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思茅陆内裂谷的沉积盆地演化特征

作者&投稿:微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陆内裂谷体制下沉积-构造-岩浆耦合与成矿作用~

综上所述:①昌都陆内裂谷发育于区域广泛伸展的环境,岩浆活动主要为两侧火山地堑发育的双峰式火山活动,相伴同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且局部也呈双峰态势。②昌都陆内裂谷的岩浆喷发活动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在东部江达-云岭-绿春地堑带,局部已出现洋壳,具有陆间裂谷性质。③昌都陆内裂谷的岩浆侵入活动自印支晚期向燕山期具有规模减小、范围增大的特点,在印支晚期主要发生于两侧的火山地堑中。到燕山期,中央地带也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中央热隆带,裂谷封闭过程中及其以后的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也主要发生于此带中。④昌都-思茅陆内裂谷的岩浆活动的背景主要是昌都-思茅地体两侧于晚海西期至中三叠世发育的陆源岩浆弧,故在岩石化学上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弧岩浆的特点。
通过上述关于裂谷型地貌、裂谷型沉积及盆地演化、裂谷型岩浆活动的讨论,可以确认,晚三叠世至中始新世的昌都-思茅构造带,具大陆裂谷性质。
前晚三叠世,在昌都年轻陆壳地体东部边缘的是江达构造带——金沙江洋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末的俯冲碰撞形成的复杂陆缘岩浆弧。在晚三叠世—中始新世,江达构造带是在岛弧背景上发展起来的于喜马拉雅期褶皱封闭的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火山地堑带。
晚三叠世,在昌都地体上形成昌都堑-垒构造系。各地堑的裂陷扩张程度不同,以车所火山地堑扩张最强烈,江达火山地堑次之。
裂谷期成矿作用是昌都盆地及两侧构造带最重要的成矿作用,已发现的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或孕育期几乎都在陆内裂谷期。主要表现在:
1)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是裂谷期成矿的主要矿床类型。丁钦弄、加多岭、仁达等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是本区的典型矿床,无一例外地产于中酸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具有几乎一致的蚀变和矿化特征。当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时均发生强烈矽卡岩化,稍远部位则产生大理岩化,大理岩化现象向远离岩体方向减弱乃至消失;当岩体与非碳酸盐岩接触时,产生相应的高温蚀变和强烈的硅化。这些矿床的主成矿时代,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印支期,重要的理由是,产出于加多岭铁多金属矿床的闪长玢岩的成分与江达组火山岩的成分几乎相同,因此,类似的侵入体、浅成侵入体是与火山岩同期的。但是,区调报告曾提供了加多岭岩体的150Ma左右的K-Ar年龄,对丁钦弄成矿岩体的Ar-Ar定年结果,等时线年龄为(133.61±2.67)Ma,宽坪年龄为(157.41±1.20)Ma,说明以前将岩体侵位时代确定为印支期是不合理的,而且许多岩体侵位于波里拉组中也从另一角度证实其侵位时代应为燕山期。由此可见,江达构造带上述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是主要在裂谷作用中期——中侏罗世—晚白垩世陆内拗陷阶段形成的。
2)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在车所等岛弧裂陷和随后的陆内裂谷环境有热水喷流沉积的条件,形成于岛弧裂陷环境的瓦拉寺组和可能形成于陆内裂谷火山地堑阶段的江达组(洞卡组)或波里拉组中也确实见到了作为热水喷流作用标志的条带状硅质岩,说明本区存在热水喷流沉积,足那热水沉积型银多金属矿床为该类型典型矿床。
3)昌都陆内裂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除了形成以上类型矿床以外,对昌都盆地成矿贡献表现在:首先裂谷期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为喜马拉雅期成矿准备了丰富的矿质,如晚三叠世产于甲丕拉组的多层小规模的铜矿化层是喜马拉雅期成矿的重要矿源层;其次,裂谷的发生与发展得益于三江联合地体两侧甘孜-理塘洋的活动陆缘和怒江洋的被动陆缘前拖后扰的结果。陆内裂谷体制下,昌都盆地在晚三叠世以来发生区域性广泛伸展作用,为喜马拉雅期成矿孕育了岩浆和流体源,创造了喜马拉雅期斑岩成矿的有利构造背景。

晚古生代以来昌都-思茅地块及盆地形成演化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晚古生代形成演化阶段
晚古生代昌都地块是在加里东造山作用基础上发展起来,泥盆系沉积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上,其沉积相由早期的河流、滨岸带碎屑岩沉积物演变至中晚期的碳酸盐沉积,构成一完整的进积型沉积序列,显示为一稳定的浅海环境。从总体上来看,泥盆纪古地理呈现西陆东海,海侵自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由东向西推进,海域扩大、古陆缩小的总趋势。石炭系沉积岩相由早期的河流、滨岸砂堤、海湾-潟湖和局限台地沉积,并发育有海绵礁,至中晚期为局限-开阔碳酸盐台地沉积,含珊瑚礁体,构成完整的进积型沉积序列。总之,该区除青泥洞一带早石炭世为古陆、中晚石炭世为水下隆起外,其它地区均处于浅海环境之中。东侧江达—德钦一带沉降幅度加大,海水深度为次深海深海,属斜坡-盆地相沉积;西侧八宿然乌地区自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由开阔台地相(下陆棚)至大陆斜坡浊积扇相沉积演化,总体显示出晚古生代昌都地块为一较稳定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向东西两侧则呈次深海大陆斜坡-深海盆地沉积。晚石炭世—二叠纪,随着金沙江-哀牢山和澜沧江洋盆洋壳的相向俯冲,昌都-思茅地块两侧形成岛弧隆起。中间转变为弧后盆地,在景谷龙洞河一带弧后盆地有一定扩张,形成深海裂陷盆地。总的来说,二叠系沉积岩相由早期开阔台地相至晚期滨岸砂提、滨岸沼泽与海湾-潟湖相沉积,构成一个退积型沉积序列。
昌都-思茅地块沉积地质演化表明,地块时而出露水面,时而为水下隆起的岛屿;在中泥盆世至早二叠世期间发育层孔虫礁、海绵礁和珊瑚礁,说明当时处于低纬度地区;昌都地区下二叠统尕笛考组和莽错组生物灰岩的碳氧同位素资料表明,当时为温暖正常盐度的浅海水域,古海温约24℃~31℃,古盐度为2.84‰~4.77‰。因此,昌都-思茅地块的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盖层的3层地壳结构及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曲线与华南相似,泥盆纪一二叠纪发育海绵和层孔礁及生物灰岩的碳同位素资料,均表明了其亲扬子或华南的特征,属于泛华夏大陆群的范畴。
2.中生代昌都-思茅盆地形成演化阶段
区内三叠系以海相沉积为主,兼有海陆交互相和陆相,盆地东西两侧江达—维西—绿春和杂多—南佐—景洪一带火山岩发育;下侏罗统为陆相、海相和海陆交互相;中侏罗统有广泛的海相沉积,可与藏北羌塘盆地相连接;上侏罗统为陆相沉积;白垩系亦为陆相沉积,昌都盆地中生代沉积相组合类型见表9-1。
从9-1中可以看出,昌都盆地早、中三叠世沉积相以河流、湖泊和滨海环境的沉积组合为主。在中三叠世江达地区随断陷作用海水加深,形成三角洲-陆栅-斜坡环境的沉积组合。上三叠统甲丕拉组发育的是湖滨环境的泥石流沉积-断陷型湖泊沉积及河流相沉积组合。晚三叠世中期该区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主要为陆棚碳酸盐岩沉积;晚三叠世晚期发生抬升作用,以发育陆源三角洲沉积和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沉积为特征。南部兰坪-思茅盆地与昌都盆地在中生代是统一的盆地,其地层与昌都盆地可对比,沉积特征也十分相似。

表9-1 昌都盆地中生代沉积相组合类型

从盆地三叠系沉积相组合类型及相的时空演化可以看出,整个盆地的水深较浅,均是由陆相沉积演化到陆棚沉积,而且陆源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质糜棱岩碎屑,来源区母岩性质相同,物源区不是稳定陆块,而是再旋回造山带。
该区早侏罗世的河流、湖泊和海陆交互的三角洲环境沉积组合,逐渐过渡到中侏罗世湖泊、海陆交互的三角洲和河口湾环境,以及广泛的海相沉积组合,而晚侏罗世直至白垩纪发育广泛的以河流环境为代表的陆相沉积,从而于中侏罗世晚期结束本区海相沉积历史,被晚侏罗世陆相沉积所取代。在白垩纪出现蒸发岩相的膏盐沉积。
3.新生代走滑拉分盆地形成发展阶段
在这些走滑拉分盆地中沉积了老第三系湖泊相紫红色、杂色中厚层钙质粉砂岩、岩屑砂岩、泥岩、页岩、泥质白云岩、膏盐层和底部复成分砾岩,有的盆地中夹中酸性火山岩。如贡觉和江城第三纪盆地。

4.2.3.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地堑阶段

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地堑阶段,由于强烈的断块差异运动,昌都地体形成堑垒相间的裂谷型盆岭地貌,构成裂谷盆地,在强烈扩展的东西两侧的江达-云岭-绿春和澜沧江两条火山-地堑中,堆积了巨厚的活动型火山-碎屑岩系。

在南澜沧江地堑,堆积了卡尼-诺利期小定西组和瑞替期茫汇河组火山-碎屑岩系。小定西组平行不整合在中三叠统忙怀组碰撞型高钾流纹岩之上,主要为粗安岩→亚碱性玄武质→中长玄武质→英安质→亚碱性玄武质→钾玄岩质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中基性岩为主,中晚期有少量英安岩(占20.9%),所夹沉积岩为滨海相→海陆交互相粉砂岩、泥页岩,厚1100~2000m,火山岩占88%左右。茫汇河组整合于小定西组之上,由富钾的钾质粗面玄武岩与富钾流纹质火山岩构成双峰火山组合,夹陆相、湖相细屑岩,具有酸性→基性→酸性的成分韵律,中南部变为粗安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组合,由北而南火山活动强度减弱,火山岩的厚度从3096m→524m→1929m,火山岩占整个岩系的厚度比例从83%→43.8%→54.7%。上三叠统的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属碱性玄武岩系列;酸性火山岩以SiO2,Al2O3和Na2O较低,稀土元素丰度较高和较大的铕负异常而不同于中三叠统碰撞型流纹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莫宣学等,1993)。

图4-11 昌都盆地晚三叠世沉积-构造剖面图

1—砾岩;2—砂岩;3—砂页岩;4—页岩/煤;5—碳酸盐岩;6—粗面岩;7—酸性火山岩;8—中性火山岩;9—基性火山岩;10—夺盖拉组;11—阿堵拉组;12—波里拉组;13—甲丕拉组;14—洞卡组;15—公也弄组;16—东独组;17—少定西组;18—古生界+下三叠统

澜沧江地堑北段即昌都地堑。在吉曲—甲桑卡—俄让一带,昌都火山地堑堆积了晚三叠世滨岸-潮坪相砂泥岩、灰岩、火山碎屑岩,厚达2051m。在地堑东侧马查拉地堑的次级地堑,厚近千米的甲丕拉组(T3j)中下部红色砂泥岩中发育由橄榄玄武质角砾熔岩、橄榄玄武岩、碱玄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流纹岩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厚为200m左右,以基性熔岩为主;在地堑西侧紧邻澜沧江断裂的厚2000余米的巴钦组火山岩构成10个喷发韵律,具有下部英安质、中部流纹质、上部英安质的旋回特征,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熔岩和沉凝灰岩,少见正常沉积岩。甲丕拉组火山岩以基性为主,巴钦组火山岩以酸性为主,在较大时空尺度内,亦构成双峰组合。

在江达-云岭-绿春地堑南段绿春—墨江一带,中三叠世末印支褶皱不整合面之上于晚三叠世依次堆积了火山-磨拉石组合(一碗水组下段),泥质岩-碳酸盐岩组合(一碗水组上段),含煤碎屑岩夹火山岩组合(路马组/高山寨组),厚可达5000m以上。火山岩主要集中于墨江县城西部和绿春县城北部一带,以英安岩-流纹岩分布最广,在墨江有长达30km的枕状玄武岩夹酸性火山岩带(段嘉瑞等,1995),中性火山岩少见,总体上属双峰式组合,显示了增生后强烈扩张的火山-地堑特征。

中段的云岭地区,假整合或不整合在中三叠统攀天阁组碰撞型流纹岩之上的上三叠统,具有与南段相似的由海进到海退的沉积序列,底部为厚薄不等的红色磨拉石组合(德钦地区甲丕拉组下段),向上依次为火山岩(甲丕拉组中段、崔依比组)、火山-粗碎屑组合(甲丕拉组上段、石钟山组一段)、碳酸盐岩组合(波里拉组、石钟山组二段)、泥质、砂泥质岩组合,顶为含煤碎屑岩夹火山岩建造,累计厚可达万米。其中的火山岩在石钟山一带为陆相中酸性岩,向北至维西以北的云岭地区为海相中基性岩(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

北段南部的则巴-雄松地区,西侧(车所地堑南延)的则巴-阿益地堑主要为钠质碱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构成双峰式组合,东侧(江达地堑南延)的色当-亚章地堑为低钾拉斑系列的碱性-亚碱性玄武岩,低钾-中钾玄武岩;东西两带亦构成双峰式组合态势。对1:20万白玉幅-雄松幅的78组岩石化学数据进行统计,SiO245%~56%的样品占45%,SiO268%~80%的样品占43%,双峰式特征明显。

北段中部的江达地区,上三叠统堆积在具“两堑夹一垒”结构的江达、车所两个地堑盆地中。沉积序列与中、南段相似,自下而上依次为磨拉石组合(洞卡组下段)、火山岩组合(洞卡组中、上段)、碳酸盐岩组合(波里拉组)、泥、砂泥质岩组合(阿堵拉组)、含煤碎屑岩组合(夺盖拉组),总厚可达5000m以上。江达地堑发育一套活动型火山-沉积组合,火山岩堆积在河流相、滨岸相紫红色-杂色碎屑岩磨拉石组合之上,南段火山岩以安山质岩为主,北段以中基性、中酸性为主,具有东西两侧基性、中部酸性特点,显示明显的双峰式组合特征。车所地堑,在盆地北段下拉秀—漠地滩—生达一线,上三叠统统称生达群(T3Sd),下部为河湖相-浅海相碎屑岩夹少量基性玄武岩(相当于确志卡组、查叶口组)、浅海相灰岩/泥灰岩(相当于娘肯组、尼勒弄组、面达组-洛色组);中上部为一套灰-深灰色浅变质砂板岩、夹多层碱性橄榄玄武岩(相当于莱俊卡组、巴马组、扎嘎组、再勒达组),日胆果、再勒达等地,碱性橄榄玄武岩呈多个夹层出现,厚度达1500m左右,并伴有橄榄辉绿岩等基性、超基性岩的侵入。碎屑岩中普遍发育鲍马序列,属以陆屑为主的复理石浊积岩组合,总厚度达6000m以上(未见顶底)。在盆地东侧斜坡地带,据在生达等地观察,发育一套过渡型沉积,由斜坡-盆缘相角砾状滑塌灰岩、水道沉积、灰质浊积扇组成,砂板岩中见有重荷模构造;向南裂谷盆地规模较小,在车所及其北西一带,同期的上三叠统为一套由浅水-半深水杂色/深灰色碎屑岩,沉积厚度近4000m,上部发育大量枕状以(中)基性火山熔岩为主的角砾岩、集块岩、熔岩,火山岩厚度达近2300m,其中有厚达2264m的深海槽环境的枕状基性熔岩,同时伴有辉绿岩脉侵入,从下到上火山旋回的厚度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暗示盆地拉张程度的不断增强;在贡觉县北东的宋西—车台一带,相当层位的上三叠统(金古组-哇曲组)下部发育一套火山质浊积岩、上部发育大量灰绿—灰黑色块层状、枕状、杏仁状(中)基性火山熔岩、集块岩、角砾岩,顶部为安山岩,火山岩厚度达2000m,同期有大量辉绿辉长岩体侵入。江达地堑的火山岩以酸性,而在车所地堑的火山岩以基性为主,在空间上亦有双峰式组合的特征。

在北段,江达以北的交拉打-巴龙地区,火山岩宏观上具有东基、中酸、西基特征,构成双峰式组合,经对1:20万邓柯幅区调报告的51 组岩石化学数据进行统计,SiO244%~60%的样品约占70%,SiO265%~71%的样品约占20%,亦显示出明显的双峰式特点,车所地堑北延之西部交拉打—英地滩一带,主要为碱性、钙碱性玄武岩系列;在江达地堑北延的长青可—巴龙一带,西侧(查叶口组)为碱性玄武岩,中部(巴塘群)为流纹岩,东部(巴塘群)主要为碱性拉斑系列、钙碱系列玻基纯橄岩、碱性玄武岩、玄武安山岩,顶部(第四段)为中酸性凝灰岩、角砾岩,具有明显的双峰式特征。

上述车所-维西的基性火山岩主要为深海-半深海相板内拉斑系列、碱-拉斑系列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合或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组合,局部具双峰式组合特征,夹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含放射虫硅质板岩、杂砂岩,厚2600m。局部有洋脊拉斑玄武岩,在白茫雪山垭口共生有层序不完整的蛇绿岩,表明局部有洋壳出现,为具有新生洋壳的小洋盆,已具陆间裂谷性质。

在兰坪-思茅地区,整个裂谷盆地,具有两堑夹一垒的结构,并且东部地堑较西部地堑扩张强烈,两个地堑扩张强度均自北向南减弱。在昌都地区,自东而西的江达、车所、妥坝、昌都、左贡等地堑与其间的地垒山地,构成堑-垒构造系。东部的江达、车所盆地火山活动强烈,西部的妥坝、左贡盆地缺乏火山喷发,昌都盆地西侧的北澜沧江带局部有火山喷发活动。

早侏罗世逐步发生海退,形成以漾江组(兰坪-思茅)和大野组(昌都)为代表的湖相及滨海相红色碎屑岩海退序列沉积(图4-12)。

图4-12 昌都地区侏罗纪-白垩纪沉积组合与厚度变化

1—砾岩;2—砂岩;3—粉砂岩;4—泥岩;5—灰岩;6—断层

T3d—大野组;K1j—景星组;K2h—虎头寺组;K2n—南新组

4.2.3.2 中侏罗世—晚白垩世陆内拗陷阶段

早侏罗世末全区整体抬升,形成中下侏罗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后,中侏罗世开始进入陆内拗陷阶段(见图4-12)。中侏罗世岩石圈挠曲明显,全区大面积沉降,沉积范围扩展到澜沧江断裂以西的澜沧、孟连地区。在滇西,盆地中堆积了中侏罗统下部花开佐组红色细屑岩组合,上部和平乡组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膏盐组合,上侏罗统坝注路组红色细屑组合,总厚5000~7000m。大型挠曲坳陷背景上的同生断裂活动频繁,沿沘江断裂的金顶花开佐组细砂岩中发育角砾岩及岩块,出现多级堑沟状盆地或单断式箕状盆地。在昌都地区,堆积了达布卡组(J2)、肯做尕组(J3)河湖相细屑岩建造,厚3150m。

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全区抬升,下白垩统普遍假整合在上侏罗统之上,自此进入白垩纪盆地萎缩期。白垩系的分布范围大规模缩小至澜沧江断裂以东地区,主体为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及膏盐建造,仅江城、勐腊局部有间歇性海水侵漫,厚5000m。沉积范围逐步缩小,沉降中心向盆内、向南部迁移。

图4-13显示裂谷盆地,在纵向上,沉陷是不均匀的,暗示了横向构造的存在,即在横向构造影响下发育横向地堑-地垒。

图4-13 昌都盆地早、中侏罗世纵向沉积厚度变化图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剖面资料综合绘制)

4.2.3.3 晚三叠世—侏罗纪沉积相构造环境判别

在图4-14上,昌都地区临澜带的上三叠统,大部分投在稳定克拉通内浅海盆地内(CR)裂谷及断陷盆地(RF),少部分投在被动陆缘(TE)和消减型活动陆缘(LE1)过渡区域;兰坪-思茅地区上三叠统则全部落在稳定克拉通内浅海盆地(CR)和裂谷及断陷盆地(RF),反映晚三叠世,整个昌都-思茅构造带处于陆内裂谷环境,但南、北两段的发展存在差异。

在图4-15上,昌都-思茅构造带的上三叠统绝大部分源于陆块物源区(C),但北段昌都地区稳定情况降低,并有部分源于岩浆成分较多的岩浆弧源区(A)。

图4-14 Q-F-L图解中碎屑沉积模型

(底图据Valloni and Maynard,1985;兰坪-思茅地区数据据阙梅英,1998;昌都地区西部数据据王建平等,2003)

1—昌都地区上三叠统;2—兰坪-思茅地区侏罗-白垩系;3—兰坪-思茅地区上三叠统

CR—稳定克拉通内浅海盆地型(Q95F3L2);TE—被动陆缘型(Q62F26L12);LE1—活动陆缘消减带型(Q16F53L31);LE2—活动被动边缘转换断层型(Q34F39L27);BA—弧后盆地型(Q20F29L51);FA—弧前盆地型(Q8F17L75);RF—裂谷及断陷盆地型(Q70F20L10

图4-15 Q-F-L图解中碎屑沉积模型

(底图据Dickinson,1979;兰坪-思茅地区数据据阙梅英,1998;昌都地区西部数据据王建平等,2003)

1—昌都地区上三叠统;2—兰坪-思茅地区侏罗-白垩系;3—兰坪-思茅地区上三叠统

A—岩浆弧源区;r3—深成岩、火成岩组分比率增加趋势;B—再旋回带物源区;r2—大洋组分、大陆组分比率增加趋势;C—陆块物源区;r1—成熟度稳定性降低趋势

兰坪-思茅地区的侏罗系—白垩系在上述两图上则显示物源为活动性较差的陆块(C)的稳定克拉通浅海盆地(CR),反映陆内裂谷发育的拗陷阶段特征。

在图4-16上,兰坪-思茅地区的上三叠统—白垩系绝大多数样品均落入包括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及克拉通盆地在内的被动陆缘区,且中侏罗统、白垩系样品明显远离活动区,反映本区处于大陆裂谷盆地环境。且中侏罗世起进入陆内拗陷阶段。在图417上,兰坪-思茅地区上三叠统-白垩系大多数投点也落入包括裂谷盆地在内的被动陆缘区。

综上所述,沉积构造环境判别表明,昌都-思茅构造自晚三叠世起进入陆裂谷期,中侏罗世进入裂谷拗陷阶段。

图4-16 砂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化学成分判别函数图解

(底图据Bhatia,1983,引自阙梅英等,1998,改绘)

1—J2-K2样品;2—T3-J1样品

图4-17 w(La)/w(Y)-w(Sc)/w(Cr)关系图

(底图据Bhatia and Crook,1986,引自阙梅英等,1998,改绘)

A—大洋岛弧;B—大陆岛弧;C—活动大陆边缘;D—被动大陆边缘

1—J2-K2样品;2—T3-J1样品

4.2.3.4 古新世—中始新世走滑堑垒构造阶段

古新世—中始新世,裂谷的东、西边部和北段的昌都地区抬升,沉积范围缩小至兰坪-思茅地区的中轴部位(图4-18,图4-19)。原先统一的大型盆地因断裂活动而解体成若干小型地堑盆地及其间的地垒隆起,而形成堑-垒构造系,表明区域地壳仍处于伸展、离散构造状态。由沘江断裂等构成的中轴断裂带,在早第三纪活动强烈。规模大、沉降幅度大、地层发育齐全的兰坪-云龙、景谷、镇源、磨黑、勐腊等盆地均发育在中轴断裂带上。这些盆地多为SN向延伸的狭长形,长宽比多在20:1 以上,剖面为单断式箕状半地堑或双断式地堑,主要堆积了河湖相红色碎屑岩、膏盐建造,厚度可达8000m以上。

王成善等(1998)在研究早第三纪兰坪-云龙盆地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的基础上认为,盆地为双向式不对称充填,物源为点物源,断裂控制了沉积体系和沉积类型,垂向、横向和纵向上快速相变,由物源错位、盆地扇体和沉积体系的侧向迁移反映出盆地具有左旋走滑的特征。沉积体系在拉井-检槽断陷的东西两侧发生反向迁移。从古新世到早始新世,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河口砂坝砂体,在盆地东侧相对于东界同沉积断裂,逐渐向北迁移,层位逐渐变新,反映出物源区相对于盆地向北运动;在盆地西侧,近端和远端河口砂坝砂体向南侧向迁移,泥砾岩向南层位增多和变新,说明物源区相对于盆地发生向南运动。总体说明古新世—早始新世,盆地发生左旋走滑运动。

中始新世末的喜马拉雅运动Ⅰ幕,区域广泛挤压,裂谷封闭,中生界和早第三系广泛褶皱,形成陆内裂谷褶皱造山带。

图4-18 滇西地区古新世岩相古地理图

(据云南地矿局,1995,修绘)

1—海陆交互湖间坪地相碳酸盐、泥、粉砂;2—陆相湖间坪地相碳酸盐、泥、粉砂;3—石膏-盐湖相;4—剥蚀区

图4-19 滇西地区始新世早-中期岩相古地理图

(据云南地矿局,1995,修绘)

1—滨海平原相(砂、泥岩);2—滨海湖沼相泥岩夹砂岩;3—河流冲积平原相(砂、泥岩夹砾岩);4—内陆湖泊相(泥岩夹砂岩);5—剥蚀区




昌都-思茅陆内裂谷的岩浆活动特征
昌都-思茅陆内裂谷的岩浆活动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典型裂谷特征的双峰式火山活动;另一类是钙碱偏碱的中基性、中酸性侵入活动,具有与晚三叠世火山岩相似的岩石化学特征,局部出现双峰式特点。这两类岩浆活动是在统一的伸展构造体制下不同形式的产物。 4.2.4.1 昌都-思茅陆内裂谷的双峰式火山活动 昌都...

陆内裂谷体制下沉积-构造-岩浆耦合与成矿作用
④昌都-思茅陆内裂谷的岩浆活动的背景主要是昌都-思茅地体两侧于晚海西期至中三叠世发育的陆源岩浆弧,故在岩石化学上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弧岩浆的特点。通过上述关于裂谷型地貌、裂谷型沉积及盆地演化、裂谷型岩浆活动的讨论,可以确认,晚三叠世至中始新世的昌都-思茅构造带,具大陆裂谷性质。前晚三叠...

沉积盆地性质分析
上述多项判别表明,本区在中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时期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属于碰撞后裂谷和后继俯冲作用产生滞后型弧火山活动阶段,而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时期本区则相对稳定,属于克拉通内的坳陷盆地。由于上述砂岩沉积时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适用于洋陆分异的板块构造阶段,本区中生代时昌都-思茅地块已进入板块...

(三)中国大陆构造域分布
古特提斯南带属冈瓦纳的藏滇板块北(东)部的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北带以金沙江结合带(或转换断层)为界,分别为华南板块的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和松潘-甘孜活动带。 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运动开始于华力西期,其后的中—新生代历次构造运动逐渐加强,始新世构造运动最为强烈,区域性断裂及褶皱都以弧形展布为其...

兰坪-思茅成矿带
昌都-思茅成矿带,是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和澜沧江板块结合带之间的昌都-思茅陆块上的中生代坳陷带。由于陆-陆汇聚阶段在三江地区出现的巨型X断裂系的蜂腰部分,将本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以Cu、Mo为主的玉龙-芒康成矿带,南部即为以Pb、Zn、Ag多金属为主的思茅-兰坪带。带内已发现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

(二)第三纪含煤盆地的分布特征
准噶尔、吐鲁番、柴达木等大型陆内坳陷盆地,继白垩纪之后接受了老第三纪陆相沉积,在山前坳陷形成巨厚的山麓相堆积,盆地内部沉积粒度变细,厚度变薄,形成大型前陆坳陷盆地,除准噶尔盆地膏盐层不发育外,均为干旱环境下红色含膏盐沉积。在褶皱带形成的山间断陷盆地,呈狭长状,厚度较大,规模较小,沉积物粗,多为...

昌都-思茅地块
蜂腰的形成和昌都、思茅陆块被向南北两端挤离。在块体被挤离产生的X型走滑断裂控制下,形成了一系列走滑拉分盆地。第三系含膏盐的红色碎屑岩、局部地区和时段的泥炭或褐煤沉积,除一部分是发育在晚白垩世后的残留湖盆中外,大部分都堆积在走滑拉分盆地中。

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
从整个昌都带看,伸展裂陷的体制在侏罗-白垩纪末发生改变,但本区所在的北段自早侏罗世末起裂谷盆地渐趋萎缩,至古新世,陆内裂谷盆地收缩至兰坪-思茅地区。晚始新世—渐新世区域完成了从伸展裂陷体制向挤压走滑体制的转换,先成地层发育了喜马拉雅期Ⅰ幕褶皱,在本区,同造山的始新统-渐新统贡觉组红层不整合覆于上古...

(二)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演化
扬子陆块西缘北部龙门山以西,当时存在由大小不等的微陆块组成的岛链带,也在晋宁运动时拼接于扬子陆块之上,因而使扬子陆块向西增生形成泛扬子大陆,但在震旦纪扬子陆块边缘曾发生频繁的大陆边缘裂谷型火山活动。震旦纪后,塔里木─华北板块及华南板块都已进入古板块构造阶段,属于地台盖层沉积,说明中国各陆块仍具有相当...

云南地区的新生界
无论从沉积还是从变形程度看古新统一始新统都可认为是陆内裂谷萎缩末期的产物。这正是在讨论古新世和始新世时不能不上溯并与之一起讨论白垩纪的原因。而在扬子断块区,该时期的沉积也是中生代沉积盆地持续萎缩到末期的产物。对比古新世与早白垩世的古地理图,很容易得到这一认识(图1-4、1-5)。 白垩系为陆相红...

叶城县19462685226: 举例说明现今的地槽沉积分布在哪些地区,各自有哪些特点 -
茅吕美满: 地槽是地壳中边沉降边沉积的巨型狭长盆地,为地壳演化过程中的活动构造单元.地槽区一般发育于大陆边缘或两个大陆之间.如东非大裂谷所在区域就是一个著名的地槽沉积.地槽沉积的基本特点是:1、位于大陆边缘或两个大陆之间,呈巨大的狭长条带分布;2、早期(地槽期)地貌与现代大陆边缘相似;3、早期沉积以海相为主,沉积物分选差、厚度和岩性岩相变化大;4、地槽发育晚期有强烈而频繁的褶皱运动,构造型相以紧闭的线状褶皱和大型逆冲断层;5、广泛强烈的岩浆流动,早期以极性超基性岩浆为主,晚期以中酸性岩浆为主;6、地震强烈、各种地球物理异常呈带状分布.

叶城县19462685226: 祁连地区大地构造发展史 -
茅吕美满: 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Rodinia联合大陆(Pangea-850)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纪初期成熟洋盆、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活动大陆边缘、志留纪-早、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形成的.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走廊地区...

叶城县19462685226: 补偿盆地的解释定义是什么 -
茅吕美满: 1.周缘前陆盆地(periphercal foreland basin):是由于陆-陆碰撞,在俯冲板块上产生的扰曲盆地,常由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演化而来.盆地充填具有双层结构:早期为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巨大,发育有较大潜力的烃源岩系,后期为火山磨拉石盆地.

叶城县19462685226: 二 、华北克拉通演化史 -
茅吕美满: 二 、华北克拉通演化史 1.太古代的构造及其演化(1)最早的陆核35亿年左右的构造-热事件形成了一小块最早的陆壳,不过他的轮廓和构造面貌都尚难确定(2)陆核阶段(迁西期)35-30亿年其间,是...

叶城县19462685226: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哪里 -
茅吕美满: 位于中国新疆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 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تارىم ئويمانلىقى )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

叶城县19462685226: 地层接触关系是怎样的?
茅吕美满: 地壳时时刻刻都在运动着.同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可能是以上升运动为主,形成高地,遭受风化剥蚀,另一时期可能是以下降运动为主,形成洼地,接受沉积;也可能是在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