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两国交好都会用联姻来表示,为何公主下嫁蒙古大多都没有子嗣?

作者&投稿:井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主下嫁蒙古几乎无法生育,蒙古的什么习惯,导致了她们的不孕不育?~

倒也不是蒙古的什么习惯,主要就是双方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再加上公主们又不习惯那边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自然很难生下来小宝宝。所以这件事也不能说是蒙古的过错,毕竟联姻,双方都有问题。

中国的政治婚姻一直持续了很久,而在清朝更是普遍,都是皇室的公主下嫁到吐蕃蒙古等地方,就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一段时间不来侵犯王朝。所以公主们几乎都算是政治的牺牲品,根本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任人摆布。甚至到了现在,很多家庭的子女婚姻都还受到父母的安排,这个也被称为政治婚姻。

下嫁到蒙古的公主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子嗣的,很多人就会怀疑是不是蒙古的什么习惯所为,其实不然,首先,公主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婚姻,这对夫妻也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再者,公主们在中原呆了不短的时间了,突然到蒙古去生活,在生活上多少会点不适应,这就导致了她们的不孕不育。

换句话说,这就算生下来孩子了,公主们也不一定开心,自己还是没办法回去见自己的家人,公主们不过是王朝的一个工具而已,被人安排着命运,几乎终生都是回不了自己的家。要知道,政治婚姻是不考虑个人的目的,都是以大局为重。

因为蒙古人为了保持自己血统的纯正,就给公主们下药,让她们无法生育。其实古代的公主也挺惨的,自己在富贵平安的环境中成长了几年,就被自己的皇帝父亲送到遥远的蒙古去和亲了。她们的一生从来不能自己决定,她们的婚姻是一个国家和平安定的筹码。

为了保持和蒙古和平友好的关系,古代最多采取的操作就是派公主和亲。皇帝其实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去和亲,但是在皇帝眼里,女儿也从来没有自己的王朝重要。所以,能用一个女人解决这些恼人的问题,他自然是特别愿意。可是身为公主,在遥远的蒙古,不懂他们的文化,不知他们的语言,自然会觉得太过孤寂了。

她们一生的依靠也就是能够生下来一个孩子了,能够缓解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思想之感。如果她在蒙古生了孩子,她就会对蒙古有归属感,以前的女人都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基本上就是围绕自己的丈夫孩子转,公主也是如此。

可是当这些公主刚到蒙古的时候,就已经被蒙古人下了药了,让她们这一生都无法生育。你想啊,如果这位公主生下了孩子,那么中原的领导者就有足够的理由来杀掉他们扶持这位小孩子上位,蒙古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了。蒙古人自然不能同意,所以直接从根源上断绝了这种风险。大多数嫁到蒙古的公主,都没有善终,下场都非常惨。她们啊,既不属于中原,也不属于蒙古。

蒙古人的性格往往比较彪悍勇猛,甚至有着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尽管清朝认为和亲是避免战争的方法,是国家不同那些野蛮人计较,但在蒙古人看来却是清朝对他们的屈服。

因此被送过去和金的公主,在他们看来就如同对方交纳过来求和的礼物,所以对于嫁过去的公主,虽然他们仍然会好言相待,却不像对待自己国家的王妃那样亲密,因此也就不允许那些公主们诞下蒙古的血肉,以免让清王朝认为得到了蒙古人的认可。

所以嫁到蒙古的公主们大多都没有后代。如果说没有后代,这一点是可以忍受的,那么对于嫁过去的公主来说,去蒙古和亲真正让人恐怖的地方并不是这个,只是因为蒙古有一个陋习,这个陋习挑战了她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不同于我国古代公主所接受的教育那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子在结婚之后,一旦丈夫去世,必须要守寡。

在蒙古,如果女子结婚之后,丈夫去世,那么这个女子就要嫁给她丈夫的儿子。也就是说对于和亲的公主,如果可汗去世之后,她们就要嫁给下一任可汗,以此类推。

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可以说是深入女子骨髓,三从四德更是每个女子都需要牢记的东西,个人的贞操是十分高大神圣的,是不允许他人亵渎的。也因此对于和亲的公主们来说,让他们在丈夫死后嫁给另外一个人就已经十分难以接受,更不要说嫁的是丈夫的儿子了。

所以这个陋习让许多过去和亲的公主都难以接受,更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凡事都有利有弊,虽然说公主的和亲会为国家之间带来和平,但对于公主个人来说,她一辈子的幸福就此终结。



在公主去到蒙古之后虽然会被蒙古人给予非常不错的待遇,但这一切也都是做给清朝人看的,真实情况是,他们对于这些公主并不亲密,而且绝对不会让自己有清朝公主给自己生的孩子,以免让清朝人觉得蒙古接受了清朝。

因为当时蒙人感觉汉人都是低贱人,所以就不得到重视,野就没了子嗣。

嫁过去的公主,虽然他们仍然会好言相待,却不像对待自己国家的王妃那样亲密,因此也就不允许那些公主们诞下蒙古的血肉。

因为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下嫁是不会产生爱情的,所以就没有孩子。


古代为什么真的会遵守两国打仗的时候不斩对方的使臣?
有时候如果能够利用好使臣这一重要的战争媒介也能够促使战争的胜利。吕蒙就利用好了关羽的使臣,每次都厚待使臣并且照顾好关羽的士兵的亲属家人,瓦解了对方的防线,然后一举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可如果斩杀了使臣,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效果。就会让敌方觉得你没有诚意,然后开展报复性的战争战术。所以遵守两国...

为什么古代战场中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并且据资料记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说法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毕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每一天基本上都有战争发生,这些战争有的是出于道义的角度,有的是不道义的,甚至有时候战争是非常混乱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在战场上面有一个固定的规矩变得很重要,然后慢慢的这句话...

在古代,联姻乃是两国外交的惯用方式,历史上都有哪些和亲的公主?_百度...
细君公主:第一个远赴西域的和亲公主 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乌孙国原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与匈奴一向是世仇...

在古代历史里有个“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礼仪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一词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在古代历史中战争不计其数,每一个朝代的兴起衰落,都饱含战争之苦,在历史中战役轻则上百万死亡,重则连文明都因战争而永久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后续还因为战争延伸出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即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礼仪渊源春秋...

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约定是真的吗?
在古代的战场上,使者和投降的人都是很常见的,这两个群体也都有一个免死金牌。古代都有俗成的一个约定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有就是也不杀投降的人,这个说法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很多人都会遵守这个约定。这其实也是在维护自己利益,不斩来使不斩投降的人都是很明智的选择,但是既然是约定,...

为什么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
从书信中来进行通信和联络感情,在战争中也一样,古代战场上,双方想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者想要消解误会,只能通过书信来传达,而传递书信的就是使者,所以战争中双方想要保持之间通信的正常,就要留一个传话的人,如果一方想要不战而降,也得通过使者来传达,这样就有了,两国交战,...

在古代,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斩了会怎么样?
当然这种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情况,一般只存在于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是彼此对于彼此的一种尊重与认可。并非是所有的战争都是如此,比如你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农民起义军,你要与朝廷谈什么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你们的地位根本就不等同如果以同等身份谈判的本身就代表了朝廷对你的承认,那也就不用遵守什么两...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使得在古代双方的交战中,对于相互往来的使者,都是礼遇有加,很少出现斩杀来使的情况。一、来使代表对手的最高指挥者在两个阵营交战的时候,能够被派遣作为使者的人,通常都是代表着自己阵营内的最高指挥者,所以在来使的身上,也有着光荣的身份,以及神圣的使命。面对...

中国古代战争约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怎么来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由来已久,据相传是源于春秋战国之际,这句话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使者是奉使命前来表明本国意愿的,如若是还有周旋的余地,自然是不会杀之。这也慢慢地被流传下来,成为两军交战的默认规则。为什么这种规则会被流传下来且成为一种规则,自然是有诸多原因的,自古以来中国都是...

古代为何会遵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斩了会怎样?
不斩来使,这是在春秋战国时不成文变形成的规矩,一是来使并没有攻击力;二是杀了传话筒还怎么交流。如果偏要斩杀,斩杀一方实力强的话,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能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要是斩杀一方实力弱,斩了人家的来使,就只能等着被打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诸侯国,诸侯国之间实力不均等...

保山市15140105788: 秦晋之好的秦晋是啥意思?
卓烟盐酸: 永结秦晋之好,类似于白头到老或一起到白头, 指夫妻恩爱永不变心. 关于“秦晋之好”的来历佳话. “秦晋之好”的来历佳话: 释义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出处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

保山市15140105788: 爱情有什么雅称吗? -
卓烟盐酸: 古代对爱情的雅称有:朱陈、秦晋、琴瑟、鸳鸯、鸾凤等等. 详细介绍: 秦晋. 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世代结为联姻,人们就把两姓联姻称之为“秦晋之好”,是用来表示美满而和谐的夫妻关系的.朱陈. “朱陈”是古代的一个村名.唐...

保山市15140105788: 中国古代的政治联姻有哪些 -
卓烟盐酸: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释义]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语出] 元·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

保山市15140105788: 秦晋之好中秦 晋指什么地方?
卓烟盐酸: 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现泛指两家联姻. 春秋时代,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

保山市15140105788: 秦晋之好还是秦楚之好 -
卓烟盐酸: 转载 秦晋之好还是秦楚之好 2015-11-09 09:39 榆林日报 张天野 秦晋之好是一个常用成语,其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其实,稍有些历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

保山市15140105788: 邦交友谊的词语 -
卓烟盐酸: 邦交友谊的词语 比较常见的有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秦晋之好”的来历: 我们常用永结秦晋之好来比喻联姻,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秦晋之好的.

保山市15140105788: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 -
卓烟盐酸: C

保山市15140105788: 秦晋之好指的是怎样的关系?
卓烟盐酸: 联姻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泛指两家联姻.秦晋之好,汉语成语,秦晋之好意思...

保山市15140105788: 人门常说,“何不结为秦晋之好,所为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
卓烟盐酸: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两国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争夺霸权,矛盾很尖锐,有时还出兵对阵,打起仗来.但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有时却又互相联合,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所以,秦、晋两国尽管互有矛盾,而彼此一再联姻这一点,在各国关系中也还是比较突出的.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保山市15140105788: 联婚是什么意思意思 -
卓烟盐酸: 联姻吧! 古代为了避免战争,就以一国的皇亲国戚的子女,一般是公主之类千金这躯嫁给敌对国来避免战争的爆发!这个政策在汉唐时很管用,主要针对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