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战国时期李悝可以善终?

作者&投稿:斋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古变法多流血,为何李悝却能得以善终?~

变法从来都是伴随着流血的,而变法者十有八九都不能得到善终。纵观战国时期的变法者,不难发现变法者只是在最开始效命的君主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着,而一旦新的君主继位,基本上歇菜了,落得个凄惨结局,不得善终。商鞅被车裂、吴起被射死,反而是开启中国变法之始的李悝,得魏国两任君主的重用信任,得以善终。

先看李悝变法的内容,政治上主张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提出了“尽地力””和“善平籴”的“重农政策”。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的变法是魏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改制,对魏国贵族势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使魏国上下都焕发着新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魏国成为了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那么李悝为何能打破“变法者不得善终”的惯例,个人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国实行变法时,魏氏刚通过三家分晋,从卿大夫上位到诸侯不久。对于国内的贵族阶层一直抱有警惕性,担心国内旧贵族仿效自己,联合几家一起分魏。所以魏文侯才会支持李悝废除魏国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消弱贵族阶层的实力,以保持自家的统治地位。而且魏文侯在古时是少有的长寿之人,寿高七十六,在位达五十年之久,这就很好的为李悝保驾护航了。等到魏文侯过世,魏武侯继位之时,李悝的变法也基本在文侯时代完成,此时的李悝已是花甲之人,对武侯没有威胁,所以李悝得以寿终而亡。

第二、李悝变法之时,魏国尚在建国之初,很多方面并没有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者存在。魏国的贵族积累有限,没有形成强大的实力,对李悝变法的阻力不强,所以贵族阶层的利益动了也就动了,不至于要闹到翻天。而且李悝对贵族的利益涉及还是比较有分寸的,力求稳中求进,用法规范。同时李悝也认识到,对贵族的过度压迫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导致变法的失败。所以李悝以相对温和的手段进行变,主要还是在于开辟上升通道,以及法治国家上用心。

因为李悝的变法时间太好了,开战国变法先河,其变法内容也没有让旧贵族有切肤之痛,只是对他们形成了强力挑战。再加上魏文侯是一位明君,一直能庇护住李悝。而即位的魏武侯,和李悝也没有明显的矛盾,还享受着李悝的变法成果。况且短短一年后,李悝便随魏文侯而去,直接没给其他人清算他的机会,最终得以善终。

李悝之所以能善终,除了跟魏文侯有关外,更和李悝变法内容密切相关。李悝的变法不是那么深彻,没有把旧贵族连根拔起的可能。再者,李悝和继承人魏武侯之间,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李悝变法的时间,也是他得以善终的重要因素。

魏文侯对李悝的信任

魏文侯是一代明君,他励精图治,广揽人才,使得当时的魏国大大增强了实力,成为战国首强。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此外,李悝、西门豹、乐羊、吴起等贤相良将,都被魏文侯大力任用,得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虽然魏文侯有北伐中山的战略错误,但除此之外,魏文侯可以称得上明君,这便是李悝的幸运。

李悝得到魏文侯的全力支持,在文侯时期一直受到重用。而等到魏文侯去世一年后,李悝也随之去世。只能说李悝真的太幸运,去世的时间也非常关键。

吴起、商鞅在楚悼王、秦孝公在位时期,都十分受信任,但国君一死,他们便立刻被反对派杀死。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变法太深彻,极大地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而李悝变法,则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变法也不是那么深彻,因此没有马上受到清算。

李悝变法的不深彻性

李悝的变法主要分为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在政治上,李悝废除了建立在血缘宗法上的世卿世禄制度,而是按照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任用官吏。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在经济上,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前者是提高单位面积上粮食的产量,后者是防止粮价暴涨。

此外,李悝在军事上建立“武卒制”,严格挑选和管理士兵,提高士兵待遇,增强军队战斗力。

从李悝的变法来看,他的变法是不深彻或者说不彻底的,和后来吴起、商鞅的变法有着很大的差距。

所以,虽然李悝的变法是对世卿世禄的第一次挑战,但此时旧贵族的势力依旧庞大,其根本利益也没有被连根拔起的危险,所以变法的阻力也就没那么大。相反,其中许多变法的内容,也是和旧贵族的利益诉求是一样的,这也极大降低了李悝受清算的可能。

李悝和魏武侯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变法者的命运,除了旧贵族的反扑外,新任国君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国君的保护,吴起在楚悼王时期、商鞅在秦孝公时期,位置稳如泰山。但因为继任者的不作为或有意推波助澜,这两人才很快被清算。

商鞅在变法时期,对太子的老师动刑,积下了仇恨。因此,秦孝公死后,太子老师诬陷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车裂。除此之外,商鞅权势日隆,对新继任者形成了严重威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出于公愤私怨,秦惠文王都要对商鞅动手了。吴起在楚国身死,是因为楚国公族的力量一直很强大,甚至架空了国君,新任国君不作为的态度,使得吴起失去了庇护的力量。

但反观李悝,此时魏国的公族力量不足以左右国君之决定,新任国君魏武侯,和李悝也没有明显冲突或者利害关系。而且因为李悝变法,魏武侯得以继续称霸中原,享受着李悝变法的红利,自然不会对李悝动手,这是李悝得以善终的第三个原因。

李悝变法的时间

再者,李悝变法的时间实在太好了。随着争霸、兼并战争的加剧,如果不变法,国家有消失的危险,这是各个国家变法的原始动力。在这一点上,各国的国君和贵族,他们的利益追求是一致的,即变法强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因此,开启了战国首次变法的李悝,无论是支持派还是反对派,都对他的变法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双方都在摸索中前进。而且,李悝的变法不注重教化,而是着重加强君主集权和增加生产之道。虽然世卿世禄面临挑战,但这些变法还都在旧贵族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

经过李悝变法后,等到后来吴起、商鞅变法时,各国贵族都已经充分理解了变法的威力,且吴起、商鞅的变法,有把旧贵族连根拔起的可能,这自然受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一有时机,这些旧贵族自会疯狂反扑。

综上所述,因为李悝的变法时间太好了,开战国变法先河,其变法内容也没有让旧贵族有切肤之痛,只是对他们形成了强力挑战。再加上魏文侯是一位明君,一直能庇护住李悝。而即位的魏武侯,和李悝也没有明显的矛盾,还享受着李悝的变法成果。况且短短一年后,李悝便随魏文侯而去,直接没给其他人清算他的机会,最终得以善终。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大家了解历史,就会发现一些国家都是通过变法来达到自己变强的目的。最让人们所熟知的,比如商鞅通过变法让秦国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也为之后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比如吴起通过变法让魏国达到了巅峰时期,成为了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但是这两人虽然对国家有着非常巨大的功劳,但是两个人的结局却非常的凄惨,商鞅最终被车裂,而吴起最终也被乱箭射死。可以说自古变法都有流血事件的发生,但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却最终得以善终,这让很多人感觉到好奇,在我看来战国得以善终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1个原因,魏国刚刚初定,魏文侯对于底下的官员不是很信任。

魏文侯刚刚通过三家分晋得到了统治权,一越成为了诸侯之一,这时候他对于底下的官员非常的不信任,抱有很大的警惕性,他也怕这些官员效仿自己,将自己刚刚得到的地盘再给夺回去,因此他想让李悝来通过变法将这些官员打压下去,让自己的江山永固。所以魏文侯非常的信任李悝,下面的官员谗言他也不予理会,而且魏文侯也算是长寿之人,在位长达50年之久,这让他很好的庇护了李悝,而在其去世之后,李悝也已经老了,魏武侯继位之后,也觉得李悝没有了什么威胁,因此没有对其动手。

第2个原因,李悝变法很懂得进退。

李悝变法虽然动摇了一些贵族的利益,但是他很懂得进退,没有将这些贵族得罪的太狠,不至于让这些贵族狗急跳墙。同时因为这些贵族也都是刚刚上位的,手里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实权,对于李悝的威胁性不太大。

以上2点便是李悝得以善终的原因,虽然他没有商鞅,吴起等人出名,但是他的结局相比于前两个人无疑要好上许多,两人也只能感叹苍天不公了吧。




战国时期魏国丞相李悝简介,李悝是哪一家的代表人物?
《法经》的编订,是李悝在法律制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春秋末年,晋、郑诸国作刑鼎或刑书,以公布新的法律条文。到战国时,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出现了更多的新的成文法典。李悝“撰次诸国法”,修订出《法经》六篇,包括盗、贼、囚、捕、杂、具。盗是指侵犯财产的犯罪活动,大盗则戍为守卒,重者要处死。窥宫者和...

李悝变法发生在什么时候
李悝变法发生在什么时候如下:李悝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发生在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李悝是战国时期的魏国政治家、法学家和军事家,他主张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以增强魏国的实力。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开始推行变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官僚制...

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一生有哪些成就?
一、李悝是什么人 李悝,生于公元前455年,卒于公元前395年,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李悝担任魏国的国相期间,敢于打破陈腐而不合时宜的“祖宗规矩”,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并主张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采取得力措施推动经济,促进农业发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强国之一。二、李悝写...

战国时期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
李悝(kui)在魏国变法 李悝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

我国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效果怎样?
2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主持全国大政 10 年,他的著作有 32 篇,其变法措施当不止以上三项,惜书已亡佚,无由得知其详。他在魏国的改革,当是全面的,魏国在战国前期成为最强的国家,这与他在魏文侯支持下,所实施的变法改革是分不开的...1.尽地力之教李悝向魏文...

我国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效果怎样
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李悝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变法同时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各国纷纷变法强国,最终汇成了一股时代潮流,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法经》的编著者是谁?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俚总结各诸侯国的法律而编著。共有六篇,即《盗》、《贼》、《囚》、《捕》、《杂》、《具》。其主要内容是惩办盗贼,以保护地主阶级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其...

李悝曾在哪个国家变法
李悝在魏国变法。李悝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曾在魏国实施变法。魏国在战国初期,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魏文侯决定实行变法。在众多政治家中,李悝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被选为变法的主要推行者。李悝...

《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故A是准确的。《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此两篇...

战国时期,李悝为什么提出要重农抑商?
周王朝衰落进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只重阴谋暴力而轻视仁义道德,先求占有财富而后讲礼让。这个时候,李悝作为魏国的丞相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张,他认为方圆百里的土地面积,大概有九万顷,除掉山川河流和都城及百姓居住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还有田地六百万亩,若能勤加耕耘则每亩可以增产三斗,不认真...

丹棱县17555591315: 变法强国而又能善终的人是不是就李悝了 -
茅枝追风: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战国时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濮阳人.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丹棱县17555591315: 李悝是什么样的人 -
茅枝追风: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也作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为李悝为文侯师,班固、高诱以为是文侯之相.由于先秦文献缺乏记载,故此说尚难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悝能参与机密,为文侯心腹之臣.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 李悝是魏国丞相.

丹棱县17555591315: 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历史.七年级上册) -
茅枝追风: 李悝变法: 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一次变法.公元前400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始变法.李悝是我国历史上法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有三点:⑴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在用人上要选贤举能.同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把禄位赏赐给有功于国家的人.⑵主张“尽地力”实行“善平籴”.鼓励农民勤劳耕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由国家出面设“常平仓”以平抑粮价,以免农民损失太重.⑶制定《法经》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政治局面.李悝变法以后,魏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丹棱县17555591315: 李悝在变法中颁布的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统治者 -
茅枝追风: 李悝(前455——前395年),战国时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濮阳人.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丹棱县17555591315: 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茅枝追风: 李悝变法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

丹棱县17555591315: 战国时期中改革分朝中的改革家有哪些 -
茅枝追风: 魏国李悝变法.变法者李悝,在魏文侯时期变法,也就是三家分晋不久的事情,变法很成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但是后来魏国攻赵、攻韩,齐国两度插手风别再桂陵、马陵大败魏军,魏国国力从此衰弱,没有在崛起的时候. 楚国吴起...

丹棱县17555591315: 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战国大变法的主要内容? -
茅枝追风: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行“尽地力之...

丹棱县17555591315: 列举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
茅枝追风: 1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2 李悝---(前455-前395) 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 3 慎到---中国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赵国人...

丹棱县17555591315: 战国的李悝在主持魏国变法中提出的“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请详细说明,先全句翻译,再讲解一下“为”“道”“食”... -
茅枝追风:[答案] “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给付出劳动的人以衣食,封赏有功劳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为:治理 道:方法,原则 食:给.吃的 劳:劳动 禄:给...禄(封赏) PS:“食”“禄”这里都是给动用法 能:能力,才能 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