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有没有计划让日本北进夹击苏军,日军为什么没有北进?

作者&投稿:包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中德国有没有计划让日本北进夹击苏军,日军为什么没有北进呢?~

近代日本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一直存在着北进和南进战略的选择问题。
这样的战略选择问题伴随着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政策决定权的分配、军备占有率的比重等问题,复杂且富于变化。
北进战略主要由日本陆军主导,最终的战略目标是以中国大陆为中心扩大到西伯利亚,主要设想敌国是苏联。
南进战略主要由日本海军主导,最终的战略目标是在确保中国大陆的霸权地位后,扩大到太平洋地区,主要设想敌国为美英等。
一、广田弘毅组阁确立“南北平进”方针
从前就有北进和南进的争斗。
总的来说,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以北进战略为主导。
从征韩论到大陆政策,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从合并朝鲜到西伯利亚出兵,从九一八事变到培育伪满洲国,日本历代政府都把北进作为主要战略方向。
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是日本军事战略转变的标志。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陆军内部主张北进的皇道派和主张南进的统制派之间矛盾不协调的产物。
事件结束后,皇道派势力被镇压,北进的主张脱离了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在军部的支援下,完全遵从军部意向的广田弘毅内阁成立,军部强化了在政治上的发言权。
▲日本关东军败北,放弃北进计划,转而对苏防卫。
根据军部的要求,广田组阁后不久国策大纲和外交政策的制定就开始了。
陆军和海军根据各自的利益,对对外扩张战略意见分歧。陆军以参谋本部作战课的石原莞尔为代表,考虑到海军方面的意见,在努力调整陆军省和关东军等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主张首先应该全力压制苏联,然后再扩大到太平洋地区。

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军的首领,也是他与意大利党魁墨索里尼,一手挑起欧战,并且还与东方的日本一起组成法西斯国家,对外发力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近代日本在对外扩张道路上一直存在北进与南进的战略选择问题。这种战略选择问题往往又伴随着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对于各自在决策权力的分配、军备份额的比重等问题的争夺,显得复杂多变。北进战略主要以日本陆军为主导,其最终战略目标是以中国大陆为腹地,向西伯利亚扩张,主要假想敌国为苏联。南进战略主要以日本海军为主导,其最终战略目标是在确保对中国大陆的霸权地位后,再向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主要假想敌国为美、英等国。

一、广田弘毅组阁,确立“南北并进”方针

北进与南进之争由来已久。总的来说,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是以北进战略为主导。从征韩论到大陆政策,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从吞并朝鲜到出兵西伯利亚,从九一八事变到扶植伪满洲国,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历届政府都把北进作为主要战略方向。

1936 年的二·二六事件是日本军事战略发生转折的标志。二·二六事件是日本陆军内部主张北进的皇道派和主张南进的统制派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事件平息后,皇道派势力被镇压,北进的主张退出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军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完全服从于军部意志的广田弘毅内阁,军部加强了在政治中的发言权。

▲日本关东军败北,被迫放弃北进计划,转入对苏防御

按照军部的要求,广田组阁后不久便开始制定国策大纲和外交政策。陆军和海军从各自的利益考虑,在对外扩张战略上存在意见分歧。陆军以参谋本部作战课石原莞尔为代表,在考虑海军方面曾提出的意见并努力调整陆军省和关东军等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主张应首先倾注全力制服苏联后,再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不过,陆军的妥协并未换来“统一”,反而使海军方面南进气势高涨,结果加剧了分裂。经过激烈争论后,广田内阁确立了《帝国国防方针》第三次修正案,重新规定了战争对手的顺序问题,认为美国和苏联是最具威胁的战争对手,但无论是对美作战,还是对苏作战,都必须首先以中国作为作战基地。

进论和海军主张的南进论同时作为国策,确立起“南北并进”的方针。

二、七七事变爆发,积极北进转向择机北进

1937 年 7 月 7 日,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调查失踪士兵下落,在卢沟桥挑起事端,蓄谋占领卢沟桥和宛平县城。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政府、军部就如何处置事件发生了意见分歧,出现了扩大派和不扩大派之争。扩大派极端轻视中国的抵抗意志,认为日本只要出动少量兵力,发动一场局部战争,国民政府就会屈服,日本从而可以迅速扩大在华北的势力,进而加强对苏战略态势。陆相杉山元甚至向天皇保证:“中国事变用一个月就可以解决。”不扩大派则看到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大致形成,中国军民的抗日呼声空前高涨,担心这时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会引发全面战争,从而导致对苏战备无法完成。

7 月 28 日,日军见不战而胜的策略已无法迫使中国屈服,遂向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总攻击,中日战端不断升级。8 月 13 日,上海事变发生,主战场移至上海。15 日,蒋介石下达总动员令,决定实施全面抗战。日本政府见“不扩大方针”中不战而胜或小战即胜的企图已无法得逞,遂决定放弃“不扩大方针”,宣称要采取“断然措施”。9 月 2 日日本政府又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决定派遣大量师团陆续开往中国华北和上海地区,中日战争迅速升级。

战争初期,日军虽占有装备和战力上的优势,但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受到重创。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迫使日本不断增加兵力。1937 年末,日军为尽快打破僵持局面,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达 16 个师团,相当于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武汉会战后,日本倾巢而出,国内仅剩下 1 个师团。本来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却投入到中国战场,这大大削弱了日军实施北进战略的实力,只能择机推行北进战略。

三、张鼓峰与诺门坎惨败,日本暂时打消北进念头

苏联红军成立后一直没有打过比较正规的大仗,所以日本对苏军的战斗力是个未知数。但是,日军仍认为有希望战胜苏军,因为在历史上日本人与俄国人曾有过较量,并且日本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关东军中许多训练有素的步兵联队开往中国战场,北进计划只好暂时停顿下来,但日本的北进方针并没有放弃。

▲诺门坎战役


1938 年 6 月 13 日,苏联内务部远东地区局局长李修科夫叛逃到伪满洲国。日本人从他口中了解到苏联“大清洗”的一些具体情况,日本军方据此判断苏联军队必然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战斗力也必然降低许多。日本陆军一下子蠢蠢欲动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日军正全力备战武汉会战,没有足够的力量准备对苏作战,所以日军高层有些犹豫不决。1938 年 7月底,一直跃跃欲试的日本陆军最终还是在张鼓峰附件发动对苏作战,挑起张鼓峰事件。一贯自认为“不可战胜”的大日本皇军,谁知同强大的苏联红军一交火,就被打得一败涂地。

事后,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认为:“此次张鼓峰事件,苏联所恃以威胁日本者,则以日

本对华用兵故;日本忍辱屈服于苏联者,亦以日本对华用兵故。”

张鼓峰事件的惨败,使日本在推行北进战略上,重新评估了苏联的军事实力。但是,日

本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放弃北进战略。1939 年 5 月,日本关东军在参谋本部的策划下,再次

进攻苏联,引发诺门坎事件。诺门坎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达 20 万人,大炮 500 余门,飞

机 900 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是亚洲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立体机械化战争。战争的结

果,日军受到重大损失,仅其公布的阵亡人数就达 7696 人,负伤 8647 人,下落不明 1021

人。日军发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的哀鸣。经过诺门坎战役,日军在重新评估

苏联军事实力的同时,也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提出了新的外交课题。由此开始,日本对进攻

苏联的北进战略顾虑重重。可以说,诺门坎战役日本是北进与南进战略转换的分水岭,此后

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再未有过主动北进的行动。

四、近卫文麿再次组阁,南进占据上风

1940 年 7 月 22 日,近卫文麿再次被军部抬出组阁。近卫在组阁前三天,召集预定的新内阁外相(松冈洋右)、陆相(东条英机)和海相(吉田善吾)到其私人官邸密谈,这就是著名的“荻洼会谈”。此次会议,确立了日本将加强与德、意的紧密联系;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加强对苏战备;采取积极措施,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英、法、荷、葡等殖民地纳入到“大东亚新秩序”中的扩张计划。

1940 年 7 月 26 日,近卫内阁制定《基本国策要纲》。7 月 27 日,近卫内阁在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上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时局处理要纲》,明确指出日本将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迅速调整对外政策,把解决中国问题和南方问题作为日本今后外交重点。这两个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日本对外扩张政策正式由北进向南进实行战略转换。

1940 年 9 月 7 日,德国特使斯塔玛到日本进行军事同盟交涉事宜。从 9 月 9 日到 26 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与斯塔玛就军事同盟的实质性问题进行 17 次会谈,并于 1940 年 9 月 27日在柏林正式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日本与德、意结盟就意味着与英美决裂。对此,美国迅速做出反应,限制对日出口,援助中国抗战并加强与英国的合作。

为彻底扫除南进过程中的障碍,松冈洋右又提出了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妄图把苏联拉入三国军事同盟,形成所谓的“四国军事同盟”。不过,这种“四国军事同盟”构想最终没有实现。为确保南进战略的顺利实施,1941 年 4 月 13 日,松冈洋右在访问柏林的回国途中,同苏联缔结了《日苏中立条约》。由此,日本通过与苏联缔结中立条约的形式,暂时解决了侵华作战和南进作战的后顾之忧。可以说,《日苏中立条约》的缔结,实质是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的一种畸变,同时,也标志着日本以侵略扩张为目标的南进占据上风。

五、苏德战争爆发,北进、南进举棋不定

 6 月,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同日本驻德武官大岛浩多次秘密会谈,要求日本履行盟约,从远东进攻苏联。日本国内对于是北进还是南进陷入了举棋不定的状态。

日本从 1941 年 6 月 25 日到 7 月 1 日,连续召开了六次政府和大本营的联络恳谈会,专门讨论了进攻苏联问题。外相松冈洋右主张先北后南。他认为,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正集中力量抵御德国的入侵,远东地区必然空虚,应乘机北进,配合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陆相东条英机主张先南后北,待苏联出现败势之后,只须举手之劳,轻取西伯利亚。参谋本部认为,陆军大部分兵力正在中国作战,能用于北进的兵力很少,应解决中国问题后再北进。海相则主张全力南进,这样既可以切断西方援华交通线,促进中国问题早日解决,又可以夺取南洋的丰富资源。

▲德国进攻苏联,是日本北进的最佳良机

为了进一步解决北进和南进问题,7 月 2 日天皇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之帝国国策要纲》,表明了日本在当前形势下的“国策要纲”是“竭尽全力解决日本在华冲突”,“加速南进”,基本上确立了日本对苏德战争的立场。

苏德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日本北进的最佳良机。但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日本无力北进。于是,日本当局只好对苏联采取“熟柿子主义”策略,即用柿子成熟后自动落地,譬喻待德国打败苏联后,日本再趁机以最小代价占领苏联远东地区。为了掩饰南进的战略意图,日本关东军于 7 月上旬在中国东北举行空前规模的军事演习,参加人员达 70 多万,飞机 600 架。如此规模的军事演习,立即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于是日




什么是德国在二战最后实行的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计划
壁垒 1942年至1944年德国建筑部队和“托特组织”沿法国西部海岸和比斯开湾海岸修筑的海岸筑垒地带的代号 Attika 阿蒂卡 1942年9月至12月东线德军向图阿普谢方向突击的行动代号 Attila 阿蒂拉 ⑴1941年德军向法国维系政府管辖的近东等地区的人员提供援助的计划 ⑵德国事先于1940年12月制定的占领法国南部非占领区的计划。

二战时,德国是否有机会打赢苏联?
例如,他们设想中,如果没有提前来临的严寒气候;如果没有猪队友意大利对希腊作战的失败,导致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被迫推迟了一个多月;如果没有发生德军分兵,而是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如果没有希特勒种种错误的遥控指挥;如果没有美国的大力援助,那么,强大的德国军队完全有可能覆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 这种...

在二战德国进攻法国初期,是谁提供的作战计划?内容如何呢?
是1891年到1906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略做修改,施里芬这位能干的战略家,是军事史上博览群书的人之一。他从坎尼之战中得到许多启示,汉尼拔用包围两翼和后卫击败了较强的罗马人。施里芬将军的相似的计划集中在梅斯,这是一个最靠近...

德国在二战中到底有没有攻上英国本土的可能性?
有,一般认为德军在对英国作战的过程中做错了两件事。1、不应该在敦刻尔克放走英军最后的陆军力量。2、不应该在不列颠空战中主动攻击英国城市。楼上各位都谈到了敦刻尔克是一个好机会。但是下令定制进攻敦刻尔克的英军是在针对法国的“镰割”计划进行到第一阶段的时候,此时不仅法国南部尚未被占领,连马...

德国有多大可能性打赢二战
德国的核武发展计划实际上是同时面临人才和资金两方面的瓶颈。当时德国从战争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研制火箭武器放在首要地位。在1937-1940年期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方面花费了5.5亿马克,而“铀计划”的经费却只有100多万马克。缺人才、缺钱就够难受的了,而且还常有人跑到基地搞破坏。美国派出的代号为“...

二战中德国以四小时攻下的一个国家是哪个???
原来这是第305步兵团的先遣部队,他们按预定计划从瓦尔内明德乘舢板登上格塞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顺利到达这里。这样,德军就完全控制了这座大桥。伞兵和步兵的先遣部队会合一路,开进沃尔丁堡小镇,接着又占领了一座连接马斯纳德岛和西兰岛的大桥。他们没有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同时,德军登陆部队在...

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但是此时狂热的希特勒不愿听任何意见,一意孤行的对美宣战。如果德国不对美国宣战,美国的重心也没有理由放在欧洲战场。日本虽然和美国差距更大,但是日本牵制美国的能力还是非常大的。特别二战后期,若非原子弹的威胁,日本甚至都要实施玉碎计划了。德国各个军种配合有问题空军有纳粹二号人物戈林统辖,但是戈...

德国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做了哪些准备?
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之后,立即利用恐怖手段和“授法权\\”,取消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取缔除纳粹党之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纳粹党一党专制,镇压一切政治反对派——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清除异己,德国成了一个盖世太保(秘密警察)、党卫军和集中营国家。1934年8月,希特勒将党政军大权据为己有,成为一个...

德国到底有没有可能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
3、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不对美宣战,美国的怒火转向日本,德国暂时避免双线作战 4、1942年下半年的南方作战中,将克里米亚的11集团军全部投入南方战线,侧应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部队,这样有可能保住胜利,苏联因为巴库失手,战争机器停顿,退出战争 5、1944年6月22日,在诺曼底顶住美国人,美国...

纳粹德国在战败的时候有没有实行“U计划”?
约40名被称为“希特勒婴儿”的纳粹秘密计划受害者4日首次在德国东部韦尼格罗德公开聚会。他们是德国纳粹为实现人种净化,制造“雅利安超人”的“生命之源”计划(用雅利安血统强化德国人种计划)产物,许多人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遭受许多创伤。 人种繁殖计划的产物 德国纳粹为实现雅利安人对世界的统治,残忍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

保康县15964538376: 二战中,如果日本采取北进政策,战争格局会改变吗?
曲面益盖: 楼主说的这事儿.其实早就是发生了.德国和日本企图计划同时攻击苏联.要知道.当时日本确实和苏联发射过大战!!日本关东军进入蒙古.而苏联早在沙皇时期就已经...

保康县15964538376: 二战中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当时为什么日本不进攻苏联啊当时德国对
曲面益盖: 1939年在外蒙被苏联狠狠的教训了一下,陆军的“北进”策略遭遇重大挫折,加上德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涮了日本,导致海军的“南进”主张占据主导,而一旦决定了主要的战略方向就会投入全力,战争资源向那个主要方向集中,以日本的国力不可能在对华、对美开战的同时再开辟对苏战场了.何况苏联一直在远东部署重兵,防备日本进犯,直到日本主攻方向转向南方的确切情报后才开赴西部前线. 所以不要当别人都是傻瓜.

保康县15964538376: 如果二战协约国中的德日夹击苏联会怎样 -
曲面益盖: 你的提问首先就有点问题哟,协约国是指一战中以英国,法国,沙皇俄国为主的国家联盟,二战中德日意组成的叫轴心国具体来说,苏联可以抵挡住2面夹击.日本曾1938年和1939年挑起日苏军事冲突.战场在陆地上,日本以失败告终.据说日...

保康县15964538376: 如果当时日军全力北进和德军夹击苏联,苏联必败无疑是吗? -
曲面益盖: 参考诺门坎战役,日军被打败了.

保康县15964538376: 在二战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如果日本倾力去支援德军,两翼夹攻?
曲面益盖: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后,随即将那里变成了侵华反苏的基地.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面向抗战中的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一面在苏联、蒙古与我国东北交...

保康县15964538376: 二战期间当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刚开始进攻苏联取得胜利的时候日本为何不?
曲面益盖: 日军当时的重点是中国以及南亚地区,特别是其大量兵力都被牵制在我国.估不可能再协助德国夹攻苏联.因为这必然导致中国战区控制力的下降.且双方也没有这方面的...

保康县15964538376: 二战中,假如日本人跟希特勒联手东西夹击苏联的话二战的结局将会如何?
曲面益盖: 如果日本和德国联合起来全力攻打苏联,苏联就很困难了.甚至可能要提前解体. 苏联要陷入两线作战.西线,德军可能要攻克莫斯科.莫斯科被攻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保康县15964538376: 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曲面益盖: 中国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持久战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在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中国是对日作战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数量最大、歼灭日军人数最多、付...

保康县15964538376: 二战如果希特勒占领了莫斯科,世界会怎样 -
曲面益盖: 二战的德国 ,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 ,惹怒了美国这个巨人 .德国没有攻陷莫斯科,是因为救援意大利 ,耽搁了两个月 ,少了十一个精锐师 .如果日本北进势力得逞 ,如果没有意大利进攻希腊 ,日本和德国东西对进 ,那么1941年的秋天 ,肯定灭亡苏联 !没有了苏联 ,全世界多美好啊 !

保康县15964538376: 关于二战日本北进的问题二战时期日本有过南进和北进两种想法,但据说
曲面益盖: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