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多少字

作者&投稿:吴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只有85个字,却是非常令人喜爱的千古名篇。

一、《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四、《记承天寺夜游》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苏轼气味相投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分为三层?
记承天寺夜游分层段意:1、记叙,点明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原因 2、描写,描写记承天寺庭院中清澈空明的月色 3、议论,诉说“闲人”洒脱中得无奈 4、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

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至少两条)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分层和层意
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而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两个人一起在庭院中漫步,欣赏着月下美景。本文只用47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夜游起因及同游人,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言简而意明。 第二层:(庭下……盖竹柏影也。)描绘月夜庭中景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作文600字
3. 将《记承天寺夜游》写成一篇白话散文600字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刚想躺下睡觉,却看到皎洁的月光从窗棂上照进来。 突然间似乎想到什么,我穿好衣服系上鞋带,向承天寺走去。一路上,思忖着,近来的日子过得无聊,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刚才想到了以前同我一样遭遇的张怀民。 我走进承...

文言文夜游
2.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整理要有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重要实词一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è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欲:想要 户:...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700字1 元丰六年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由堂堂的翰林学士降到了区区一个黄州团练副史,现实的巨大落差也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苏轼,独以名太高的苏轼,黯然地来到了黄州,居住在一所书院中。一段日子过去了,自己饱含笔墨和深情寄出的一封封渴望得到朋友理解和支持的书...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和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

只有几十字的《承天寺夜游》有何魅力?为何能流传千古?
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之所以富有魅力且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作者对夜色的描写高度传神,文章展现了作者的乐观精神。此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轼,文章虽只是描写了作者夜游的片段,却因为文章意境优美,传达出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对友谊的记述亦是文章赏析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几年级的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赏明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有多少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啊...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创作的散文) - 搜狗百科
友顾润祺: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 的作者是谁 -
友顾润祺: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的感想 -
友顾润祺: 《记承天寺夜游》被后人誉为“写月色的绝唱”,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不足百字的(),以()为线索,借景抒情,描绘了承天寺澄澈的(),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谪居黄州的孤寂心情. -
友顾润祺:[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不足百字的(抒情小品),以(月光)为线索,借景抒情,描绘了承天寺澄澈的(月色),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谪居黄州的孤寂心情.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600字 -
友顾润祺: 月洁心清,似闲还愁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句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全文仅84字,却描绘出了一幅清静皎洁的月夜美景,传达出作者当时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一句,直点时间,并用“夜”...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分析
友顾润祺: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中,文字极少,但内容丰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
友顾润祺:[答案]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作者被贬黄州 3.作者的感情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

驿城区18976005779: 苏轼的 记承天寺夜游 翻译
友顾润祺: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

驿城区18976005779: 《记承天寺夜游》的资料 -
友顾润祺: 写作背景: [编辑本段]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