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由盛转衰的重乐轻礼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岛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战争影响】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一、社会混乱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二、藩镇割据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

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安史余党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

但是,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研究藩镇的专著《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时,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三、剥削加重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 唐宪宗元和年间,由于政令不及,税收只能征自东南八道(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 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四、边疆不稳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自两晋南北朝是就已经开始,在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 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 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得失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 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 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 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平叛,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 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到763年(广德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  。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 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永泰。而且四镇在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遣使前往四镇,请求河西援军一万人,  这至少说明西域的形势这时要比河西稳定得多。

768年(大历三年)左右  ,西域守军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对守军大加赞扬。 

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 [44]  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七、佛教复兴

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施行道举,兴建皇家道观楼观。安史之乱后佛教复兴,李亨、李适、李纯、李漼和李儇改变崇道祖制崇信佛教,自上而下佛教盛行迎送佛骨。晚唐几个皇帝都是佛教的信仰者,佛教盛极一时。当时有识之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据儒学思想,提出反佛的意见。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儒佛矛盾以一种激烈的形式暴发了。元和十四年是开塔的时期,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但韩愈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还险些丧命。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但是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大幅削弱了佛教势力,大幅降低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力。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和杨贵妃合作了一部非常著名的歌舞剧,《霓裳羽衣舞》。这部集唐朝大成之作的歌舞剧,直到现在,也无愧于是音乐舞蹈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霓裳羽衣舞》约创作于公元718年至720年间。在该舞蹈的最后,杨贵妃出场,以快速旋转的优美舞姿,把剧情推向高潮,这种快速旋转的优美舞姿就是胡旋舞。
胡旋舞的传播

胡旋舞,简单来说就是胡人旋转舞。北宋时期的《册府元龟》有“开元年间,西域多国进献胡旋女“之说,从这我们可以得知,胡旋舞之胡,是指那些生活于距离中原地区,千里之遥的地方的的胡人。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胡旋舞一词最早出自于公元801年,即唐贞元十七年,杜佑所撰写的史籍,《通典》。
上面记载着:“康国乐,…舞二人,…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但这并不意味着,胡旋舞也是由晚唐时期才传入中原的。
公元前202年,西汉时期,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中西方之间除了有贸易往来之外,也开始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西域的舞乐便是在这期间,随着使者与商旅,走过了沙漠,不远万里来到中原。
在《后汉书·五行志》里也有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迪,胡舞,京都贵戚皆尽为之。”
可见,在西汉中后期宫廷之中就有若干舞者,很可能习得了胡旋舞的技艺。
我们都知道中华舞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早期所创的舞乐多为祭祀求神之用,必然要受许多规矩的约束,自然也就显得庄重有余,而娱乐不足。

战国时期的魏文侯就曾表示:“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军,则不知倦。”
齐宣王也曾在孟子面前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意思很明了,两位对那些沉闷无趣的宫廷舞乐全无兴趣,反而喜欢的是那些轻松明快的民间舞乐。
而西域舞乐在表现形式和技艺难度上,也与中原传统舞乐有很大的区别。不得不说,这与西域本身分布众多的民族,文化多元而不单一,政治松散有关。
特别是胡旋舞,节奏明快,动作轻盈,旋转如风的特征,成了西域舞乐的代表。
不过胡旋舞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胡旋舞是对于西域舞乐的一种代表技法,旋转的统称,而狭义的胡旋舞只是在大唐王朝时期,由西域康国所传来的舞乐。
西域康国,大约位于今日的乌兹别克斯坦的萨马尔汗城,属于中亚地区,距离彼时的长安至少有两千公里。
这个距离在古代,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但可敬的是,早在西汉时期,中原王朝的影响力就已远至那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就通过这里中转,当时的西域康国,名为康居。
到了唐朝时期,康居国连同另外八国归附唐朝,称为“昭武九姓”。据《新唐书》记载,以康,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其中康便是指康居国。

由于这些国家地处丝绸之路的中间地段,又是希腊罗马文化,东方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等诸多文化的交汇之地,就使得昭武九姓,在舞乐等艺术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康居国的胡旋舞。
胡旋舞在唐代盛行的原因

胡旋舞与传统业务相比所呈现出的优点
在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下令订下10部宫廷音乐,分别是《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其中只有《燕乐》和《清乐》,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汉乐,其余多为胡乐,而胡旋舞就是来自于其中的《康国乐》。
其实康居国的胡旋舞,除了具备西域舞乐所有的旋转特性之外,还具有更多复杂动作,且要与独特的音乐相结合,所以并非只是简单的旋转那么单一。
在唐人段安节所著的《乐府杂录·舞工》上对胡旋舞有相关记载:“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惊鸿,或如飞燕。婆娑,舞态也;蔓延,舞缀也。古之能者,不可胜记。”
《新唐书》上记载:“又有《胡旋舞》,本出康居,以旋转便捷为巧,时又尚之。”

由于中原传统音乐深受儒家理念的影响,他们重视、推崇雅颂之声,排斥民间舞乐。但其实这些所谓的雅颂之声,并非受人们喜爱。
如前文所述,雅颂之声都是用于典礼仪式上,他们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舞蹈动作也刻板僵化。
传统的中原舞乐在使用乐器上,多倾向于弦乐器和管乐器。这些乐器更倾向于表现出,苏晴、含蓄、清微淡远的旋律。而胡旋舞则多用击打乐器,来表现自己的热烈、明快,甚至气势磅礴。
在服饰方面,《燕乐》和《清乐》的舞者,多着唐代的传统服饰,以华贵典雅为主。而在康国乐中,舞者则喜欢轻便,利落的游牧民族打扮。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康国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领。舞二人,绯袄,锦领袖,绿绫浑裆裤,赤皮靴,白裤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可见,两种服饰风格也截然不同。
此外,胡旋舞对于场地、人力物力、财力等的要求也不高。总的来说,胡旋舞的这些特点,对于长期接受传统舞乐的汉族人来说,为之耳目一新。
丝绸之路万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不断交融。
虽然胡旋舞早在西汉时期,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但到了东汉时期,丝绸之路曾一度陷入半通半停的状态。
随后,进入三国的混战时代,短暂的西晋,以及长达300余年的乱世中,有大量异族迁居中原,带来许多异族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

到了唐王朝,国力发展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彼时的唐王朝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开明包容的态度,展现出一股强大的国际化的魅力,吸引得万国来朝。
中西方不仅在经济贸易上往来频繁,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也进入一个顶峰时期。西方的许多工艺、宗教、风俗等等也随之传入了中原,胡旋舞也在此时,渐渐在中原兴盛起来。
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
自秦汉时期以来,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达到高潮。
再发展至唐代,由于李唐氏族血统,本身即为胡汉混血,更是势必影响唐王朝的政治思想。对于治下的社会,也必然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唐王朝,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异族,采取自由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但在用人方面,对各族人员不分彼此,同样信任,对于来自西域的宗教,如摩尼教,伊斯兰教等等,也皆允许其在国内传布。
这些自由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民族进一步融合,而胡旋舞在中原王朝的盛行,也可以说是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

并且胡旋舞自由,奔放,明快的旋律特征,也正符合彼时国力强盛的唐朝,对于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外合流”所持有的态度。
在民间,胡旋舞热烈奔放、疾速健朗、明快活泼的舞蹈风貌深受唐朝人的喜爱,这不仅体现出唐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趣味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唐朝所具有的兼容并蓄的国际气魄。
胡旋舞,舞乱了大唐?

胡旋舞在刚进入唐朝时,只是流行于宫廷与贵族之间。正因为此,胡旋舞甚至被作为一种取悦帝王、权臣的手段。
《旧唐书》记载:“延秀,承嗣第二子……延秀久在蕃中,解突厥语,常于主第,延秀唱突厥歌,作胡旋舞,有姿媚,主甚喜之。 及崇训死,延秀得幸,遂尚公主。”
武则天在位期间,武延秀就因为擅长唱突厥歌,跳胡旋舞,且相貌出众,舞姿迷人,受到了安乐公主,即唐中宗李显的幼女宠幸,随后,武延秀娶公主为妻。
北宋的《册府元龟》记载:“开元七年,十五年五月和七月,以及十七年,先后有俱密国,康国,史国,波斯和米使五国向唐朝皇帝进贡胡旋女子。”
《旧唐书》上亦云:“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做胡旋舞,疾如风焉。”

由此可见,这位极具文艺气息的唐玄宗对胡旋舞有所偏好。安禄山体型肥硕,他跳胡旋舞无非是要投唐玄宗所好,博取唐玄宗的欢心。
而安禄山的这一举动,不但被世人津津乐道,也被历史念念不忘。
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虽然之后又苟延残喘了一百余年,但许多文人墨客有感于世情颓乱,纷纷将矛头指向造成盛衰转换的关键人物,唐玄宗、安禄山,并波及了杨玉环,以及胡旋舞。
这些感性的文人们,并不会像今天的学者一样去分析经济、政治、军事上等因素,而是选择了以唐玄宗的娱乐生活为焦点。
如白居易的《胡旋女》诗:“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元稹的《胡旋女》亦云:“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
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兼有明君与昏君两种矛盾特征的帝王,唐玄宗在能力与才华上自然非寻常之辈。
通过以上两首诗,我们却可以看出,在诗人们眼中,唐玄宗变成昏君与胡旋舞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胡旋舞也许是最佳的结合点,它把人物事件和因果关系完美的概括到一起。
胡旋舞为胡舞,安禄山为胡人,且擅长胡旋舞;“安史之乱”这一胡乱的爆发,与唐玄宗后期沉溺于音乐,倦怠国政,擢用安䘵山,且造成李林甫与杨国忠专权,导致这一祸乱的发生。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建国称帝,兵临长安城下,唐玄宗逃离长安,避难所去成都。
七年之后,安禄山的叛乱被平定,唐玄宗与唐肃宗重回长安,大唐的江山又如同胡旋舞一般旋转了一圈,回到了唐王朝李氏的手里。
因此,胡旋舞被视作天宝年间胡人判乱的象征,同时作为诗人笔下,象征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材料。
胡旋舞的结局

在唐玄宗之后,因前车之鉴以及文人学者们的传播,宫廷之中再也无帝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喜欢这种舞乐。
晚唐时期,中原王朝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这必然对中西方各方面的交流,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1.唐代财政高度吃紧。

整一个唐朝盛世,它的财政都是来源于税收。古代的税收一般是来源农业税以及人头税。还有一种就是徭役。和之前的朝代不同,它的财政是十分的吃紧,一是他短时间内统一各国,战乱以后各种建设都需要钱。其中包括对外战争对内建设。唐不得不去另想其他收入。其中有臭名昭著的公解(xie)钱。等同高利贷,而且不得不去借,利息高达百分百。这个所谓的钱,无疑就是透支着唐的信用。导致了后期基本没有多少个人愿意去支持一个这样的guojia。根据政策有三百万户人都不用交税。理由是病残或者官员亲人逝去可以免税,导致民间大量改户籍,病历造假。

2.唐朝与吐蕃的战争进一步降耗唐朝的国力。在唐朝和吐蕃两国的交战,里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一战彻底的消耗了唐朝的所有精锐,导致兵府制衰退。

3.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突,导致信仰缺失。佛教进一步传入唐朝,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游记》也出于这一段历史。原生态的儒道两家思想一下子被佛教冲击。当时并没有相融。国家陷入内政决策分歧。

4.士族豪族的政治力量开始衰弱。隋唐发布科举制度以来,原有的豪族支持王权的格局开始被打破。自汉朝以来,一直保持地方豪族支持皇权,比如王马共坐龙椅,光武帝靠郭氏建东汉。

5.藩镇制度做大。不同于诸侯,他们一开始只拥有兵权,是一方边疆的镇守将军。鉴于财政吃紧,中央下放权力,让地方藩镇拥有了自主的财政权。因此诞生了一种很奇葩的制度,军队不效命中央,只效军饷。

唐朝一边是盛世万国来朝,一边是财政入不敷收。内则意见不一外则藩镇做大。对外征吐蕃和游牧。附上一个唐朝政治经济理解图。



“安史之乱”的爆发于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长达八年。这次叛乱,不仅使当时大唐王朝由盛转衰,更是停止了,大唐王朝由东向西扩张的脚步。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从三方面分析唐朝衰落的原因
一般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三方面的严重困扰,只要有一方处理不好,便会转换成危机。总说唐朝相对其他朝代更加开放,除了对百姓各方面的思想约束减少以外,还对其他民族十分包容,但这也有利有弊。藩镇才是安史之乱的根源,没能处理好藩镇问题是唐朝犯下的最大失误。下面就为...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实力真的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真的由盛转衰。安史之乱以前,唐朝一片繁荣祥和的景象。人口从建国初的200万户上涨到了900万户,都城里各国商人络绎不绝。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控制范围深入中亚地区。海内升平天下无事。安史叛军一路从河北打到长安,唐玄宗被赶到了四川,太子李亨跑到甘肃灵宝继位,收集残兵败将,...

唐朝为什么会由盛转衰?
。2.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4.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豹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形象地描述了盛唐的富强。然而辉煌的盛唐气象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烟消云散,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思索。大唐盛世的由盛转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是在经过两次宫廷政变的刀光剑影...

为什么唐朝 李隆基的开元盛世 正是唐朝最为强盛的时候 怎么转瞬之间...
同时重用以杨贵妃为首的外戚家族,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而高力士等宦官也已开始崛起,而李唐宗室子弟也在角逐权力。这几股势力均以名利地位为目标,争权夺力,造成政治黑暗,朝政日非。 而对外,则违反唐初以来军队部署上“内重外轻”的格局,年年对外用兵,造成“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同时他一反唐初...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公元762年,唐肃宗死后,儿子李豫继立,称代宗。代宗相继收复洛阳、河南等地,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社会矛盾发展的集中表现,是唐中叶统治阶级内部、地方节度使与中央政府争夺最高政权的斗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从公元618年李渊开国,到公元907年李拀禅位,整整290年,...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禄山为何能横扫大唐呢?
事实上,它的伪装术十分见效,了解叛变信息抵达长安的那一刻,玄宗才真真正正坚信安禄山的谋反的心,遗憾于事无补。唐玄宗承继先王们的高速发展,领着大唐盛世进到最繁荣昌盛的阶段,却还在晚年时期亲自将大唐盛世拖进谷底,安禄山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大转折。安禄山叛逆唐廷并不是临时起意反而是印...

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
3. 经济矛盾的激化: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和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尖锐。这些经济上的不满情绪也为安史之乱提供了社会基础。影响探究 1. 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减少,国力严重受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唐朝再也没有恢复到昔日的鼎盛状态...

唐朝由盛转衰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什么
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 有关各代王朝皇权分治的问题,晚清著名学者郭嵩焘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与外番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玄宗统治后期是怎样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的
英邵芬布: 唐玄宗统治后期,当时的皇帝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为丞相,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历史上称之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朝从此日渐衰落.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 -
英邵芬布: 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朝的时代特征有哪些?由盛装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
英邵芬布: 唐朝的时代特征就是开放,包容,当时长安城很多外国人,日本人,东南亚人都是小意思,中东人,波斯人屡见不鲜.安禄山就是伊朗人.所以大唐是非常开放和包容的.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一场战乱让大唐一蹶不振,慢慢走向没落.

射洪县15627483312: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英邵芬布: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世走向衰亡的转捩点,其产生背景如下: 一)玄宗荒怠政事 —— 玄宗晚年沉溺於酒色之中,他怠於政事,不纳忠言,政事全委於李林甫.口蜜腹剑的...

射洪县15627483312: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灭亡
英邵芬布: 安史之?y是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雠?y,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背景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唐玄宗?适Я讼蛏锨笾蔚木É瘛L菩诟脑ٌ??后,...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
英邵芬布: 唐的灭亡实际上是在唐初就注定了!唐随隋制,而隋的一个重大变化便是压制士族,扩大皇权,主要的手段便是科举制、六部制、均田制. 隋朝也获得了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一)改革的长远意义还没有...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哪次事件?
英邵芬布: 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直逼洛阳、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直至763年唐军才最后打败叛军,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破坏了北方经济;削弱了中央集权;边防空虚,少数民族趁机进扰;唐朝由盛转衰.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哪次事件?
英邵芬布: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

射洪县15627483312: 唐朝的盛与衰 -
英邵芬布: 唐朝兴盛是因开元盛世,衰落是因为安史之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