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纵观天下事论文

作者&投稿:上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需一篇论文 内容是纵观天下事~要求3000至5000字 本人邮箱619584976@qq.com 谢谢了~

我是交大的 也要写 赶快去复制 要不一会关掉答案了

  大学生有无社会责任感

  身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困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作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最高目标。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或参与各种勤工助学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毋庸置疑,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尤其面向21世纪的教育要求培养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要有完善的人格。要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具有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88年提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的,一张是职业的,第三张通行证能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因此,勤工助学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然而大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表现出社会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例如勤工助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庸懒、推脱、违约、注重金钱、不关心他人和集体、自我中心等现象。尤其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相应地对人的道德品质要求的也越来越高,要求每个公民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人类的未来着想,并懂得如何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自己服务。以往的责任感教育常常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躬行实践的能力,却希冀通过灌输道德规范的做法来促进学生包括社会责任感在内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现代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要求学生的人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核问题等,都要求人们具有群体意识甚至全球意识。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不无公允地说,其实中国历来都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无不蕴涵着有识之士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然而,时至今日,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中自私、冷漠、懦弱等不良品性大量滋生;极端的后果是,近年来,学生中各种越轨行为日益严重乃至对同伴、亲友的生命漠然视之,连基本的出于人道的社会责任感都丧失殆尽……所有这一切决不是危言耸听!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责任感的教育是为全球人所重视的重要的品质教育,但在我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相反却把“智巧”和“计谋”看做是获得发展机会的重要因素。某特大城市教委的一项德育调查也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和艰苦奋斗精神满意程度较低。

  经过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意取样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1.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此次问卷调查显示,“你为什么要勤工助学?”76.3%的大学生回答是“为了个人的需求”,15.6%的大学生回答是“为了缓解家庭负担”,而只有8.1%大学生回答是“为了培养能力以便将来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或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64%的大学生回答是“不会”,23%的大学生回答是“可能”,13%的大学生回答是“会”。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更重视个人理想,而轻视社会理想。他们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不可及,而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实惠的。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进而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从本质上看,这些大学生是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此次有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的问题,有74.2%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为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尽管大学生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两者之间更偏重于个人。对“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有3%的大学生回答没有考虑过学习目的。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显示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有13.8%的大学生以获得一张文凭为主要的学习目的。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实际,回答为今后能自食其力,谋求理想职业而学习的为33.3%,回答为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学习的为23.6%。这证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从单纯的一纸文凭转向校外竞争激烈的实际生活。他们更注重真才实学,更加务实,而表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例如,回答为报效祖国和为报恩父母或教师的仅有9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倾向还表现在,对将来能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能力加倍学习训练。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则敷衍抑制。有资料显示,大学生中有45.2%人感到自己当前最缺乏的是社会责任感。

  3.盲目的自我膨胀和实际的自卑意识。一方面,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无论是对自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超出了实际水平。例如对“假如某单位看中你,把一项目交给你负责,你认为自己能胜任吗”的问题,有64.3%的大学生回答“能”,有24%的人回答“也许”,仅11.7%的人回答“不能”。另一方面,又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又转化成抱怨环境、无所作为的自卑意识。这些大学生同样是对自己所负的历史责任感缺乏正确认识。

  4.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是,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例如此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有62%的大学生考虑“专业对口,能发挥特长”,60%考虑的是“经济收入高”,有41%回答“工作轻松而稳定”,这表明大学生从个人方面考虑的较多,对社会需要方面考虑的较少,有些大学生对那些不关己的事,采取回避、冷漠的态度。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甚至缺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潮的影响。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使部分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

  2.独生子女的优势性,使大学生对自我过分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父母对于女的过分溺爱,使这一代人缺乏生活的磨炼。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意志显得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差;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弱。

  3.中国教育历来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而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似嫌不足。我们过去德育工作的失误和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方面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为祖国、为社会而读书,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却很少倡导学生关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很少要求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责任要求过于理想化、成人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是对学校德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在学生应当与可能承担的责任中,我们习惯于以成人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使强加于学生身上的责任理想化,却不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人格,全面拒斥着、阻抑着青少年那些常常被成人称之为“调皮”、“捣乱”、“不听话”、“别出心裁”等等的行为,结果要么是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伤害,要么是毫无责任感可言;假大空的责任要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能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真空状态。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1.根据责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上应重视在学校生活中营造严格的教育责任机制。即从学习到生活,从教育到教学,从管理到服务建立全方位的大教育责任机制。有了这一全方位的教育责任机制的约束,必将使校园中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因不可避免的“责任追究”而受到有效遏制。惟有处于严格的责任机制中的人,才能时时感受到责任的情感态度体验。这种外在的行为强化作用,其本质就是人的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也是有机体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形式。任何脱离这一教育责任机制的大学生都不会自动养成良好的责任感。

  2.要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作为教育者,本身要明白一点,权利和责任从来都是统一的,脱离权利的责任是不存在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从赋予一定的权利人手。具体来说,教育方式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想他们之所想,解决他们之所需,注意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帮助时也要注意方法,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平等意识,不要动辄训斥,要把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意识。总之,在高等学校我们应从各方面努力创造出一种与大学生社会地位相符合的环境机制,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历史使命,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一定大有希望,我们的民族一定大有希望。

  3.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各种关系和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所体验到一种情感,它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助动或激发力量,也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是使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心道德需要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他们的包括责任感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责任感反映个体的内在倾向,正是个体的情感与责任感的倾向性大致相同,才使得情感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般而言,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的责任感。反之,社会责任感水平会大打折扣。教师要善于运用需要原则、期望理论、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人格,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完善自己。同时,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以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4.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在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才能改变。社会现象是极其复杂的,有本质的、非本质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由于生活范围和视野的局限性,一些学生容易把非本质、非主流的社会现象当做社会的本质和主流,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同时,又以这些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职责在于,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社会主导的现象、观念加以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主流,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上暂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的条件、原因,党和国家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限制、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前景。

  经济危机下,在全球经济每况愈下时,中国却逆势而上,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西方国家迫切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动力,更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的中流砥柱,带领世界走出危机,我们中华儿女更需要了解中国,这延续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能否在我们手中续写,我们未来壮大的障碍和优势到底在哪里?
  显然,为什么要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源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因此,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既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然而,在公众、甚至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模糊或者极端的认识,有认为一好百好的;也有只看问题,把现实说得一无是处的。这些看法势必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态度,进而对这个国家的前行发生作用。大萧条时代来临了。这是一个令人无法忘记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想起来就感到战栗的记忆,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噩梦的时代。一场世纪灾难来临了,直接把整个世界经济带入百年不遇的剧变中。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与伤害程度,几乎已经到了令人谈"危"色变的地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当华尔街刮起的风暴愈演愈烈,席卷全球;当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百年历史的金融帝国接连轰然倒下,华尔街人人自危。
  人们在奋力自救的同时,也在紧张地搜寻救世主。到底谁是救世主的候选人?美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中国的呼声如此之高。中国以在经济危机中独当一面的风范,塑造了大国形象。此时的中国,坐拥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局,世界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们盼望,这个已经延续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能成为抵御风暴的中流砥柱,引领世界走出危机。
  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并能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是否真的正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地带?在世界眼中,中国到底制造了什么样的谜团,谁能破译当代中国基因?中国国情的真相是什么?最先进与最落后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中国发展有着怎样的本土化轨迹?
  世界和中国都在探寻答案,试图寻找一个可以鸟瞰中国的角度。
  以往我们提到国情时,往往说: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但今天,一句话已经远远不能描述出中国的基本国情。
  国情既是绵长的历史叙事,也是宏大的纪实诗篇。13亿人心中,有13亿个国情的版本。处于不同阶层
  的人们,因为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会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中国国情。
  学者往往俯瞰中国国情,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站在宏观的视角,为我们全面刻画中国国情。
  经济学家樊纲: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体制转轨国家,它面临着两套问题:在发展中,贫穷落后,低收入人群占全部人口的80%,所有不发达国家的问题全都有,如国有企业,行政手段管制,计划经济,腐败,法制不健全等。其中,贫富差距背后最重要的一个是腐败问题,另一个是农业社会转型问题。
  和别的国家比,我们国情非常独特。中国的任何成就除以13亿,成就是很小;问题乘以13忆,问题是很大的。
  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光宇:人口多底子薄,这是最核心的国情,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定的。比如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重点城市,他的各方面的经济水平指标,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第一世界的;第二世界,像江浙一带,大部分的省会城市,较富有的一些,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但差不多;第三个是贫困地区,县级市;第四个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
  作家梁晓声:中国国情有几个数字是相当重要的,第一个数字就是说中国已经拥有了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二个数字是说我们现在的人口统计是13亿。
  作家张胜友:中国的基本国情,表面上来看,是在改革开放的调解下,社会分层化,多元化。社会在财富拥有的水平上、消费模式上,都阶梯化、阶层化。这是一个竞争性社会必然的一个格局。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基本国情就是,与西方相比,在社会利益上,财富上,受教育水平上,社会遵从方式上,程度上,这个分层结构的模型,跟西方现代化社会相似阶段的模型差异在哪?
  中国前驻日外交官唐淳风:我们国家真的很伟大。比方说我们长期引以为自豪的,一谈起来必然跟人家说,我们这20几年,我们这30几年,我们的GDP涨了几倍,我们的财政收入、贸易增长了几倍。从综合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多很多的发展,例如人的生命49年是三十几岁到现在06年基本上达到72岁。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中国国情就是,中国是改革开放以来,92年以来,经济发展特别快,世界上产生了一系列的,中国经济发展,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系列重大的机会,和一系列重大的新的矛盾。
  与学者相比,普通老百姓对国情的阐释多从自己生活的一个切面出发,具体到他们的切实感受。
  某超市顾客:希望工程是中国的一项公益活动,目的是通过援助资金、物资,帮助落后地方建校办学,多年以来,援建希望小学近万所,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学。在北京郊区延庆县,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现在刚刚依靠捐赠喝上了牛奶。
  某大学学生:大学生就业难是很严峻的中国国情。我们也在很努力地找工作,可是很多人还是找不到工作。我不想一毕业就啃老,但我也不想在校园里躲一辈子。
  80后白领:作为一个80后,刚毕业两年,无房无车,正在向自己所向往的中产阶级生活努力的人。我想说一句,大家脑子要清醒,千万不要被人利用。房子买不起,至少我还租的起。车子买不起,至少我还能坐公交。吃不起牛排,至少我还能吃米饭。国家稳定,大家才有钱赚,生活才能有盼头。要是真是乱起来了,像伊拉克,阿富汗那样。生活就更没盼头了。
  农民工: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国情。谈谈我自己吧。我们公司的人很好,经常把能卖钱的东西给我,一次有个女孩还给了我一件衣服。每次在我们这里做事,有水喝,有时候还有好烟抽。我最怕的就是生病,哪怕是感冒发烧,最想的就是儿子能考上大学,母亲身体能好起来,最愉快的日子就是吃了饭跑到小卖铺去看电视。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获得空前的财富与发展潜能,空前融入世界,并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我们也空前
  面对着缺乏经验的空白、矛盾和冲突。不论是变革过程的理性保障、社会安定,还是变革目标期望的新制
  度创建,都需要认清我们的国情。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经验往往都是片面的,生存地位也是有局部性的。我们需要在各种理性的、情感
  的以及文化认知基础上,剥茧抽丝,深度剖析中国国情。
  法国大文豪雨果当年曾经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认为中国是缺少变化的国家。德国大名
  鼎鼎的黑格尔也这样评价中国:"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议论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
  面。"
  但今天,没有人认为中国是一成不变的,变化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特征。
  20多年前,美国人阿尔文o托夫勒的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为我们描述了未来社会的大变革,这给
  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冲击。但今天,阿尔文o托夫勒面对中国的巨变,感叹所有的变化
  超出了他的预测范围。他说:没有人能够想象中国的崛起。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变化如此迅速地降临。
  没有人能够精确地预测未来。主流的预测在不断地变化。
  1961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低达-27.3%,到2008年,即使世界遭遇世纪灾难金融风暴,中国仍保持了
  9%的高增长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亿人,到1969年已达8亿人,今天我国的人口有13亿多;
  150年前,德国人李希霍芬乐观的预言,"山西煤炭资源可供世界二千年之用。"今天,最富足的煤炭
  ,仅供中国百年之用;
  自1985年专利制度建立以来,我国专利的申请量以每年20%的速度连续增长;
  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一位乡长致信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
  险",当地农民负担如"泰山"。2008年,中国政府对农民进行粮食、良种等补贴已有4年,全面免除农业税
  已经2年;
  1996至2006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净减少1230万亩耕地;
  淮河有歌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
  马桶盖。"2006年,青海省实行"人退湖进"政策,青海湖的环境发生很大改善,一位老人还发现了绝迹多
  年的湟鱼,这种鱼十年才长半斤。
  胡鞍钢,一位关注中国国情的中国学者,几十年来,他研究中国国情的文章和书籍摞起来,已经比他
  的个子还要高。他对自己的国家有过这么一段感慨,"年岁越大,所知越多,却对中国国情的复杂性表示
  了诚挚的尊重、诚实的敬畏。研究国情就如同读一部天书,天天读,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也读得不是很懂,
  知之不多、也知之不深,因为中国太大、太复杂,它不仅每年在变化,每天都在变化。"
  无论历史身处哪一个低谷,总有高坡出现,而中国就是历史的一个高坡。它以从容不迫的发展态势,
  为世界做出榜样。当其他国家还在收拾残局时,中国却在享受盛宴。此时的盛宴不是标榜中国有多么繁华
  和喧嚣,而是彰显中国出色的危机预防力及传递给世界的信心。
  2008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改变了前几个月一路下滑的颓势。在消费
  领域,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7年增长21.6%,2008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达
  到17.4%。2008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经济增长量,而人们期待中国将在2009年贡献一半左右
  的增长量。
  全球经济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出现了集体噤声,尤其是对高速增长这样的敏感字更是退避三尺。2008
  年,中国实现了9%的GDP高速增长,随后在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定下了2009年
  GDP增速保持8%的目标。
  这让全世界感到惊诧,全球经济每况愈下,中国却逆势而行,提出实现8%的高速增长,中国提出8%的
  底气在哪里,这到底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2009年7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 ,又为全年"保
  8"增加了几分胜算。
  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
  的确,中国的国情是"底子薄",但大量的统计数据向世界再清楚不过地标示着中国的进步,改革开放
  三十年,中国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
  中国的GDP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增加,在"10%"徘徊的惊喜数字,让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大跌眼镜--中国
  创造了经济奇迹。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黄金、原料药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外汇
  储备列世界第一。截止到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我国外贸总额居第三位。2008
  年,中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实现贸易顺差约2955亿美元。美国摩根士丹
  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就曾这样感慨,"在亚洲没有一个国家,甚至说能够接近中国在25年的时间里
  面贸易总额翻8倍的收入,不要说打破连接近都无法接近。在二战后,也很难找到一个经济体可以打破中
  国的经济情况。"
  历史上,经过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现如今,这一称号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中国
  生产全世界2/3的复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还有几乎全部玩具。以世界最大的美国连锁零售店沃尔
  玛为例,在沃尔玛的6000个供应商中,就有5000个来自中国。
  上海港、天津港、营口港、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也在连年破纪录,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出
  现中国的身影,从鞋子、袜子到打火机、皮包。2008年,中国花了11330.8亿美元买外国货,却把14285.5
  亿美元中国货卖到了世界各地。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5年,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当中国上市公司开市的槌声在纽约
  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响起的时候,在国际资本上中国概念已经成为国际投资银行家追捧的对象
  。百度、锦江之星、如家,中国老百姓日常接触最多的这些网络搜索平台和经济型酒店成为国际买家手中
  最有未来的成长型企业。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国际经济实力对比第四次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是19世纪早
  期英国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美国和德国的崛起,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
  的经济奇迹,第四次就是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其余地区的崛起。
  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将在75年后超越美国和欧盟,我对此深信不疑。"
  对2006年世界性的杂志SCI和SSCI索引,有28.9%的文章其题目都与中国有关。
  关于中国经济起飞的说法首先来自西方,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美国《纽约时报》。1992年9月,该
  报用头版头条大幅报道中国经济起飞了,根据是世界银行的报告,并附有一张很大的照片。
  全球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一旦涉及中国经济,经常使用的是一些加感叹号、感情色彩比较浓厚的词
  汇。比如庞然大物、中国虎、新的超级大国、中国旗舰、全球化的帝国……等等:
  在形容中国的众多新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代》周刊的"一个新王朝的开始";
  美国《新闻周刊》称中国是"亚洲的庞然大物";
  美联社在新闻评论中用"中国虎"来代表中国经济;
  《时代网络在线》给中国的称号很吓人,叫"新的超级大国";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发表了一部名为《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的著作。刊登于该书
  封底的简介说,"中国已经醒来,世界正在颤抖……世界用1/4世纪的时间改变了中国,现在中国在改变
  世界,今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德国之声"电台在预测2050年世界经济形势时将中国形容为"旗舰"。2008年,德国《金融时报》撰文
  ,称德国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大受益国。德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正在兴起的国家。
  无论是哪个称号,尽管是在绘声绘色描写中国的崛起,但无不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甚至还裹挟了"中
  国威胁论"的火药味。在他们看来,大国崛起都是通过扩张实现的,中国没有扩张的客观条件,但中国在
  掠夺世界的资源。
  在发展中国家,则对中国经济抱有强烈的期待: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市当局要学中国"经营城市",提出要"15年赶超上海";巴西《经济价值报》在一篇长达14页的介绍中国的文章中称中国是"全球化的帝国";
  拉丁美洲第一大周刊的巴西《请看》杂志在一篇长达78页的文章中称中国为"正在上升中的帝国",该
  杂志封面图片是一条红色的龙盘在蓝色的地球上,虎视眈眈地看着整个地球。
  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有条不紊的脚步。经济格局混乱,谁将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世界不约
  而同把目光转向中国。"中国不是功夫熊猫,非经济救世主。"商务部长陈德铭不想世界为中国镀上"救世
  主"的光环。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当作"功夫熊猫"。
  在很多人看来,以欧美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将被打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G2"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人们不断用G2来指代美国和中国,G2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代名词。的确
  ,中国虽然是新兴国家,但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前进。
  渣打集团CEO彼得·桑兹就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2008年度经济数据)很振奋人心,因为这些数
  据说明中国的内需很强,中国经济不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需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因为很明显,目前对增
  长率贡献较少的部分是出口和投资,我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保持内需持续增长,因为这正是中国渡
  过这次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中国的行动很重要。"
  在全球化的经济链中,中国这个环节已不是可有可无。人们都清晰地懂得,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将惠及
  全世界。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标签,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主题--中国越来越强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长达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独特的、内容丰富
  多采、历史悠久的文明,没有其他民族可比。"古老的中国神秘而瑰丽,让来自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阿兰
  ·佩雷菲特感慨万千。崛起的中国,又蒙上新的面纱。30年经济的强劲增长,如此深入地改变了中国国情
  ,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经济学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当现实经济发生变化时,经济学的理论也要随之改变。在西方浩如烟
  海的经济学理论中,却找不到适合中国经济的理论。所以,近些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中国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他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时间是1993年。接着,是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韦茨曼。"中国之谜"逐渐成为过渡经济学的理论命题,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主流经济学家的重
  点课题。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o诺兰借助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
  长,同样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这样诠释他心目中的"中国之谜":"看上去
  不合理,可是却管用。"
  有人说,谁能够破解这个谜,谁就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为世界经济学家带来了伤脑筋的经济
  反例。
  这些世界最顶尖的学者专家,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充满了困惑和不解。他们把中国的快速发展称为"
  中国之谜",实际上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发展提出的质疑。
  罗纳德麦金农在1993年提出了"中国之谜"时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
  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
  保持价格稳定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提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
  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o诺兰则认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
  前的成就。但中国是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诺兰将这种不一致的局面称为"中国之
  谜"。
  在全世界的眼中,中国迷雾重重,是一个难以看清的国家,成为经济命题中的悖论。外国经济学家无
  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什么在一个人均资源贫乏、技术创新几近空白以及产权不完全清晰、市场不完全开放
  、社会不完全平等、对外不完全开放的制度条件下,中国出人意料地创造了经济奇迹。
  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30年间保持每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而这样的增长速度至今还
  在继续。按照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国并不具备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政治条件,也没有按照"华盛顿共
  识"所描绘的蓝图进行,反而驶向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之谜"背后,隐藏着中国人创造财富的禀赋;蕴藏着一个古老国家,如何在古老的土地上破茧成
  蝶,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肩;暗涌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道路。
  许多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者,他们更多地希望把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移植到中国的实践中去,这大大束缚
  了西方学者的眼界和理论视野。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很难给"中国之谜"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答案。
  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中国的经济成就之所以超越苏联、东欧,在于中国独特
  的经济结构。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农村,这成为中国劳动力的源泉,在低效率的国有部门所产
  生的负面效应没有达到整体经济承受能力的底线之前,通过推行渐进式的变革,大量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能
  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以T·Rawski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并不认为劳动力转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事实上,包括
  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工业经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
  有些经济学家更甚,认为中国根本不是一个谜,完全可以用新古典理论进行诠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克鲁格曼就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源于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
  不过,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些经济学家已经破解了中国之谜。
  弗里德曼,是最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位经济学家,对中国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诙谐的幽默,"只要能够给
  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他就有能力获得,或者他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基辛格,最关注中国国情的国际政治家。这位代表西方首先打开中国国门的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在
  密切关注着中国每一个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他用了一句西方政治家们的口头禅来判断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
  就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家试图破解中国之谜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逐渐超过意大利,又超过法国
  。2006年2月15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9%,总量达2.2257万亿美
  元。而与此同时,英国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英国GDP的增长率为1.8%,总量为2.03万亿美元。中国经
  济规模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
  即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中国仍然实现了9%的GDP高速增长。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这个谜越来
  越难解。他们绞尽脑汁,希望把中国这个不再沉睡的巨人装在某个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中。但是,不管
  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由于中国的国情过于神秘与复杂,这些理论往往束手无策。
  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因为我们面对的环境,已经和西方经济起步时的情况有
  了很大的差别。
  翻开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左拉的
  《萌芽》、美国作家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可以看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法国和美国在工业革命
  时期的图景。
  工业化人口规模不同。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本土人口只有1千多万人,少于今天的北京和上海。
  200多年的实践中,只有占世界11.2%的西方发达国家,跻身工业化的行列。而且,他们的工业化进程也是
  不一而足的。而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这13亿人口需要在50年时间内步入工业化。
  资源环境不同。西方国家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他们的工业化将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状态推
  向警戒线。因而,西方国家在工业化之后才遇到资源与环境瓶颈。同时,西方不必为工业化所使用的能源
  和造成的污染付出过高代价,为成本外化。中国已经丧失了成本外化的机会。中国在工业化之初,就遇到
  了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由于资源被大量使用,资源的价格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初时的价格已是冰火两重
  天,这意味着中国将付出更多的工业化成本;在环境上,中国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污
  染与资源浪费,不仅会威胁到中国自身的生存环境,还会威胁全球的资源与环境。
  社会环境不同。当时的西方国家靠扩张"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英国可以把罪犯"出口"到澳大利亚,可
  以把失业者"出口"到非洲。而在那时的美国,贫富差距大于今天的中国几十倍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上千万
  奴隶和无数华工苦力当时都是合法的。西方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多元化,也破
  坏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生态。
  中国不会也不可能以扩张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只能进行合法的经济贸易扩张。相比之下,中国今天
  面对的国际竞争条件异常苛刻:出口一个苹果到欧洲,都需通过别人制定的几十种技术指标的检查,其中
  很多指标纯属贸易保护主义。
  此一时彼一时,中国的工业化环境与西方的工业化环境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照搬西方经济理论会摔
  跟头。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我们更不能忘了中国这片热土的特殊性。 很多西方国家按照他们
  的理论逻辑,规划了一条通往国家富强的大道。但实践证明,沿着那条逻辑线描绘的走向,并非是一个国
  家发展强盛的金科玉律。拉美国家在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制定的经济政策,使"经济拉美化"在近年来逐
  渐成为一个制定发展政策失败的代名词。
  2001年,阿根廷这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抢劫浪潮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最终迫使阿根廷内阁
  集体总辞职。阿根廷总统德拉鲁阿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向国会递交辞呈。总统走后,留下的是一个烂摊
  子:1320亿美元的债务,高达18.3%的失业率。
  面对连续萧条和债务累累的阿根廷经济,也许很难有人相信这个拉美小国曾经是二战以前的世界七大
  工业国之一,处在相当于现在日本的地位。而带领拉美走向失败的正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项共识
  --《华盛顿共识》。

Onz 楼主不要关评论

我是楼上那个 fabregas4465老师的老师,做为他的老师,我感到内心十分的纠结与遗憾,教了他4年大学汉语言,他却给我打了一个“叫”字,叫你妹啊!
作为一个严谨认真的汉语言老师 我感到压力很大。

我是楼上那个fabregas4465老师的老师的老师,作为他的老师我感觉是蛋疼,寡人教了他一辈子汉语言,给我来了个“做”字,做你妹啊!作为一个严谨认真的汉语言老师的老师 ,我感到压力巨大。。。。

我也民院的。。无语 是不是毛概课里的啊?
估计拿走 也得重复了。。。

好你们啊··· 跑到这里来作弊来了 ·· 我要给你们一个惨痛的教训·· 叫这篇··必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文200字
纵观中国历史千年,我们的民族充溢着不计其数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英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他们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而普看当今,我辈青年醉心于享乐不知当世之变化,忘却肩上...

...求一开头·· 要纵观历史天下有多少··开头的 30字--50字_百度知 ...
恨水东逝,如烟的岁月渐行渐远,总想抓住那一抹记忆,可惜浪淘尽多少英雄,已经消失在风中。可是东汉末年那狼烟滚滚,诸侯争霸浓墨重彩的历史却总是挥洒不去。在残阳如血的黄昏,如雷的鼓声总在耳边响起。那是怎样一个如歌的岁月啊。

高中生议论文范文三篇
担当是对国家的回报,从古至今,无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还是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魏源,他们都怀有一颗赤诚心,为他人,社会乃至国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而如今我们有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的高铁,有史无前例的国产大飞机,c919,有重...

高一学生豪论三国读后感
不愧为三国之义雄,此义惊天悍地,三人之友情需天下人所学习。此三人之友情,想必天下皆知,并论他人则已。友情遍天下,为百年不变之主题,永世被人称赞。所谓人事变迁不变的是情,处事悲凉温暖的是义。巍峨山上诉忠诚 刘玄德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卧龙纵观天下大势所趋,辅佐刘备。卧龙出山天下惊,一心...

足不出户,纵观天下的词语解释
脚步不必要跨出自己家的门,便能知道天下的事情和局势。

学会担当,当代大学生怎样承担社会责任?
(一) 以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

谁有吕坤的《呻吟语》,带原文和译文的,有的话分享下呗,wccwj@126.com...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译文】 放宽心胸,容纳天下事物;谦虚谨慎,接受天下仁善;平心静气,分析天下事情;潜心钻研,纵观天下事理;坚定信念,应付天下变化。 【原文】 己无才而不让能,甚则害之;己为恶而恶人之为善,甚则诬...

求大神写一篇关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写中国梦的议论文,800字左右
在曾经赤裸的嘲谑与打击面前,中华儿女不断用自身实践来证明中国永不屈服的事实。纵观古今,我们深怀斗志,94年前的五四运动,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于是,在这一股奋起的力量的推动下,延绵了不计其数的实践...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最关心什么事情?请写出你所关心的...
所谓国事,指朝廷或政权体系的事,天下事则包括了整个社会和百姓的事。而今天,在一般的理解中,国事是指中国的事,天下事则指世界上的事。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史。从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以不光彩的鸦片贸易方式进入中国,中国便陷入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社会...

大学生怎样走在改革的时代前沿?
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在东林书院撰下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告诫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书是不够的,还要对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而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当代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及时的了解到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做到“先天下之忧...

平利县13262899111: 《纵观天下事》为题 写一个2000 - 4000字的论文,谢绝与网上雷同(或者最新热点新闻及评论)
娄卞洛奇: 无资者未必无志,无知者必然吴志. 你能在叠嶂的尘世中媒体主流动向.纽约“华尔街占领者”.考验政府出错!99%民众得到同情!推翻无知陷阱. 广告,引诱,欲望,膨胀,贪婪,幻想,恐惧,屈服,制服,奴隶. 我尽给一点(霉)媒丝. 按照十个单词作为十个提纲,每个段落300字左右. 纵观天下事, 热点新闻.当你写完时,可能你就是媒体的焦点! 希望你成才!

平利县13262899111: 需要“纵观天下事”的论文
娄卞洛奇: 事事关心,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这副对联反映封建时代士大夫的一种济世情怀,流传颇为久远.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有“视人如己”的伦理规范,在和世界各国的关系上,中国秉承这种价值取向,与邻为伴,与邻为善,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中国希望和世界共同走上繁荣之路.

平利县13262899111: 纵观天下事 论文 2500字左右
娄卞洛奇: 写作指导: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zhidao

平利县13262899111: 大学生众论天下事怎么写啊 -
娄卞洛奇: 你可以从国家近代史的角度来写,比如建国;建党;然后联系到奥运;世博.也可以用一件事引出国家近期的发展.但要注意理论结合;论点、论句、论证一定要清楚.或者可以多看看相关的论文段章取意.

平利县13262899111: 纵论天下事论文 2000~4000字 -
娄卞洛奇: <p>大学生纵论天下事论文</p> <p><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soso.com%2fq%3fsc%3dweb%26bs%3d%25d7%25dd%25c2%25db%25cc%25ec%25cf%25c2%25ca%25c2%2bsite%253awsdxs...

平利县13262899111: 急需一篇以纵观天下事为题的论文
娄卞洛奇: 一篇以纵观天下事为题的论文 http://www.baidu.com/s?bs=site%3Awsdxs.cn&f=8&wd=site%3Awsdxs.cn+%C2%DB%CE%C4

平利县13262899111: 求一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2000字 -
娄卞洛奇: 形势与政策论文 纵观当今世界想,形式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形势与政策贯穿我们的历史,国情科技,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放眼当今...

平利县13262899111: 关于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的文章 -
娄卞洛奇: 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

平利县13262899111: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读好圣贤书,更要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结合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 -
娄卞洛奇: 我们这代人真的是太惨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宵古今学贯中西超凡脱俗之人!生活是一直如此,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一直如此!望采纳,谢谢

平利县13262899111: 放眼看世界,心怀天下人作文散文高一? -
娄卞洛奇: 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我们的国家清朝的林则徐,他非常有远见和见识,促进了清朝许多产业的改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