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为情死也为情,痴情却如何?思亦痛苦,弃亦伤心,此生亦何求?仰问苍天何为情

作者&投稿:嵇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伤感告白词有吗?~

如果爱上你是一种错的话,我宁愿永远的错下去。曾经笑过,为你给你的点点欢乐;曾经哭过,为你不经意间的冷落。

生也为情死也为情,痴情却如何?思亦痛苦,弃亦伤心,此生亦何求?仰问苍天何为情?无尽相思消得人憔

假如有一天你不再爱我了,我不会为你去死,我只会伤心!但是,有一天你死去 了,我回跟你一起去!因为没有你的世界会很冷,我不想在寒冷的世界里一个人孤独终老!
你说,你想我,你可知道我每分每秒的都在想着你吗?我们互相的惦念!
你说,你爱我,这辈子永远爱我,把下辈子的爱也预支给了我,那么,你下辈子的爱,就先寄存在我这里,只能存,不能取的!我不会让你取出来给别人。
我说,等我死去的时候,我会在奈何桥上等着你,当我们看到孟婆的时候,我不会接过她手中的汤,因为我不想遗忘我们今生的故事,下辈子,我还要和你在一起;下辈子,我还要用你预支给我的爱;下辈子,我还要这样爱你!
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当一切都回不去了,当我决定要走,你才明白冷落了我,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相拥,对我来讲,都是幸福的。 
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不要留,请走开,不要再让我心痛,难道你认为伤我还不够? 
不要再折磨我,我的心已被割破,流尽的不是血,是爱你的错
 

 
望采纳!如果还有想要问的请继续!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人处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29);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32),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君位而博取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庄子-秋水》赏析

道家文化与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而成为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并且庄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绚丽多姿的特色而被视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奇葩。庄子的思想被辑录成书,即为今天所见到的《庄子》。《庄子》一书其体例有三部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借用佛学用语,内篇相当于正法,也就是庄子自己的心法,由此直接能窥见庄子本人的真实面目;外篇则相当于像法,是离庄子比较近的弟子所为,由于有的弟子曾得庄子亲传,故即使不能完全得庄学之妙,亦不远也;而杂篇乃庄子的后学所作,相当于末法,离庄学之真义已远,然其有旁通其余各家思想之功,亦不可废也。就境界而言,内篇最得道学真谛,得其精髓可入道德经的境界;外篇乃就内篇之精义铺衍而成——其实庄子一书可以整个被理解为对老子的解说——可视为内篇之辅佐;杂篇则以庄学摄其余诸家之学,且通于各家学问之中,不妨称为庄学与其他学问之间的交叉学科。内篇为君,外篇为臣,杂篇则为佐使,相辅相成,混成一体。

内篇之义高矣,故不易说之;杂篇之义已远矣,故不可说之;外篇正处于有意无意之间,正当发其本意以归于内篇,辨其真假以使统杂篇也,故我不自量力,择外篇一文而说之。

外篇文亦多矣,择何而言之乎?曰《秋水》也。为何如此?因为此篇最得庄子汪洋恣肆而行云流水之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

文章一开篇,直契入题,引众人开始进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值秋季,雨水连绵,乃逐渐成势,由文本身而看,“川”当为支流,而“河”就是干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渐渐汇集到干流之中,互相增益,于是乎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这就难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应该说河伯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试想,如果我们忽然间也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又不会象河伯一样沾沾自喜呢?什么叫“自满“?这就叫自满,自以为满,可怜(也可以说幸运)河伯不知道后面将有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等到河伯顺流而到达大海之后,见到了大海的辽阔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不过,河伯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及时自我反省,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评的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意思大约是说:俗话说,自己知道一点东西就自以为了不起,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唉,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看来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于是就对海神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广大广阔的大海,佛学有时也称佛为大方广佛,极言其广大无边也。海神你老人家千万别和我计较,我看到你如此广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让你老人家见笑了。海神闻听之下,就顺承着河伯的意思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三句话意思相近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论海,那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之所以不可以语冰,那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语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还排斥最高的真理。总之,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乃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岂不闻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之语?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偏见太深,你和他讲道理,白费口舌,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骂,所以就连圣人也只能“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唉,难啊,难啊。你看,河伯作了自我批评,还是被海神骂了个一无是处。不过海神绝对是个很好的教育家,你不是自满吗,那我先打打你的嚣张气焰,狠狠的贬你一顿,等到你自己贡高我慢的坏毛病消除了,再告诉你真理,于是,下面海神话锋一转,说道“今尔出于江河,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行,你能知错就改,孺子可教。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的渺小正是开始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看来我还是可以给你讲一讲大道理的。海神接下来讲的什么大道理呢?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谦虚,我们更不可骄傲。现代科学所认识的东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能称为管窥蠡测。现在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宇宙范围从层次上可分为渺观,微观,宏观,宇观和胀观几个层次,它们之间分别以夸克、布朗运动的颗粒、行星和总星系为界,分别属于粒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经典科学、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研究的范围,当然,渺观之下还有无数更微小的层次,胀观之上还有无数更高的层次存在。也许大家对介观(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层次)比较熟悉,因为这个层次正是目前最前沿的纳米技术所在的领域,所谓纳米技术,从技术层面看,就是操纵单个分子或原子的技术。一纳米有多大呢?我们知道,我们在中学学的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基本的微粒——分子是很小的,分子就是纳米级的粒子。经过简单的计算,就知道,分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而原子的大小只有10-10m,是分子的十分之一,基本粒子更小,只有<10-15m,至于夸克、轻子则只有<10-18m了。但还有比这更小的,超微观层次是指小于普朗克尺度的范围。所谓普朗克尺度,就是在普朗克空间:10-35m,和普朗克时间:10-43s之下的范围。目前自然科学的视野从空间上看,最大范围与最小范围相差达到1061 倍,从时间上看,最长与最短相差达到1060倍。两个数目初看起来是很大的。说到大数目,我们可能有些情况下对下面几种情况下的数目感到无法计算,比如一场大雪中落下的雪花数,一场暴雨中下来的雨点数,全世界森林中的树木上所有的叶子数,海洋中的水滴数等等,这些数目太巨大了,谁能计算得出来?只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但是所有这些数目都远远比不上总星系中的原子数,而后者只不过1081-85而已。

上面说的是空间的大小,下面说说时间的长短.佛学中经常说一刹那,那么,一刹那究竟有多短暂呢?很简单,在印度哲学中,“刹那”是这么计算出来的:一昼夜=30须臾,1须臾=30腊缚,1腊缚=60怛刹那,1怛刹那=120刹那,所以1刹那=0.013秒,并不是很短暂。佛学言壮士疾弹指经65刹那,而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一首词中有“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语,说时间过的很快,应该也源于此。当然这是向短处说,如果向长处说,则我们都知道佛学中有一个表示时间久远的单位“劫”。它有多长呢?我们看一看它的意思,很容易算出来:从人寿10岁开始,每100年增长1岁,直到84000岁,再反过来减少到10岁,如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20小劫为一中劫,4中劫成、住、坏、空为一大劫,一大劫之中整个大千世界历一成毁,经历一个大的周期。如此算来,一大劫大约为1343840000年。这只是一般的劫,象一些特殊的劫更为长久,比如佛经上说:用一件极为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拂拭一个方广一里乃至四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将其消尽,为一小劫;每隔梵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广八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将其消尽,为一中劫;每隔净居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广八百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将其消尽,为一大劫。时间太久远了.

至于说到咱们中国传统文化,大家应该都知道“沧海桑田”的典故,说的是仙女麻姑自成仙以来,已经三次看到沧海变成桑田了。佛经中云仙人寿命可达千万岁,然也。不过麻姑如果碰到下面这几位神仙,那简直就年龄太小了。据《东坡志林》记载“尝有三老人遇,问其年。一曰:沧海变桑田时,我下一筹。尔来我筹已满十间屋。一曰:吾与盘古有旧”。这两位神仙的年龄真是久远久远矣。“筹”,简单说就是小木棍,沧海桑田一变迁以一个小木棍来记录,这种小木棍那位老神仙已经堆满十间屋了,你说他老人家有多大吧。另一位也不简单,盘古何人也?开天辟地者也,“吾与盘古有旧”,那还不与天地同寿?从空间的大小来看,刚才说到“大千世界”,也是来源于佛经,其意思是这样的:四大部洲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中含有10亿个小世界。我们地球人居住在其中一个部洲里面,而宇宙中有无量大千世界。其实根据现代科学的计算,地球在太阳系中就好像一个沙粒在操场之中一样,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又好像沙粒在操场,银河系在总星系亦然,而总星系在宇宙中连沙子也不是,而是无穷小。所以,海神说自己在天地之中很是渺小,并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啊。

河伯听了这番道理,深觉言之有理,乃把自己的体会给海神说出来,以求得到海神的首肯“然则我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说,你看,我刚表扬了你,怎么你又迷糊了呢?“否”,你这样说那就不对喽。大理我给你讲了,但尚未与你语至理啊。“何以知毫末足以定至细之倪?何以知天地足以穷至大之域?”你以为原子就是小之极至吗?你认为总星系就是最大的了?唉,刚才我真和你白说了,你刚从一个陷阱里跳出来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须知天外有天,总星系之外还有总星系,原子之下还有原子,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总星系就好象是原子那么渺小,而从极微小的层次看,原子就好象是总星系那么浩瀚。你得连天地的境界都超越过去,达到道的境界才行。什么是道?道非大非小,非善非恶,非常非变,非正非奇,非外非内,超越一切,含摄一切,贯通一切,乃全,乃备,乃妙。领悟了如此妙道,方始明白: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本来完备具足大道一切真体妙用。伟大的天地固然美妙,难道世间的一草一木不是同样美妙的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皆备于我”,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实理具备,随在各足。犹如王阳明所说的:孔子、尧、舜,圣人、凡人,犹如金子,虽然分量不一样,但如果都经过提纯,成为足金、赤金,其纯度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所谓个个圆成是也。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从极大的天地到极小的原子,都互相含摄,互相具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互相之间缘起无尽,圆融无碍,宇宙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妙之极的,故禅宗先师才说“翠竹黄花,无非妙道;担柴挑水,皆是菩提”,我佛如来亦言“烦恼即菩提”。禅宗至高无上的法门是不断烦恼,不求解脱,因为烦恼即菩提,本来无缚,今亦无脱。出家出家,何谓出家?出家的真义就是“没有烦恼”,随缘任运,无处不是极乐。

可见,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到达道的境界的思路将我们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读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载之下,吾心通于庄子之心,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可得大自在矣。

你也为情,我也为情。痴情是为何??弃亦痛苦,思亦悲伤,来生亦若事?仰问大地何为悲

痴情最痛苦


因爱人过世伤心而死,三国时期的两个大情种是谁?
另外一个则是没有那么出名,是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之子—荀粲。这位老兄的理念有所不同,只喜欢好看的,其他一律不重要!得知曹洪之女美色冠绝天下,求娶到手。此后日日终于房事,最后妻子患病而死,见妻子死去,荀粲也是思念难耐,最后也是驾鹤西去。两段爱情故事有各自的凄美之处,两位也都是为情而死...

想听听各位才人对李清照的《残花》这首词的欣赏,我要写一篇美学欣赏论文...
诗中婉约拟抒了爱情的缠绵悱恻,辗转优柔,以花开花谢、花舞花飞为背景,神似集聚了爱的萌生,爱的泯灭,决堤。诉以心痛之苦,情爱之悲。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李清照画像(6张)(12张),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全诗是什么?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翻译:蝴蝶喜欢花朵 花朵却喜欢风 花朵为风起舞 为风落泪 花朵哭了 连花瓣都凋谢了 花朵为谁凋谢为谁悲哀 。还有相应的一诗:心来心往心自伤,情深情签情苍茫。心动心飘荡,心疼心血丧。心悦为谁死,心死为谁葬。情缘为情醉,情为情人惘。情伤为情痴,情痴为情凉。...

《痴情咒》的原文是什么?
《痴情咒》的原文是: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三生七世,永堕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详细介绍:痴情咒是玄幻小说《诛仙》中的一种咒文,圣教(魔教)中最壮烈的厉血毒咒。碧瑶在石室中看到并学会了它,为救爱人张小凡,用该咒将自己灵魂为献祭来阻挡古剑“诛仙”。《诛仙》中...

关于共死的爱情的诗句
以我血躯祭神明,奉为牺牲心亦伤。 三生七世惟念君。永堕阎罗又何妨?只为情故凄凉时,虽死不悔痴情惘。 卜算子·碧瑶奇花凌寒傲,铃音彻千古。滴血...无情海岸意无情,又念淡白裳。 西江月·金瓶儿红颜贝齿轻叹,风情万种依旧。谈笑间侵并阴阳,犹有花枝余颤。 玲珑前痴私语,青龙后耍智谋。紫芒光中托俏...

人生自古有痴情,此情不关风与月是什么意思
原文: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白话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具体的含义;心来心往心自伤,花是美丽的,只是有了人的感情在里面才变的了悲,我为花哭我为花悲,花谢了我才感觉了美丽。情深情签情苍茫情缘为情醉,情为情人惘情伤为情痴,情痴为情凉心动心飘荡,心疼心血丧,心悦为谁死,心死为谁葬。

蝴蝶为花醉全诗?
君过君落泪,君思君泪挥,君来为谁呆,君呆为谁哀,佳人为君爱,君却随性改,君隐君现君无奈,人来人往人自在 情缘为情醉,情为情人惘。情伤为情痴,情痴为情凉。心云心飘荡,心疼心血丧。心悦为谁死,心死为谁葬。心来心往心自伤,情深情鉴情苍茫。落叶随风舞,彩蝶花中丛。一叶自知秋,...

李白重情的诗句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执子与手,与子偕老。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三生七世,永坠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5.描写痴情的诗句 一: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什么意思
释义: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出处: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译文 樽前拟把...

鄢陵县1735354203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云聪扶正: 其实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的是无尽的凄美和无限的感伤.试问,从古至今,多少痴男怨女身陷其中,难以自拔;又有多少人为情生,为情死,为情痴,为情狂.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

鄢陵县17353542039: 大家能解读下纳兰性德的这首诗么 -
云聪扶正: “拟古”是指模仿古代文人所作诗词以作新诗词,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是模仿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决绝”意思是坚绝拒绝,在这首词中则用来表示女子要与男子断绝关系.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

鄢陵县17353542039: “生亦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什么意思这首诗 -
云聪扶正: 说项羽他宁愿死也不愿意过江丢人,表达了作者李清照对项羽深深的敬佩

鄢陵县17353542039: 生是为爱,死亦如此 什么意思 -
云聪扶正: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发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释义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论语·颜渊...

鄢陵县17353542039: 天地唯有痴情怨,生死亦判情难断.真爱即逝化情仇,生死相依泪恸情.是什么意思? -
云聪扶正: 说的大概就是,天地间情是最伟大的、生死是容易的、想死跳楼就行、想生有生的信念就行、但是真心的爱往往是短暂的、也是无常的,因为某一点意外可能会变成“仇恨”,而以前生死相依往往是让人留念的、、容易催人泪下、、

鄢陵县17353542039: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
云聪扶正: 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鄢陵县17353542039: 关于爱情的诗句 -
云聪扶正: 关于爱情的诗句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辛弃疾 (宋) - 《摸鱼儿》 •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聂胜琼 (宋) - 《鹧鸪天·别情》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清) -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

鄢陵县17353542039: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名是什么?还有这首事的意思是什么? -
云聪扶正: 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

鄢陵县1735354203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几岁时写的· -
云聪扶正: 这是王维17岁时的诗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

鄢陵县17353542039: 《聊斋志异之香玉》原文及译文 -
云聪扶正: 《聊斋志异之香玉》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香玉》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劳山下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