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作者&投稿:枞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杜牧,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大和进士。
杜牧简介与生平1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 ,排行十三,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杜牧简介与生平,欢迎大家参考!
他秉性刚直,有政治抱负,但屡受排挤,终身不得志,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世称杜世勋。因政治失意,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祖居,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诗风豪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工绝句。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
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著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杜牧简要生平:
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祖父杜佑为唐朝宰相。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
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
唐文宗大和二年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
同年十月起历任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宣歙观察使崔郸及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
开成四年(839)回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及比部员外郎。
武宗时,会昌二年(842)以后,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
宣宗时,大中三年(849),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复出为湖州刺史。
一年后又内调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简介与生平2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又如《河湟》一诗: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享乐。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他这种论史绝句的形式,后来颇为许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前两首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中的糟粕。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1],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4]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15]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21]
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2]
本名
李清照
别名
李易安

易安居士
所处时代
北宋→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婚南渡以前 李清照自幼生长于世家,其父李格非身居士大夫之职,对古文颇有研究,其母也能诗会文才情了得。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天资聪颖的李清照饱览群书才华出众,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她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成婚以后更是夫唱妇和,吟诗作对,幸福愉快。 此阶段李清照的作品清新自然,欢快爽朗,生活情趣溢满词作之间。然而聪慧率真的李清照,并不拘泥于庭院生活之中,从那篇最为著名的《如梦令》便能知晓。 二、第二阶段:婚后二年到南渡以前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文化素养很高,二人婚后生活也十分和谐美满,然而那时男人必须以仕途为重,赵明诚没办法只能离开爱妻远去他乡。两地分居自然难免相思苦,也因此李清照有了许多思夫之作,词作同样是其真实生活写照。此时原来那个快乐少女已然不在,长成了思情悠悠、愁肠无限的少妇。 三、第三阶段:南渡以后 发生在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不仅是宋朝的转折点,同时李清照的人生也由此转变。随着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夫妇再无幸福生活可言。辗转流亡使得丈夫赵明诚染病而亡,李清照也只能继续流亡他乡。 由于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李清照精神已到崩溃边缘。然而她忘不了丈夫的临终遗言,流亡期间他们曾携带了许多文稿书籍和金石器物,并且《金石录》尚未成书,李清照惟有依靠这些精神寄托苟且偷生。但动荡的时局,凄惨的生活让李清照失去了那些宝贝,她真的成为孤苦伶仃一小舟了。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他说自己的创作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后赴江西观察使幕,又入观察使幕,还曾当过刺史等职。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代表诗人,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著名人物苏轼的学生,又被称为“千古第一女才女”。


杜牧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发生在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不仅是宋朝的转折点,同时李清照的人生也由此转变。随着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夫妇再无幸福生活可言。辗转流亡使得丈夫赵明诚染病而亡,李清照也只能继续流亡他乡。由于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李清照精神已到崩溃边缘。然而她忘不了丈夫的临终遗言,流亡期间他们曾携带了...

杜牧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第一阶段:成婚南渡以前 李清照自幼生长于世家,其父李格非身居士大夫之职,对古文颇有研究,其母也能诗会文才情了得。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天资聪颖的李清照饱览群书才华出众,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她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成婚以后更是夫唱妇和,吟诗作对,幸福愉快。 此阶段李清照的作品清新自然,欢快爽朗,生活情趣溢满...

李清照有什么人生经历和词的感悟?
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在历城,大明湖的美丽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与大自然“心有灵犀”,词活泼向上,又如“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了少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任。此时她...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大约在公元1155年或稍后,一代女词人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去世时,她大约七十多岁。李清照去世后不久,《金石录》终于刻成问世;她的词集《漱玉集》六卷和诗文集《李易安集》十二卷,也相继问世。可惜,她的诗词文集后来都散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李清照集》,都是后人重新收集的,只是她的作品...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大致是怎样的
生平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2004年,徐北文教授经过考证,撰文称:李清照籍贯应该是齐州历下人,即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但是其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时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

3.分别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大词人...
柳永:青年放浪,屡试不第,浪迹天涯,释褐为官,转官辞世 苏轼:应试动京师,自请出京,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再起,筑建苏堤流落儋州,卒于常州,追封太师。辛弃疾:起义反金,步入仕途,大起大落,壮志未酬,退隐山居,病逝家中,追赠少师。李清照:早年生活美满,流落南方丈夫病逝,受人欺骗二婚不幸,呼告...

苏轼和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

李清照大概的生平经历
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谁能帮我概述一下苏轼和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汉族。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乾通六年,赠太师。苏轼是苏洵的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

李清照一生的生平经历,简述一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

林口县18028963394: 杜牧的身世杜牧的生平经历 -
殷勤甘灯盏:[答案]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晚唐时期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林口县18028963394: 杜牧生平简介简写 -
殷勤甘灯盏: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林口县18028963394: 杜牧生平简介,急! -
殷勤甘灯盏: 杜牧(八O三—约八五二),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著作,但主要的成就还是在文学方面.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们把他们与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比,并不仅仅...

林口县18028963394: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大致是怎样的
殷勤甘灯盏: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林口县18028963394: 杜牧生平简介500字 -
殷勤甘灯盏: 杜牧(公元803-公元852年),字牧之,他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林口县18028963394: 跪求: 李商隐、陆游、柳永、李清照 四人生平年表 -
殷勤甘灯盏: 宪宗元和七年(812)李商隐生.是年,杜牧十岁,温庭筠生.元和九年(814)李商隐三岁.其父罢获嘉令,入浙东幕府.此后数岁,商隐随父在浙东及浙西生活约六年.穆宗长庆元年(821)李商隐十岁.其父卒,归居郑州.从其从叔...

林口县18028963394: 李清照的生平事迹有什么?,她一生写了几首诗?为什么流失他乡 -
殷勤甘灯盏: 李清照工诗能文,但她的词在文学史上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其他的成就不及词...他的父亲李格是当时的名士、丈夫赵明诚是宰相之子,他和赵结婚后开始收集...

林口县18028963394: 用一句话概括杜牧的生平事迹 -
殷勤甘灯盏: 性情耿直,博学多识,戎马一生,战功卓著.

林口县18028963394: 杜牧生平简介
殷勤甘灯盏: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林口县18028963394: 杜牧生平 -
殷勤甘灯盏: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 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