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映雪文言文

作者&投稿:倚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囊虫映雪、穿壁引光”两成语的寓意

都是指刻苦努力学习之意

凿壁借光

【典故】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囊虫映雪

【典故】

“囊荧”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映雪”讲的是晋朝人孙康的故事。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唐朝李渤《喜弟数再至为长歌》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说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国藩说过:“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箱及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异也”。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里就一贫如洗了。

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昏黄的油灯要亮得多!

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封德阳县侯。

元朝初年,孙氏族人从河南龙门迁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孙氏祠堂,以记念祖先孙康“映雪读书”的事迹。

2. 囊虫夜读这篇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囊萤夜读》这篇文言文的意思:讲述晋朝人车胤勤奋学习的故事,鼓励人们向他学习。

1.《囊萤夜读》原文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译文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3.注释: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恭:谨慎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3. 囊萤映雪(文言文)原文

【成语】囊萤映雪,也作“积雪囊萤”、“集萤映雪”、“聚萤映雪”、“映雪囊萤”

【注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相近词】囊萤照雪

【押韵词】夙夜不解、停阴不解、针头削铁、废铜烂铁、趁热打铁、诲人不惓、尺兵寸铁、土崩瓦解、刃迎缕解、蝉蜕蛇解

【字词解释】囊萤:包着的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1]

编辑本段

成语出处

1、“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

2、“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3]

编辑本段

成语故事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4. 囊虫映雪讲的是历史上哪两位珍惜时间苦学的文人

囊萤指的是车胤,映雪指的是孙康

车胤(约333年—约401年),字武子,东晋南平郡(今湖南津市、安乡,湖北公安一带)人。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于是他感觉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孙康不顾寒冷,孜孜不倦的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御史大夫)。




读书阅读文言文
7. 读书古文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1、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就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 妈妈知道了,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

毛公处囊文言文阅读
5. 我想要篇“悬梁刺股”的文言文 囊萤」出自《晋书‧车胤传》原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映雪」出自《尚友录》原文:「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於冬月尝映雪读书。」后人以「囊萤映雪」形容刻苦读书。 《战国策,秦策一》:“...

悬梁刺股这个文言文故事的解词
2. 我想要篇“悬梁刺股”的文言文 囊萤」出自《晋书‧车胤传》原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映雪」出自《尚友录》原文:「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於冬月尝映雪读书。」后人以「囊萤映雪」形容刻苦读书。 《战国策,秦策一》:“...

文言文著名的两个字词语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

笑林小文言文
2. 求文言文翻译出自笑林 车胤用薄纱袋装着萤火虫当灯照着书,孙康利用雪的反光照明读书。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车胤不在家,便问开门的人车胤到哪里去了,人家回答说他白天到外面捉引火虫去了。后来有一天车胤去孙康家拜访,看见孙康无所事事的站在庭院中,所以车胤就问他为何不去读书,孙康回答:“我看今天的天色不...

坚持求学的文言文二字词语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

刘平字士衡文言文翻译
同义:囊萤映雪、焚膏继晷、凿壁借光反义: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用例:(元·乔吉《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则学《金钱记》。 3. 二陆优劣 文言文 翻译 这段...

文言文借书就读的翻译
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许多苦读的感人故事,且不说战国时苏秦刺股提神、汉代孙敬头发悬梁,就以家贫买不起灯油为例,就有汉代的匡衡凿壁借光,晋时的车胤囊萤夜读和孙康映雪诵书,南北朝的江泌随月取光。这些人都身处。 7. 翻译古文《景清借书》 景清借书译文: 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

凿壁借光的文言文翻译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原文内容: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描写神童文言文
1、《两小儿辩日》——春秋战国 列御寇 2、《司马光砸缸》——宋 作者不详 3、《杨氏之子》——南朝 刘义庆 4、《曹冲称象》——晋 陈寿 文言文故事简介: 1、《两小儿辩日》: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

利辛县17346843750: 囊萤映雪(文言文)原文 -
祗毛达菲:[答案] 【成语】囊萤映雪,也作“积雪囊萤”、“集萤映雪”、“聚萤映雪”、“映雪囊萤”【注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

利辛县17346843750: 囊萤映雪的文言文和译文译文是大意就行了 -
祗毛达菲:[答案]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象个下雪的.” 车胤用纱布做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映照雪的光...

利辛县17346843750: 囊萤映雪 原文 翻译 -
祗毛达菲: 囊荧映雪 ( 车胤和孙康)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

利辛县17346843750: SOS!车胤囊萤映雪(古文)(急) -
祗毛达菲:[答案] 车胤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

利辛县17346843750: 囊萤映雪(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祗毛达菲: 囊萤映雪是两个故事.《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勤奋攻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车胤苦於家贫缺灯油,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孙康家贫,冬天利用雪光读书.

利辛县17346843750: 谁有 囊莹映雪的原文和译文? -
祗毛达菲: 囊萤」出自《晋书?车胤传》原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映雪」出自《尚友录》原文:「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於冬月尝映雪读书.」后人以「囊萤映雪」形容刻苦读书

利辛县17346843750: 囊萤映雪用一个字概括全文 -
祗毛达菲: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比喻人勤学好问.【相近词】囊萤照雪、凿壁偷光【反义词】不思进取【其他表示学习刻苦的成语】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利辛县17346843750: 囊萤映雪的典故 -
祗毛达菲: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原文】: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释义】: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利辛县17346843750: 文言文囊萤!不是囊萤映雪!书生以囊萤闻于里, -
祗毛达菲: 【出处】《梅花草堂集》① 【原文】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②,里人高其义③,晨诣之.谢他往④.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者:“无他,以扑萤往.晡⑤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⑥,孰诣之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