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冯子材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芮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梁拊其背日:“子勇,余愧弗如!”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取溧水,擢总兵。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连复谅城、长庆,悉返侵地。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策。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乡导。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改三等轻车都尉。二十八年,病免。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请其出治团防。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祠。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梁,辄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译文: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升补为千总。后变动隶属张国梁的部下,累积战功做到了副将。国梁死了,代替他统领他的部队。同治初年,率领三千人镇守镇江。同治九年,调到镇南关。光绪元年,赴贵州担任提督。光绪七年,调回广西。第二年,借口生病回家。

  过了两年,法越之战爆发,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请驾。(使者)到了(冯子材家)时,(发现)他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后来,听说张树声贤明,就到广州去。听说谅山有警,立即赶赴镇南关,而法军己焚烧镇南关后退兵。龙州危急,冯子材认为关前隘口跨过东西两岭,十分险峻,就命令修筑长墙,率领所属部队扼守,派遣王孝祺勤军驻扎在后为犄角之势。敌人声称某一天攻打关口,冯子材料到敌人必然提前到达,就决定先发制人。众人议论不想战斗,冯子材据理力争,亲自率领勤军袭击文渊,第三次到达关外。夜晚逼近敌人堡垒,杀死并俘虏了很多敌人。

  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我们有何面目见广东父老?一定要拼死把守关口!”士兵气势高涨,同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敌人逐渐退却。过了一天又蜂拥而至。冯子材指挥众将屹立不动,遇后退者就杀头。自己手持长矛冲出营垒,带领两个儿子冯相荣、冯相华投入战斗。众将士因为冯子材年已70还冲锋陷阵,都受到激励,也拼死战斗。关外的散兵和侨民也来助战,收复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

  越南人民早已不堪忍受法军的暴虐,听说冯将军的队伍到了,都来迎接,争着犒劳慰问他们。冯子材将他们召集来安抚慰问,越南人民争相建立团众,打着冯子材部队的旗号,愿意为清兵运粮作向导。冯子材也毅然自当重任,于是率领全军攻打郎甲,分兵袭击北宁,这时停战的诏书到了,冯子材愤而请战,不被批准,只得班师回国,走的那一天,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入关到龙州,军民一起跪拜迎接,长达30里。




清史稿冯子材传原文及翻译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升补为千总。后变动隶属张国梁的部下,累积战功做到了副将。国梁死了,代替他统领他的部队。同治初年,率领三千人镇守镇江。同治九年,调到镇南关。光绪元年,赴贵州担任提督。光绪七年,调回广西。第二年,借口生病回家。过了两年,法越之战...

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翻译现代汉语
“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释义:使者到了冯子材家时,发现他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一、出处 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清史稿·冯子材传》,即《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六》。二、原文 越二年,法...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 国梁 麾下...
此段出自《清史稿·冯子材传》,可翻译为: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升补为千总。后变动隶属张国梁的部下,累积战功做到了副将。张国梁死了,代替他统领他的部队。在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清廷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摧毁,冯子材被逼逃往丹阳。随后上司向荣病逝,冯子材...

清史稿冯子材传译文
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等到(使者)到达,子材方才穿着短衣,赤着脚,带着牧童吆喝着牛犊回来,(使者)表明来意,(子材)推辞了。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子材尽力争取,亲自率领勤军攻击文渊,就这样三次抵达关外。

写真南关的古诗
1885 年 3 月,已解职归乡的老将冯子材奉命率军抗击法国侵略军,先后取得了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大捷。此诗即咏谅山大捷。[2] 少小:少时。[3]杀贼:指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诗中将农民起义军称为贼,表现了诗人的阶级局限。[4]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褂色映花翎飘:《清史稿 · 冯子材传》载 ...

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诞辰
传世。《清史稿·冯子材传》中这样评价他: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军四十馀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梁,辄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7月29日 |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清史稿》卷二十一·本纪二十一(5)
庚午,冯子材克汤冈贼巢。灵州回乱。趣李续宜赴军。壬申,回众扑同、朝,谕胜保亲往督剿,雷正绾督剿咸阳以北。癸酉,浙军复寿昌。甲戌,以勒索回商,褫库伦大臣色克通额职,戍新疆。革库伦茶票陋规。李鸿章军合英、法军复嘉定。允荷兰立约通商。乙亥,鄂军复京山。粤匪窜黄陂、黄安。谕曾国藩...

《冯将军歌》中的冯将军是谁
冯子材 冯子材(1818-1903), 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他曾做过木工,跑过牛帮,在贫困中度过了许多岁月。在社会风气和亲友言行的熏陶下,冯子材的思想中充满了许多儒家的正统观念,并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众起义...

文言文清史稿治学翻译
但原文文理不通,或人名、地名等脱误查不到出处的地方,都维持原状。总目原分五卷,现予合并,不再分卷,并在原来基础上略作增补,以便检阅。 6. 清史稿的翻译 过了两年,法越之战爆发,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请驾。刚到时,冯子材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

求以下诗的全文
③“黄褂”句:据《清史稿·冯子材传》载,咸丰元年(1851)因冯氏“征剿有功”,先后保奏至守备,赏戴蓝翎,后又赏换花翎。同治初,冯子材率三千人守镇江,太平天国军攻城百馀次未破,以此擢广西提督,赏黄马褂。黄褂,即黄马褂。清代的一种官服,一般巡行扈从大臣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的大臣也赏穿黄马褂。花翎,...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清史稿李文耕传翻译 -
滑龚瑞帝: 过了两年,法越之战爆发,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请驾.刚到时,冯子材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后来,听说张树声贤明,就到广州去.正逢张之洞到了广州,对冯...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历史如何评价清朝名将冯子材 -
滑龚瑞帝: 《清史稿·王孝祺传》:在镇南关决战前夕,因主帅潘鼎新不在前敌,众将推举冯子材为主帅.其实这是讹传,潘鼎新自始至终参与了镇南关战役,冯子材当时只是副帅.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冯子材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干,说服主帅,动员全军集中兵力对敌,从而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看待一个人的爱国主义需要就事论事,这种爱国主义情绪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升华和凝练.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父班,以文学者.什么意思?(选自《清史稿》) -
滑龚瑞帝: 原文:冯行贞,字服之,江南常熟人.父班,以文学者.兄行贤,传其学.译文:冯行贞,字服之,江南常熟人.(他的)父亲名叫冯班,是以诗文做学问的人.(他的)兄长名...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鲁人锯竿入城译文 -
滑龚瑞帝: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选自《太平广记》) 译文 有一个拿着长竿要进城门的鲁国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不一会,有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有才智的人,只是我看的事多了,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按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后入城了.世上最愚蠢的人,没有人可以比得上.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不如学也的如什么意思. -
滑龚瑞帝: 如的意思是:比得上,及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本文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原文】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注解】1求益:求得长进. 2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3同列:同辈. 4疾之:怨恨他. 5鸱枭(chī 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译文】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怨恨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自京师乘风雪 师 什么意思 译文是"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 -
滑龚瑞帝: 登泰山记》原文译文与赏析一、《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 -
滑龚瑞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注】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文言文翻译 -
滑龚瑞帝: 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 附:阮籍传全文选自《晋书》中列传第十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后汉书蔡伦传原文及翻译 -
滑龚瑞帝: 《后汉书·蔡伦传》原文: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

九寨沟县13539777553: 陈尧咨受杖原文与翻译(古文翻译器扫一扫) -
滑龚瑞帝: 陈尧咨受杖原文与翻译1.《宋史·陈尧咨传》译文译文:陈尧咨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他的高祖叫陈翔,是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陈尧咨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文章,人们对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