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至少两条)

作者&投稿:时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

望采纳(*^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讲解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霍松林)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你可以简略答!o(∩_∩)o...

1.作者乐观的.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喜爱之情。
3.对人生与仕途的乐观,豁达的情感.

根据对文眼“闲”的不同理解,你可以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闲有“清闲”之意,由此可知文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和高雅的志趣:闲亦有“闲置”之意,由此可知文中蕴含着作者被贬的抑郁和悲愤之情。

1“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对政治失意的抱怨;
2赏月闲人的自慰.
这里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

1 晚饭吃饱了撑的跟人出门闲逛的感情 2 长期喝茶导致晚上睡不着的后果


记承天寺夜游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原文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心境
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诗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记承天诗夜游》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赏月喜悦、复杂微妙的心情 文章的“月”正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断月色之明了,“水中藻、性交横”可以推见到月光之清 看到明月照进屋子里兴奋、喜悦,月色好似久违的老朋友,让作者想到去寺里找张怀民,所以就去了寺庙游玩.记承天寺夜游 \/ 记...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被贬时的失落,悲伤,沮丧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

《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心无尘俗,光明磊落的情怀!在贬谪中,感慨深微,但仍能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句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革晏奥扎: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 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革晏奥扎: 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中诗人表达了设么情感? -
革晏奥扎: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革晏奥扎: 被贬谪的悲凉;自我解嘲的达观;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 老师讲过了,绝对正确哦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革晏奥扎: 作者连连发问,寥寥数语,感慨深长.被贬官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诗夜游》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革晏奥扎: 作者与世无争,对世事无奈的思想感情.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 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革晏奥扎: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革晏奥扎:[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具体 一定要具体 -
革晏奥扎:[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柳林县15266714409: 记承天诗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
革晏奥扎:[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