公开扬言:我取河北不成,取江南却很有把握。

548年,侯景听说梁朝与东魏议和,梁武帝将把他缚送东魏,交换萧渊明和其他战俘。走投无路,侯景于这一年八月反于寿阳。叛军很快打到长江长岸,与建康城隔江相望。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曾一度被立为太子,这时侯景以拥戴他作皇帝为诱饵,约为内应)竟派大船来把侯景的八千士兵,数百匹战马接过长江,梁都建康竟毫无察觉,萧梁武备废驰由此可见一斑。

侯景军迅速攻下了石头城,白下城和东府城,接着集中兵力围攻皇宫与朝廷的所在地台城。这时,从四方赶来“勤王”的军队有三十多万,各路援军的主帅多为梁武帝的子孙,他的儿子邵陵王萧纶就带着重兵驻扎在城外,朝廷大臣柳津的儿子为援军统帅。

援军兵多粮足,比起叛军占有优势。但都坐观侯景围攻台城,按兵不动。柳津悲哀地对梁武帝说:“你有邵陵,我有仲礼,,不忠不孝,叛贼怎么能破呢?”经过一百三十多天的围攻,549年3月,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被俘,不久饿死于台城内的文德殿。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期间由诸侯王发起的祸国殃民的事件。南朝的梁王朝君主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广建寺庙佛塔,还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巨款为他赎身。迷恋于宗教的萧衍不事朝政,皇室招降纳叛成风。侯景之乱可以说是腐败政治的产物。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投靠西魏。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举兵反叛。他率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围住。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萧衍,自己当丞相,执掌朝政。到了551年,他进而自封为帝。
  侯景在起兵反叛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激起南方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封帝的第二年便被梁朝原兵将所杀。侯景之乱给社会带来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南朝萧梁末年,投靠南梁的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侯景,原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高欢灭尔朱荣,侯景又叛归高欢。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即河南道最高军政长官),拥兵10万,专制河南,权力仅亚于高欢。东魏武定五年(547),高欢死,子高澄执政。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侯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梁朝臣多表示反对,而梁武帝竟说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于是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
  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主帅萧渊明被俘,全军几乎覆没。东魏又进击侯景,景众4万余只剩下800人南逃,骗取梁寿阳城(今安徽寿县)。梁武帝覆信东魏说:“贞阳(指贞阳侯萧渊明)旦至,侯景夕返。”侯景本有作乱之心,遂暗中勾结野心篡位的梁武帝之侄萧正德作内应。梁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发动叛乱,领兵南下,直抵长江。梁武帝完全没有防范,命萧正德保卫京师,而萧正德却派船接侯景叛军过江,迎进建康,包围“台城”(即宫城)。侯景纵兵抢掠,又命北人被没为奴者,皆令放免,加以任用。“造诸攻具及飞楼、橦车、登城车、钩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一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百道攻城并用焉”(《梁书·侯景传》)。侯景过江时兵不过8千,马不过数百,而当时台城中尚有男女10余万,甲士2万多,四方援军相继奔赴建康者30余万。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顿兵不前,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太清三年(549)三月,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二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侯景又东掠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死,景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天正元年(551),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王僧辩、陈霸先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
  主要过程东魏武定五年(梁太清元年,547年)正月至552年,侯景先后叛东魏、叛梁以及被讨平的战争。主要分侯景叛东魏之战、侯景叛梁之战、侯景攻三吴之战、萧绎讨平侯之乱。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八月至三年三月,梁南豫州牧侯景率诸军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梁,攻台城(今江苏南京玄武湖南)击败梁武帝萧衍等的作战。 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因反对梁与东魏议和,遂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为名,在寿阳起兵叛梁。并密结临贺王萧正德于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作内应。梁武帝立即派邵陵王萧纶统军征讨侯景。侯景知梁军来攻,决心争取主动,放弃淮南,率轻骑突袭建康,九月,留部将王显贵守寿阳,自己诈称游猎,出寿阳城。十月,侯景扬言进攻合肥,实际上却袭占谯州(今安徽滁县)、历阳(今安徽和县),进而引兵临江。梁武帝征询尚书羊侃讨侯景之策,羊侃请求派2000人急据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另派一军袭击寿阳,从而使侯景前进受阻,退失基地。由于朱异反对,羊侃的建议未被采纳。梁武帝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屯守丹阳郡(今江苏南京西南)。萧正德派大船数十艘,以运芦苇为名,暗中接济侯景军辎重。当时梁宁远将军王质率水军3000巡弋江上。侯景将要渡江,恐梁被其阻击,便使谍视之。是时,梁临川太守陈昕向梁武帝建议,采石急须重兵镇守,而王质水军力量较弱,要求增加戍军。梁武帝遂命王质与陈昕换防。谍将此消息告侯景,侯景遂乘王质与陈昕换防之机,率军8000自横江(今安徽和县西南)渡江,抢占采石,俘获陈昕。继又分兵袭取姑孰城(今安徽当涂),俘淮南太守萧宁,主力进到慈湖(今安徽当涂西北)。建康震动。梁武帝仓惶部署建康防务,命宣城王萧大器总督城内诸军,并赦免囚徒以充军。侯景军至朱雀桁(今江苏南京南)。萧正德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进围台城,久攻不下,乃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丞相,改元正平,又克东府城(今江苏南京东南角)。乘胜再攻台城,梁荆州刺史萧绎,联络湘州刺史萧誉、雍州刺吏萧眢等一起增援建康。萧绎发兵江陵(今属湖北)。此时统军讨侯景的邵陵王萧纶,闻侯景渡讧南进,已回军京口(今江苏镇江),率步骑3万西上。侯景遣军至江乘(今江苏句容北)阻击;萧纶迂回至蒋山(即南京钟山)扎营,侯景大惧,一面备船作退走的准备,一面分兵三路进攻萧纶。萧纶先败侯景,迫其退向覆舟山(今南京市九华山)北。后在玄武湖畔一战,萧纶兵败,逃朱方(今江苏丹徒东南)。侯景继续围攻台城,是月,鄱阳王萧范与西豫州刺史斐之高、建安太守赵风举率军救援建康,屯兵于蔡州(今江苏扫:宁西南江中),等待长江上游诸军。北徐州刺史萧正袁则投降侯景,并率兵万人于欧阳(今江苏仪征)江中立栅,阻遏江陵援军,又袭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败后还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降东魏。十二月,侯景采取火攻及引玄武湖水灌台城,仍未能下。此时,梁衡州刺史韦粲、司州刺史柳仲礼、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南陵太守陈文彻等援军已会师于新林王游苑(今江苏江宁西南),合兵10余万。沿秦淮河竖立栅栏,侯景亦于秦淮河北岸立栅相拒。梁军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协调诸军行动。侯景派步骑万人挑战,柳仲礼因诸军新至,坚壁不出。后闻萧绎已率3万锐卒自江陵东下,部署诸军进击侯景。三年正月,韦粲部向进攻出发位置前进时,遇大雾迷路失时,到达青塘,夜已过半。立栅未成,遭侯景军突袭战败而死。柳仲礼驰救青塘,稍挫侯景军。双方遂隔秦淮河对峙。萧纶收容残部与东路援军萧大连等同柳仲礼会合,江陵方面援军萧方及王僧辩军亦至。二十七日,萧纶所属萧嗣、李迁仕、樊文皎等部渡过秦淮河,攻破东府前栅迫使侯景军后撤。李迁仕、樊文皎率锐卒5000深入敌军营地攻打,获胜,后被侯景部将宋子仙以伏兵击破,樊子皎战死。由于柳仲礼凌侮来援诸将,援军内部互相猜疑,致诸将均无战心,各自思归。三月,侯景再次引玄武湖水灌台城,并四面猛攻,梁军萧坚之书佐董勋、熊昙朗,于十二日拂晓引导侯景军由西北角楼处攻入台城。侯景遂挟梁帝及太子,并矫诏解散援军。各路援军退还,柳仲礼等出降,侯景占领了建康全城,控制了梁廷军政大权。

侯景原来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和高欢(其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关系很好,在怀朔六镇起义失败后,侯景投靠了其他部落,后来有投奔了高欢,高欢很欣赏他,委以重任。
  侯景为人首鼠两端,在高欢死后,他和高欢的儿子高澄不和,高澄想夺他的兵权。侯景就投降了西魏,但西魏对他有戒心,于是侯景又请求萧衍接受他归顺。萧衍很高兴,封王,封大将军,派军队接应。朝中有的大臣知道侯景为人,一句话成了谶语:"乱事就要来了。"
  后来,归顺的侯景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最后,围困都城,本来侯景已经元气大伤,但守城的将领也没了斗志,开城把侯景放了进来。侯景带着五百甲士去见萧衍,发生了很有趣的一段对话:
  萧衍见侯景来,不慌不忙地问道:"你是哪里的人,竟敢作乱,你的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这时害怕得汗流满面,竟不知道怎么回答。旁边的部下替他说:"臣景的妻子和儿女都被高氏杀了,现在只有一人归顺陛下。"萧衍问道:"你过江时有多少兵马?"侯景答道:"千人。"萧衍问:"攻城时多少?""十万。""现在呢?""率土之内,莫非己有。"最后,萧衍安慰他说:"你有忠心于朝廷,应该管束好部下,不要骚扰百姓。"侯景答应了。
  见过萧衍后,侯景对身边的亲信王僧贵说:"我多年征战疆场,从没有胆怯过。这次见萧衍竟然有点害怕他,莫非真是天子威严不容侵犯吗?"其实,侯景一是作乱心虚,二是萧衍本来也是战场勇将,侯景肯定早就有敬畏之心,加上当时迷信思想严重,认为天子都是神灵下凡。还有萧衍信佛后,看清权势,也看轻权势,他的镇静无疑更让侯景心虚。
  但是,这个侯景毕竟是作乱打进都城的,他的军队掌握了都城的管理大权,他的卫兵进出皇宫很随便,还佩带武器。萧衍见了很奇怪,问左右侍从,侍从说是侯景、侯丞相的卫兵。萧衍生气地喝道:"什么丞相!不就是侯景吗。"侯景听说了,也很生气,于是派人监视萧衍,限制他的供应。结果萧衍很快病了,后来不能起床,最后连饿带病加生气,闭眼西去。终年85岁。他的谥号是武帝,庙号是高祖。


梁武帝时期的台城之祸是怎么一回事?
主要分侯景叛东魏之战、侯景叛梁之战、侯景攻三吴之战、萧绎讨平侯之乱。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八月至三年三月,梁南豫州牧侯景率诸军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梁,攻台城(今江苏南京玄武湖南)击败梁武帝萧衍等的作战。 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因反对梁与东魏议和,遂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为名,在寿阳...

梁武帝萧衍这样不该有污点的皇帝,为何最后死在了台城?
侯景率兵进驻了建康,他担心梁武帝下达军事命令,便让军队包围了台城。居住在台城的梁武帝看着窗外一片混乱的景象才知道为时已晚。当时,没有人赶来救驾,任凭侯景将梁武帝关在台城之中。此时,梁武帝已经有八十六岁的高龄,他被幽禁在台城,没有食物来填充肚子。几天之后,梁武帝便这样活活饿死了。...

后世如何评价梁武帝萧衍?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郝经:“梁武帝以妖梦之故,思中原牧伯之朝,卒自贻侯景之祸。只为揭其本根,而以之召乱。”王夫之:“梁氏享国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康熙帝:“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钱穆:“独有一萧衍老翁,俭过汉文,勤如王莽,可谓南朝一令主。”毛泽东:“萧...

侯景叛乱后,将梁武帝困在台城,萧衍的儿子们为何不救呢?
梁朝太清二年,东魏降将侯景占据寿阳,起兵反叛。侯景起兵之初只有数千人而已,但他善于用兵,在渡过长江后,率军直接包围了梁朝的都城建康。之后,侯景占领建康外城,将梁武帝困在台城。梁武帝有不少儿子,他们都手握重兵,但却不积极救援,最终导致台城被攻破。那么梁武帝的儿子们,为何不肯救他们的...

梁武帝为什么会被饿死在台城?
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与侯景发生矛盾,侯景遂以河南之地作进见之礼降于西魏,不久又叛西魏求降于梁。侯景求降时,梁朝的许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梁武帝贪图利益,竟想以侯景之力乘机收复中原,决定接纳侯景,封为河南王、大将军,并派他的侄子萧渊明率大军北上接应,被东魏打得大败,萧明渊被俘。不久,...

梁武帝萧衍这样不该有污点的皇帝,为什么会死在台城?
没有尽心的去管理朝廷。导致朝廷官员不会信他,自己做主。有了反叛之心。所以就把他杀掉了。

醉心佛事的梁武帝为何最后饿死台城?
他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将国事治理的井井有条,然最终他却被饿死在台城之中,自此只留下了梁武帝和“菩萨皇帝”这两个称谓。那么他为何得到了像菩萨皇帝这样一个听起来便有些玩世不恭的称呼?堂堂皇帝又为什么被活活饿死呢? 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必须要将梁武帝萧衍的生平了解的透透彻彻,首先要知道他做皇帝之前的生...

候景之乱中,被饿死在台城的是
候景之乱中,在台城,因为饥饿而逝世的是梁武帝。一、梁武帝简介: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生于秣陵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同夏里三桥宅,南朝梁国开国皇帝,曾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称为“竟陵八友”。二、施政举措:1、修订律法:在位期间,萧衍对《...

梁武帝自食其果:开国皇帝萧衍为何被活活饿死
这个死去的老人,就是曾经统治江南近半个世纪,创二百年来文物之盛的萧梁第一代君主武帝萧衍。他在囚禁中饥渴而死了一个昔日闻名遐迩的开国皇帝怎么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他的儿孙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来救他、侍奉他?其实,萧衍的几个儿孙就在附近:太子萧纲就在台城宫内,但已经失去了行动自由,当他知道父亲...

梁武帝奉佛,最后饿死台城,为什么
考证史籍,候景攻陷台城,见武帝在太极东宫,神色不变,侯景不敢仰视,退告王僧贵,说有天威难犯,不敢再见。后来武帝每有所求,多不如意,饮食也被侯景所裁减,王纶奉上鸡蛋数百枚,武帝口苦求蜜,不得,很生气地说:“荷荷!”①就去世了。帝说口苦,则非饥饿可知,帝要吃蜜,则非疗饥可知,...

三元区18594547405: "望夷之祸""台城之辱""城阁之变"各是怎样的典故 -
谈宽西扶: 摘自《资治通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

三元区18594547405: 介绍一下侯景之乱 -
谈宽西扶: 侯景之乱南朝萧梁末年北齐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侯景,原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

三元区18594547405: 梁武帝饿死留下风筝求救的故事怎么回事? -
谈宽西扶: 梁武帝被候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候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候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三元区18594547405: 文言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译文是什么???超急 -
谈宽西扶: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

三元区18594547405: 梁武帝受什么因果报应饿死台城?那一生是否往生?
谈宽西扶: 梁武帝受什么因果报应饿死台城?那一生是否往生? 梁武帝虽虔诚信佛,但三毒未尽,招是果报.去世后堕在鬼神道.请看《高僧传》

三元区18594547405: ( ),偏听则暗 -
谈宽西扶: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补充:[原文]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

三元区18594547405: 以取台城之辱的以怎么解释?以成望夷之祸的以怎么解释? -
谈宽西扶: 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这里的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可理解为“以致、造成、带来”.

三元区18594547405: 人走江山失下一句 -
谈宽西扶: 人走江山失,狗来占位置 人走江山失说的是 梁武帝南北朝时候的梁朝梁武帝,“侯景之乱”中梁武帝被困台城饿死,他一死,梁朝江山就分崩离析了 希望可以得到采纳!

三元区18594547405: 一福压百祸吗?梁武帝一生建寺布施有很大的福德,为什么不能避免被饿死的祸事
谈宽西扶: 谁说一福压百祸啊?这是错乱因果.有福是种了善因,有祸是种了恶因.一福压百祸是外道的邪知邪见,是迷信.梁武帝就自己建寺布施之功德曾问过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直截了当 的告诉他没有功德.梁武帝建寺布施,是有意做善,非是发自一颗慈悲心行善,而是以一颗有所得心、攀缘心行善,初发心就是错误的,就是其动机不纯.结果能好到哪去.同时,修行佛法,第一件事不是行善,而是断恶,不断恶,修诸善法,如竹篮打水.梁武帝不体恤百姓,把国家闹得乌烟瘴气,能够活到八十六岁已经很幸运了,现代人活到这个岁数也不多见.

三元区18594547405: 台城 韦庄 鉴赏 -
谈宽西扶: 历史上真正的“台城”原本是南朝的皇家宫殿,雄伟而奢华,建设之精美,引得北方政权要修建洛阳城时都要前来参观学习.梁武帝萧衍自己晚年就是囚死于台城之中.后来这座曾经穷尽奢华的台城,渐毁于隋军灭陈之后,也许很多人知道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