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李悝为什么提出要重农抑商?

作者&投稿:无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周王朝衰落进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只重阴谋暴力而轻视仁义道德,先求占有财富而后讲礼让。这个时候,李悝作为魏国的丞相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张,他认为方圆百里的土地面积,大概有九万顷,除掉山川河流和都城及百姓居住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还有田地六百万亩,若能勤加耕耘则每亩可以增产三斗,不认真耕作则减产也是三斗,以这个数字计算,方圆百里面积的上等田地的一增一减,就是一百八十万石粮食了。他又说粮食卖得太贵损害一般人的利益,太贱则损害农民的利益;伤害了一般人的利益,他们会离散到别的地方去,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农业生产搞不好,国家就会贫穷。所以,粮食太贵了或是太贱了,都不好,他对百姓的伤害都是一样的。善于治理国家的当权者,一定要使百姓的利益不受到伤害同时还要鼓励农民搞好生产,现在,一般农户一个男劳力负担五口人,耕种一百亩田,一年每亩收粮食案一石半米计算,合计收粮食一百五十石,除掉纳税占十分之一计十五石,余下一百三十五石,口粮,每人每月一石米,全家五口一年的口粮是九十石,扣除则剩四十五石。每石粮食卖钱三十,共计得钱一千三百五十,除掉社闾春秋祭祀社神摊派钱三百,尚余钱一千零五十。添置衣服大概每人花钱三百,五口人一年就要一千五百钱,光这笔开支就短少钱四百五十。若不幸有疾病丧葬的费用,还有完纳赋税的开支这里尚未包括,这就是农民所以长期贫困,不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而使粮价这样昂贵的原因。


为什么在战国时期李悝可以善终?
李悝之所以能善终,除了跟魏文侯有关外,更和李悝变法内容密切相关。李悝的变法不是那么深彻,没有把旧贵族连根拔起的可能。再者,李悝和继承人魏武侯之间,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李悝变法的时间,也是他得以善终的重要因素。魏文侯对李悝的信任 魏文侯是一代明君,他励精图治,广揽人才,使得...

魏国为什么推行李悝变法?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魏国立国的早期,李悝并不在魏国的权力中枢之中,他曾经担任过中山相和上地守,这两个地方,都是在毗邻秦国的西北边境上。早年的李悝,曾经多次率军和秦国交战,而他得到魏文侯的赏识,一是因为他的老师子夏是魏文侯的重臣,二则是因为他的变法思想,切中了魏国的时弊。在经历了数年地方官磨砺后,...

战国时期有哪些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最早是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所进行的变法。李悝为魏相,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的原则,废除官爵世袭制。为发掘土地潜力,增加官府的田租收入,又推行“尽地力之教”,要求农民“治田勤谨”(《汉书·食货志》)以求增加粮食产...

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一生有哪些成就?
三、李悝是倡导变法的开天辟地第一人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尊古复古,泥古不化,认为“祖宗成法不可变”。李悝却认为,古人的经验与规矩,未必适应当今现实,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大刀阔斧破旧立新,敢于挑战、打破陈规陋俗,方能国富民强,立于不败之地。李悝在推动法制成熟完...

李悝是哪个学派
李悝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变法实践的先驱,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制思想,认为法律应该以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加强国家的控制力。李悝的法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

战国时期首先变法的是
战国时期首先进行变法的国家是魏国。魏国的变法始于魏文侯时期,任用了李悝为相国,开始推行变法。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法治国,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者的权威。还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民耕种,限制商业活动,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李悝的主持下,魏国制定了一系列...

李悝是什么人?战国时期改革的先行者
首先,这样做证明了李悝不结党,不营私,全心全意从魏国的政治需要考虑问题;其次,在魏文侯看来,李悝可能推荐对他有恩的翟璜,这就落入了俗套,超出魏文侯意料的答案给他以深刻的印象;最后,李悝举荐人才不唯亲,提升了自己在魏文侯心目中的地位,使他最终得到进一步的重用。魏国攻灭中山国(今河北正定县东北)后,为了...

李悝为何建议国君贵粟重税?
周王朝衰落进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只重阴谋暴力而轻视仁义道德,先求占有财富而后讲礼让。这个时候,李悝作为魏国的丞相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张,他认为方圆百里的土地面积,大概有九万顷,除掉山川河流和都城及百姓居住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还有田地六百万亩,若能勤加耕耘则每亩可以增产三斗,不认真...

改革家李悝变法的内容有哪些?他是自杀而亡吗?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出努力。魏文侯意识到国家强大,才能不会被兼并。在魏文侯的示意下,李悝在魏国开始了变法运动。李悝根据魏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李悝...

李悝变法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后,李悝开始了变法。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变法的时候,他就将法治观念融入到国家治理中,让魏国的各个方面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李悝他还写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就是《法经》。李悝这部著作汇集了多国法律的精华,里面涉及了方方面面,...

邵东县13894721964: 重农抑商政策最早是谁提出的?为什么提出这个政策 -
廖毅小儿:[答案] 李悝的变法主张,一是提出“尽地力”的“重农政策”.要求尽可能地开垦荒地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调动人民种田的积极性.李悝把国家掌握的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转为自耕农,而国家也得到什一之税(...

邵东县13894721964: 秦朝为什么要打压商业的发展 -
廖毅小儿: 秦国之所以重农轻商,是和它的治国策略息息相关的.秦国认为:农业生产粮食,是生存根本,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统一天下必须有强大充足的兵力,而重农轻商可以限制人口流动并易于管理,既能保证兵源又能保证兵粮;天下土地多而人口少,重农轻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通过长期经营,秦国实力雄厚,尤其是军事实力成为战国第一.而齐国更重商业,国力虽然第一,但无法从根本上维持庞大的军队.最终,在秦灭五国后未经大的抵抗便被迫投降.分析:隋唐以前地广人稀,重农轻商不但保障生存而且可以快速增加人口;明清时期地少人多,重农轻商不但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限制了生产力的进步,最终在近代被列强瓜分.

邵东县13894721964: 中国古代为何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最近看<中国文化概论
廖毅小儿: ⑴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⑵产生和发展: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国李悝改革中有所体现;之后,商鞅变法...

邵东县13894721964: 历史怎样理解重农抑商政策?商鞅本身代表了商人地主的利益为何还要提
廖毅小儿: 在高三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专题复习中,重农抑商政策是一个重点、难点,好多同学在理解这一政策时有一些欠缺.为此笔者试从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中国封建王朝采用该...

邵东县13894721964: 比较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有何异同点? -
廖毅小儿:[答案]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代替的背景下;都是在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壮大,与原来的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矛盾越来越深的基础上进行的.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

邵东县13894721964: 秦为什么要抑制私营 -
廖毅小儿:工商食官 重农抑商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

邵东县13894721964: 秦汉时期商业到底是怎样的? -
廖毅小儿: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提出了重农抑商.重农抑商也从此开始.之所以要重农抑商,是为了让人民在家种地,让朝廷得到稳定的税收.也因此要维持社会的稳定,所以中央集权.同时重农抑商也阻碍了富商大贾的形成,从而防止社会的动荡,战国时的吕不韦就是很好的例子

邵东县13894721964: 简述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历程 -
廖毅小儿: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