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作者&投稿:丑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份好的教案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哦!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谈话激趣: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

  板书课题:《匆匆》

  3.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4.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先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一去不复返?)

  3.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生读句子。)

  4..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应。

  生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6.师: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学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师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其意义。 句子1: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7.教师范读: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给老师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我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读后评议:老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8.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 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 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

  (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五、选读句子,体味语言美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爱喜欢读它。我相请同学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2.你喜欢它吗?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还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课文质兼美,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我教学本课以读为主线,由以读《长歌行》导入新课;以读激情:时间匆匆而逝的无奈之情,没有把握好时间的惋惜之情、自责之情;以读导练,“你在„„的时候,„„从„„过去”,练习说话,创新运用,以表达学生读文后的独特感受。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

  1.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

  2.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3.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不足之处:有些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掌握。因此,语言的感悟还不是很到位

  全堂结尾

  同学们,一篇匆匆为我们敲响了时间的警钟,人来到这世界上要怎样走这一糟,相信大家会有自己

  的答案,对于时间相信大家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用自己的方式珍

  惜时间,利用时间,抓住最容易被忽视的今天,我相信并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原文参照: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出示课件)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课件出示)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生先介绍后课件出示)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涔涔 潸潸 赤裸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伶俐俐 挪移 (出示课件)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理解词语:

  4、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出示课件)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二、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课件出示)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1、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课件出示)

  2、齐读、共想(课件出示)

  3、总 结(课件出示)

  4、赏析从语言、写法、 修辞等角度谈谈(课件出示)

  5、采用第一人称的好处:(课件出示)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1、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2、读 与 写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逝去如飞 珍惜时间......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

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课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课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教材解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教学建议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字的体验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字,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课文
一、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是一篇短小优美的散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散文诗,但是从作者将此文收录于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其诗歌与散文集《踪迹》看,作者是将此文作为散文作品的。因为其《踪迹》之第一辑是新诗。第二辑是散文。而此文恰被作者收录在其第二辑散文部分的。该文...

小学六年级《匆匆》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匆匆》语文教案 篇1 教学任务: 1、学习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蒸融、徘徊、旋转、挪移”等词语。 2、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3、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无奈惋惜和不虚度此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

六年级下册匆匆主要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最主要是: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向我们说明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告戒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课文主要讲,时间过得匆匆,作者感叹自己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谈话激趣: 1.师:同学们...

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匆匆》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课文具体内容的学习,感悟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最主要讲了什么
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最主要是: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向我们说明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告戒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课文主要讲,时间过得匆匆,作者感叹自己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 它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课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

百色市18468586966: 09年六年级课文《匆匆》的赏析(最好是教案) -
肥利百令: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最主要讲了什么 -
肥利百令: 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最主要是: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向我们说明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告戒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课文主要讲,时间过得匆匆,作者感叹自己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2: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最主要讲了:时间过得匆匆,作者感叹自己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百色市18468586966: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把第一段编成一首诗.
肥利百令: 燕子来了,有在去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开了, 有再写的时候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讲了什么内容? -
肥利百令: 主要讲了作者在不经意间让时间白白流失了,而自己却一事无成,感到十分无奈和惋惜,并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一分一秒. 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二课匆匆主要内容 -
肥利百令: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何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经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主要内容? -
肥利百令: 本文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及自己对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叹息.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肥利百令: 课文《匆匆》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地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 1,《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第2课《匆匆》分段,快快快,很急啊!!!!!!!!!!!!1 -
肥利百令: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第二部分:二段到第四段.写时间从我们身边悄悄逝去,令人感慨.第三部分:5段.照应开头.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匆匆如何分段 -
肥利百令: 第一段(1):三亚看落日有诗意.第二段(2):三亚到处洋溢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第三段(3~5):首尾呼应.

百色市18468586966: 六年级下册第二课 【匆匆】的导读 -
肥利百令:[答案] 学习时,先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写了“时光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抓住文中的设问、排比、拟人、比喻等句式,以及“轻轻悄悄、茫茫然、伶伶俐俐”等叠词,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