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科举的作弊手段有哪些?被发现了会怎样?

作者&投稿:敖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上最著名的科考舞弊案当属唐伯虎案了,虽然最后查明唐伯虎并未作弊,但这个案件对其一生影响还是很大的,不过这也激发了他写下旷世名句《桃花诗》。那么古代科考到底有哪些作弊手段?作弊被发现又有哪些惩治办法呢?

古代科考作弊方式

在今天的南京江南贡院博物馆里,珍藏了一本古人作弊的缩版“四书”,也就是将科考的必修课程《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缩小抄录,名为《增广四书备旨》。这部书长6.5厘米,宽4.5厘米,共80页,藏了20万字,是不是比今天大小抄更厉害?唯一的疑问是字体得多小?能不能看清楚!古代科考除了四书的内容,还有五经,果不其然,在发现缩版四书之后,江南贡院又寻到《五经全书》,书长6厘米,宽4.3厘米,比缩版四书还小。

这种打小抄的技术含量太高,据说这两本缩版四书五经是由德国石印技术制造,属于晚清时代的作弊工具,造价是相当高的,所以一般人没机会用到这种小抄。但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作弊的方式五花八门,今天的考试作弊大多与古人无异,比如替考、泄题、贿赂批卷官等。

  • 替考

古人称替考为“枪替”,代考者为“枪手”,与今天的称呼无异。晚唐著名词人名温庭筠就是一名高级枪手,他替人考试叉八次手搞定文章,故而被称为“温八叉”。一般人是请不起这个大文豪,温庭筠是为京兆尹柳熹之子柳翰替考,此时记载于《旧唐书·宣宗纪》,当时御史台弹劾的考场泄题案,就是起于温庭筠,事发后温庭筠被贬为隋县尉。

但不是每个替考者都有温庭筠这样的身份,想进入考场蒙混过关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古代替考还有一种方式——“龙门试卷”,即替考者与应考者都进入考场,替考者写应考者名,应考者写替考者名,这样就完成了成绩互换。

  • 小抄

小抄的精妙之处在于“小”,如缩版的四书五经称得上袖珍!古代进考场前需要搜身,所以小抄必须将字体一再浓缩,否则很容易被搜出来。据江南贡院的研究人员考证,古代人并不是用毛笔打小抄,而是用老鼠须,这样写出来的字小且清晰,非常节省空间。

  • 贿赂批卷官

古代为了防止贿赂批卷官,在唐朝时期采用“糊名法”遮盖考生姓名,但如果批卷官识得考生字体,仍然能够帮助其作弊。所以到了宋朝,为了进一步控制考生贿赂批卷官,则采用“眷录”的方式,将所有考卷统一抄写一遍,再交批卷官审阅,这样一来批卷官就无法通过字体来识别考生试卷。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产生了新的贿赂作弊方式——“送关节”。即考生先于批卷官约定试卷中的记号,比如某行某列的特殊批改符号,这也成为批卷官明码标价的“生意”,比如诗下加一圈者收银一百两,两圈二百两,符号越多越容易识别,通过的几率就越大。

除了常规的做法,还有一些奇葩行为,比如“飞鸽传书”,古人家庭条件不错的,平常会养一些信鸽,由于考生进了考场就得吃住九天,这段时期内,家里人将鸽子放出,飞进考场带出考题,考生家里雇的文章高手再写好文章,由飞鸽传进考场。这种方式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当时飞鸽传入的文章只有一页,文章后写“背面还有”四字,这个考生信心满满,也就没细看,将正面一字不漏全部抄下。结果阅卷官看到“背面还有”四个字,顿时明白该考生定是作弊,故而将其入狱严审,这才破了飞鸽传书的舞弊案。

科考舞弊的处罚方式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诗》

回到文章开头说的唐伯虎舞弊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位风流才子变得神经兮兮呢?这件事就要说明朝廷对他的处理了,这场案件卷入了三大名人,除了唐伯虎外,还有明朝大学士程敏政、徐霞客高祖徐经。徐经和唐伯虎都是明弘治十一年参加的会试,这场会试的主考官就是程敏政。徐经家世显赫,在朝中也是颇有人脉的,所以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带着唐伯虎到程府拜会程敏政。


程敏政在这次考试中,由于出题偏难,很多举子甚至都不能完成考卷。但唐伯虎凭着才华横溢,对答如流,又因书法功底深厚,阅卷官都为之称奇,所以立刻呈交主考官阅览。程敏政看到试卷后,立马就说道,这肯定是唐伯虎的试卷,就此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阅卷官就觉得主考有问题,于是向朝廷揭发了此事。

在审案过程中,徐经的试卷也是对答如流,无有涂抹,最重要的是徐经受不了严刑拷打,居然招供了作弊之事,称收买了程府书童,获得了试题。虽未指正唐伯虎参与,但这个案子审了一年之久,唐伯虎就在监狱里呆了一年。最后可能是徐经家里做了疏通,明朝廷各打五十大板草草结案,徐、唐二人都取消了仕籍,也就是终身禁考,然后给予县衙小吏充任。心高气傲的唐伯虎拒绝赴任,回到老家一蹶不振,休了妻子,成天饮酒作乐,写下了那首《桃花诗》。

徐经也是一样,至死也未恢复仕籍,这就是一般舞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终身禁考。徐经的家庭背景算是很厉害了,但科举毕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基础制度,关系社稷的稳定和国运的兴衰,所以朝廷对科举舞弊的惩罚力度是十分严厉的。除了终身禁考,古代科考舞弊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动用刑罚。

“凡临场枪手、冒籍、顶替、夹带、抄袭、传递、不坐本号、不安本分者、劣迹确著者,一经查出,立即由提调带上枷锁在考棚外示众。”——《大清会典》

这个应该很熟悉,古代为了羞辱罪犯,警示世人,常用戴枷示众的方式。古代对于诚信看得都比较重,作弊就是失信的表现,这种当众戴枷的惩罚,对于读书人来说更是心里上的巨大打击。乾隆五十七年,江西一桩舞弊案中,作弊者王致中等人,由于牵扯到乡、会两试,所以戴枷示众也是两地都进行一次。清朝规定舞弊现象严重的,尤其是泄题的官员,可延长枷号时间。如直隶总督梁肯堂曾奏:“李仁恒、杨锡纯、李世同,俱照雇请之生童及包揽之人并枪手同罪例,应各先行枷号三个月。”

上述惩罚还只是情节轻微的,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是有刑罚伺候的。乾隆五十七年,陕西学政周兆基上奏请求“将杨纯、王允中拟以杖责”。同年直隶总督梁肯堂奏请“查李人恒于科试之时,胆敢雇请何廷振枪替代考,何廷振辙敢顶名入场。无论有无立约口许虚脏,俱照诓骗已成例,应先行枷号三个月,满日发烟瘴地面充军,仍以极边四千里为限充当苦差,至配所杖一百,折责四十板,面刺烟瘴改发四字。”所以说科考舞弊严重者会以发配、杖刑、刺字的方式处罚,已与“刑事案件”无异。

如果有更严重的,则有可能是要处死的,鲁迅祖父周福清就是在舞弊案中“起死回生”的。他是经历科举之后,已经当上了官又被舞弊案牵连下马的,被定的罪名就是“暗通关节”,当时审理此案的浙江巡抚嵩驶结案时,称按大清律应该处斩,可见“送关节”在清朝已经是死罪级别。后来周福清被判“斩监候,秋后处决”,次年又被减刑为“牢固监禁”,直到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他才趁乱逃了出来,鲁迅家也就是至此开始衰落的。

这还是对考生的处罚,如果官员参与舞弊,处罚力度则更大。咸丰八年,御史孟传金揭发当年的乡试存在舞弊,经查证,兵部侍郎李鹤龄与主考官浦安涉嫌科场舞弊,当时还有一位两朝原来也牵扯进来,这个人就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柏葰。他因收了十几两银子也被卷入科考舞弊案中,然后被政敌肃顺大做文章,一品大员柏葰最终被处斩,他也成为有清一代因科举舞弊被杀的最高官员。顺治年间,也曾因科考舞弊案,对涉事官员曹本荣等执行了“斩立决”,并随即抄家,流放妻儿。

综上所述,古人科考作弊手段较多,但作弊的代价也很高,科考毕竟是国家储备官僚的选拔途径,还不同于今天的高考,所以处罚力度是非常大的。总体上会以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罚,考官的处罚力度远远大于考生。对于考生来说,禁考革籍都是较轻的处罚,严重者流放、杖责都是家常便饭;对于考官来说,革职查办都是较轻的处罚,严重者斩首抄家也是常有的!




揭秘古代科举作弊手段真是一山还一山高!
各种作弊手段的巅峰表现。1.枪手现在的一些代考虽然泛滥,但比起古代还是逊色不少。古代没有现在的身份证明,所以枪手相对安全。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直接一条龙服务。一条龙,就是从郡考开始,府考、书院考都安排好了,江湖人给的称号是“一炷香”。因为古代科举考试时间长,一般不止一天,他们...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手段有哪些?
二、更加高明的作弊手段,还是要通过银子来贿赂考官。当然能这么做的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子弟,通过银子来打通考官这个环节,就能尝试偷出试题,或者说能够在进考场检查时,让考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在自己的考卷生坐下标记,考官可以将试卷的名字互换,让其他人的优秀试卷顶着自己的名字。三、找...

古代科考有哪些作弊方式
概括起来,古代舞弊的手段(考生作弊方面)大概有如下几种:结朋、行卷、怀藏(小抄)、代笔(替考)、授义(传答案)、继烛(依靠蜡烛作弊)、飞鸽传书(场外答题)。由于唐朝科举主要是考试和荐举相结合,所以结朋、行卷等在唐朝可行,但随着科举制度改革,这种舞弊手段并不通用,就不多介绍了。首先说...

古代学渣科举是如何作弊 作弊的方式都有哪些
夹带小抄是科考作弊风险最大的一种,因为相比于前两种作弊方式很容易被发现。考生夹带的方式五花八门,有藏在衣服夹层里的,也有藏在鞋底的,还有狠人将小抄放在身体里带进考场,各种夹带小抄的方式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考生夹带的小抄发展到后期,都快成一种微雕艺术了。比如在晚清时期有一本小抄叫《五经...

古代科举有哪三招?
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均企图以各种手段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贿买(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二是夹带考试经文(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入内,三是请人代考,为了防止代考现象,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会根据履历...

古人科举的作弊手段有哪些?被发现了会怎样?
徐经的家庭背景算是很厉害了,但科举毕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基础制度,关系社稷的稳定和国运的兴衰,所以朝廷对科举舞弊的惩罚力度是十分严厉的。除了终身禁考,古代科考舞弊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动用刑罚。 “凡临场枪手、冒籍、顶替、夹带、抄袭、传递、不坐本号、不安本分者、劣迹确著者,一经查出,立即由提调带上枷锁在考棚...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作弊 科举作弊现象严重吗
当然,针对考试各个环节,历代统治者也都有严格的防作弊手段。据说清代考生入场,连辫子都要解开检查,甚至肛门都要检查,以防“夹带”。而对于作弊者的惩罚也相当严重,按照《大清律例》,科考作弊者,要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发往边疆充军;而查处有人印刷与科举有关的袖珍书者,则株连九族。

科举制是古代选人的一种制度,那科举制中有没有考试作弊的人?
肯定是有作弊的人,而且古人作弊的手段还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三种就是贿赂、代考和夹带小抄了。有的考生家里有关系有钱,就会去找靠谱的担保人,收买主考官或监考人员。古时候没有指纹等鉴别身份的技术,所以代考也是当时作弊的一种手段。夹带小抄这应该是最常见的作弊方法了,有的小抄甚至可以做到在...

古代科举也会有作弊行为,他们的作弊招数有哪些呢?
但任何时代都有一些人将聪明才智用到歪门邪道上,他们也在科举考试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便是独树一帜的作弊手段,他们甚至用上了今人都难以想象的高科技,手法之毒辣卓绝令今人汗颜。夹带是普通人参加考试最容易想到的一种办法,但夹带的技术有高有低,有些人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因为...

古代防作弊手段到底有多高 古代防作弊手段有什么
1、有考试就有作弊,古代的作弊手段有:贿赂主考官、做标记、找人替考、互换考卷等。2、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古代考试制度的主体,是科举制,其实这种制度在隋朝以前是没有的。比如汉代采用的是察举制,通过举荐然后考察的方式选拔官员。3、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选拔的公平,但是这种方式下,...

宁津县13138291843: 中国古代科场上都如何作弊?有吗?
才孟枇杷: 科场关节作弊,始自两宋,盛于明清.这是科举时代隐蔽性最强的一种舞弊手段,是在科场采取弥封和誊录两项防范措施后出现的作弊新招,其花样繁多,危害极大. 火柴...

宁津县13138291843: 古代人考科举会用哪些作弊绝招? -
才孟枇杷: 梅州市一名古玩收藏爱好者谢伯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批古时科举考试的“袖珍型”作弊书.

宁津县13138291843: 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哪些作弊手段?
才孟枇杷: 把头发剃光,在头上记录答案.或者将答案抄写在纸上,粘在衣服内侧.

宁津县13138291843: 古人在考场作弊都有哪些方式呢? -
才孟枇杷: 古代考试的作弊方式和现在的作弊方式,除了技术方面,性质上没什么区别,主要方式就是三种: 走后门、夹带、替考.

宁津县13138291843: 古人科举考试有哪些防作弊措施 -
才孟枇杷: 第一个制度曰“结保”,这个制度始于唐朝,具体就是三名考生共同结成一个“保”,实行“连坐”政策,即三名考生中出现一个作弊者,三个人就要同时受到制裁.如此一来,结保考生就要互相监管,避免三个考生中的另外两人作弊而殃及池...

宁津县13138291843: 请问宋代科举防弊措施除了糊名誊录还有哪些措施 -
才孟枇杷: 主要有(1)锁院.这是为防止考官(宋代称为“知贡举“)与参试举人相勾结徇私的方法.唐代主持考试的部门和官员是固定的.大家都知道,故容易出现贿赂请托.宋朝的考官采取临时指定,由皇帝自己委派而且凡被指定“知贡举”的官员,...

宁津县13138291843: 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会受到什么惩罚 -
才孟枇杷: 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可比现在受到的处罚重多了,比如在宋代实行互保连坐制,将同一地区的十个考生编为一保,鼓励大家相互监督,一旦某人考试出了问题,其他人都要受处分,都会被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另外进考场前实行严格的搜身,一旦发现夹带等,宋代是驱逐出场,并取消下一年的考试资格;明代则是杖责,严重的还会发配边疆充军.又比如在清朝一旦发现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

宁津县13138291843: 唐朝为了防止考试作弊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 -
才孟枇杷: 唐朝为了防止考试作弊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设立糊名的办法,遮掩考生的名字避免批卷者认出的机会,以此避免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2、订立锁院的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都是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

宁津县13138291843: 古代用什么方法防止考场舞弊? -
才孟枇杷: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以后,考场纪律一直十分严格,尽管如此,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金朝的时候,朝廷对考场纪律十分的严苛,为了防止考场上作弊,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甚至打开发结,脱去衣服进行检查.金...

宁津县13138291843: 中国古代科举如何严惩作弊者:轻者罚款 重者充军 -
才孟枇杷: 对作弊者的惩处历代都很严厉,清代尤为严酷.惩处的办法有:一是枷号.凡临场枪手、冒籍、顶替、夹带、抄袭、传递、不坐本号者立即由监考官吏带上枷锁在考棚外示众.二是斥革.生员即秀才,是须经童子试考取的功名,一旦违犯考场纪律,生员称号立即被革除.三是刑责.舞弊情节严重者,要动用刑罚.对冒名顶替、重金雇请、舞弊情节恶劣者,往往被发配充军.乾隆五十七年,对3名雇请枪手的童生、枪手及其他涉案者,先行枷号3个月,然后“发烟瘴之地面充军.至配所杖一百,折责四十板”,脸上还要刺上“烟瘴改发”字样.这样的惩罚已与要犯相差无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